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陀示現滅度為何對眾生有益

淨界法師  2023/11/0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陀示現滅度為何對眾生有益

卯一、不滅有損

所以者何?若佛久住於世,薄德之人,不種善根,貧窮下賤,貪著五欲,入於憶想妄見網中。若見如來常在不滅,便起憍恣,而懷厭怠,不能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

那麼佛陀為什麼示現滅度呢?他解釋一個道理說,假設佛陀的應化身久住世間,按照《大毗婆沙論》的說法,今生的釋迦牟尼佛,就是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在印度示現的釋迦牟尼佛,他的正常壽命是一百二十歲,按照因緣法是一百二十歲,但是他八十歲入滅,也就是說佛陀提前四十年入滅,沒有在正常的因緣裡面入滅,正常的是一百二十歲,但他提前四十歲。

那麼為什麼佛陀這樣做呢?因為有一個很重要的道理,因為薄德之人,就是佛陀出現,當然有當機眾,就是當機眾是誰呢?就是我們前面說的兩種善根,有皈依的善根,有出世的善根,這是真正招感佛陀出世的當機眾。但是有些隨緣眾,他可能只有具足皈依,但是沒有出世的善根,這隨緣眾,他也有幸生長在佛陀的時代。

這些人,這種善根福德比較淺薄的人,如果看到佛陀長久住世,就產生兩種過失,第一個他就不種善根,貧窮下賤,他一想,佛陀的壽命比我還久,所以我有生之年,我都會看到佛陀,這個時候怎麼樣呢?心生輕慢,他就不能珍惜跟佛陀學佛的因緣了,所以就慢慢慢慢,時間長了以後呢,就鬆散懈怠,就不再栽培善根了。那麼不再栽培善根,也不再修福了,所以來生就招感貧窮下賤的果報,所以佛陀的住世,對他不但沒有好處,反而使令他墮落,這第一個。

第二個貪著五欲,入於憶想妄見網中,前面講到懈怠,這以下更嚴重,就是有些人呢,他看到佛陀長久住世,他有恃無恐,他心想反正佛陀經常存在嘛,佛陀可以隨時攝受於我,然後呢,然後就放縱自己內心的慾望,就開始落入於自己的我見、常見的妄想當中,他有恃無恐。

所以佛陀看到這種情況,就是說,因此的眾生如果常見到如來常住不滅、長久在世,產生憍,憍就是輕慢,恣就是放逸,而對佛法的修學呢,產生厭倦、懈怠,不能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那麼佛陀的住世,對他有害無益。所以這個佛陀的出世是這樣,重點不在時間,重點是佛陀他的判斷就是,他度化的因緣是不是已經窮盡了,所以你看,佛陀滅度只有一個理由會滅度,只有一種理由會滅度,就是其可度者,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悉已作得度因緣。

佛陀在觀察眾生因緣當中,他覺得當機眾,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阿難尊者,這就正式招感他出世的這些眾生,都已經度化了,那剩下的人,也成就未來得度的因緣,所以佛陀選擇入滅,因為住世無益。所以佛陀弘法只有一個理由就是利生,他發覺他再住世的時候,對眾生有害無益,讓眾生產生輕慢,讓眾生產生了放逸,那麼佛陀選擇入滅,這是這麼一個情況,就是不滅有損。

好,我們看卯二,那不但是有損,那不滅有損,但是佛陀入滅其實是有利益的,不但是減少過失,還有利益的,我們看佛陀入滅,提前入滅有什麼好處。

看經文:

卯二、唱滅有益

是故如來以方便說,比丘當知,諸佛出世,難可值遇。所以者何?諸薄德人,過無量百千萬億劫,或有見佛,或不見者,以此事故,我作是言,諸比丘,如來難可得見,斯眾生等聞如是語,必當生於難遭之想,心懷戀慕,渴仰於佛,便種善根,是故如來雖不實滅,而言滅度。

因此,如來以善巧方便說,比丘當知,諸佛出世,難可值遇,那麼佛陀以滅度來使令,這個地方指比丘,其實是泛指整個四眾弟子,就是說,佛陀以入滅來昭告四眾弟子,佛陀能夠成就一期的應化身,是希有難得的,因為一般善根福德比較淺薄的人,他即使過了百千萬億劫的時間,有些人可以見佛,有些人還是沒辦法見佛,所以你不要以為佛陀應化,就所有人都可以見到佛陀。

你比方說釋迦牟尼佛那一期應化好了,印度有九億人,三分之一有見佛;三分之一人沒有見到佛陀,只有聽過佛陀的這人名號;有三分之一的人沒有見過佛陀,也沒有聽過佛陀名號,就當沒有這個佛陀出生一樣。

所以,這個地方是佛陀強調什麼呢?見佛聞法是希有難得的,這是佛陀要入滅,就示現無常的道理,所以佛陀用示現入滅用已身來說法,就是說,佛陀的入滅就是告訴諸比丘,如來難可得見,那麼如此一來,眾生聽到這樣的話,知道佛陀入滅,內心開始對見佛聞法生難遭之想,而對佛陀的功德心懷戀慕,渴仰於佛,還對佛陀開始皈依、恭敬,那麼這種皈依、恭敬的心生起來,好了,這就是佛陀的本意了,便種善根,因為能夠招感佛陀出世,正是這種皈依的善根,而佛陀長久住世,這種善根他生不起來,所以就是因為這種因緣,而使令佛徒的入滅,使令眾生的內心產生心懷戀慕,渴仰於佛。

那麼這樣子就種下一個未來見佛的善根,所以如來雖然法身、報身永遠常在,但是應化身必須要不斷的示現出生,不斷的示現入滅,就這個道理。就是一期應化結束以後,有些人已經度到不能進步了,那麼佛陀再入滅一下,對他產生一定的加持。

這個地方是說一個道理,就是說,佛法修學,你的內心的活動是根本,就心為業主,雖然說,欸,這不對啊,佛陀經常在,就帶弟子們做功課,那麼佛陀的威力,威德力,昭告一聲,大家會跟著佛陀去打坐誦經,這不是挺好嗎?沒有用,心不在這裡了,就是你做功課也好,你打坐也好,你雖然形式上跟佛陀在一起,但是你內心呢?心懷憍恣而生厭倦,凡夫是這樣,凡夫有些人善根強,他可以相續的長時間的修行,所以這種人,他招感的佛陀壽命會特別長。

那麼一般的初心菩薩,初心的凡夫,他修行一段時間以後,他就懈怠了,尤其是資糧位、外凡位的菩薩更明顯,因為他善根裡面有煩惱,因為凡夫是真妄和合,所以佛陀適當的時間入滅,會激發他們的心懷戀慕,渴仰於佛,雖然今生佛陀滅度了,但是對未來來說,他容易再一次見到佛陀,所以這個佛陀選擇入滅的道理就在這裡。就是便種善根,種下未來得度的善根。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推薦】愛女的離世,讓我扔掉「鐵飯碗」,捧起「金飯碗」

回想自己走過的人生道路,從小到大幾乎都生活在順境之...

梵網菩薩戒為何如此殊勝

從教理上來看 天台祖師把佛一代時教分為四種教,叫藏、...

痛苦是暫時的,希望永遠存在

很多人都知道,世間是無常的,一切相皆會變化,我們真...

給亡者做佛事為何要做七七四十九天

【無常大鬼。不期而到。冥冥游神。未知罪福。七七日內...

寧可活得很快樂,不要贏得很痛苦

阿賴耶識就是三界九地、二十五有統統去過,哪一個人都...

楞嚴咒為一切諸佛之母,有不可思議的力量

持楞嚴咒: 向內開顯真如,向外感通諸佛 歡喜、生善、...

阿彌陀佛惠以我們真實之利,就是能夠帶業往生

不可思議,略有五意:一、橫超三界,不俟斷惑;二、即...

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種恥辱

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種恥辱。這是美國早期大慈善家卡耐基...

【大藏經】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大藏經】龍舒增廣淨土文

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

【大藏經】【註音版】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

養貓捕鼠,能滋生無量惡業

【原文】 人造惡業,如植葛藤,一本既發,枝葉蔓生。且...

寬容孕育出高貴性情

心胸狹小,看什麼都不順眼,自然也就很難容得下其他;...

對真理的堅持追求

佛教反對執著,但佛教讚賞對真理的堅持追求。 學佛也...

真心跟妄心的差別跟過失

第一、安穩跟不安穩的差別: 當我們的心,住在五陰的時...

要改造內心,就要培養這三種力量

應該怎麼改造我們內心世界呢?我們應該要成就三種力量...

出家不生退悔心

我們諸位道友出家,先沒有學習到佛法,還不知道發願,...

對治邪淫應從四個方面著手

人受著無明愛慾的驅使,投生在這個世間,此業報身乃一...

9種超級素食

豆類,蛋白質與B族維生素的豐富來源。 同類食物:所有...

佛學常見辭彙(二畫)

【二入】 理入和行入。理入是由理性著手,覓求真本,...

佛陀教父親修行什麼法門來報父恩

從人之常情來講,兒子做裁縫,一定要做幾件最好的衣服...

為何作惡多端,卻仍能安享天年

人生的禍福善惡因果之間,沒有另外一個做主的,就是所...

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

我們初發心的人,再重要的就是一個信字。這個信字如果...

如何用佛法來提高生活質量

第一個方法:以慈悲心來開啟快樂的源泉。 很多時候,我...

用自己的力量來度過難關

遭遇困擾和不幸時,不要把原因推到別人身上,而不反省...

真的不忍心告訴你……

這個世界只是一個夢,你會相信嗎?也許年老的人或者面...

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皆得解脫

觀世音菩薩,現今極樂世界一生即可續補佛位的大菩薩。...

【佛教詞典】脫闍

(物名)Dhvaja,譯曰幢。楞嚴經七曰:寫此神咒,安城...

【佛教詞典】無明父貪愛母

(雜語)貪愛長養諸業譬如母,無明發生諸惑譬如父。入...

【視頻】《普賢十大願》喬安舞演唱

《普賢十大願》喬安舞演唱

【視頻】淨慧法師《看破浮光幻影,則內心太平無事》

淨慧法師《看破浮光幻影,則內心太平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