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歸心淨土的楊傑居士

2021/03/3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歸心淨土的楊傑居士

楊傑,字次公,安徽無為人,自號「無為子」。北宋神宗元豐年間,官職「太常」(掌管禮樂郊廟社稷之事)。最初時喜好禪宗,追隨天衣義懷禪師學法,參究龐蘊居士的機鋒話語。有一天奉命祭祀於泰山,看到日出如圓盤般湧出時,忽然大悟。

北宋神宗熙寧十年,因為母喪而去職歸鄉,平日閑居的時候則閱讀藏經,因此而歸心淨土。曾繪畫丈六的阿彌陀佛像,隨身攜帶以觀想憶念。楊傑平生所著述的文章,多指引歸向極樂淨土。他在天台智者大師的《淨土十疑論》的序文裡面說: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娑婆,是污穢的國土,極樂,是清淨的世界。娑婆世界眾生的壽命短促而有限量,而彼極樂淨土的壽命則無量無邊。娑婆世界具足了種種的痛苦,而彼西方世界則只有安樂無有眾苦。在娑婆世界是隨著業緣輪轉生死,而如果一旦往生彼極樂國土,則永證無生法忍。若是願意度化眾生,則能夠任意自在,不為種種的業緣所束縛。其清淨污穢、壽命數量、苦樂生死,有如是的差別不同,而眾生卻愚昧不知,難道不令人感到悲哀嗎?

阿彌陀佛,是在極樂淨土攝受眾生的教主。釋迦如來,是在娑婆世界指引往生淨土的導師。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則是幫助阿彌陀佛宣揚教化的聖人。是以釋迦如來一代的教典,處處仔細地叮嚀,苦勸眾生往生西方淨土。阿彌陀佛與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乘著廣度眾生的大願船,航行於生死輪迴之海,不執著此岸,不滯留於彼岸,不停止於海的中央,只以濟度眾生為佛事。因此《阿彌陀經》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極樂國土。’

又《無量壽經》云:‘十方眾生,聞我名號,憶念我國,植諸德本,至心迴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所以祇洹精舍的無常院,令生病的人面向西方,作往生淨土的憶想。因為阿彌陀佛的光明,遍照於法界的念佛眾生,慈悲攝受而不捨棄。聖人與凡夫是一體不二,因此眾生的機緣與佛陀的慈悲能夠相應。諸佛心內的眾生,塵塵都是極樂;眾生心中的淨土,念念皆是彌陀。

我以這些種種的因緣來觀察之:有智慧的人容易往生,因為能夠斷除疑惑的緣故。有禪定的人容易往生,因為不會顛倒散亂的緣故。持戒的人容易往生,因為遠離種種染污的緣故。佈施的人容易往生,因為不會執著我所有的緣故。忍辱的人容易往生,因為不會嗔恨憤怒的緣故。精進的人容易往生,因為不會退轉的緣故。不執著造善也不造惡的人容易往生,因為心念純一的緣故。諸惡已作而業報現前的人容易往生,因為心中實在是慚愧恐懼的緣故。而那些雖然有行眾善的人,若是沒有誠懇的信心,沒有迴向發願心的人,則不能夠往生淨土!

唉!阿彌陀佛實在是很容易持念,極樂淨土的確是很容易往生,而眾生不能夠持念,不能夠往生,佛陀又能夠奈眾生何?造惡業就會入於痛苦的惡道,念阿彌陀佛就能夠往生極樂的世界,這二者都是佛陀所說的,但是世間的人會擔憂墮入地獄,而卻懷疑自己能夠往生淨土,這不是很令人感到疑惑嗎?」

有一位參軍叫王仲回,與楊傑是同一故鄉的人,曾經追隨楊傑受持念佛法門。他問到:「念佛如何能夠不間斷?」楊傑回答說:「一信之後,更不再疑惑,即是心不間斷。」王仲回聽了之後踴躍歡喜。第二年,楊傑駐守在丹陽一帶,有一天晚上,夢見王仲回跟他說:「過去承蒙您以淨土法門來導引我,我今天已經往生了,特別前來致謝。」然後一再地禮拜而出。

楊傑後來收到王仲回兒子寄來的訃文,說王仲回事先預知往生的日期,到處去告別親友,然後安然往生。

北宋哲宗元祐年間,楊傑往生。臨終時說偈曰:「生亦無可戀,死亦無可捨。太虛空中,之乎者也。將錯就錯,西方極樂。」

印光大師和蓮池大師對楊傑居士都十分讚歎:

「宋楊傑,字次公,號無為子,參天衣懷禪師大悟。後丁母憂,閱大藏,深知淨土法門之殊勝,而自力行化他焉。臨終說偈曰,生亦無可戀,死亦無可捨,太虛空中,之乎者也,將錯就錯,西方極樂。

楊公大悟後,歸心淨土,極力提倡。至其臨終,謂生死於真性中,猶如空華,以未證真性,不得不以求生西方為事也。將錯就錯者,若徹證真性,則用不著求生西方,求生仍是一錯。未證而必須要求生西方,故曰將錯就錯,西方極樂。

蓮池大師往生集,於楊公傳後,讚曰,吾願天下聰明才士,咸就此一錯也。此可謂真大聰明,不被聰明所誤者。」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安住一念心性會讓念佛的檔次提高嗎

問: 師父慈悲,關於這個安住大乘一念心性的安住,那結...

金色容顏轉凡心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覺。《佛說無...

老人癡呆或失憶症的人能否往生

問: 有兩個疑問請解答。第一,如有老人癡呆症或失憶...

下品下生往生之後的情形

捨報往生 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

淨界法師:犧牲今生安樂,保護臨終正念

我曾遇到一位一貫道的道友,他問說:師父啊,你們寺廟...

廣欽老和尚的念佛開示

下午,老和尚在大殿外乘涼,傳某師請示師父有關帶業往...

一門深入專修,不要夾雜

除了正助二行之外,修其他的善,善行,都稱為雜行。雜...

看到蓮華跟佛出現在空中,該怎麼辦

問: 請教老和尚一個修行上的問題,遇到了境界。如果有...

【大藏經】雜譬喻經

(一) 昔有比丘聰明智慧,時病危頓,弟子問曰:成應...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大藏經】【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盂蘭盆經...

一隻破水桶的啟示

一位農夫有兩隻水桶,他每天就用一根扁擔挑著兩隻水桶...

慈航普渡救水災,慈航普渡救風災

怒海餘生(救水災) 古今記錄觀世音菩薩顯靈事蹟多不勝...

一念的差遲,變成失明的乞丐

簡單地說,智慧有加行智、根本智、後得智三種。前面的...

玄奘法師西行故事四則

一、 玄奘考試 在隋朝的時候,包括隋唐,僧人的數量是...

生活忙碌的在家人應如何學佛

問: 法師慈悲,請問對生活忙碌,想發心修行的在家人...

老比丘證四果

佛法寬廣,濟度無涯;至心求道,無不獲果,乃至戲笑,...

為何用女性母親的形象,來表達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的形像在唐朝之前,甚至在唐朝的時候,觀世...

寬容大度不但利人且利己

美國學者房龍,專門寫過一本《寬容》。但是不寬容的人...

修行親力親為,才能解脫生死

靈意老和尚1926年(二月初六)出生於山西省大同市山陰...

出家人為什麼要光頭

有位年輕的朋友問我,經常在小說中看到某人看破紅塵,...

業感緣起——業​果

業果 業力萬殊,招感果報亦各別。此果報不外有漏果和無...

阿彌陀佛就在我們身邊

在幾年的學佛修行路上,我曾經見聞過一些身邊念佛人的...

以心的力量來化解與改善

曾經聽聞一則故事:有二人去醫院拿檢查報告,原本,某...

末法眾生專修淨土法門

佛說了生脫死的修持法門很多,大體分為律、教、禪、密...

聖嚴法師《動靜不二皆是禪》

現在的社會追求效率,造成每個人越來越匆忙,競爭越來...

一切資具受用都是臨時的,不是究竟皈依之處

這個也是一個指導性的東西。比方說嫁女,不必要都去鼓...

【佛教詞典】地藏種田

禪宗公案名。指地藏院桂琛以種田吃飯答其法嗣修山主(...

【佛教詞典】八辯

八種菩薩所特有的辯才,即:不嘶喝辯、不迷亂辯、不怖...

【視頻】妙境法師《狗怕被搶骨頭的譬喻》

妙境法師《狗怕被搶骨頭的譬喻》

【視頻】般若佛母心咒

般若佛母心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