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修行必須下苦功夫

夢參老和尚  2021/03/14  大字體  護眼色

修行必須下苦功夫

若人發願往生他國淨土,應當隨著那方佛世界的那尊佛的名字,專心一意地繫念,無有其它雜念,進一步修唯心識觀和真如實觀,決定能生彼淨佛國土,使現生善根增長,得不退轉。

若眾生要能依著一實境界,修清淨的信心,必須先學習兩種觀道。哪兩種呢?一者唯心識觀,二者真如實觀。

真如實觀是不可議,就是頓悟;唯心識是要把自己的心識觀,指漸悟。如神秀大師說的「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就是指的觀照好心,消滅妄想,證得一實境界。

怎樣能從妄的熏習力轉變為清淨的熏習力量?修兩種觀道。觀就是思惟修、三昧、奢摩他,又叫靜慮、禪定。觀是什麼呢?五蘊、六根、六塵,觀心,專觀你的識,這就是心生滅門,也就是唯心識觀;心真如門,就是真如實觀。

依著這種觀道來修行,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不生不滅的一實境界。

怎麼來修習唯心識觀呢?我們在一切時、一切處都隨身口意有所作業,所以要注意在你的日常生活中、行住坐臥之間,任何時候,不要把心念失掉,隨時照看好你的念頭。有人經常拿串念珠,念珠就是數珠,拿起念珠就要想到我不要失念——只要不是染法,行住坐臥中,念什麼都可以。

什麼叫「真如實觀」?就是「心性無住,無生無滅」,不住見聞覺知。這個知、覺就是指意識,指心上面的心識,這裡就離開了——那是修唯心識觀,這個進一步要離開見聞覺知,唯心識觀已經修好了,進一步無生無滅、真空實體,沒有一切分別之想了。

至心的時候,心誠則靈,所以應當「一心繫念」。繫念什麼呢?繫念諸佛的平等法身,繫念你自己法身。念的功德,在一切的善根當中是最殊勝的,最不可思議。

如果懈懈怠怠地修行,心雜念妄想,就定不下來,就不能趣向一行三昧。「一行」是什麼?是平等法身的一行、至心的一行,達到一行即證得相似無生法忍。一行包括二種觀道、一實境界,故一心繫念就是一實境界。經論常說要一心、至心,念佛念到三昧,修行的道路一定成功。

晉朝王羲之,書法聖人,也叫書聖。王羲之的字寫得入神、入妙。他的兒子王獻之學他的字,住在一個寺廟裡天天寫,寫了十年沒離開寺廟,後來廟裡老和尚檢查這十年寫的字,看過來看過去,看完後老和尚嘆了一口氣,說:「可憐十年寒窗苦,只有一點像羲之。」

其實這一點也不是王羲之兒子寫的,還是王羲之一次來看兒子寫字,發現有一字缺了一點,就拿筆給填上了。也就是說,學一個技術,乃至成名成家,不曉得要經過多少苦功夫的練習。

我們要想把無量劫的煩惱斷了、要想了生脫死不容易。不用說別的,斷一個慾念,佛都說就像斷四十里的瀑流那樣難,何況那麼多貪、瞋、癡想截止!

所以修行必須下苦功夫來修,達到聞、思、修三慧,用心去聽去行,圓聞一切,才聽到真正的地藏菩薩名字、十方諸佛的名字,這樣才能至心禮拜供養地藏菩薩、禮拜供養十方諸佛,才能深入大乘深經;否則始終達不到甚深的福德和信心,也不能了達一實境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夢參老和尚文章列表

聖嚴法師《因為柔軟,所以堅強》

柔軟與堅強,兩者看起來雖然像是對立的,但卻可以同時...

付出善舉就是為自己所修的路

弟子跟著師父進城化緣。 進城後車水馬龍好不繁榮,弟...

如何判斷發心的大與小

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

星雲大師《我們要做義工的義工》

為什麼大家都喜歡為你做事呢?有人如是問我。 我想這...

少欲知足,誨眾清約

少欲知足 宋宏覺禪師戒徒眾云:汝既出家,如囚免獄,少...

你能觀照的心,也是唯心所現的一個因緣

若已了知彼義無者,蛇覺雖滅,繩覺猶在。 我們前面以無...

沒有一朵蓮花能否定淤泥

徒弟去見師父:我終於悟了!覺得今是而昨非,以前的幾...

戰勝天魔波旬之五力

往昔,佛陀於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向比丘們開...

佛國之土本無穢無淨,只因眾生心分別故

問: 您曾於鼓山法界學苑依止慈舟老法師學習《華嚴經》...

夢參老和尚:地藏三經的修行法門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最初是講十惡,用十善法對治十...

依著這個神咒就能離苦得樂

【十方如來。含此咒心。於微塵國。轉大法輪。】 這個《...

有多大智慧,就得多大的解脫

供僧如供佛,你能至誠懇切恭敬,以清淨心供養三寶,完...

宣化上人:邪淫與狐臭

【今生不邪淫,來生不婚變】,什麼叫婚變?譬如離婚,...

從有形看到了無形

為什麼有的人不能容人呢?年輕人問。 因為有的人心太小...

把厭離心徹底地提出來

原來我在佛學院講淨土課的時候,比較年輕的學生說,哎...

凡事都要有計劃

人在世間上生活,每凡做一件事,都要有預備、有計劃,...

富足生活極具誘惑力,但財富等同於幸福嗎

近幾個世紀以來,科技發展為人類帶來了嶄新的生活。尤...

教你如何甄別真假出家人

導讀:依據《宗教事務條例》,凡正式出家的僧尼都應持...

阿羅漢身具勝香的因緣

佛陀涅槃百年後的印度,崛起了強盛的孔雀王朝。其國君...

「一夜情」的諸多後遺症

(1)患病風險。 偶爾一次沒關係,這是一夜情男女普遍...

囑奴守門

人的智識有深淺高低,個性習慣好欲都不同,所以有的人...

我在職場的戒煙戒酒經驗

在職場中堅持學佛,還要如法持戒,這確實很不容易。但...

【佛教詞典】三士教

西藏語 skyes-bu gsum。指上士教、中士教與下士教。又...

【佛教詞典】率都婆觀

(術語)大日經所說之五字嚴身觀,即即身成佛之法也。...

【視頻】淨界法師《離相要怎麼修》

淨界法師《離相要怎麼修》

【視頻】佛與佛身觀

佛與佛身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