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天乘四種禪定之四禪

淨界法師  2021/04/0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天乘四種禪定之四禪

四禪,亦名「捨念清淨地」,謂行者復厭三禪之樂法擾心,復以種種因緣,訶責捨離。樂既謝滅,不動真定,與捨俱發。此時行者出入息斷,苦樂不起,一心在定,如明鏡離垢,淨水無波,湛然而照,萬象皆現,是名「四禪」。

四禪又叫作捨念清淨地。他捨什麼念呢?他捨四種念。一個是覺,一個是觀,就是初禪的覺觀,他也捨掉二禪三禪的喜跟樂,他捨掉四種念覺觀喜樂。他的心是什麼相貌呢?是一片的清淨,清淨而寂靜。

就是說,這個修行者,他常則生厭。雖然三禪的快樂是綿綿不斷週遍身心,但是它有個缺點,樂法擾心。經常修禪定的人,他最討厭人家干擾他的寂靜。所以這個快樂的法經常出現,雖然會帶給他樂受,但是同樣也對他產生干擾。所以他就以種種的因緣來訶責這個樂受,觀想這個樂受,如病如癰如毒,就把樂受給消滅了。

這個時候,「不動真定,與捨俱發」,他的禪定夾帶一種強烈的捨心。這個捨心就是沒有快樂也沒有痛苦,非常平淡的一個寂靜的力量。這個時候,「行者出入息斷」,他也不需要呼吸了。所以四禪他不需要靠呼吸來滋養色身,他也沒有苦樂的感受,「一心在定」。就好像一個非常明亮的鏡子,遠離種種的污垢。這個污垢指的是誰呢?前面的覺觀喜樂,就是禪定鏡子裡面的污垢。這個時候就像淨水無波——「湛然」,很清楚地照了,「萬象皆現」,是名「四禪」。

佛陀在經論裡面是以種種的因緣讚歎四禪。幾乎所有的聖人要成就聖道,都是在入四禪修我空觀,成就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成就初地、二地乃至於十地,四禪是最好的。但是如果是一個外道的行者,他沒有佛教的正見,他進入四禪,會有個缺點,會有個過失。因為四禪的境界跟涅槃寂靜是非常非常相似的,它沒有快樂的感受,也沒有痛苦的感受,不苦不樂,這個跟涅槃很像;第二個是產生廣大的寂靜,而且內心清楚明瞭,明瞭又寂靜,寂靜又明瞭,跟涅槃的境界很像。

經論當中講出一個公案說,佛在世的時候,兩個比丘在一起修行,有一個比丘證得四果阿羅漢,另一個比丘證得四禪。但是這個四禪的比丘,他沒有學教理,他以為自己也成就四果了。但是成就阿羅漢的比丘,也不好意思直接跟他講,因為跟他講,他不見得能夠了解。

有一天,這個阿羅漢就帶著四禪的比丘去托缽,經過一座森林的時候,阿羅漢比丘說:「你在這邊等一下,我去方便一下。」這個四禪比丘在等的時候,阿羅漢比丘就用神通力變現一隻老虎。突然間叢林草叢裡面跳出一隻老虎,四禪比丘看到老虎以後,嚇得滿身是汗,就趕緊跑。跑到一棵樹下,看老虎沒有追來,就稍微歇息一下。

這個時候,他一回想: 欸,我不是證得四果阿羅漢嗎?我為什麼還會害怕呢?有害怕就是有自我意識,所以他就知道,他沒有證得阿羅漢果。這個時候,證得阿羅漢的比丘就出現了。他向他懺悔——他增上慢。後來阿羅漢比丘就教他怎麼修習四果阿羅漢:你要在禪定當中修無常無我的智慧。後來這個人也證得阿羅漢果。

所以這個四禪是很容易產生誤解的——誤解為涅槃寂靜樂。一般來說,只要是要顯神通,一定要入四禪,所有小乘的學者,除了法身菩薩以外。法身菩薩是沒有什麼禪定跟散亂心,是動靜一如,這不思議境,這個大乘的神通力,那是從法身表現出來,這個不談。初地以下的菩薩、權位的菩薩乃至於四果的聖人,要成就神通,一定要入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當然他禪定的淺深不同,他的神通力有所不同。

我們舉個例子來說明。佛在世的時候,提婆達多要害佛陀。這一天佛陀帶著諸位比丘要去托缽,提婆達多把象灌醉,一群像從正面衝過來。當然在這個緊急情況之下,諸位阿羅漢裡面有的是有禪定的,有的阿羅漢是沒有禪定的,慧解脫沒有禪定的,沒有禪定的人,他沒地方跑;有禪定的人,趕緊入禪定,就飛到空中去了。佛陀不可思議。佛陀他那個三昧力,他入慈心三昧,手舉起來,他的手自然出現五個獅子頭。大象再怎麼醉,看到獅子,就醒過來了,所有的大象就跪下去了,因為獅子的威德力。

所以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阿羅漢的神通頂多隻能夠自保,遇到事情,他只能夠往上空飛,他沒辦法說,我飛上去,同時調伏對方,那是不思議的禪定。當然阿羅漢神通也各式各樣。你看目犍連尊者顯神通,他的變化可以先顯A,然後再轉換成B,從B又轉換成C,他這個神通還可以變化,那表示什麼?表示他禪定不斷地變化。有些神通,是要入到初禪去才可以顯現的,有些神通要入到二禪,有些神通要入到三禪、四禪。

一般來說,鈍根的阿羅漢,他神通只能夠顯現一個,他不能變。他要把這個神通顯現完了,然後出定;再入另外一個定,再顯現一個,他不能產生神通變化,他只有神通,不能變化。大阿羅漢例外,因為大阿羅漢他本身對法的執著相對比較少。

菩薩,他可以神通,又可以在過程用種種的變化,所以菩薩的三昧力叫作師子奮迅三昧。像獅子,他可以跳到一個山頭,又跳到另外一個山頭,再跳一個山頭。也就是說,大乘的菩薩他可以從初禪跳到三禪,他不要經過二禪;他可以從三禪又跳回初禪,或者從二禪直接跳到四禪,他三昧的變化是很快速的,叫師子奮迅三昧。

一般的鈍根阿羅漢做不到,鈍根的阿羅漢他一次只能夠做一件事情。你要我顯一個花,這個顯花的神通要入初禪,他只能夠從初禪裡面顯一個花。你說:「欸,你現在把花趕快給我變成一個蘋果。」他做不到。那他說:「慢!我要先從禪定出來,再進入另外一個禪定。」所以這個禪定有淺深、自在的問題。

當然佛陀的禪定,那不可思議了,那是不思議三昧。佛陀的禪定,他不用作意,八地以上就不用作意,無功用行。佛陀的心,他有一種自動控制的系統,他知道這個時候要現什麼三昧,他要現慈心三昧,入火光三昧,用無量三昧,他自己會顯現出來,他不要作意。

阿羅漢不行。阿羅漢要顯神通,他要作意一下:我現在要入二禪,然後就入二禪;我現在從二禪裡面出來,再進入三禪,要現什麼神通,他一定要作意,他必須用念頭來帶動禪定。佛陀的禪定是自然顯現,任運而成。

所以這個地方同樣是離生喜樂地、定生喜樂地、離喜妙樂地跟捨念清淨地,同樣這四個本質,但是佛陀操作跟阿羅漢在操作這四個的時候,那有淺深、自在的不同,這個地方值得說明。

在欲界諸天裡面,相對來說,四禪還是比較好的,因為他撇開了欲界的放逸,也遠離了四空的暗鈍。四空定,整天像喝醉酒一樣,暗暗鈍鈍的。相對來說,他的心還是明瞭寂靜,尤其是四禪,他沒有快樂的干擾,他那種寂靜力更殊勝。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世間的第一大事

我們在這個堂中是辦世間第一大事,何為第一大事?生不...

坐禪就能開悟嗎

我們要學證到空性、實相般若,離不開文字。就是要多聞...

修行無別修,只要識路頭

不知不覺又一天,你在這裡打坐,打了多少個妄想?一剎...

念佛與持咒有何不同

念佛與持咒,本來源於修定的方法之一,然在淨土教法及...

參禪須知

經云:「寧靜安詳者,禪定中來。」參禪修定是佛教的重...

達摩大師無心論

夫至理無言,要假言而顯理。大道無相,為接而見形。今...

德山棒、臨濟喝、雲門餅、趙州茶

靈山會上,佛陀拈花,迦葉微笑。禪法一脈傳至達摩祖師...

慈舟大師的念佛功夫

慈舟上人的禪定功夫,不是坐禪坐出來的,乃是念佛念出...

【大藏經】【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誦戒儀式

...

【大藏經】【註音版】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

【大藏經】【註音版】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卷第一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 妙法蓮華經卷第三...

【大藏經】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三十三天...

人生得不償失,快樂跟痛苦不成比例

我們建立一種憶佛、念佛的信心,那怎麼憶念?這個方法...

金錢是手段不是目的

金錢這個東西,所具有的是工具性的價值,手段的價值,...

【推薦】惟覺老和尚《如何追求真富貴》

一 世間上的富貴、幸福與快樂是假的, 好像花兒一樣,...

一個能讓家人吃素的好辦法

佛法是最講孝道的,佛弟子最究竟的孝道,是度化父母能...

善導大師:水火二河白道喻

又白一切往生人等,今更為行者說一譬喻,守護信心,以...

海獺強忍剝皮之痛 臨死為孩子餵奶

這是一則真實的故事,這是一位出家僧人的親自口述。...

凡在三界裡打滾的,這些都是障

但凡在三界圈裡面打滾,所有的家人呀,親人呀,好友呀...

乘願再來是化身還是胎生

問: 乘願再來的菩薩是化身,還是胎生?如果是胎生,...

一切眾生都貪戀這個色殼子

四大無我,五蘊皆空。人死了只剩下骨灰,這骨灰是不是...

即心是佛,云何識自心

洪州黃檗希運禪師。上堂云:即心是佛,上至諸佛,下至...

降內「火」的幾種美味食療

經常上火的人,請看看以下降火的幾種食療方法: 胃火...

知道與不知道

從前,有一位大師,充滿智慧,遠近聞名。 這位大師講...

修持佛法的21種徒勞

蓮花生大士說:當修持佛法時,有二十一種徒勞: 若你不...

天竺高僧天親菩薩

佛陀滅度九百年以後,在西元五世紀的時候,北印度有一...

了知苦空無常理,生安養欣樂心

是經附文,臨終方訣,最為切要。修淨業者,所宜詳覽。...

如果有功夫的話,哪還有個情色動

這用功,昏沉大的人,話頭不得力,是沒有用力參,沒有...

【佛教詞典】瑪瑙寺

位於浙江杭縣西湖寶雲山下。五代吳越王錢氏開創於後晉...

【佛教詞典】現觀智諦現觀依有尋有伺依可得

【現觀智諦現觀依有尋有伺依可得】 p0958 瑜伽七十一巻...

【視頻】智海長老《佛七開示》MP3

智海長老《佛七開示》MP3

【視頻】成剛老和尚圓寂週年追思法會暨正宗大和尚晉院陞座法會

成剛老和尚圓寂週年追思法會暨正宗大和尚晉院陞座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