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念佛法門總持一切妙法

2021/03/19  大字體  護眼色

念佛法門總持一切妙法

蕅益大師倡禪教律三學一源之說,三學之結穴歸根則在念佛一門。念佛三昧名寶王三昧,三昧中王,凡偏圓權實之種種三昧,無不從此三昧中流出,亦無不還歸此三昧門。淨宗念佛法門圓頓之要旨,體現出廣度利鈍眾生的善巧方便。

當時有卓左車居士以崇禪抑淨之心,投書問難於大師 :「如何是念佛門中通身入理向上一路,直踏毗盧頂上行作略?如何是學人初下手時便離四句、絕百非念佛?如何是念佛人最後極則淆訛處腦後一錘?從來宗門語句,壁立萬仞,一涉淨土,定屬廉纖。冀和尚將向來自性彌陀、唯心淨土等語,撇向一邊,親見如來境界,快說一番,震動大千世界。」

大師答言:「向上一著,非淨非禪,即禪即淨,才言參究,已是曲為下根。果大丈夫,自應諦信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設一念與佛有隔,不名念佛三昧;若念念與佛無間,何勞更問阿誰?……淨土極則事,無念外之佛為念所念,無佛外之念能念於佛;正下手時,便不落四句百非,通身拶入;但見阿彌陀佛一毛孔光,即見十方無量諸佛;但生西方極樂一佛國土,即生十方諸佛淨土,此是向上一路。若舍現前彌陀,別言自性彌陀;舍西方淨土,別言唯心淨土,此是淆訛公案。

經云:‘三賢十聖住果報,惟佛一人居淨土’,此是腦後一錘。普賢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誰敢收作權乘?憶佛念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誰謂定屬廉纖?但能深信此門,依信立願,依願起行,則念念流出無量如來,遍坐十方微塵國土,轉大法輪,照古照今,非為分外,何止震動大千世界而已。」答語明快犀利。

大師回答弟子恭請心要之問,答云:心要莫若念佛。念佛心即是佛。是故念一聲,有一聲佛名顯現 ;念十百千萬聲,有十百千萬佛名顯現;而不念時便寂然。念性既是緣生無性,則無性不礙緣生。倘不念佛,正恐又生種種雜念;縱不生雜念,亦恐墮在無生窠臼。故必以佛號生我之念,使我念念不離佛號,此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果如此信得及,直下念去,則諸佛出廣長舌相以證之。若人專念彌陀佛,號曰無上深妙禪。至心想像見佛時,即是不生不滅法。金口誠言,可不信哉!

大師從「一即一切」的圓頓理念出發,判言念佛法門乃總持一切的妙法。《示念佛法門》云:「豈知念得阿彌陀佛熟,三藏十二部極則教理,都在里許;千七百公案向上機關,亦在里許;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三聚淨戒,亦在里許。

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佈施;

真能念佛,不復起貪瞋癡,即大持戒;

真能念佛,不計是非人我,即大忍辱;

真能念佛,不稍間斷夾雜,即大精進;

真能念佛,不復妄想馳逐,即大禪定;

真能念佛,不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

這段文句與蓮池大師的「一句阿彌陀佛,賅羅八教,圓攝五宗」之說,同一韻致。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臨命終時,唯此十大願王不相舍離

普賢者,梵雲邲輸跋陀。據《悲華經》所載,阿彌陀佛往...

四十八願中的天人、聲聞、菩薩有什麼區別

問: 《無量壽經》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中,有國中天人...

欣求極樂的兩個修觀方法

怎麼欣求極樂呢? 思惟依正莊嚴,成就內心的安樂;思惟...

她曾四次見到虛雲長老,晚年一心一意求生淨土

人們都稱她是老菩薩 我第一次來東林寺時,在天王殿後面...

淨土法門與發菩提心

我們修淨土宗的,如果把一句阿彌陀佛名號,當做阿伽陀...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菩薩一生補處願

最後看第二十二願 菩薩一生補處願:設我得佛,他方佛土...

淨土法門之超勝

在晚清及民國初年,印光大師從大乘佛法的角度把佛法分...

名號就是無盡藏,要如何去開採呢

阿彌陀佛名號在前面這個依正二報裡面,談正報就介紹阿...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大藏經】【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盂蘭盆經...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

為什麼人越到晚年越要收心安住

我們平常當然理觀不礙事修,理事圓融,你該拜懺還拜懺...

憨山大師費閑歌

講道容易體道難,雜念不除總是閑;世事塵勞常罣礙,深...

學佛以後,修行的三個重點

我們學佛以後,有三個重點可以修學:第一個是因緣,第...

【圖】虛雲老和尚120年的傳奇人生

虛雲老和尚誕於1840年,經道光、咸豐、同治、光緒、溥...

心態決定思想

心態決定思想,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

老實念佛,漸離生死

怎麼漸離生死?就是用般若智慧現量觀察這個世間的無常...

玄奘法師傳

第一卷 玄奘法師,俗姓陳,單名一個褘字,生於隋仁壽二...

持戒對治煩惱

持戒是佛教也是一切宗教給予我們的重大啟迪。佛陀為什...

不慳財物長

恆思得慧根,恭敬得義理,無貪作事成,不慳財物長。(...

及時回望自心,做精神富足之人

若不修內行,唯只外求,希望獲福,無有是處。 這句話或...

聖嚴法師《正信的佛教》

自序 佛教在世界性的各大宗教和思想之中,顯得非常特...

求天求地,不如求你自己

佛菩薩只保佑那些肯幫助自己的人。 人類自古以來就敬天...

「五毒月」到底毒在哪裡

進入農曆五月,大家吃飯是不是沒有胃口?是不是覺得四...

掃除塵垢得解脫

佛陀在古印度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槃特尊者告...

所謂的頓悟,都是從因地栽培來的

這個淨法的熏習,它的體性是無漏的,所以它跟阿賴耶識...

六個會傷腎的行為

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腎虧或腎氣過早衰...

【佛教詞典】取蘊

(術語)取為煩惱之異名,由煩惱而生蘊,由五蘊而生煩...

【佛教詞典】福蓋正行所集經

凡十二卷。龍樹集,宋代日稱等譯。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二...

【視頻】南無地藏王菩薩聖號

南無地藏王菩薩聖號

【視頻】善不望報--行善中的心念觀照

善不望報--行善中的心念觀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