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經與道教的經典可以同時誦嗎

大安法師  2021/03/26  大字體  護眼色

佛經與道教的經典可以同時誦嗎

問:道教與佛教我都很歡喜,知道其中的大智慧,但我一直很迷惑,在誦經時,時常兩個同誦,已成習慣,不知可否,請開示。

大安法師答:道教你很歡喜,說明你可能跟道教有點因緣,道教的道德經也不錯。但是他們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道教終究還是屬於世間法。即便他修點定,窈兮冥兮其中有精,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你就是修到最高的位置上也無非是到非想非非想天,或者無想天,他還不能出離三界。如果道教不是道德經的理念,而是等而下之,修點內丹,修點氣功,那更是神仙之術。他是以妄想堅固的妄想生滅心去修,叫固想存形。

《楞嚴經》講了十種仙,這十種仙固想存形,不了解妙明真性。縱然修仙道成功,仍然還要輪迴,跟六道凡夫沒有兩樣,叫七趣。所以你要了解仙道就是這麼一個結局,跟佛教在境界、目的上有很大的區別。佛教是究竟的出世間法,是要圓滿我們不生不滅的自性。所以道教和佛教雖然都可以算是智慧的範疇,但是佛教是無上的智慧,這個無上智慧跟道教是不共的,超勝於道教。

所以如果你是佛弟子,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你就要徹底地把這個三皈依做好。你皈依了法,就不能皈依外道典籍,不能以同等的心態去對待道教的經典和佛教的經典。佛教的經典是你皈依之處。道教經典你可以作為了解的範疇,他不是你皈依之處。以同等的心去對待佛教和道教的經典,這是不可以的。一定要把佛法放在至高無上的地位,才是佛弟子應有的心態。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學佛是為了什麼目的

學佛是為了什麼目的?以什麼動機來學佛?這點非常重要...

只念佛不學其他經典可以嗎

問: 有很多人動員我們,不要學《金剛經》、《楞嚴經》...

聖嚴法師《佛在心中、口中、行為中》

佛在心中、佛在口中、佛在我們的行為中,也就是佛在我...

虛雲老和尚的修行經驗與學經的主張

修行首重見地。確立圓滿的見地,是修行的第一步。這第...

為何一頓飯的功夫即可供養十萬億佛

問: 極樂世界的人何以只須一頓飯的功夫即可供養他方...

怎樣才能堅固往生淨土的信願

問: 在您的開示中一再提到信願的重要性,然而能發出...

什麼是佛

佛是佛陀一詞的略稱,古時也寫成浮屠或浮圖,是Buddh...

信仰不是尋找奇跡 不要過分感性狂熱

玉琳國師曾經有過這麼一段話:作為大德善知識,為眾生...

願罪業悉消滅

我們一生都是為了身見,為了享樂為了這些東西,一生為...

大安法師:念佛如何才能感應道交

問: 法師慈悲,我們常聽您講念佛要感應道交,到底怎...

飄雲衣於八極,泛香風以窮年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欲得衣服,隨念即至,如佛所讚應法...

前來助念的人越多越好嗎

問: 弟子所在的小城鎮念佛人極少,很難組建助念團,...

【推薦】婚姻的五面鏡子

原則一:不是去要求,而是向內求 人生最大的問題就是:...

接受懺悔,遠離癡暗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弘法。一日清晨,佛陀...

工作生活忙碌,怎樣達到念佛三昧

問: 如果工作生活忙碌,怎樣達到念佛三昧? 大安法師...

金明法師:莊嚴人生

莊嚴是佛教用來形容美好的詞句,莊嚴人生,也可以說就...

凡夫的障怎麼就這麼重呢

我等幸得人身,生中國,聞佛法。 這裡我等也就印祖說把...

乞富不乞貧的須菩提尊者

佛陀弟子中乞富不乞貧的怪人是須菩提尊者,須菩提:又...

自己吃素,家人的煮飯問題怎麼解決

問: 自己不吃肉,家人吃肉,煮飯的問題怎麼解決? 大...

夢參老和尚《我在哪裡》

朱建民校長致辭: 老和尚、仁隱董事長、修慈董事長、...

聖嚴法師《智彗的花串》

平常心修習要領 平常心就是禪修者的慧心,實在太好,...

對治帶有執著的妄想

於諸識內,獨得意名; 向有漏中,作無明主。 不間不斷...

【佛教詞典】本生安荼論師

為古代印度外道之一派。提婆菩薩所造之外道小乘涅槃論...

【佛教詞典】證法性發心

【證法性發心】 p1439 顯揚二卷二十頁云:證法性發心者...

【視頻】釋迦牟尼佛心咒(童聲)

釋迦牟尼佛心咒(童聲)

【視頻】第二屆佛教論壇晚會表演

第二屆佛教論壇晚會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