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天乘四種禪定之四禪

淨界法師  2021/04/05  大字體  護眼色

天乘四種禪定之四禪

四禪,亦名「舍念清淨地」,謂行者復厭三禪之樂法擾心,復以種種因緣,訶責舍離。樂既謝滅,不動真定,與舍俱發。此時行者出入息斷,苦樂不起,一心在定,如明鏡離垢,淨水無波,湛然而照,萬象皆現,是名「四禪」。

四禪又叫作舍念清淨地。他舍什麼念呢?他舍四種念。一個是覺,一個是觀,就是初禪的覺觀,他也舍掉二禪三禪的喜跟樂,他舍掉四種念覺觀喜樂。他的心是什麼相貌呢?是一片的清淨,清淨而寂靜。

就是說,這個修行者,他常則生厭。雖然三禪的快樂是綿綿不斷週遍身心,但是它有個缺點,樂法擾心。經常修禪定的人,他最討厭人家干擾他的寂靜。所以這個快樂的法經常出現,雖然會帶給他樂受,但是同樣也對他產生干擾。所以他就以種種的因緣來訶責這個樂受,觀想這個樂受,如病如癰如毒,就把樂受給消滅了。

這個時候,「不動真定,與舍俱發」,他的禪定夾帶一種強烈的舍心。這個舍心就是沒有快樂也沒有痛苦,非常平淡的一個寂靜的力量。這個時候,「行者出入息斷」,他也不需要呼吸了。所以四禪他不需要靠呼吸來滋養色身,他也沒有苦樂的感受,「一心在定」。就好像一個非常明亮的鏡子,遠離種種的污垢。這個污垢指的是誰呢?前面的覺觀喜樂,就是禪定鏡子裡面的污垢。這個時候就像淨水無波——「湛然」,很清楚地照了,「萬象皆現」,是名「四禪」。

佛陀在經論裡面是以種種的因緣讚歎四禪。幾乎所有的聖人要成就聖道,都是在入四禪修我空觀,成就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成就初地、二地乃至於十地,四禪是最好的。但是如果是一個外道的行者,他沒有佛教的正見,他進入四禪,會有個缺點,會有個過失。因為四禪的境界跟涅槃寂靜是非常非常相似的,它沒有快樂的感受,也沒有痛苦的感受,不苦不樂,這個跟涅槃很像;第二個是產生廣大的寂靜,而且內心清楚明瞭,明瞭又寂靜,寂靜又明瞭,跟涅槃的境界很像。

經論當中講出一個公案說,佛在世的時候,兩個比丘在一起修行,有一個比丘證得四果阿羅漢,另一個比丘證得四禪。但是這個四禪的比丘,他沒有學教理,他以為自己也成就四果了。但是成就阿羅漢的比丘,也不好意思直接跟他講,因為跟他講,他不見得能夠了解。

有一天,這個阿羅漢就帶著四禪的比丘去托缽,經過一座森林的時候,阿羅漢比丘說:「你在這邊等一下,我去方便一下。」這個四禪比丘在等的時候,阿羅漢比丘就用神通力變現一隻老虎。突然間叢林草叢裡面跳出一隻老虎,四禪比丘看到老虎以後,嚇得滿身是汗,就趕緊跑。跑到一棵樹下,看老虎沒有追來,就稍微歇息一下。

這個時候,他一回想: 欸,我不是證得四果阿羅漢嗎?我為什麼還會害怕呢?有害怕就是有自我意識,所以他就知道,他沒有證得阿羅漢果。這個時候,證得阿羅漢的比丘就出現了。他向他懺悔——他增上慢。後來阿羅漢比丘就教他怎麼修習四果阿羅漢:你要在禪定當中修無常無我的智慧。後來這個人也證得阿羅漢果。

所以這個四禪是很容易產生誤解的——誤解為涅槃寂靜樂。一般來說,只要是要顯神通,一定要入四禪,所有小乘的學者,除了法身菩薩以外。法身菩薩是沒有什麼禪定跟散亂心,是動靜一如,這不思議境,這個大乘的神通力,那是從法身表現出來,這個不談。初地以下的菩薩、權位的菩薩乃至於四果的聖人,要成就神通,一定要入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當然他禪定的淺深不同,他的神通力有所不同。

我們舉個例子來說明。佛在世的時候,提婆達多要害佛陀。這一天佛陀帶著諸位比丘要去托缽,提婆達多把象灌醉,一群像從正面衝過來。當然在這個緊急情況之下,諸位阿羅漢裡面有的是有禪定的,有的阿羅漢是沒有禪定的,慧解脫沒有禪定的,沒有禪定的人,他沒地方跑;有禪定的人,趕緊入禪定,就飛到空中去了。佛陀不可思議。佛陀他那個三昧力,他入慈心三昧,手舉起來,他的手自然出現五個獅子頭。大象再怎麼醉,看到獅子,就醒過來了,所有的大象就跪下去了,因為獅子的威德力。

所以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阿羅漢的神通頂多隻能夠自保,遇到事情,他只能夠往上空飛,他沒辦法說,我飛上去,同時調伏對方,那是不思議的禪定。當然阿羅漢神通也各式各樣。你看目犍連尊者顯神通,他的變化可以先顯A,然後再轉換成B,從B又轉換成C,他這個神通還可以變化,那表示什麼?表示他禪定不斷地變化。有些神通,是要入到初禪去才可以顯現的,有些神通要入到二禪,有些神通要入到三禪、四禪。

一般來說,鈍根的阿羅漢,他神通只能夠顯現一個,他不能變。他要把這個神通顯現完了,然後出定;再入另外一個定,再顯現一個,他不能產生神通變化,他只有神通,不能變化。大阿羅漢例外,因為大阿羅漢他本身對法的執著相對比較少。

菩薩,他可以神通,又可以在過程用種種的變化,所以菩薩的三昧力叫作師子奮迅三昧。像獅子,他可以跳到一個山頭,又跳到另外一個山頭,再跳一個山頭。也就是說,大乘的菩薩他可以從初禪跳到三禪,他不要經過二禪;他可以從三禪又跳回初禪,或者從二禪直接跳到四禪,他三昧的變化是很快速的,叫師子奮迅三昧。

一般的鈍根阿羅漢做不到,鈍根的阿羅漢他一次只能夠做一件事情。你要我顯一個花,這個顯花的神通要入初禪,他只能夠從初禪裡面顯一個花。你說:「欸,你現在把花趕快給我變成一個蘋果。」他做不到。那他說:「慢!我要先從禪定出來,再進入另外一個禪定。」所以這個禪定有淺深、自在的問題。

當然佛陀的禪定,那不可思議了,那是不思議三昧。佛陀的禪定,他不用作意,八地以上就不用作意,無功用行。佛陀的心,他有一種自動控制的系統,他知道這個時候要現什麼三昧,他要現慈心三昧,入火光三昧,用無量三昧,他自己會顯現出來,他不要作意。

阿羅漢不行。阿羅漢要顯神通,他要作意一下:我現在要入二禪,然後就入二禪;我現在從二禪裡面出來,再進入三禪,要現什麼神通,他一定要作意,他必須用念頭來帶動禪定。佛陀的禪定是自然顯現,任運而成。

所以這個地方同樣是離生喜樂地、定生喜樂地、離喜妙樂地跟舍念清淨地,同樣這四個本質,但是佛陀操作跟阿羅漢在操作這四個的時候,那有淺深、自在的不同,這個地方值得說明。

在欲界諸天裡面,相對來說,四禪還是比較好的,因為他撇開了欲界的放逸,也遠離了四空的暗鈍。四空定,整天像喝醉酒一樣,暗暗鈍鈍的。相對來說,他的心還是明瞭寂靜,尤其是四禪,他沒有快樂的干擾,他那種寂靜力更殊勝。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世間的第一大事

我們在這個堂中是辦世間第一大事,何為第一大事?生不...

修行無別修,只要識路頭

不知不覺又一天,你在這裡打坐,打了多少個妄想?一剎...

自傘自度

有一個人在屋簷下躲雨,看見一位禪師正撐傘走過,於是...

山高那礙白雲飛

唐天復年間(901-904),善靜禪師南遊參學,禮謁元安寺洛...

以貌取人,人間的通病

宋朝的江西從悅禪師參訪雲蓋守智禪師的時候,對談不到...

達摩大師無心論

夫至理無言,要假言而顯理。大道無相,為接而見形。今...

德山棒、臨濟喝、雲門餅、趙州茶

靈山會上,佛陀拈花,迦葉微笑。禪法一脈傳至達摩祖師...

慈舟大師的念佛功夫

慈舟上人的禪定功夫,不是坐禪坐出來的,乃是念佛念出...

【大藏經】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qi)梵(fn)游化諸國,至廣嚴城,...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祇...

【大藏經】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為什麼佛教會具有保佑的功能呢?

問: 我有一點不明白的地方想請教:不同的法師講法都...

六根的見聞覺知,全是自己的東西

我們一生當中,你六根的見聞嗅嘗覺知,全部是你自己的...

持戒懺悔使現生帶來好運吉祥

不管多偉大的人,業力來臨,都抵擋不住,至此才知道人...

弟子規

總敘 弟子規 聖人訓 首孝弟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三十六萬億同號阿彌陀佛,這樣念佛是否功德大

問: 我在龍舒增廣淨土文看到可以這樣念佛功德大:南...

放下心靈的包袱

一個得道的高僧養了一條狗,名字就叫放下,每到給它餵...

斷除淫慾心是修道的重要根本

預記末法 【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

大安法師:能用念佛機代替助念嗎

問: 弟子所在的縣,既無寺院又無居士團體,親人去世...

想出離六道生死,先要把這三法修好

我們要想出離六道生死,得成佛道,首先要把三皈法、五...

七十歲的人切勿將念佛當作泛泛悠悠的事

日前陳豫堂來函,言汝父女二人均欲皈依,祈為取法名,...

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

請看下面。示常源曰: 汝行勿怠,怠非比丘。彼自廢者,...

要從當下的一念去把握

佛法真正學好了,就能夠用智慧觀照自己的身心狀態,時...

病人將終之時,是為其開示還是念佛

問: 如何正確理解《臨終三大要》中提到的病人將終之...

聖嚴法師《冤家路窄》

「怨憎會苦」是佛所說的人生八種苦之一,意思就是冤家...

家不是講「理」的地方

在愛情的關係裡,有一個很多人窮其一生都不知道的秘密...

淨慧法師《三皈五戒開示》

按照這次活動的安排,今天下午是傳授三皈依和五戒。這...

【佛教詞典】除蓋障菩薩印明

(真言)義釋十曰:作虛心合掌,屈小指無名指,入於掌...

【佛教詞典】一實相印

一實相,謂真實之理,無二無別,離諸虛妄之相。印,即...

【視頻】藏傳大悲咒(祺雲法師)

藏傳大悲咒(祺雲法師)

【視頻】妙境法師《怎樣緣念眾生修四無量心》

妙境法師《怎樣緣念眾生修四無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