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法門的經典有三部:《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簡稱《地藏十輪經》;《占察善惡業報經》,簡稱《占察經》;《地藏菩薩本願經》,簡稱《地藏經》。
地藏法門,是以地藏三經自成體系,理相修證具足的一個學佛法門。
《大日經》云:「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本,方便為究竟。」
發菩提心,修菩薩行,成如來果,乃是證佛道之不二法門。菩提心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覺悟心,乃佛法之精髓。然諸法皆有緣起,生起菩提心亦需因緣具足,否則菩提難生,依《地藏經》起修,則為修菩提心之殊勝法門,經中文雖淺顯,但義理深藏,發心修習,所獲功德,不可思議。
《地藏經》中所云婆羅門女、光目女救度亡母之事,雖系明敘地藏本事,實則暗說發心之法。
婆羅門女、光目女救度其母即為念母之恩、報母之恩,繼而推而廣之,發起廣大誓願,生出菩提之心,故學者修習地藏法門,亦先當思念吾母之恩義,生起感恩慈悲之心,再思量眾生在無始劫前皆為吾之父母,對吾疼愛有加,如護已目,如愛掌珠。由此學者便易對無量眾生髮起之廣大無邊菩提之心。
地藏法門之殊勝由此可見一斑,此發心之法,可遍佈於過去、現在、未來六道無量眾生。
《地藏經》所提及地藏本事、修習方法皆為佛菩薩令六道眾生髮菩提心、種成佛因所設之善巧方便,或誦經、或稱名、或懺悔、或發願、或塑畫形象、或瞻禮讚嘆、或佈施供養,或解說因果,種種法門,不一而足,理法兼容,皆達佛道,學者宜深心體會,依法而行,切不可將本經隨意放過,甚至附會俗論,以為誦地藏經只為超度亡靈,大囧琺小用,不啻明珠暗投。
修習地藏法門,應常懷懺悔之心,即在佛菩薩聖像前,聖心發露所行罪業,誓不再犯。
深信因果報應
《地藏經》以因果報應為宗旨,勸人改惡向善。全經十三品:〈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至〈地獄名號品第五〉闡述惡業的報應;〈如來讚歎品第六〉至〈囑累人天品第十三〉宣揚善業的功德。
因果報應思想除指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外,更重要的是,它強調「自作自受」的道理,認為「眾生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中國原有的善惡報應,是由上天鬼神的賞善罰惡來體現的,著重教人「畏果」,是「他律性」的道德規範;但「佛教的因果報應則強調‘自覺’」,旨意勸人「畏因」,將惡因消滅於醞釀時期,把「他律性」提升為「自律性」的道德規範。
經中描述地獄的慘狀甚為詳盡,為眾生提供了一面反觀行為的鏡子,照見自己造業後所遭受的無邊痛苦。
〈地獄名號品第五〉說:「行惡眾生,業感如是,業力甚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是故眾生,莫輕小惡,以為無罪,死後有報,纖毫受之。」地獄的果報,是自己所造的罪業所招感的。
所以,學佛者首先必須「深信因果報應」的道理。切莫種下惡因,要經常警覺和自省,擇善去惡,提高內心的精神境界和修行層次。
廣行十善業道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道時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覺性,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無妄想執著,則無師智,自然智,即得現前。」
從無始以來,眾生因為妄想執著,遂爾迷惑造業,流轉於生死苦海之中,所以妄執是因,作業是緣。既知六道輪迴是由造業所緣起的,只要斷滅業緣,淨化妄執,就能超脫生死了!
什麼是業?
我們的身、口、意所造的一切善惡事業。佛經說身、口、意三業能作十惡:殺生(殺害生命)、偷盜(盜取財物)、邪淫(淫狎行為)、妄語(虛誑不實之語)、綺語(雜穢不正之語)、惡口(罵詈惱人之語)、兩舌(離間兩方之語)、慳貪(慳吝貪著)、瞋恚(嗔忿恚怒)、邪見(暗眛迷理)。
身、口、意三業亦能作十善,是謂「十善業道」。其中有兩個層次:先止惡,後行善。
「止惡」:即是止息十惡,不惱眾生。
身:不殺生、不偷盜 、不邪淫
口:不妄語、不綺語 、不惡口、不兩舌
意:不慳吝、不瞋恚、 不邪見
「行善」:即是修行十善,利樂一切。
(一)身:
1.救護生命(不但不殺生,更能救護眾生)
2.佈施資財(不但不偷盜,更能佈施結緣)
3.遵修梵行(不但不淫邪,更能清淨梵行)
(二)口:
4. 說誠實語(不但不妄語,更能說話誠實)
5. 善言安慰(不但不惡口,更能柔順言語)
6. 作利益語(不但不綺語,更能正直言語)
7. 和合彼此(不但不兩舌,更能和合悅眾)
(三)意:
8.常懷捨心(不但不慳貪,更能佈施結緣)
9.恆生慈念(不但不瞋恚,更能廣行慈悲)
10.正知正見(不但不邪見,更能正信因果)
根據《地藏十輪經》卷九所述:「若不修行十善業道,設經十方佛土,微塵數劫,自號大乘,或說或聽,或但發心,或發誓願,終不能證菩提涅槃,亦不令他脫生死苦。」
凡修習地藏法門者,必須廣行十善業道。止息十惡,修行十善。對在家居士來說,生活在爾虞我詐的大都會中,修習十善業道是難事,但只要隨份隨力,竭盡己能,必會漸漸減除惡緣,增長善業,成就淨行的。
持念地藏菩薩聖號
學佛者雖能修習佛法,但畢竟是業縛凡夫,一旦遇到逆境、惡緣、疾病,必會產生煩惱,障礙自己的修行。倘若恆常得蒙地藏菩薩的庇護,那就無此顧慮了。
據《地藏十輪經》所述:地藏菩薩在常寂光中,現在每日晨朝之時,於定中入無量三昧禪那,觀察一切受苦眾生,隨機赴感,而予以救渡。但是,眾生必須與菩薩「溝通」,才能發生感應啊!
念地藏菩薩聖號和禮拜地藏菩薩形像,就是與菩薩進行「溝通」。
《地藏經》〈見聞利益品第十二〉說:「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現在未來百千萬億等願,百千萬億等事;但當皈依瞻禮,供養讚歎地藏菩薩形象,如是所願所求,悉皆成就。」
所以,只要能安奉地藏菩薩像,並經常以香花、鮮果、淨水等供養,每天抽出十五至三十分鐘的時間,禮拜及持念地藏菩薩聖號,至誠懇切,自然能與菩薩感應道交,產生不可思議的功德!
讀誦《地藏菩薩本願經》
《地藏經》宣說地藏菩薩的誓願和果德,比《地藏十輪經》較為通俗易懂。《占察善惡業報經》教人以「木輪相法」去占察善惡、苦樂、吉凶等事,非初學者所能理解,所以修地藏法門者,大多數以《地藏經》為每日課誦之經。
關於誦經功德,《地藏經》〈囑累人天品第十三〉說:「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見地藏形像,及聞此經,乃至讀誦……得二十八種利益。」
修習地藏法門者,每日應讀誦《地藏經》。全經分上中下三卷,共十三品。行者每次可誦三卷,或二卷,或一卷,甚至一品亦可以;多少應視個別情況而定。
如果時間許可,一次誦完三卷最為圓滿。讀誦時要有至誠心,端身正坐,專心一志,盡力摒除雜念。
誦經時最好選擇清靜處。如果環境不許可,亦不一定要靜境;但必須心靜。若氣躁心浮,雜念紛紜,則功德較少。
發願與迴向
凡學佛者(上至菩薩,下至初皈依者),都已經發過」通願「,即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渡,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除了「通願」外,菩薩都各有「別願」的。地藏菩薩的「別願」是無限的慈悲與無盡的佈施:「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渡盡,方證菩提。」
有不少虔誠的學佛者,喜歡每天於課誦完畢後,長跪於菩薩像前,另發「別願」的。
何謂」別願「呢?
「別願」就是自己個別立誓的願望。例如扶貧助學,護法放生,乃至義務照顧病人等善行。每天在菩薩像前重複自己的「別願」,頗能激勵內心的善性,提升修持的精神境界。
除了發願外,必須合掌至誠迴向,將當日禮拜念誦的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或某病人、或自己,使所求之願,得蒙地藏菩薩感應,早日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