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對治修行中的昏沉散亂

淨慧法師  2023/10/1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對治修行中的昏沉散亂

作為我們用功夫的人,在這種環境中,應該怎麼樣來對治修行過程中的昏散兩種障礙呢?昏沉,表現為無記性和昏睡。無記性就是說坐在這個地方心念不分明,像是在打妄想,又像沒有妄想。心地這盞燈,沒有光明,所以是暗昧。暗昧,一是無記,一是昏沉。用什麼來對治呢?古人說用「惺惺」來對治。惺惺就是觀照的力量,就是智慧的力量,就是覺照的力量。有了惺惺,還要「寂寂」。如果意念掌握得不好,觀照的力量過度了,往往又會產生妄想。所以,在惺惺的同時,又要寂寂。寂寂者,就是穩定與安靜。

惺惺與寂寂這兩者要保持一種平衡的狀態。惺惺中有寂寂,寂寂中有惺惺。從結果上來說,那就是定慧平等、定慧等持;在用功的過程中,就是寂寂惺惺、惺惺寂寂。把握好這個度不容易。

永嘉大師有四句話,對運用惺惺寂寂的方法,給了一個界定。永嘉大師說:「惺惺寂寂是,無記寂寂非。寂寂惺惺是,亂想惺惺非。」這四句話,就是惺惺寂寂的四料簡。

「惺惺寂寂是」,就是說在昏沉嚴重的時候,觀照的力量要強一些。在觀照力量強的同時,又要防止亂想,亂想就是妄想。昏沉多了,怎麼來調整,怎麼使昏沉減少,使觀照力加強,那就要以惺惺為主。同時,也要保持有安定的狀態,所以說「惺惺寂寂是」。是者,對也,這樣地來對治就是恰到好處。

反過來就是「無記寂寂非」,如果寂寂變成了昏暗,變成了心識的暗昧,那就成了無記。無記者,既非惺惺也非寂寂,不可界定,是為無記。無記寂寂就不是正確的方法,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寂寂惺惺、惺惺寂寂。

「寂寂惺惺是」,有了亂想怎麼辦呢?就要用定來對治,用寂來對治,就是寂而照。有寂有照,這樣地來處理亂想多的情況,就是恰到好處。

反過來就是「亂想惺惺非」,如果在惺惺中沒有把握好,成了妄想,成了亂想,盡管也是惺惺,但是這不對,非也。

何時應該把寂寂放在第一位,何時該把惺惺放在第一位,那就要看用功過程中心態的狀況如何。比如我們在初入座的時候,一枝香止了靜,這個時候的心境,應該是昏沉比較少,意念剛好收攏來,這時候就應該使用寂寂惺惺的方法,以寂為主,寂寂惺惺。如果整枝香,精神狀況都非常好,沒有昏沉,那就一直堅持寂寂惺惺的方法。如果坐到一半,昏沉來了,就可以換一個方法,做惺惺寂寂的功夫。

在使用過程中,運用惺惺的時候防止亂想,運用寂寂的時候防止無記。這兩種方法交替地使用,就是我們在調整自己的心態,就是在管理此心,也就是在牧牛,就是在做如何使照體獨立的功夫。照體就是心體,要使照體從妄想中獨立出來,從分別中獨立出來,這是一個長期的功夫,絕對不是短時間內所能做到的。古人用功夫都是幾十年的時間,所以用功夫要有長遠心,不畏寒暑的變異,不畏環境的遷流,但念無常,慎勿因循。

如何使我們的生命從無常中獲得自由,使我們的生命來一次真正的解放?解放實際上就是解脫。解脫了,我們的生命就會自由自在。解脫什麼呢?就是從煩惱的枷鎖下解脫出來。煩惱從何而生呢?煩惱就是從妄想執著而生,有了妄想執著就會有煩惱。妄想執著從哪裡來呢?從分別心而來。分別完全是一種主觀計度,本來沒有的事,一分別,一計度,問題就來了,煩惱就起來了。煩惱起來了,我們的身心就不得安寧,就不得自在。

這都是我們每一個人有過的經驗。如何使我們的生命、我們的心靈不為煩惱所困惑,所困擾?就要好好地用功夫。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慧法師文章列表

念佛為何要求「一心不亂」

《阿彌陀經》要求學人執持名號七日一心不亂。 《無量壽...

佛陀如何破斥心不在身外

我們看第二段的破斥。佛陀的破斥,是先安立一個例子,...

走出心中的妄想,才能去受用彌陀的光明

過去有一位年輕人,這個年輕人他跟一個女孩談戀愛,談...

為什麼會有大海平地呢

這一念迷情妄動以後,產生了三種相續,所謂的世界相續...

茶飯禪

唐朝龍潭崇信禪師,跟隨天皇道悟禪師出家,數年之中,...

全真在妄,所有真實功德就在妄想當中

蕅益大師這個地方給我們一個什麼樣的觀念?就是說我們...

欲識佛住處,只這語聲是

打禪七的目的是求悟道,功成熟了,這個道就悟,為什麼...

禪修中的四個「枴杖」

很多人想禪修又怕禪修,有的人甚至怕在禪修中走火入魔...

【大藏經】右繞佛塔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

【大藏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

【大藏經】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大藏經】瑜伽師地論(100卷)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淨慧長老今晨安詳示寂

2013年4月20日凌晨6:26分,近代高僧虛雲和尚法子、中...

中國禪宗的起源

少年時代的淨慧長老 我今天所講的禪,不是六度禪波羅蜜...

淨慧長老:做命運的主人

過去的已經過去,無法追回,而未來卻掌握在我們手中。...

從隨緣中得到無量法喜

我們在四祖寺舉辦禪七,四祖寺就是四祖開闢的道場,四...

六根的見聞覺知,全是自己的東西

我們一生當中,你六根的見聞嗅嘗覺知,全部是你自己的...

搶不走

一日,臨濟禪師跟隨老師黃檗禪師一同下田工作。臨濟禪...

虯龍與獼猴

這個故事出在《佛本行集經》,這個故事怎麼說的呢?大...

積聚福德資糧

我們知道積聚福德資糧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如果不積...

弟子規

總敘 弟子規 聖人訓 首孝弟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若能做到這三種法,現生證二果

曾經有幾位道友,她們都發願說:今生當中,修行一定要...

去寺院要注意哪些「輕重」

走路要輕 行的威儀最先入人眼目,超然的儀態亦可化導眾...

任在一切處辦道十年,不如叢林辦道一日

參禪人,要知以禪為道,辦道即參禪是也。此一大法,塵...

讓反思成為成功的加速器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每個人都會有缺點,但不是所...

在娑婆打滾得越久,要出去就越困難

有了信心以後要發願,淨土的願是二個:第一個厭離娑婆...

這種善業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我們剛開始叫做善念,一般人叫善念,從善念要提升到一...

五陰纏縛乃眾生

過去,佛陀住在王舍城附近的摩拘羅山時,有一日,佛的...

【佛教詞典】牛王寶印

為日本佛寺或神社所用之護符。「王」亦作「玉」。或謂...

【佛教詞典】住有餘依與住無餘依差別

【住有餘依與住無餘依差別】 p0664   瑜伽八十卷二十...

【視頻】淨界法師《黃龍禪師與呂洞賓》

淨界法師《黃龍禪師與呂洞賓》

【視頻】江蘇東台彌陀寺

江蘇東台彌陀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