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憨山大師徹悟心性的故事

2021/02/28  大字體  護眼色

憨山大師徹悟心性的故事

徹悟心性

一五七五年,憨山大師三十歲。這年新春正月同妙峰大師從河東出發一起到五台山去,直至年底十二月十五日才登上五台山。塔院的大方法師請二位大師卜居北五台龍門,這是個最幽峻的地方。第二年的三月三日,大師在雪堆中撥出數間老屋,同妙峰大師住了下來。在這裡大師目睹萬山冰雪,清涼皎潔,儼然是過去曾經羨慕的境界,感到身心灑然,如同進入極樂世界一樣。

不久,妙峰大師獨遊夜台,大師繼續留龍門修行。他在冰雪之中單提一念,人來了也不交談。只看看而已。這樣時間一長,看見人就像看見木杌一樣,後來竟連文字也不識了。

到了初夏,大風猛吼,萬竅怒號,冰塊漸漸地消融了,大水沖擊著山澗;奔騰的暴流猶如驚雷一般。大師在寂定中受到這雷鳴般的聲音干擾,功夫也受到影響。

他去向妙峰大師請教如何才不受境界擾亂的方法,妙峰大師對他說:「境界的生滅變化,是人意識攀緣而生,並非從外而來。聽古人說:‘三十年聞水聲不轉意根,當證觀音圓通。’」

大師回來後,每日坐在溪流急湍的獨木橋上鍛煉。開始坐時,水聲宛然,時間一久,動念時聽到水聲,不動念就聽不到了。

一日,大師在獨木橋上靜坐,忽然之間忘卻身體,一切聲音頓時消失。從此以後,雖然聲音如雷,再也不能擾動大師的靜寂心境了。

大師住山的食物僅用野菜拌粥湯,這天,大師吃過粥在山坪上經行,攝心歸一,忽然立定,不見身心,唯一大光明藏,圓滿湛然,猶如大圓鏡一樣,山河大地都影現其中,到出定時,智慧朗然,自覺身心了不可得,這時大師作了一首偈:

瞥然一念狂心歇,內外根塵俱洞徹;

翻身觸破太虛空,萬象森羅從起滅。

從這以後,身心世界湛然寂靜,不再被聲音和色相所障礙,從前的疑團當下頓消。再看看釜鍋,已經蓋上灰塵了,因為一人獨住無侶,也不知時間過了多久。

雪浪法師為了尋找憨山大師,謁少林、涉伏牛、上五台龍門,在冰雪堆裡尋到大師,他準備與大師一同修道,誓共生死,大師卻對他說:「人各有志,也各有緣。師兄的緣分在於宣揚佛法,續佛的慧命,不應在此枯寂終老。江南一帶真正的禪法久已湮沒,你上承無極大師的法席,荷擔囑累;下可化導眾生,作人天的眼目,才不至辜負出世的大事因緣啊!」

雪浪法師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就與大師鄭重而別。後來雪浪法師卓錫三吳諸郡,宣揚佛法三十年,大眾圍繞,東南講席,由此大盛。

大師悟後,因無人請益印證,於是翻開《楞嚴經》來參證,大師以前未曾聽過這部經,對其中的義理未盡明瞭,這時他以現量境界去觀照經文,心識微起,立即覺了,不使落入分別思量。這樣過了八個月,對全經的旨趣,瞭然無疑。

因塔院大方法師被奸商誣告,大師為了解救他,一人冒著嚴寒到了雁平鎮代郡胡順庵公館。胡原是平陽太守,現轉任雁平兵備,對大師一向恭敬,他見大師到來,異常高興地說:「我正考慮到山中,大雪寒冷難禁,已寫好書信,正要派人去接師父,師父正巧來到,真乃誠心所感啊!」

大師即告訴他大方法師被誣告之事,胡即請人放了大方法師,塔院道場才得以保全。

胡順庵留大師過冬,朝夕問道,十分殷切。大師對他開示說:「密於事者心疏,密於心者事達。故事愈密,心愈疏;心愈密,事愈達。心不洗者無由密,是以聖人貴洗心退藏於密。」

又開示說:「目容天地,纖塵能失其明;心包太虛,一念能塞其廣。是知一念者,生死之根,禍患之本也,故知幾知微,聖人存戒。」

又開示說:「念有物有,心空法空。是以念若虛熔,逢緣自在;心如圓鑒,來去常閑。善此者,不出尋常,端居妙域矣。」

這樣大師信口說來,一個月後,胡順庵已記錄成帙,稱為《佛法緒言》,並立即請人付梓流行。

當時有一位開府高公,移居到鎮代郡,聽說憨山大師在胡公館裡,就去對胡公說:「我家花園亭閣,雖已有許多題詠,現想再求高人一詩,請憨山大師題一首如何?」胡公答應去問大師。當他向大師轉述了高公求詩一事後,大師卻拒絕道:「我胸中無一字,怎能作詩呢?」

高公再三向胡公請求,胡公無法推託,只得苦求大師,還拿出許多古人名詩集,擺在大師的桌子上,想借此發動大師的文思。

大師偶然翻開詩集,正想構思的時候,忽然靈機一動,詩句即迅速而至,胡公出堂回來,已落筆寫成三十首詩了。

大師恍然發覺:「這正是文字習氣魔啊!」立即停了筆,只拿了一篇給胡公塞責,就再也不想詩文的事了。可是這時文思無論如何也控制不住,不覺從前學習過的詩書辭賦,凡是曾經入過目的,都一齊湧現出來,逼塞著整個太虛空,縱使通身是口,也不能抒發心中的詩思,甚至於不知什麼是身心。

大師默默地自視內省,似乎有向上飛舉的感覺,正不知怎樣度過這一關。

第二天,胡公送高公回去,大師靜坐獨思:「我現在所發生的,正是中山法光禪師所說的禪病,可是有誰能替我治呢?」

繼而又想:「沒辦法,只有靠睡眠來消除禪病了。現在如果能安眠,對修行治障是有益的!」大師關閉了房門,強迫自己睡眠,開始時無論如何也睡不著,堅持了一段時間後,忽然坐忘如睡。

吃齋時童子來敲門,怎麼也敲不開,用木椎來撞,也不見裡面答應。

胡公回來後,問大師為何還未出來,童子告訴他大師在房中已經五天了。胡公就叫人打開窗門而入,看見大師身披衲衣端坐在床上,叫也叫不應,推也推不動。

胡公突然想起,過去在書房中設有佛堂,供案上擺有擊子,他曾舉起擊子問大師:「這東西有何用處?」大師說:「西域僧人入定,不能出定,用這一鳴,即能出定了。」胡公這時想:「師父可能是入定了。」

他立即拿了擊子,在大師的耳邊敲了數十聲,大師才慢慢地醒了過來,睜開眼看看,不知身體在何處。

這時胡公說:「我送客出去後,師父即閉門而坐,至今已五天了,你這五天是怎樣過來的?」大師說:「不知道。只存一息罷了。」

說畢,又默默地諦觀起來,竟然不知這是什麼地方,也不知從什麼地方到來,再回顧那些住山的歲月,以及以往行腳的歷程,都如夢一樣虛幻不實,求之了不可得。以前被偏空我見所擾亂的心念,現在也雨收雲散,長空若洗,一切陰影都蕩然無存了。心空境寂,其中的妙趣確是無法形容。

大師這時想:「《楞嚴經》中說:‘淨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卻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佛經的言句的確不會欺騙人啊!」大師徹悟心性後,準備正月還山,就對胡公說:「五台山的林木,已被奸商砍伐了許多,文殊菩薩的道場將要變成荒山了。」

胡公於是具疏文題請上司大禁砍伐。從此以後,國家在五台山修建叢林梵剎,都仗著大禁保衛下來的林木,否則就無從取材了。

報父母恩

一五七七年,大師三十二歲。冬去春來,百花爭妍,大師離開胡公館,一路上踏著嫩綠色的青草,回到五台龍門。當他站在龍門的石岩上,環視著依舊冰封的崢嶸山色,白皚皚的一片,似乎想把人間永遠封閉在嚴寒中。

大師望著望著,心又不禁從那徹悟自性中,回顧如夢如幻而又清晰異常的童年時代,重溫和父母在一起的日日夜夜,心中不免感激地想:「我假使沒有父母的刻意栽培,尤其是母親的熏陶,哪有今天的徹悟心性?尊敬的父母啊!您們現在怎麼樣了?我多麼希望能報答您們的罔極之恩啊!」

大師一邊想念父母的恩情,一邊回顧出家後的經歷,發覺自己雖已開悟,但在向寶所邁進的大道上,還僅僅是個小小的起點,前面是三大阿僧祗劫的遙遠征途,還有數不盡的艱難曲折,以後從哪兒開始走呢?

一天,大師看完南嶽慧思大師的發願文,那崇高的願心,懇切的詞句,撥動了大師的菩提心弦。對!開悟以後應該廣做佛事、普利眾生,完成佛法的自覺覺人的偉大事業!

大師決定第一步先剌血泥金,抄寫《華嚴經》一部,上結般若的殊勝因緣,下酬父母及一切有情的深恩大德。明神宗皇帝的嫡母慈聖皇太后,信奉佛教非常虔誠。她平日樂善好施,京都的人們都稱她為佛老娘娘。

一天,她在全國選拔了有道德的僧人召開一次誦經法會,目的是祈求國家太平,人民幸福。大師聽到這一消息,暗中報了名。太后知道大師要以血泥金抄寫《華嚴經》,就賜了金紙給他。

第二年四月,大師在靜室裡開始寫經,無論點畫大小,每落一筆,心念佛一聲。一些遊山的僧俗到了大師的靜室,往往要求大師開示幾句佛法,而大師雖然手中不停地抄寫著,但照舊不失應付對答。凡是來問訊的,大師都要跟他們寒暄幾句,其中一些高人故舊,大師則恭敬地延請他們坐上禪床,照例和他們對談佛法,也不礙手中寫經。大師每日如此的抄寫,雖然人來人往,心中卻了無動相可得。

許多老宿聽到大師如此情形,都認為非常奇怪。一日,老宿們率領了許多弟子來到大師靜室,想證實一下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他們在大師身旁故意用種種方法攪亂,等大師寫完一個段落,拿起一看,果真沒有絲毫差錯,這才確信大師的功夫非同尋常,是有一定修證的。

但他們對這功能仍還不解,又去問妙峰大師:「憨山大師為何能一心多用?」妙峰大師答道:「我師兄入念佛三昧已經純熟了!」此時,妙峰大師也在北台刺血泥金抄寫《華嚴經》。

當二位大師寫經圓滿後,共同商議建一圓滿道場,併稱為無遮法會。妙峰大師著手募化錢糧,又準備到京都請五百名大德名僧參加。在法會事宜初步就緒時,剛巧神宗下旨祈禱皇嗣,派遣內官到武當山求道士;聖母李太后派遣內官到五台山求僧伽。

憨山大師認為沙門所作一切佛事,無非為國家太平,人民幸福。現在太后祈皇嗣於佛教,這是關係到國家和人民的未來,因此也極重要。

大師想要無遮法令的一切安排,都歸併於求皇嗣一事上,不可為區區個人名譽著想。妙峰大師和內官都表示反對,大師堅持與他們力爭,因此就觸犯了內官,有些人也想乘機中傷大師,破壞道場,但大師提倡為國求皇用的決心,竟使大師始終無恙。

李太后為了薦先帝,保聖躬,不久前派了內官帶領三千名建築人員到五台山修造塔寺。大師恐朝廷初到五台山做佛事,難以完成修建任務,有傷法門,因此盡力從中協助調度,直至第二年塔院落成。大師把血金書寫的《華嚴經》安置在塔上,又寫了一篇發願文供在塔中。

這時,妙峰大師已去京都,大師一人募化資金。先造了華嚴法界轉輪藏,以供道場使用,並準備了供具、齋糧等一切所需。大師不分晝夜地奔波了九十日,終於完成了道場的一切事務。

到了十月臨期時,妙峰大師率領了所請的五百多位大德高僧,畢集在山中,加上本山的人員,共達千人。這上千人的安居床被及供具茶飯,在大師的調度下,有條不紊,處處現成。大眾對大師的能力都感到十分驚訝。

在法全初開的七晝夜中,事情異常繁忙,而大師卻粒米不餐,僅喝些開水,仍照常應付各種事務。

佛堂裡,每日要以五百桌的齋食供養諸佛菩薩,天天如此,次第不失,大眾不知這許多齋供從何處來,有的認為是神力所運,只有大師知道這是佛力的加持。

法會圓滿結束後,大師第二年又在五台山塔院講解《華嚴懸談》。在百日的經期中,每日雲集在塔院的十方緇素,不少於萬人,可是在大師的指揮下,吃一餐齋如同坐一堂禪一樣,絲毫不雜,根本聽不到傳呼剝啄的聲音。

大師把精力過度地用這二次法會上,當經期結束後,生了一場病。這時他與妙峰大師離開塔院,一缽飄然長往了。

妙峰大師一人到蘆茅去。大師因為身體有病,便到真定障石岩調養身體。在這裡大師作了一首詩,其中有二句是這樣的,「削壁倚天應礙石,斷崖無路只飛梯」。

這年八月,皇太子降生,正好是祈嗣法會的十個月。大師身體稍好後,又到了京西的中峰寺,在此作了一篇《垂刻中峰廣錄序》。冬天在石室裡閉關水齋。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冶開老和尚是怎麼開悟的

選佛場,一念淨心成正覺,看誰能在這裡把世間一切的萬...

我們要悟的是什麼

問: 經典裡經常講的開悟、頓悟的悟是動詞,悟的對像...

關於開悟的三個誤區

今天我們簡單地說一說開悟與不開悟的問題。到禪堂裡打...

佛教對心的五種描述

我們的所作所為,無不是由我們的心來指揮。我們的心性...

專修淨業,自得心開

念佛之人,不可涉於禪家參究一路。以參究者,均不注重...

坦然禪師悟道因緣

有一天,坦然、懷讓二禪師前來參禮嵩岳慧安國師。 坦...

道無可修,法無可問,起心動念,即乖法體

禪堂就是要見性,見性就是觀心,能觀心即是上定,若不...

把自性三寶引發出來

我們投胎做人,作為這個生命來說,它還不是很高級的,...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大藏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大藏經】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

【大藏經】【註音版】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

對面不識佛菩薩

以前中國有個杜順和尚,他收了一個徒弟,這個徒弟跟著...

五欲中哪一事為最妙

往昔,佛陀游化於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波斯匿王、毗...

五位母親的哀傷

從前,一戶人家喜得貴子,父母喜歡得什麼似的,都希望...

佛與提婆達多所結的冤結

昔時,佛與大比丘們一起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游化。當...

重修東關橋觀音靈感記

福建省永春縣,山川秀麗,民風淳樸,自古被稱為世外桃...

學佛要學結緣

我們佛教,其實主要就是「結緣」,我們今天拜佛、普佛...

把生命價值建立在外在上,那你一定不開心

有一位九十二歲的老太太,兒女都過世了,先生也早已過...

一切由心,邪正在己

問。六趣升沉皆唯是識。初生善惡之趣。其相如何。 答。...

慧眼觀六道

悉達多太子在菩提樹下靜坐四十九天,於最後一天夜裡悟...

【推薦】為過去而誦經,為未來而念佛,你為現在做了什麼

學佛以後,反增煩惱?為什麼身邊的人都反對?問題不在...

夫妻之間如何幸福相處

男女的地位是平等的:女子絕對不是男子的寄生蟲;男子...

金字旁邊兩把戈

五欲害人,就好像腳踩在毒蛇上,你得一點五欲虛幻的快...

觀海聽濤,返聞聞自性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 今天一早上呢,我們來到了這個,...

開經偈的含義

念經前所念誦的四句偈,其偈文是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

佛雖廣受一切供養,但心中無增減

馬鳴菩薩提到,過去曾聽聞:在竺叉尸羅國的博羅吁羅村...

淺講《信心銘》

第一句話:【至道無難,唯嫌揀擇。】 就是你要悟入佛...

【佛教詞典】四尋思

【四尋思】 p0420 瑜伽三十六卷二十二頁云:云何名為四...

【佛教詞典】解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

(術語)法華經妙音品曰:解一切眾生語言三昧。同藥王...

【視頻】昌義法師《普賢菩薩十大願王》

昌義法師《普賢菩薩十大願王》

【視頻】慧律法師《共業的世間》

慧律法師《共業的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