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業力最怕輾轉增勝

淨界法師  2023/11/0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業力最怕輾轉增勝

在唯識學上說,所有的業會得果報,它必須是增長業。

你看臨終造的業為什麼力量特大?因為增長業叫作輾轉增勝,它是有氣勢的。你看在齊國不是有個戰爭很有名麼?齊桓公派了將近五倍的軍力去攻打魯國,鮑叔牙,諸位知不知道?鮑叔牙去打魯國,魯國沒辦法,幾乎要被滅國了,去找一個智慧的人叫曹劌。曹劌一看,哎喲!軍隊這麼強。齊國擊鼓的時候,魯國退,退了三次,到第四次再擊鼓,把鮑叔牙打敗。

魯國說你怎麼打敗齊國呢?他說,國君,打仗打的不是人數,打的是氣勢。它擊鼓三次,我都不跟他打,他最後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我們氣勢正旺,他氣勢在衰弱,所以就把它打敗了。諸位要知道這個觀念,打仗跟念佛道理一樣,你念佛沒有氣勢,如果你念佛的數量是慢慢減少,那你要小心了。

你比方說,你在造一個罪業,所以在菩薩戒有一條戒說,比方說惡口,我很喜歡罵人,但是我迴光返照以後——這個罵人是一種錯誤的想像,我開始對治了。我昨天罵人家三次,今天罵人家兩次,今天罵一次,這個菩薩戒不結罪的,菩薩戒不結罪。因為你已經開始對治了,對治所作業。因為這個業已經變成不增長業了,除非你以後要造作。只要這個業你開始在減少當中,而且是通過如理思惟減少,不是因為外緣不具足,是如理思惟刻意地對治的,這個業叫作不增長業。

我們必須把所有的希望往生的業力要變成增長業。所以念佛你必須要保持意樂。念佛要有氣勢的,越念越多,越來越多,你那個信願行的資糧是要慢慢走,你寧可慢慢走,沒關係。因為你平常都不念佛,突然間拜三千拜,又不拜,這個沒有用,這個最不好。修行,懺公師父講,點點滴滴。一天拜一百拜,明天也拜一百拜,這個很正常。一個人一天拜三千拜,這個不正常,這種暴飲暴食的修行不可取,你必須要增長業。

所以說,當我們開始迴光返照的時候、開始把心帶回家的時候,你所有三界的業力,你說,誒,我還打妄想,但是次數減少了,對,就是這樣子,它變成不增長業了,它的勢頭、氣勢被你破壞了。帶業往生就是這個道理,因為你開始遠離它了,它的勢力在慢慢慢慢減損當中,你往生的勢力增長當中,你一定往生,因為它氣勢旺。

我們明白道理以後,我們不是馬上做到,但是我們的勢力開始產生一種消長:三界的業力慢慢減損,出世的業力慢慢增長了,這個就成功了,做到這點就不錯了,你就有把握帶業往生,就是那個業的勢力、三界的勢力被你破壞了。但是這個有一個條件,你要真實地覺悟,然後勉強自己去做,不能觀要他觀,剛開始勉強,時間久就習慣了。

這個地方就講到,整個生命的變化從當下一念的不取,不迷不取不動,不取,不動,讓生死的業力慢慢慢慢淡薄,然後在建立一個新的想像,然後讓這個想像勢力越來越大。這個時候,你來生的因緣就變化了,因為諸法因緣生,當你心念產生變化的時候,你來生的生命也重新布局了。

佛教不重視結果,重視因地。你因地改變了,果報自然改變,你不要求。佛教的果報沒有一個是求來的,都是修來的。佛教真的是無求。你把因地把握了,諸法因緣生,你因緣具足了,它果報就自然出現;你沒有因緣,你求也沒用。因緣在哪裡?就在你的心中。你要會操作你的內心,來生的確是可以創造的。你要跟著感覺走,那你就永遠活在惡性循環。當然,關鍵在於你要先覺悟,你才能夠做出生命的改變。

你遇到妄想,你念佛也好,你修止觀也好,總而言之,不要跟著它走。不要跟自己的感覺走,跟自己的感覺、跟妄想說不,慢慢慢慢它就變成不增長業了。為什麼?因為它本來就沒有實體,達妄本空。它有力量是你給它的,你把力量抽回來,它就自然枯萎。就是這個道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賣酒犯重罪

六根的功能沒有錯,錯在你內心的攀緣心什麼叫酒呢?只...

業感緣起——業​果

業果 業力萬殊,招感果報亦各別。此果報不外有漏果和無...

帶業往生是有條件的

這個事情是這樣:我們在無量劫的生命的流轉當中,經歷...

閻王也喜歡別人拍馬屁

有時候我在想如果我們是今生才有生命,那就簡單多了,...

不念佛則獲罪無量

請看下面。第三十八段: 不念佛則獲罪無量 由於菩薩有...

當初的三錢,輾轉增盛到三千金

這個五戒的問題,有兩個重點:一個是增長罪業,第二個...

地藏菩薩能滅眾生一切重罪

【能滅眾生一切重罪。除諸障礙。現得安隱。】 地藏菩薩...

修行不計過往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從字面意思來看是說,人都有佛性...

【大藏經】唯識二十論

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大藏經】占察善惡業報經

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根聚經中) 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q)樹給(jǐ)孤獨園。與...

【大藏經】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城逝多林給孤獨園。與...

佛經中揭秘九種常見病的病因

中國人好吃,會吃,數千年來,也凝練了很多關於吃的智...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我們每天在晚間所念的 警眾偈,是普賢菩薩所說的。在中...

念佛法門的殊勝

念佛法門是非常的殊勝,因為我們這些眾生對參禪、學密...

著相修行,皆是惡法,非菩提道

諸佛與一切眾生,唯是一心,更無別法!此心無始已來,...

常行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捨中

我們怎麼樣來長養我們的四無量心呢?《華嚴經》告訴我...

修道人應有幾點需要注意

修道人有幾點應注意: 一、忌: 自以為自己很聰明,知...

【推薦】佛經格言集萃

▲ 若人壽百歲,邪學志不善,不如生一日,精進受正法...

懈怠修行的梵志

佛陀在世時,也有許多精進的修行者,他們有人當生證果...

業力要得果報,有兩個條件

在整個藏教的《阿含經》,它在處理我們的生死業力這一...

【推薦】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

從佛教的角度來講,忍是一種度化眾生的法門,具有深刻...

出離四流便得四樂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的時候,對比丘們開...

世界四大乾果之核桃

核桃,在國際市場上與扁桃、腰果、榛子一起,併列為世...

拿這16種人當鏡子照一照自己

⑴ 能吃虧的人是有福的人 ⑵ 能施捨的人是富貴的人 ⑶...

修行人沒有障礙

在東林寺念佛堂外,聽過一位師父和大家講他出家的感想...

聖嚴法師《佛子能拜鬼神嗎?》

我們中國人信佛,大部份是神佛不分的,其實那些神佛不...

廣欽老和尚100句行持語錄

1、我們修行主要是專心於佛號,心心念念不離佛號,四...

【佛教詞典】無學果

【無學果】 即聲聞四果中的阿羅漢果。以其學道圓滿,不...

【佛教詞典】攝婆塞經

(經名)說優婆塞能持五戒及念三寶,則得證果。攝於中...

【視頻】真華長老-護送鐘鼓到普陀山法雨寺祈福法會

真華長老-護送鐘鼓到普陀山法雨寺祈福法會

【視頻】大安法師《不經多劫得疾解脫方便》

大安法師《不經多劫得疾解脫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