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修行跟上班不一樣

淨界法師  2023/09/1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修行跟上班不一樣

假設一個人,不發廣大心,也不立堅固願,整天人家共修,他也來共修;打佛七,他也來打佛七,這樣子「縱經塵劫,依然還在輪迴,雖有修行,總是徒勞辛苦」。打佛七最容易看得出來,一個人心中有沒有目標。你看有的人打佛七,他也無所謂啦,你打板我就進來,你說打完我就出去,就這樣子,七天把佛號念完就算了唄。但是這樣子,你這句佛號沒有力量。就是你很想要念佛,但不是「我一定要念佛」,你只是很想要而已。

有些人打佛七時,是有目標的。你看他提起佛號的時候,他的神態就不一樣,帶目標而來。這種人是有備而來,他可能遇到重大的災難了。他來念佛,每一句佛號,是有真實力道下去的,把力量放進去了。為什麼?因為他有目標。

修行,其實只有你知道而已。諸位要知道修行跟上班不一樣。上班你只要打卡,走的時候再打一次卡,中間做什麼沒有人知道。但是你念佛的時候,是不是有用心,這個差很多,差非常多。我常常說,有些人打佛七是結緣的佛七,跟阿彌陀佛結個緣。欸,我來了,跟阿彌陀佛打個招呼。你根本沒有辦法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你連阿彌陀佛的門都沒有進去。因為你念佛號的時候,沒有把心放進去。為什麼呢?因為你無所謂,不想做些什麼改變,反正覺得就這麼回事,打佛七就打唄。

但是,如果你真的是有目標,那就不一樣了,你是希求救拔。一個貧窮的人,在追求珍寶的時候,他有所求。所以淨土宗是要有所求的,它是有相行。如貧得寶想,如病得藥想,這個人是有備而來。我不用等到第七天,光是憑你的心態,知道打完佛七,你的收穫一定不可思議。同樣一句佛號,準備好了,念起來就是無量光無量壽;沒有準備好,它就是一個音聲,就這樣子,什麼功德都表現不出來。

所以你今天會接觸到很多的法寶,拜懺的時候沒缺席,拜八十八佛的時候也在,打佛七的時候你也在,但是為什麼你修了幾十年,還是這樣子呢?因為你缺乏一種目標,沒有願力就沒有動力,所以叫「縱經塵劫,依然還在輪迴,雖有修行,還是徒勞辛苦。」雖然你修了一個妙法,但是這個妙法的功德顯現不出來,因為你沒有把真實的力道放進去。你不能永遠活在「我很想要修行」,不可以!你要提升到「我一定要修行」!

修行成功的人,你看看往生淨土傳,都是背水一戰,沒有例外的。一個人在臨命終時,能夠衝過生死大海,就是,我沒有退路了,我是業障生死凡夫,前面是我唯一的出路,就一念心提起來衝過去了。不是說你佛號念得多,臨終就往生了,不是這樣子的。你沒有下決定的心,那個佛號就只是百千萬句。你有一千萬個石頭,比不上一顆的鑽石。諸位要知道,臨終就一念而已。所以印光大師常說,要發起決定性的信願,這就是目標。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淨宗修學的基礎

希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應當修持淨業三福。一者,...

慧律法師《道,就在你心中》

有一天,我心裡感到非常煩悶,就去見廣欽老和尚。頂禮...

聖嚴法師《感謝抱怨的人》

無論是在家庭裡或是在工作場合中,我們常常都會聽到抱...

在家居士除了念佛,是否還需要閱讀經典

問: 年輕的在家居士,除了念佛號,是否應該多閱讀經典...

般若和願力要怎樣去實踐

問: 師父,在修行的過程中,般若和願力這兩個方法要...

【推薦】道證法師:六度總修?六度總休?

上廣下欽老和尚有一句開示,很耐得我們去體會。他說:...

修行中我們常犯的四個錯誤

像學習無常、苦空等這類的教法時,我們常常容易有幾個...

好的人品是無價的,是金錢買不到的

1982年,美國印第安納州阿歷山德亞市的比爾先生喜得貴...

【大藏經】【註音版】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大藏經】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

【大藏經】【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佛教的生活態度

和人閑談的時候,只要談到佛教的話題,對方就會問,為...

平常迴向要願我們臨終無障礙

印光大師提出一個很重要的建議就是:我們平常修福報,...

世世生生,除辦慧業外,其餘盡是辦癡業

修慧一事,極為重大;滿世間人只說聰明、不說智慧者,...

怎樣讓生命活得像個生命

在我眼裡,生命,是人生的眼珠。 在我心裡,生命,是...

劣根眾生該如何修

問: 劣根眾生應以上求佛道為要,下化眾生隨緣去做?...

一代高僧中的典範--弘一大師

我們都常講到說,出家為僧,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另外...

用功和修行

今天講一講在家人如何建立家庭。因為很多同修都在問,...

寺院與錢財

錢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話題,尤其是對於出家人和寺院來說...

聖嚴法師《勤修三學,可免劫數》

佛教不相信定命論,但是相信因果論。 因果是可以改變...

心微起惡念,即便憶佛,以佛力故,惡念自息

原文: 凡公臨私養,歷涉緣務,雖造次而常內心不忘於佛...

如何才是一門深入

問: 請問一門深入,如何是一門深入,是讀一部經還是...

心不受任何善惡的干擾,這才叫真修

我們修行有三個步驟:第一個一定要先進入寂靜的觀念,...

慈悲是佛道的根本

古人說,慈不掌兵。孫子也說,厚而不能使,愛而不能令...

歷代戒殺放生詩

唐 佛印禪師 貪他一臠臠還他,古今留言終不偽。 戒殺念...

修持名念佛法門的四個要求

佛說阿彌陀經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為什麼不結婚

為什麼不結婚?這問題,我遇到了許多朋友,都曾這樣問...

【佛教詞典】智有二德

【智有二德】 p1152 瑜伽七十一卷二頁云:復次智有二德...

【佛教詞典】防羅

又作防邏、訪羅。為地獄道中之巡邏。順正理論卷五十四...

【視頻】妙境法師《修十二緣起法門》

妙境法師《修十二緣起法門》

【視頻】《普賢行願品偈頌》男聲唱誦

《普賢行願品偈頌》男聲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