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賢善長者婦墮餓鬼緣

2023/09/0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賢善長者婦墮餓鬼緣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神通第一的大目犍連尊者在一樹下盤腿而坐,靜坐思惟,見到一餓鬼,身體猶如燃燒的火柱、肚子像大山、咽喉如細針、髮絲如尖銳的錐子般一根根纏繞著身體,所有骨頭關節都被火燃燒著,餓鬼痛苦地呻吟大叫、四處奔走,求索污穢不堪的糞便作為食物,從日至夜、從夜至晝,受盡痛苦、疲極不堪,卻始終得不到任何食物。

目連尊者看了,便問餓鬼:「你過去生造了什麼業?要受如此痛苦的果報?」餓鬼回答:「世間有如來出世,您可以去請示佛陀。我現在飢渴難受,無法回答您的問題。」

於是,目連尊者便前往佛陀所在處,請示佛陀餓鬼受報的原因:「世尊,眾生造何種業?會受這樣痛苦的果報?」

世尊告訴目連:「仔細諦聽,我當為你分別解說。過去無量劫前,有一波羅奈國,沃野千里,物產豐饒,人民眾多,國中沒有兵器及互相鬥爭之事。當時有位賢善長者,個性溫順柔軟,恭敬虔信三寶,樂善好施,馳名天下。某日,一位比丘搭衣持缽,來到賢善長者家乞食,當時賢善長者因有急事必須外出,無法親自供養比丘,便慇勤囑咐妻子:‘你快去準備上好齋食,以善念供養比丘。’長者妻子回答:‘您不用擔心,我會好好供養的!’但事實上,長者妻子的內心,起了慳貪的念頭,她心想:‘我今天若是供養這位比丘上好飲食,他以後一定會再來乞食,我實在討厭看到這樣的人。’

於是,長者妻子便呼喚比丘進入家宅,將其關在空屋裡直到過午,讓比丘當天無法用齋。由於這個業緣,長者妻子無量劫來,墮在餓鬼道中,受此痛苦的果報。」佛陀告訴目連尊者:「當時長者的妻子,就是你所見的餓鬼。所以汝等應當勤修布施,切莫慳吝,應如是修學。」

佛陀開示餓鬼受報因緣時,與會大眾皆發捨離慳貪、厭離生死之心,大眾中有證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也有發辟支佛心者,乃至發起無上菩提心者。

當時所有比丘聽聞佛陀的開示,都歡喜奉行佛陀的教誨。

典故摘自:《譔集百緣經·卷第五·餓鬼品第五》

省思:

《大莊嚴論經》云:「世界結使業,能遮淨施報,所謂是慳貪,眾怨中最大。」凡夫慾望永無止盡,又於己財慳吝不捨,由是造諸惡業,導致無始劫來生死輪迴,永無出期。若能以恭敬、真誠、清淨、歡喜之心修持布施法門,廣結善緣、法緣、歡喜緣,不但可對治慳貪,亦可脫離生死輪迴,成就解脫之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目犍連尊者一念嗔恨的果報

這是目犍連尊者在修行中的一個故事。 有一天,釋迦牟...

把自己所謂的業障一一攤開

很多人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都會歸咎於業障。真是業障...

各地城隍廟對聯

陽世三間,積善作惡皆由你; 古往今來,陰曹地府放過誰...

放生巨龜得善報

二十世紀初在台灣一個叫金包裡的地方,有個慈善家林老...

佛陀遭誹謗的因果故事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有一天正坐在法座上給弟子們說法,...

什麼是「定業」與「不定業」

這個定業跟不定業是說什麼呢?前面我們講這個業有兩種...

昌臻法師:學佛從做人下手

為什麼學佛要先從做人下手?太虛大師說,學佛先學做人...

茗山法師日行一善的神奇效驗

慈,就是犧牲自己而施與他人之安樂;悲,就是同情他人...

【大藏經】六度集經

六度集經卷第一 布施度無極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聞如是...

【大藏經】【註音版】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

(龍藏本)...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大藏經】文殊菩薩心咒

文殊菩薩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諦d...

弘一大師也崇信念佛

弘一大師以苦心向佛,過午不食,精研律學,弘揚佛法,...

不能分心太多

一個皈依佛門不久的小沙彌,近日有些心神不寧,他不僅...

佛法不在遠處

從前有個少年由於貧困,苦惱,迷上了求仙拜佛,可以解...

淨宗五祖少康大師一生的靈感奇事

少康大師(688 - 763)唐代高僧,中國佛教淨土宗第五代...

快樂的十大法則

每逢節日,人們總會互祝佳節快樂;但甚麼是快樂,可能...

為什麼因果絲毫不爽,不能抵消

我們看,絲毫不爽。前面我們解釋平等流類,佛教的因果...

外讓一步,心進一步

一個不懂得為親人讓步,為朋友讓步,為愛人讓步,為合...

你是人嗎

從佛陀的時代到現在,每當有人請求出家,或受戒之前,...

前世今生夫妻緣

夫妻是緣,善緣惡緣,無緣不聚。自己有時會想不通,為...

出離心與大悲心,結合起來就是菩提心

以我善樂諸因果,他苦因果盡無餘,如風去來行取捨,由...

蓮宗助念法語大觀

蓮宗助念法語大觀 覺光居士 輯錄 序 死生乃人生一大...

佛陀講出例證來說明受持楞嚴咒的功德

佛陀講出一個實際的例證,說明受持楞嚴咒的功德──阿...

威望與卑賤的因果

你在一個大眾團體當中,有沒有威信,有沒有威望,你的...

福報的陷阱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貼疏》裡講:生死甚難厭,佛法復難...

一念的差遲,變成失明的乞丐

簡單地說,智慧有加行智、根本智、後得智三種。前面的...

如何依止善知識

一、善知識的名義 善知識是佛教的專有名詞,一般是講知...

【佛教詞典】中千世界

梵語 dvi-sāhasra-madhyama-loka-dhātu。為古代印度...

【佛教詞典】嚴王品

(經名)妙莊嚴王本事品之略名。出於法華經第八卷。記...

【視頻】淨界法師《人生只有過程,沒有結果》

淨界法師《人生只有過程,沒有結果》

【視頻】佛說阿彌陀經(最新動畫)

佛說阿彌陀經(最新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