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陀的福報可以跟眾生分享

淨界法師  2023/09/2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陀的福報可以跟眾生分享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壽終之後,生尊貴家,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看彌陀是怎麼發的願。設我得佛,就是假設我得佛以後。當然阿彌陀佛發願那個當下,這以下的願,只是一種虛願,但是這個願,因為彌陀成佛了,所以這以下已經變成一個實願,一種真實的願力,那可不是一句話而已,那是一種真實的功德。他說在他方國土,就是極樂世界以外的國土。他的根機是誰呢?是諸菩薩眾,就是發菩提心的菩薩,包括了凡夫菩薩,也包括了聖位菩薩,但是從經文來看,是偏重、加持凡位的菩薩。

這些菩薩做什麼事呢?聞我名字。這個聞,古人解釋叫聞持,就是說你聽聞以後,你是有一點信心,而且是受持不失。不是說你聽完,你平常心中佛號根本留不住的,你每一天有一定的佛號,肯定有一定的專注力、相續力。也就是說這個佛號在你的內心世界,有某種程度的相續,叫做聞持。一個你對它有信心;第二個,你對它有一種憶持力,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你經常在共修當中,或者定課當中,能夠把佛號受持而不失。這樣子有什麼好處呢?以下講它的功德,在一期生命結束以後,生尊貴家。所謂尊貴家,在古人的解釋包括三種:第一個有權勢;第二個有學問;第三個有財富,三種具足。那麼你因為有權勢、有財富、有學問,受到世人的恭敬、讚歎,就是生長在那種大富長者的家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古人解釋說為什麼阿彌陀佛要發這個願呢?為什麼需要福報大呢?因為在菩薩道當中,你福報大能夠受人尊敬,有利於度化眾生。如果我們修聲聞法,你看聲聞人阿羅漢,他穿得都很簡單,但是我們所有的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肯定身上是掛瓔珞的。在《佛說八大人覺經》上也講到一個觀念說:菩薩你不能讓自己太貧窮。因為貧苦多怨,橫結惡緣,你太貧窮人家看不起你,你很難弘揚佛法了,所以菩薩要福慧二足,因為你福報大,你講話有攝受力了。那麼你這種福報的力量,再加上你正法的智慧,這個法能夠弘傳出去了。當然你福報要用對地方了,你用於放逸那就不對了,是用福報來弘護正法。因為你福報大,你就受到別人的尊重,所以你宣揚佛法的時候,人家會容易聽得進去,是這個意思。

在龍樹菩薩說佛陀有二種功德:一者善根,二者福報。佛陀的善根是不能跟你分享的,你說你念佛以後,突然間阿彌陀佛把智慧送給你,不可能!智慧是不能輸送的,比方說你對阿彌陀佛的信心,比方說你對阿彌陀佛的願力,這個善根這一部分,只要跟佛法聞思有關係的東西,佛陀不能輸送給你。但是佛陀的福報,可以跟眾生分享,佛陀在因地,所修的波羅蜜善業力,他的福報可以跟大家分享的。那麼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等於是分享彌陀的福報。你平常也沒有做什麼佈施、持戒……但是你每天念佛,即便你沒有求生淨土,但是你信心具足,而且有一定的定課,來生生尊貴家。

這個地方的福報要簡別一下,它跟世間的福報還是有所不同。在《楞嚴經》上說,我們一個人沒有發菩提心,沒有成就空正見的菩薩,修習善業力,由善業力所成就的福報,是一種輪迴性的。什麼叫輪迴性呢?因為我們在修福報善業的時候,在佈施、持戒的過程當中,我們心中是夾雜愛取煩惱。我們多少期望因為這樣的善業,而去招感來世的安樂,對來世的安樂有所期待。這樣子就構成印光大師說的善中有惡,因為愛取煩惱就是一種惡法。

那這有什麼問題呢?就是說我用有所求的心、有所得的心,來修善業,來生變成一個大富長者,但是你因地當中,因為善中夾雜惡念,你肯定會放逸,因為你前生就把因種下去了。你一放逸,善根就退轉,就造業了,到第三世就墮落到三惡道去,這是印光大師說的三世怨。就是說第一生造善,第二世的時候享受福報,但是放逸,第三生的時候墮落三惡道。印光大師說第三世的三惡道,其實是跟你第一世是有間接關係的,因為你修善的時候,夾雜著愛取。雖然說你第三世的墮落,是因為第二世的放逸引起的,但是你在因地的時候,第一世就種下去了。

所以在《楞嚴經》上說,我們凡夫修善叫輪迴性的,善中有惡,惡中有善。你剛開始造善的時候,夾雜惡念,你也沒發覺;那第二世的時候,肯定會放逸;放逸的時候第三生,就墮落到三惡道;在三惡道的時候,你起慚愧心——惡中有善,因為你多少有善根,就起慚愧心,起慚愧心開始又修善,又從三惡道出來;三惡道出來以後,又開始修善,修善的時候又夾雜愛取,又開始放逸,又開始墮落,墮落以後起慚愧心……變成一種循環,人天三惡道的循環。我們以有所得心來修學,就是在人天三惡道裡面,不斷的輪迴,叫輪迴性的善業。我們沒辦法做出一個完全百分之百清淨的善業,不可能!因為我們的菩提心跟空正見不具足。所以凡夫所修的善業,叫輪迴性的善業,有三世怨的這個危機。

這個是約著我們業力成就的,那念佛成就的就不同了,當你是憶佛念佛所成就的福報,這個就不是輪迴性,叫做菩提性,因為那是彌陀本願攝受的,那這個福報是完全清淨的,你得果報的時候不會放逸。《楞嚴經》很重視因地的發心,你用什麼心態來做事,你的結果是肯定不同的。《楞嚴經》說:你用沙去煮,煮得很久,叫熱沙;你用米去煮,變成飯。

所以在佛教當中,修善業是一回事,你的心態是很重要了,你心態的準備。這個地方的福德,它的意思並不是我們善業所成就的那種福德,而是因為聞持阿彌陀佛的名號所成就的,所以這個福報是清淨的,是隨順於菩提的。也就是說你在福報現前的時候,你會用福報繼續去積功累德,去增上的,這個叫做聞我名字,壽終之後,生尊貴家。這個福報是彌陀本願攝受的福報,不是我們一般所修的善業那種輪迴性的福報。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皆得解脫

觀世音菩薩,現今極樂世界一生即可續補佛位的大菩薩。...

先有業力還是先有輪迴

問: 先有業力還是先有六道輪迴? 慧律法師答: 這句...

福報大的人,做事情就比較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生活經驗:跟福報大的人一起出...

要想離開畏懼所求皆滿,應該這樣去做

【十二緣所怖。追求苦所依。歸敬地藏者。皆安住無畏。...

他這念頭一動,你折了好大的福

打禪七,就是來用功辦道的。用功辦道是要吃苦頭的,坐...

靠佛號加持,真發厭離心

一、厭離心來自智慧的關照 信、願、行,願這個科目就是...

七佛以來,猶為蟻子

七佛以來,猶為蟻子,蟻子就是螞蟻。這是一個典故,在...

生命就在這樣的重複中不斷輪迴

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需求和貪著。有的人偏向財富,有的...

【大藏經】【註音版】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卷第一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 妙法蓮華經卷第三...

【大藏經】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三十三天...

【大藏經】【註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經】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永明禪師勸世念佛歌

浮世生身事若何 猶如春燕壘巢窠 波波役役營家計 不如隨...

從過去的妄想中走出來

佛法的功德是甚深廣大,它不但有現世的安樂,它更重要...

精進念佛--最殊勝的報恩方法

佛在楞嚴會上《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這麼說;過去佛...

未論學佛,先學修身

未論學佛,先學修身。今開十端,眾當諦聽: 一不欺心 ...

【推薦】一切都順利,其實禍根就種下了

我們歸依佛、歸依法了,就要觀想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

化解和對治瞋心的方法

瞋心,是一種普遍存在的負面心理,通常所說的生氣、憎...

佛陀教誡比丘們如何捨貪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貪,成菩提道;諸比丘等不自...

十方眾生都到極樂世界去,能容納得了嗎

問: 十方那麼多眾生都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容納得了嗎...

佛陀背痛的因緣

一天,佛陀與五百位大比丘來到阿耨泉水邊,除了阿難以...

修行之秘訣--一向專志

一向專志是有成就的菩薩之修行秘訣。大乘經典講阿鞞跋...

在家居士做三時繫念超薦亡人如法嗎

問: 在家居士做《三時繫念》給別人超薦亡人,如法嗎...

不殺生的內涵

很多人對殺生的內涵不能正確理解,或是認為,牛馬豬羊...

藥師法門的意義及修持儀軌

第一:我們為什麼要修學藥師法門 我曾給我的《藥師經》...

忘記是風度,捨得是智慧

只有懂得感恩和珍惜的人,才能獲得人生最大的收穫快樂...

一念十念可往生,為何還要三萬五萬

問: 一念、十念可決定往生,為何要一日三萬、五萬? ...

念佛是無上良藥

【念佛調養生息】:一聲佛號,調養生息,心平氣和,平...

【佛教詞典】煩惱眾

【煩惱眾】 p1189 集論五卷二頁云:何等眾故?謂二眾煩...

【佛教詞典】乳藥

為涅槃經、摩訶止觀所舉之譬喻。謂醫者以牛乳為治病之...

【視頻】《普門品》台語唱誦

《普門品》台語唱誦

【視頻】不要只想依靠別人臨終來助念(宏海法師)

不要只想依靠別人臨終來助念(宏海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