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六波羅蜜成就了菩薩十種自在

淨界法師  2023/09/02  大字體  護眼色

六波羅蜜成就了菩薩十種自在

諸佛菩薩,他一方面想辦法調伏自己內心的煩惱,一方面在廣大的人事當中積功累德,這個積功累德當然不會白費,成就他的身心世界有十種自在,他這個「六波羅蜜多」,剛好是配四種自在。

【此中壽自在、心自在、眾具自在,由施波羅蜜多圓滿故;業自在、生自在,由戒波羅蜜多圓滿故;勝解自在,由忍波羅蜜多圓滿故;願自在,由精進波羅蜜多圓滿故;神力自在,五通所攝,由靜慮波羅蜜多圓滿故;智自在、法自在,由般若波羅蜜多圓滿故。】

菩薩的身心世界有十種自在,剛好是配六波羅蜜。我們一個人經常喜歡佈施,他的未來的果報有三種自在:第一個壽命自在。佛陀的應化身來到世間,他住世的壽命,能夠長短自己決定,他這個壽命能夠自在。第二個心自在。壽自在是法施,經常用佛法佈施,就會招感壽命自在;這個【心自在】是無畏施,這個心自在,就是佛陀的那一念心,不受一切世間法之所染污。

我們常說:【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你經常用這種安慰、鼓勵的言詞來開導眾生,使令眾生離開怖畏;這樣你在整個修行當中,就容易得到心自在,外在的這些干擾,你就不容易受干擾。你說:誒,有些人很容易受干擾。這個經常安慰別人的這個人,他不容易受干擾,心自在。

【眾具自在】,這個是財施,這個眾具指的是生活的資具,他不會匱乏,這個地方就是你因地的時候,喜歡用財物佈施。譬如說:佛陀有一個阿羅漢的弟子阿那律尊者,在所有的阿羅漢當中,他的特色就是成就眾具自在。他在出家前是個王子,一天,他跟王宮大臣玩遊戲輸了很多的餅乾,他跟他的母親要餅乾說:這個餅乾不可能沒有的,應該是隨時充滿的。結果他母親說:你不相信,我把這個空盒子打給你看吧。她一打開的時候,這個空的餅乾盒又充滿了餅乾。阿那律尊者後來出家,他跟那些師兄弟去托缽,有時候遇到富貴人家,也有時候遇到貧窮人家供養比較差;但是任何一種粗劣的飲食,一進到阿那律尊者的缽裡面,就轉成甘露味,他的缽裡面不允許有這種粗劣飲食出現。有時候吃不完,他把這個缽裡面的東西拿出來,分給其他的師兄弟,這個飲食一離開他的缽,又變成粗劣的飲食。所以這個【眾具自在】,是說他的生活資具是沒有缺乏的,當然這個是跟他的財富佈施有關係,這個地方講佈施。

講到持戒,一個喜歡持戒的人,在他未來的生命相續當中,他容易得到二種的自在:一者【業自在】,二者【生自在】。這個業自在指的是他的身口意隨心所欲,自然能夠成就莊嚴。我們講身口意的莊嚴,一般人意業容易莊嚴,我內心當中保持清淨;但是他講出的話,別人不見得喜歡聽,他的動作別人也不見得看得歡喜,所以口業、身業的莊嚴是不容易的。

你看懺公師父,有一個在家居士,他是做生意的有錢人,帶點憍慢,他說他第一次到蓮因寺的時候,不知道誰是懺公師父,他遠遠看一個老和尚過來,他就被他那種威嚴的身業所攝受,然後就很自然的拜下去,從今以後就歸依三寶。就是說,一個人持戒久了以後,他的內心調柔清淨,調柔清淨的時後,他很自然所示現的身業口業,就得到一種莊嚴自在。當然這個地方的持戒,不是四眾戒而已,是那個微細戒都持得很如法的,他的身口意就很自然現出一種高貴的氣質,得到這種「業自在」。

「生自在」,這個「生」指的是在三界受生,能夠隨願往生而得自在,他想要到哪裡去,他就可以到哪裡去:他要到初禪、他要到這個欲界的天,到哪一天都可以的,因為他持戒的關係。我們一般人說,「這個人很富貴」,其實富跟貴是不一樣。這個人他喜歡佈施,如果這個人不喜歡持戒,那這個人他很有福報,資具很豐富,吃得很好、住得也好、穿得也很好,但是你看他就是沒有貴氣,看起來很俗氣。

如果你因地的時候,只喜歡持戒不喜歡佈施,你這個人會有貴氣,但是你的資具不一定會很充足。如果你因地的時候喜歡佈施、又喜歡持戒,你會有福報、又特別有莊嚴的貴氣,他這個自在是因果的招感。這個佛菩薩在多生多劫的生命相續當中,因為持戒的關係,得到身口意三業的自在,以及這個三業受生的自在。

【勝解自在,由忍波羅蜜多圓滿故。】這個勝解的意思,是說他的內心能夠轉變一切所緣的境界,比如你看到這個地方有一堆火,熱惱的火,但是菩薩說這個火是一個清涼水,它就轉成清涼水。為什麼呢?因為佛菩薩在因地的時候,他經常修習【忍波羅蜜】,你用任何的惡因緣去刺激他,他的內心會產生一種安忍不動的力量,於諸境緣安忍不動。他每一次受到刺激,就累積一種忍辱的力量,這種忍辱的力量不可思議;等到這個忍辱的力量功德成就以後,他就可以用那個忍波羅蜜的力量,得到【勝解自在】。

你說來到一個不好的環境,菩薩說這個環境是怎麼樣的,這個環境就隨順他心裡所想的,就產生變化。為什麼呢?因為他累積一種忍波羅蜜的力量在心中。我們經常說:心跟境接觸的時候,這是一個所緣境,這是一個明瞭的心,這二個接觸的時候,關鍵點是看誰先動。風動?幡動?結果都不是,是仁者心動。你心一動,你這個心就被環境牽引了;你心不動,環境就跟著你走。就是說心跟境到底是誰的力量比較大?就是看誰先動,就知道哪個力量大。

【願自在,由精進波羅蜜多圓滿故。】這個願就是心中的願望,【勝解】是說這件事情已經出現了,我去改變它;這個願就是這件事情還沒有出現,我希望我來生能夠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他心中有願望。這個人他如果多生多劫是修精進的,他在修習功德的時候,凡事是有始有終,堅持到底,決不放棄的人,他做什麼事,我只要發願,我要拜三千佛,三千佛我一定把它拜完。這當中有什麼挫折障礙,他完全無所畏懼的,他凡事都是堅持到底,決不放棄。他養成這樣的一種力量,這個人他心中不能隨便發願,他一發願,這件事就會出現,因為他得到【願自在】,精進波羅蜜多就會招感願自在。

【神力自在,五通所攝,由靜慮波羅蜜多圓滿故。】這個神通力,這個地方指的是五種神通,除了漏盡通以外的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神足通、他心通,這個是由四禪的禪定【波羅蜜多】所成就的神通。

【智自在、法自在,由般若波羅蜜多圓滿故。】這個般若的法門,你經常聽聞佛法如理思惟,會產生二種自在。

第一個【智自在】,智慧,這個智慧指的是你能夠善知眾生根機的差別,你一跟他接觸,你就知道這個人的根機,是人天種姓、是二乘種姓、是大乘種姓。連阿羅漢都沒有這種力量,因為阿羅漢他不想廣學法門。

第二個【法自在】,這個法自在是我們能夠安立種種的法門來攝受眾生。前面是看根機,這個是施設法門。就是說,你這個人經常喜歡廣學大乘佛法,聽聞角度,他是偏重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在娑婆世界這個八相成道的這個丈六比丘相,偏重在講讚歎這應化身的十種自在。大乘法教如理思惟,你在未來的果報當中,你的智慧會比一般人來得廣大,你在觀察眾生的根機、你在施設種種的教法,會比一般人高明多了,這個就是「由般若波羅蜜多」所成就的。

這十種自在,在法身當中,他所讚歎的是偏重在應化身,就是從釋迦牟尼佛角度,他是偏重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在娑婆世界這個八相成道的這個丈六比丘相,偏重在講讚歎這應化身的十種自在。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功課必須定量定時,定了一定要做到底

我經常給我們道友說,我說你念佛也好,你修行也好,你...

如何判斷發心的大與小

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

學道者應具備這三種心

明末清初,處於衰落期的禪宗呈現出一派復興的跡象,僧...

星雲大師《我們要做義工的義工》

為什麼大家都喜歡為你做事呢?有人如是問我。 我想這...

發心的重要性

修任何法都要注意三個方面,修任何法門都好,首先是發...

用功人有兩種難易

用功人有兩種難易:(一)初用功的難易,(二)老用功...

【推薦】出家沙彌淨人須知

這個時代大家能發大心出家,說明具有多生多劫的佛緣和...

遇到逆緣要如何應對

我們剛開始初發心學佛時信心都很大,非常精進。時間久...

【大藏經】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佛國品第一 如是...

【大藏經】【註音版】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大藏經】【註音版】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大藏經】華嚴經·淨行品

(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

保持一顆赤子之心

朋友之間的友誼不是靠甜言蜜語來維繫的,真正的友誼是...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諸同學!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兩句經,是金剛經中最...

為什麼有些人越用功煩惱越重

印光大師在《文鈔》中說:有些人他愈用功,佛念得愈多...

給自己心靈的25個安慰

第一個安慰:最重要的是今天的心; 何必為痛苦的悔恨...

佛不欺人

接觸到佛法,一晃二十多年了。回憶這期間的進進退退、...

從阿彌陀佛因地發願來解釋無量壽

法身壽命無始無終,報身壽命有始無終,此亦佛佛道同,...

跳出輪迴的苦

在這個三界輪迴,最好的是天,再麼人,再麼阿修羅,阿...

勸人佈施也要注意善巧方便

問: 師父,以下綜合幾位同修的問題,請慈悲開示:對於...

慧律法師:念佛不求往生,只求家庭平安?

念佛不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只求平安,能平安過日子就...

聖嚴法師:應以何種態度面對癌症

問: 台灣企業家郭台銘的妻子過世,很多人不免感嘆,...

道尚難辦,何能污情染愛

參禪人,立志孤高,迥絕人世,隻身孤詣;以道為侶者,...

「利和同均」化解利益衝突

六和敬中的「利和同均」,講的是均等、公平的原則,可...

回歸本來面目的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卑躬屈膝地去討...

容人與結緣

每個人由於自己所受的教育程度、思想修養以及成長的生...

過去世不知道造了什麼業,應該如何懺悔

我們今生造的業我們知道,我們可以向佛菩薩發露,對不...

准提菩薩形像的象徵意義

准提菩薩的形像有很多種,一般我們常見的形像通常是十...

【佛教詞典】五十三善知識

(名數)善財童子歷訪之善知識數也。...

【佛教詞典】龍門寺

(一)位於韓國京畿道楊平郡龍門面。為新羅時代善德女王...

【視頻】佛教領袖 宗門泰斗!一代高僧一誠長老生平紀錄片

佛教領袖 宗門泰斗!一代高僧一誠長老生平紀錄片

【視頻】《怡山發願文》廣行法師教念

《怡山發願文》廣行法師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