佛弟子文庫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該如何理解

大安法師  2021/04/0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該如何理解

問:「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這是《觀經》的重要論斷,也是持名念佛的理論基礎。請法師慈悲開示,「心作心是」該如何理解?

大安法師答:佛法就是心法,要對現前一念心要有一個基本的認知。現前這一念心具足十法界,從六凡法界到四聖法界,它的依正果報,都在我們現前一念心具足。這在天台家就稱為性具——自性本具十法界。

好,那這個「作」,造作的意思,造作就是從緣起法來看。如果從心的本體來看,它是自性清淨,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攀緣相的,具足十法界。但是從現象來說,十法界哪個法界現前,這就取決於你的造作,你的舉心動念、行為造作決定了哪個法界現前。

所以「心作」就很重要,當下這一念心造作什麼。比如我們在人道裡面,這是人法界,這是我們原來造作了五戒、五常才呈現出了人法界,所以心作人,心是人。如果我們貪瞋癡,當下這一念心很貪吝,那我們就是造作餓鬼的因,這些——是心作餓鬼,是心是餓鬼;是心作地獄,是心是地獄;是心作人,是心是人;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就看你作什麼。

那我們現前這一念如果是信願稱名,這就在作佛。那作佛,那呈現的就是佛法界,現前這能念的心就是佛。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心作心是,是把法界的一個奧秘告訴我們。那作什麼,這就是自己的自由選擇的結果,也是受制於每個人的知見。

那十法界當中最美妙的法界就是佛法界,就是西方極樂世界。每個眾生都有趨樂避苦的本能,但眾生迷惑顛倒,不知道什麼是快樂,什麼是痛苦。他放縱自己貪瞋癡造作惡業,他以為自己很有能耐,實際上等待他的是阿鼻地獄的結局,苦不堪言。

所以了解這個真相,我們是心就要天天念佛,那是心就是佛法界的享樂。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念佛能得到命中沒有的福報

現在年輕人面臨著很多的誘惑,是很容易走向歧途的。生...

往生成就四種不退

極樂世界的四土有特別之處,奇妙之處,就是四土也圓融...

誦哪部經迴向給父母最好

問: 父母不在本地,誦哪部經迴向給他們最好? 仁清法...

管教父母對嗎,如何讓家庭關係和諧

問: 我總想管教我父親的不良習慣:打麻將、飲酒。我...

宣化上人:為什麼要念佛

為什麼我們平時要念佛呢? 平時念佛,就是為臨終時作...

四種念佛的方法

淨土往生的因行,各祖師所強調者雖有不同,但多以信願...

學習淨土經論要老實 要做鈍功夫

我們在淨土經論的學習當中,要老實。怎麼樣老實呢?比...

大安法師:只拜西方三聖就行嗎

問: 我的佛堂供有西方三聖外,還有藥師佛和地藏菩薩...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大藏經】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

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今...

【大藏經】【註音版】慈悲道場懺法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一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二 慈悲道場懺法...

【大藏經】【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念念都想表演給別人看,你是在做一個演員嗎

問: 法師,有的預知時至要往生,佛友助念了七天,但幾...

佛有無量德,四字名號足以該之

舉名者,佛有無量德,今但四字名號,足以該之。以彌陀...

一個老師一條路,兩個老師兩條路,這種說法對嗎

問: 有時候想看其他法師的東西,可不敢看,因為怕雜...

【推薦】今日方閑,成辦大事

蓮池大師在他的《竹窗隨筆》裡面寫了一個他同時代的故...

一罐糖

有一個農夫,生了八個兒子,只生了一位掌上明珠,他對...

拯救動物,救贖人類

月前,鄉友微恙,前往探望。路經鄉野,偶過屠門。有鄉...

《大吉祥經》中的38種吉祥事

根據《大吉祥經》的義註:古印度曾發生了關於什麼是吉...

什麼是佛教所說的「三障」

賽場上,人們希望成為不被障難阻撓、成功達到目標的勇...

在這個時節世道,只可自守本分

原文: 當此時世,只可自守本分。其喪心病狂者,任彼所...

如何化解情緒不穩定

問: 心情起伏不定,如容易生氣、衝動,面對這樣的情緒...

割斷慾望之繩

有一則故事:一個年輕人從家裡到一座禪院去,在路上他...

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恆沙七寶塔

現在我們在參學方面來講,總要以規矩法則為尊。常住上...

布施供養,廣結善緣

佛教非常重視結緣,不但結緣還要結善緣要廣結善緣。但...

沒有信願,持名不是真效果;沒有持名,信願得不到真感通

淨土法門一直講到說是感應法門,這個成就不是靠你的禪...

心開路就開 心死路就死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父親有三個兒子,因為工作的緣故...

慾望的過患

《楞嚴經》上佛說: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汝暫舉心,塵...

【佛教詞典】義淨(635—713)

義淨,俗姓張,名文明,唐齊州(今山東省濟南地區)山莊...

【佛教詞典】中陰

(術語)又云中有。死此生彼,中間所受之陰形也。陰者...

【視頻】宏海法師《印祖文鈔-一函遍復》

宏海法師《印祖文鈔-一函遍復》

【視頻】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智諭法師)

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智諭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