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全部文章(第8頁)

《地藏經》傳授給我們的修行方法

《地藏經》上所傳授給我們的修行的法門:當我們出生了之後...

雲居山竺慎師身上發生的一個事情

你要是見到境界,也不能生歡喜。一生歡喜也同樣找麻煩。楞...

不明路頭不宜住山

這修行都得有一個外緣幫助,有房子住,有飯吃,這就是因緣...

調馬喻

從前,有一位長者畜養了一匹良馬。起初,這匹馬性情粗野,...

蕅益大師《見聞錄》

(一) 【原文】 楚中有一生員,心跡正直,值冥府缺第七...

開悟和沒開悟的人有什麼不同

問: 虛雲老和尚的年譜裡面提到,老和尚在談到老參用功的...

如何處理做義工與念佛修行的關係

問: 學佛人如果想依教奉行,把念佛排在第一位而無暇參與...

人生的立命之學

垂訓以格人非:垂訓就是建立好的教訓,來格除人性當中不好...

稽首西方安樂國,接引眾生大導師

第二章 歸敬祈願加持 請看願偈: 稽首西方安樂國, 接...

印光大師提出的臨終三要

第一個,我們到臨終者的面前,第一件事情善巧開導安慰,以...

五欲的過患

智者大師把這個止觀的修行,分成十科。前面的五科是一個前...

外在的火是惹不起的,只能離開

問: 佛陀在火宅喻中並沒有提出消滅火的方法,而是要我們...

遇安禪師的生死自在

溫州瑞鹿寺上方遇安禪師,天台德韶國師之法嗣,福州人。出...

淨土因何獨指西,要令心念有歸棲

十方無量無邊的剎土當中有諸多的淨土,為什麼就唯獨指示西...

高僧與觀世音菩薩的感應事蹟

觀音菩薩的名字,在許多的大乘經中,都有說到。例如《法華...

【薦】從空性的真如中啟動佛號

一個念佛人必須要以此緣生無性之一念,念彼無性緣生之佛名...

智者大師開示的十個懺法

智者大師在講這個修習止觀的方法,分成了十科,第一科就是...

人生之解析

照通常解釋起來,人生就是人的一生。人生究竟是什麼?我且...

轉五濁而成清泰

【疏文】 上言靈明湛寂之體,本無清濁向背,畢竟平等,惟...

【薦】修行時是要分別還是不分別

於一切法唯有識性,隨聞勝解故;如理通達故;治一切障故;...

道尚難辦,何能污情染愛

參禪人,立志孤高,迥絕人世,隻身孤詣;以道為侶者,才是...

法藏菩薩成佛以來已經十劫

【經文】 阿難白佛,法藏菩薩,為已成佛而取滅度,為未成...

如何從講話中知道這個人的福報

我們今天在抉擇一個生命體,不管你遇到一個男人或者一個女...

修學佛法的人,解要圓,行要方

何謂圓呢?就是圓融無礙。因為佛法豎窮三界,橫遍十方,放...

若順若逆,總虛妄不實

【原文】 人能痛念生死事大,覷破一切世情,若順若逆,總...

消業障是要懺悔皈依發願,而不是苦行

什麼叫無益苦行?外道是這樣想的,他認為說,我們每個人來...

這才是有大善根的畜生

墮畜生道,你也聞不到佛法。除非有大善根的墮到畜生道,才...

善心善念能夠轉化一切障礙

昨天講到,動和靜,昏和散,這是一切事物乃至生命存在的基...

以真空妙有來調伏內心,這才是真正的阿練若

在唯識的教法當中,把勝義的道理分成四種: 第一個,世界...

般若非他,現前一念心性而已

般若非他,現前一念心性而已。心性本自豎窮橫遍,故廣大。...

紹雲長老留給溈仰宗法子的開示:接了法就要有行持

法卷傳法 徒具虛文 所有到我這來接法的人,我都把這個意...

《金剛經》的宗旨

金剛般若波羅蜜就是我們了生死的要道。那麼《金剛經》以什...

《金剛經》讓你悟理見性

《金剛經》主要是教授我們,讓我們明白佛的道理不是一般的...

一家七口全部出家,夫妻二人同生淨土

了相,四川西蜀吳姓的子弟。高、曾、祖父皆任官於安徽,於...

禪宗的參禪方法——無門關

下面講禪宗的參禪方法無門關,它淵源於我現在所住的趙縣柏...

是非止於智者

《佛說四十二章經》中說:不說是非難,是說我們在生活中很...

今人修行,為何念佛者多,往生者少

夫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功德,總出心源。一切逆順苦樂...

妙吉祥菩薩為諸菩薩之母

有一次,釋迦牟尼佛對舍利弗說:諦聽!我將為你說妙吉祥菩...

五戒的精神與實質

一、五戒的精神與實質 從培養慈悲心的觀點出發,佛陀希望...

不可口是心非

不可口是心非。 不可就是禁止,不可以。口是心非就是:口...

《無量壽經》十二次翻譯帶來的啟示

《無量壽經》在大乘佛典當中的獨特地位,尤其是十二次的翻...

理雖頓悟,事須漸修

理雖頓悟,事須漸修。在理上你大徹大悟,在事上你還得漸修...

真修實幹的青萱老和尚

現在要真正找到一個像徹悟大師講的,真為生死發菩提心的人...

阿彌陀佛臨終接引的重要性

阿彌陀佛保任一件事,這個事很重要,就是臨終接引。臨命終...

乃至十念,也包含平時的信願稱名

乃至十念,一定要談這種深信切願的人,一定是念很多佛號的...

三界與安樂的對比

此三界,蓋是生死凡夫流轉之暗宅,雖復苦樂小殊,修短暫異...

真心利益臨終父母,莫為虛榮而賣孝

如此委曲宛轉開導安慰,病人自可生正信心。此係為病人所開...

十大願王導歸極樂的啟示

禮敬諸佛 一者禮敬諸佛。禮敬諸佛是指身業禮敬。通過禮敬...

冤裡有親,親裡有冤

冤裡有親,親裡有冤 冤,是冤家,親是親友。債主,就是給...

勿使「菩薩」的真意義埋沒

一般人都指定庵堂廟宇的偶像為菩薩,從事燒香、禮拜、點燭...

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

佛法對人生的解釋,是從因緣的角度來解讀人生的,說諸法因...

把今生當做通往淨土的跳板

我們現在是叫做現在,那我們現在對望過去,就是過去跟現在...

拜訪紹雲長老:結緣乃是親人,放下便是重生

坐落於安徽含山縣褒禪山的千古名剎褒禪寺,雲霧繚繞,廟宇...

楊岐燈盞,寶壽生薑

我常講做人做事的八字方針,首先要有信仰。一個人要有真正...

是「山門」還是「三門」

當我們進入到佛教寺院時,通常會先經過山門,有時也會遇到...

彼方殊勝事無窮,依正由來總不同

彼方殊勝事無窮,依正由來總不同 彼方就是指阿彌陀佛的極...

心懶惰故懈怠,身悶重故睡眠

心懶惰故懈怠,身悶重故睡眠。此二相須,共成一苦。障於定...

白衣上座,比丘下座,乃法滅之相

那麼現在也有二寶,現在很多地方提倡二寶,不承認僧寶,也...

玄奘大師譯《大般若經》及圓寂事

東國重於般若,前代雖翻不能周備,眾人更請委翻。然般若部...

以法寶為對境修恭敬

所謂的法寶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記錄佛菩薩、祖師大德法教...

以僧眾為對境修恭敬

僧,是四人以上的出家的團隊,不局限於某一個人。有一個正...

為什麼古來有些祖師能把腿一盤,要走就走要來就來

我們修行的人,首要目的是了生脫死。那麼何謂生死?生死的...

眼前萬物生生不已,皆凡夫之所妄計,實無所生

佛說一切法從因緣生者,緣生無性,正示生無所生也。 人為...

聖輝法師:我的戒和尚果公上人

為了紀念果公圓寂二十五週年,果公賢徒常福、常敏法師,擬...

印光大師文鈔論集

淨土決疑論 藥無貴賤,愈病者良。法無優劣,契機則妙。在...

能悟法師:禪宗概論

一、緒 言 禪宗以傳佛心印為宗,故名佛心宗,在佛教各宗...

玄奘之路

第一集:亂世孤旅 公元七世紀,一個大唐的僧人踏上了絲綢...

釋迦牟尼傳

一、出家前的生活 1.太子降生 我聽到過這樣的故事:二...

何不往生兜率疑

第十,何不往生兜率疑 【註文】 又問:兜率內院近在此界...

彌陀名號聲聲喚醒夢中人

《觀經》告訴我們: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為什麼出家人不能禮敬白衣

在佛教中,出家為僧,除了個人的修證解脫、播種解脫種子之...

不可輕視外貌苦惱的修行人

雲居山近代也有這種事例,在一九五五年有一位名叫寬定的師...

修行要發三種心

今天是第一個七的第一天,我們注意要有一個正確的出發點:...

人生無常,抓緊修行

2022年元旦那天,八十多歲的老母親突然暈倒,而且大小...

不知道空性,則不可能了解心性

復有三乘,須歷色心等世出世法,一一會歸摩訶衍道,佛即為...

必須要在墮落三惡道前就趕快跳脫三界

在三界的修習叫做分秒必爭,你必須想辦法在墮落三惡道之前...

為什麼業力在得果報之前還有機會

為什麼這個業力在得果報之前還有機會?我們來看看種子的六...

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

拜懺不同打七,禮懺須五體投地,三業清淨,不能加以雜言亂...

念佛的正功夫和助功夫

這時代能夠好好修淨土念佛法門,是最為殊勝的。他是末法時...

「如狼守齋」的故事

佛陀一開始用中道的實相,對我們一個煩惱粗重的人來說是不...

親身經歷地藏菩薩不可思議加持之力

《地藏經》裡面,告訴我們種種的修行的方法。我那年在柘榮...

三聚淨戒功德難量,自持獲益轉授眾生

如明日月瓔珞珠者,日消罪霧,月照夜幽,珠療貧窮,律儀義...

如來十力能無礙摧毀無明等障

如來的十力能無礙摧毀無明等障而不為餘者所摧故,如同金剛...

一天到晚起嗔心,你拜懺的功德一點都沒有

有時候,人的嗔恨心來了,什麼都不顧了,他的財富都不要,...

「熊采玉米」的譬喻

「八識」:八個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下劣凡夫,罪業深重,福善輕微,如何得生安養

第九,業重可否往生疑 問:求生西方固所願也,但我下劣凡...

末法最後住世一百年的佛經

佛教的法運分三期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所...

出家人必須能節儉,乃能安其淡泊之生活

雪竇寺寺訓:儉勤誠公 今夜召集諸位職事茶話,特拈四字勉...

善人則親近,惡人則遠避

善人則親近之,助德行於身心;惡人則遠避之,杜災殃於眉睫...

念佛人為何還會遭遇車禍

近日,有位初學佛的賈居士講述了一件事。最初帶領賈居士學...

以佛像為對境修恭敬

現在處於商業化時代,好像佛教徒的用品也不可避免地商品化...

真實功德和不真實功德

真實功德相者,有二種功德:一者從有漏心生,不順法性,所...

梅子熟了!——法常禪師的故事

大梅法常禪師參馬祖時,聽到馬祖說即心是佛,就領會這一道...

修行必須要清淨你的心

你在日常生活當中,沒有苦難嗎?沒有不高興的事嗎?你事事...

菩薩戒從天竺傳入中土的故事

梵網菩薩戒號稱千佛大戒,我們再珍視都不為過。而如果追溯...

相好凡夫皆具足 六通無礙異常倫

相好凡夫皆具足 六通無礙異常倫 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隨形...

為何會懷疑善惡因果報應的存在

又三業殊體,自同有定。報定則時來必受,非祈禱之所移,智...

怎樣才能把善根啟發起來

流轉門、還滅門。 丙二、轉化生命 丁一、總說 什麼叫...

訃告|禪門巨匠紹雲長老莊嚴示寂

人天眼滅,法海舟沉!當代禪門巨匠紹雲長老,於壬寅年六月...

過去大德用功,真正是寸絲不掛萬緣放下

心中默念,或持咒,或念佛,或參話頭。心中用什麼功人家是...

節儉惜福,念恩報恩

修行的機緣不容易得到,大家共同聚會共同修行,所謂十方同...

成人之美,勿壞人之名利

勿壞人之名利,就是不要破壞他人的名利。名名譽,是一個人...

慎勿於此十種對境犯淫

【原文】 閨秀豈容玷辱。一生名節攸關。六親體面沒遮欄。...

菩薩法的修行核心

外道相善,亂菩薩法。曇鸞大師《往生論註》 外道相善,亂...

第七意識在心中所產生的影響力

我們今天了解這個所知依,當然,它主要的內容是阿賴耶識,...

要用哪種思考模式來離開娑婆世界呢

在《法華經》的思想,天台教觀有三種方法離開三界,會有三...

當知頓等所用,總不出藏等四味

當知頓等所用,總不出藏等四味。 就是說,頓等就是頓、漸...

歷境驗心,二六時中都要檢驗

要把功夫用熟啊!歷境驗心,二六時中檢驗檢驗,用功有多少...

不可忘失自己清淨之心,這就是道

從前的人沒有禪堂,坐什麼香呢?沒有。六祖說:生來坐不臥...

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皆得解脫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

吾道一以貫之

一般慈善家在做善業的時候,第一個他沒有我空、法空的正見...

觀一切法即空,清淨本然,週遍法界

如來之藏,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隨拈一法,無非法界。心、...

在觀想的過程中,生命產生了兩道力量

我們要知道,在觀想過程當中,當你起觀,不管是觀極樂世界...

戒之在色賦

【原文】 蕩蕩情天。昏昏欲界。智慧都迷。癡呆難賣。亦念...

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

自古以來,古來的賢聖告訴我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們對...

心外無法,全佛即心,彌陀即我心,我心即極樂

初明性。 序文 靈明洞徹,湛寂常恆,非濁非清,無背無向...

真正的寶藏

從前有一位國王,敕令使者召請一位眾人敬重的長者前來皇宮...

萬境本閑,唯心自鬧

【原文】 人苦日在煩惱中,尚不知是煩惱;若知是煩惱,則...

輪迴的真相——十二因緣

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 丙二、別明,分二: 一、...

這種善業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我們剛開始叫做善念,一般人叫善念,從善念要提升到一種願...

真正跟外境接觸,也就這麼一念而已

這個果報的受用,我們來看看它的差別。這個差別有兩種,第...

念佛心真不真,直在歡喜煩惱兩處中取證

念佛法門,最為簡便。但如今念佛之人,都無定志。所以千百...

如何對治自己心量小易瞋怒

問: 眾生習性難改,我下決心要改,在生活中如何具體有針...

三世因果錯綜複雜 唯佛與佛方能究竟

請試論之:夫善惡之興,由其有漸。漸以之極,則有九品之論...

他依止慧遠大師修行,一生三次見佛

劉遺民(352410),名程之,字仲思,彭城(今江蘇徐...

人者,仁也

人者,仁也,仁義道德的仁。仁字是一個會意字,許慎《說文...

今既披緇,豈敢再隨身轉

參禪人,頓修戒、定、慧,即滅貪、嗔、癡,並不離參,而另...

瞻部洲中多苦事,娑婆界內少閑人

瞻部洲中多苦事。瞻部洲就是南瞻部洲,指我們這個世間地球...

若得重病勢難痊癒者,應勸彼念佛求生西方

其有父母兄弟,及諸眷屬,若得重病,勢難痊癒者,宜發孝順...

把佛法灌輸到生命中

你能夠沒有妒嫉心、沒有障礙心,你就不會有煩惱了;能夠不...

自相實無,唯有遍計所執可得

自相實無,唯有遍計所執可得,是故說名遍計所執。 這個遍...

所有的外境,都是你心中的影像

成就相違識相智。如餓鬼、傍生及諸天、人同於一事。見彼所...

不能離開事相來談事外之理

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這句經文當下令我們...

我們為什麼一直執著現在

我們知道第八識是不造業的,它只是收集業力,變現果報。那...

飄去的是雲 留下的是天——如瑞法師的故事

1981年,24歲的如瑞削髮為尼,繼承通願老法師的遺願...

印光大師的棒喝教學

德山棒,臨濟喝,開創了禪宗宗師的棒喝教學法。臨濟義玄禪...

造河船以濟人渡

造河船以濟人渡,就是建造船來渡人。我們面臨著江河湖泊就...

唯識學的精華

一、廣闊的人生和宇宙觀 佛學在分析世出世間的森羅萬象時...

暫居此地非吾土,遙憶西方是我家

省庵大師在《淨土詩》裡面常常點示我們:我們現在住的這個...

「鋼樑磨繡針,功到自然成」的曬蠟法師

過去我在觀宗寺時,聞諦閑老人有一最器重的學僧持律法師,...

【薦】《了凡四訓》漫畫版

《了凡四訓》漫畫版...

【薦】《十善業道經》漫畫版

《十善業道經》漫畫版...

念佛好還是參禪好,在於個人是否相應

有人說: 念佛比參禪較為穩當。其實念佛一法,又有事念和...

覺了人生宇宙萬有諸法的實事真理

梵語佛陀,此雲覺者,覺了人生宇宙萬有諸法的實事(相用)...

一切善緣皆迴向願生西方

齋僧供佛、燒香獻花、懸幡建塔、念佛禮懺,種種三寶上崇奉...

即心是佛,云何識自心

洪州黃檗希運禪師。上堂云:即心是佛,上至諸佛,下至蠢動...

漢地寺院常見的佛事與疑問

供齋 第一個,供齋。所謂供齋,通俗地說就是你們拿錢請寺...

懺悔時當發七種心

北齊天平年間,有一居士,四十多歲,前來禮拜禪宗二祖慧可...

念佛的時候,你有沒有做這樣的觀想

當大家念經或者拜懺的時候,心總不能夠跟法、佛融合在一起...

「眾生畢竟無生如虛空」,為何還要願往生

問曰:大乘經論中,處處說眾生畢竟無生如虛空,云何天親菩...

怕死之心與阿彌陀佛大願相悖

千萬不可懷疑,懷疑即是自誤,其禍非小。況離此苦世界,生...

人者,忍也

人者,忍也。這個忍字,心字上面一把刀,從忍從心。心是很...

有愛則有苦

舍衛城中一位婆羅門因喪子而悲傷不已,不吃不喝,也不著衣...

平常都放不下,臨命終時能放下嗎

我們在座的老年人多,家裡的女兒、孫女、外孫、孫子,這些...

對治帶有執著的妄想

於諸識內,獨得意名; 向有漏中,作無明主。 不間不斷,...

世間相的不平等是從哪裡來的

我們一般的在家道友信佛之後求家庭平安,求吉祥如意,做生...

多生歡喜,莫生煩惱

一般社會上講精神戰勝物質,佛教講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

任何忍不下的,菩薩都要能忍

參禪人,要學菩薩行。菩薩行者,舉世間人行不到的,菩薩能...

「光明和尚」善導大師

洛陽龍門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規模最大的石刻藝術寶庫...

下品下生往生之後的情形

捨報往生 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

只要生起邪淫念頭,就已經犯了淫惡之罪

【原文】 黃書云云。邪淫者。凡屬他人之妻女。我以邪心犯...

梵網經菩薩戒為何如此殊勝

從教理上來看 天台祖師把佛一代時教分為四種教,叫藏、通...

梵網經菩薩戒的求受資格

一、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 我們先引用一段經文啊,看經文...

真誠懺悔 消除惡業(圖)

一、貧家之子,勤勞孝親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隆春...

不向此生生淨土,投胎一錯悔時難

委骸回視積如山,別淚翻成四海瀾, 世界到頭終有壞,人生...

你從什麼地方來

無始生死根本,有人分別心就想:我今生是生死人,這生死是...

切莫隨便呵毀僧伽

僧眾這麼多,當然龍蛇混雜,有聖僧也有凡僧,有持戒清淨的...

【薦】為什麼一個人會有造業的傾向

由此遍計,能遍計度。 由於整個遍計執的名言、相貌、執著...

至誠禮敬佛陀的頻婆娑羅王

從前,佛陀在誐耶山頂,度化迦葉兄弟三人及其弟子千人出家...

吾今此身,父母遺體也

【原文】 夢中忽憶二尊人病且亟,悲甚。既而曰:猶可為也...

明明是苦事,他卻認為是樂

身一定要受,一天飲食、起居、睡眠都叫受。吃得好、睡得舒...

永明智覺禪師《唯心訣》

詳夫心者。非真妄有無之所辨。豈文言句義之能述乎。然眾聖...

永遠佈施歡喜心

現在我講施心,能捨,捨什麼呢?屬於我自己擁有的、屬於我...

這就是智慧的念佛法

心、境是一對,一對就是合而為一心即是境,境即是心。極樂...

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讀誦大乘。 對淨業行人來說,主要是讀誦淨土五經。此外,...

犯戒後在佛前懺悔可以嗎?以往的罪是否能消

問: 動念犯戒,在自家佛像前懺悔可以嗎? 天因法師答:...

天台智者大師略傳

第一章:大師家系 止觀明靜,前所未聞。故智者大師把它作...

人生是業力說了算

你要我們這種一天到晚,在三界裡面打滾的人直接內觀真如,...

聞此極難信法能生信解,當知是人甚為希有

【原文】 又,舍利子!於此雜染堪忍界中,五濁惡時,若有...

《藥師懺》裡所說的十六種病與十三種藥

《藥師懺》中列述眾生無始以來有十六種病: 1. 貪瞋嫉...

在妄想上面又加了一層妄想

今天,第二個七又下來兩天了。打七期間就是在用功辦道,看...

先把這兩根攝住,其他四根就不攝自攝

六根中,最難攝的有二根,即意根與耳根。意根容易胡思亂想...

明禪法師憶佛源長老:光看書,那是沒用的

我一九八四年出家,就一直跟著佛源老和尚。對他印象最深的...

再搬最後一次家

菩薩在家,當願眾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華嚴經淨行品...

百丈禪師示大乘頓悟法要

問:如何是大乘頓悟法要? 師曰:汝等先歇諸緣,休息萬事...

居士應如何正確學佛與用功

首先,應聽聞僧寶所說之正法(而不是網絡上論壇、博客之類...

諸惡業中,唯色易犯,敗德取禍,亦莫過此

【原文】 汪舟次曰。諸惡業中。唯色易犯。敗德取禍。亦莫...

高旻寺的禪門家風

記者: 高旻寺素有冬參夏學的家風。廟裡每年組織十二個精...

戒律是萬善的根本,能夠決定我們的成就

戒律,是萬善的根本。持戒品位的高下,能夠決定我們的成就...

越是你困難的時候、越要這樣去發心

無災無害地過這一生,平平安安,吉祥如意,這個誰都得不到...

這樣才叫真正的佈施

【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佈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

這人好像很富有,但是這個不是福德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佈施。...

末那識的第六個特徵

末那識有六個特徵:第一,它總是追求愉悅;第二,它嘗試逃...

受菩薩戒要發起三種決定的信心

受菩薩戒是一件非常殊勝的事情。要發起三種決定的信心才可...

念佛是以淨想轉染想

【原文】 今果能以妄想心轉為念佛,則念念斷煩惱。若念念...

黃龍三關

大略是這麼三種關口: 對於破本參後,就是見性,但未了事...

明海大和尚:佛教的規矩

今天首先跟大家講一個題目,就是出家人與在家人的關係僧和...

盡形壽皈依三寶

佛在《佛說大名經》中說: 受皈依者,先要懇切懺悔,生恭...

高聲念佛面向西方門

【原文】 問曰:想即無想,謹聞之矣!然《方等經》中,修...

文殊菩薩——諸佛之母菩薩之師

具大慈心妙吉祥 三世覺母智難量 左持利劍煩惱斷 右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