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求生西方淨土與唯心淨土本性彌陀,互相矛盾嗎

維則法師  2023/09/1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求生西方淨土與唯心淨土本性彌陀,互相矛盾嗎

問:淨土法門攝受各類不同根機的眾生,果然是很廣大的,我不敢再評議了。然而我也曾聽有人提出「唯心淨土,本性彌陀」這種說法,我覺得很滿意。此後我也看了一些有關淨土方面的經論,所謂淨土者,原來指的是十萬億佛土之外的極樂世界。所謂阿彌陀佛,指的是極樂國中的教主。既是這樣,彼極樂世界與此娑婆世界,彼阿彌陀佛與我的心,完全是條然而分開的,遠在唯心本性之外,這該如何說得通呢?

答:聽你所說的話,實在是把自己的心看得太狹小了吧。可見你根本就不識得你的心是廣大而明妙的。《楞嚴經》上說:「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意思是:自己的色身以及身外的山河虛空大地,全都是妙明真心中所現物。)又說:「諸法所生,唯心所現。」試問有哪個佛土而不在我們真心中呢?當知「淨土唯心,心外無土。」如同大海的水面上現出許多水泡沫,沒有一滴水泡沫能出於海水之外。「唯心淨土,土外無心。」猶如眾塵土依於大地,沒有一塵土不名為地。

又當知先聖曾說:唯此一心,具四種土。一名為凡聖同居土。二名為方便有餘土。三名為實報無障礙土。四名為常寂光土。第一種凡聖同居土,又自分二類:初一類名同居穢。其次一類名同居淨。

初同居穢土,是指娑婆世界這一類。居住在娑婆世界中的眾生,有凡夫也有聖人。而凡聖又各分有二。凡夫居住的二類:一類是惡道眾生,即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這四道。另一類是善道眾生,即人道和天道。

聖人居住的二類:一類是實聖,即聲聞四果(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緣覺),通教中七地階位的菩薩,別教中十住位的菩薩,圓教中的第十信位菩薩。這些三乘聖人雖然見思惑都已斷盡,但他們的報身仍居在世,因此皆名實聖。

第二類是權聖,是指方便有餘土、實報無障礙土、常寂光淨土中的法身菩薩及妙覺佛,為了利於教化有緣眾生,而應化示生於凡夫同居,這都是出於權巧方便。這二類聖人與凡夫共住在同一世界中,所以稱為凡聖同居土。又因為此世界中還有其它四惡趣共住,是故名為同居穢土。

其次同居淨土這一類。就以極樂國土來說吧,雖然居住在極樂國土中的人民,他們的果報非常殊勝,不是其它國土可比,但也是凡聖同居土。為什麼呢?因為極樂國土中雖然沒有四惡道的眾生,可是同樣有人和天人居住。因為往生到極樂國土的,未必都是得道的人。如《觀無量壽經》下品下生章所說,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像這樣犯重罪的人,臨命終時,能至誠懺悔念佛,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故知凡夫雖然還具有煩惑而染污真性,但由至心念佛故,同樣也有機會得居淨土。至於聖人居住在極樂國中,其間有權聖和實聖的三乘聖人,這權實二聖的果位前面已經介紹過了。唯獨此國土中沒有四惡趣,故名為同居淨。不過也有人說,如果詳明諸國土的相狀,也有許多不同。如北方無動世界,雖然也是淨土,仍有男女及須彌山等。淨土既然有所不同,穢土也應該不完全相等。

第二、方便有餘土中,是聲聞、緣覺二乘的聖人,以及通教、別教、圓教三種菩薩,已證得方便道的人所居住。具體地說,若修析空觀和體空觀這二種觀,斷見思的通惑,能盡塵沙惑,剩下別惑無明未斷。捨離分段生死的色身之後而生於三界之外,受法性身,此後只有變易生死。這三乘聖人所居的國土,名為「有餘」,是指還有剩餘的無明未斷。名為「方便」,說明此土乃是已證方便道的三乘行人之所居。所以釋論(《大智度論》)上說:出離三界之外有淨土,聲聞辟支佛出生其中,所受的是法性身,並非分段生。

第三實報無障礙土中,沒有聲聞和緣覺二乘,純粹是諸位法身菩薩所居。他們分分破無明,同時法性也分分顯,得真實果報。然而因為最後一分生相無明未盡,滋潤無漏業,受法性報身。其報身所居依報淨國,故亦名果報國。如《仁王般若經》上說:「三賢十聖住果報」,就是指此而言。由於能觀實相之理,發真無漏智慧,所得果報,故名為實。又菩薩於修因時了達色由心造,全色是心。心性融通,全心是色,色心不二,無可執定,而達到色心無礙,依正互融,故名實報無障礙土。如《華嚴經》中所明因陀羅網世界,便是屬於實報無障礙土。

第四常寂光土,以妙覺極智,所照如如法界之理,名之為國,也稱為法性土。但真如佛性,非身非土,而不妨說身土。因為離身無土,離土無身。名身土者,一法中含有二義。如普賢觀云:「釋迦牟尼名毘盧遮那,遍一切處。其佛住處,名常寂光。

在佛國的四種淨土中,凡聖同居土和及方便有餘土,是應身佛所居的。第三實報無障礙土,亦可以是應身,亦可以是報身,即是報身佛所居的。第四常寂光土,卻是純真純淨,非是應身非是報身,乃是法身佛所居的。又常寂光三字,也有配三德解釋:常即法身德,寂即解脫德,光即般若德。如梵語的伊(∴)字,由三點構成,不縱橫並別,名秘密藏。可見諸佛如來所游居之處,乃是真常究竟,最清淨最圓滿的淨土。

由此看來,所謂十方世界微塵國土,唯是我心中所造作的國土。三世恆沙諸佛,唯是我心中所修證的佛。你能曉得這個道理,也就知道沒有一個國土不依吾心而建立,沒有一佛不由我們的本性而發露顯現。那麼十萬億佛土外的極樂,豈獨不是唯心之淨土嗎?極樂國中的教主,豈獨不是本性之彌陀嗎?

又當知唯此一心,具含十法界。正報之身心與依報之國土融通,重重無礙。又當知心、佛以及一切眾生這三者的體性,並無差別。眾生心中的諸佛與諸佛心中的眾生彼此互現,故能念念之間彼此感應道交。所以古德有說:「諸佛已悟,是故諸佛心內的眾生,無論正報依報,塵塵皆是極樂世界;眾生雖是在迷,而心中所具的諸佛,念念皆是自性彌陀。」

又說:「淨穢生於自心,所以十方淨穢,卷之於心懷,同在於剎那間轉變。十法界不離一念心,所以一念色心,羅列開來,則能遍收於法界。此是本源自性天真所自具,非由眾緣生起而新成。一念心中既然具十法界,當然隨舉一塵也皆具一切塵。故能於一一塵中現一切剎。一一心中具一切心。一一心與一一塵又復互具,這樣就形成了重重無盡而無障礙。一時頓現而非有隱有顯,一切圓成而非有勝有劣。如同摩尼神珠,一時具含眾寶,也猶如帝釋網,千種光輝互相交映。我心既然如是微妙難思,眾生與佛的體性也同樣如是微妙難思。由此就可以了知,雖然神遊於十萬億剎之外的極樂淨土,其實仍是生於自己心中。雖然形質托於九品蓮花中孕育化生,又豈能逃離剎那際的當下一念。」

又有說:「極樂遍在一切處,舉一國土而全收十方國土。如帝釋殿上的千珠寶網,千珠光影咸入一珠中,一珠光影遍入千珠中。雖然珠珠相互遍入,此珠不可為彼珠,彼珠不可為此珠。珠珠相互交參輝映而不雜,珠雖有離而光影不分。雖一一遍彰,亦無單獨的所在。極樂淨土,即如同千珠之一;十萬億國,亦各如千珠之一。乃至於三乘聖賢,以及人道、天道,下至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一一眾生無非千珠之一。阿彌陀佛,也不過是千珠中直示一珠。所以見一佛,即等於見十方諸佛,也等於見十方九界眾生。從空間上說,十方微塵數剎土世界海;就時間而言,過去、現在、未來等十世古往今來,統統都在真心實相一印當中圓滿具足,沒有餘法了。」

如上所引的這些開示,皆是佛祖聖賢遞相發揚的明訓。明白此中道理,那麼,你就知道十方諸剎諸塵,塵塵都是唯心之極樂;一塵一佛,佛佛皆是本性之彌陀。還有什麼可懷疑的呢?

(演蓮法師譯文)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怎樣修六波羅蜜

問: 末學學佛知識淺薄,以六波羅蜜佈施、忍辱開始,...

念佛之人為什麼要吃素呢

印祖在一生的弘法當中,他很痛心地看到這麼一個事實,...

當前佛教存在哪些問題,應如何改進

問: 您認為當前大陸佛教存在哪些主要問題,應如何加...

淨界法師:淨心與淨土

第1講 第2講 第3講 第4講 第5講 第6講   第1講 這次...

經常做很多夢,如何念佛才能安眠

問: 法師,經常做很多夢,是不是因為日常生活中妄念太...

傳喜法師開示問答

問:請問師父,我們在佛堂裡供花、供水或供水果,那些...

所有顯現皆是識神所變現,切不可認以為真

古人說:分別是識,不分別是智,總的來說,不論什麼好...

念佛人的四類朋友

每個人,依過去世的種種因緣,總會認識一些朋友。念佛...

【大藏經】瑜伽師地論(100卷)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

【大藏經】悲華經

悲華經卷第一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大藏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藏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

【推薦】第八識,受熏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

第八識,受熏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 好,我們看下...

勸父母念佛書

爸媽: 願二老展信歡喜! 您二老已皈依多年,可謂是老...

持戒跟智慧是缺一不可的

【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這是講到聲聞跟菩...

觀自在菩薩和觀世音菩薩是同一個菩薩嗎

觀自在是我們因中修行的一個方法。這是觀世音菩薩的名...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

無常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的生命是前後變化的,而這變化...

素全法師:六道就在身邊

佛說六道輪迴,很多人曾經告訴我說:地獄看不到,餓鬼...

燃一香炷就能夠消無始罪業嗎

這個地方蕅益大師說,為什麼我們無始的罪業,因為燃一...

為臨終的病人指一條路

宋代有個荊王夫人也是站著走的,有人神遊極樂世界,還...

學佛學什麼

一、學習佛法以增進道德戒學 佛教的戒條有很多種,但...

一生中這八種朋友是必不可少

有這樣一句歌詞:朋友多了路好走。於是,我們便急著把...

「上根人」看電視,「下根人」進禪堂

修行,最主要一個根本的東西就是要有信心、要有道心。...

專注做事少成見

在修行中我們的智慧是因為我們的成見給障礙了。要想開...

如何順利完成一晝夜經行念佛

大家到東林寺參加晝夜經行,首先要遵守經行的秩序。經...

萬德洪名為何對每個人的加持力不一樣

淨土宗在整個大乘八宗中的特色,就是它是一種佛力加被...

往生極樂的九字真言

我們要先聲明,這裡所說的真言,不是密宗行人所持的咒...

宋代高僧遵式法師

幾乎每一位高僧大德,常講到說他的弘化事業,能夠教化...

【佛教詞典】[土*塞]缽

以麻布為器體,並塗漆以固定,而作成之缽。為鐵缽之代...

【佛教詞典】出定相

【出定相】 p0481 瑜伽十一卷二十三頁云:云何出定相?...

【視頻】道證法師《枉死與往生--信願的檢討》

道證法師《枉死與往生--信願的檢討》

【視頻】湖南南嶽福嚴寺

湖南南嶽福嚴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