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天親菩薩把八識分成三類

淨界法師  2023/11/0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天親菩薩把八識分成三類

唯識學認為一切法都是我們的心變現出來的,那麼到底我們的心有幾種差別相,先做一個分類,有一個問答,問:【夫言正唯識義,約有幾種識?】

那麼在唯識的這個正確的義理當中,到底把凡夫的心分成幾個類別呢?

答:【經論通辯,有八種識: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賴耶識。如《唯識論》云,識所變相,雖無量種,而能變識,類別唯三:一謂異熟,即第八識,多異熟性故;二謂思量,即第七識,恆審思量故;三謂了境,即前六識,了境粗相故。】

在大乘的唯識的經論當中呢,一般這個通就是一般的分別,是把凡夫的心分成八種,由淺而深八種,哪八種呢?就是包括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叫前六識,這個前六識呢,是攀緣外境的,那麼第七的末那跟第八呢,它們都不攀緣外境,這攀緣向內攀緣,攀緣自我,第七的末那第八的阿賴耶識,總共分成這八個識,這八個識呢在《成唯識論》當中,把它分成三類,它說這個心識所變現的相狀有無量種,就是我們的心裡面有業力,這個心的業力有各式各樣業力變現出來的外境,那外在的因緣每一個人都不一樣,你找不到兩個人完全一樣的,沒有兩個人的生命是完全一樣的,就算你是雙胞胎也不完全一樣,因為你的業力不一樣。在過去生,你拜一百拜,他拜九十九拜,就不一樣了,是吧?不可能兩個因地完全一樣,所以得果報不可能兩個完全一樣。所以從一種所變現的外境,那每個人千差萬別,但是能變現的心,原則上,我們的心態有八種可以歸納的。

這八種呢,一般我們是把它按照它的性質,簡單的分成三類,這三類很重要,這個是天親菩薩的智慧。天親菩薩把八識在三十頌裡面,分成三類,你一定要把它分成三類,你才容易了解:第一個異熟,第二個思量,第三個了境。

那麼異熟是什麼呢?那是第八識多異熟性故。這個多是什麼意思呢?多分,第八識的功能很多,它也可以說是含藏,也可以說是異熟,也可以說是阿賴耶我愛執藏,它有三種功能。但是為什麼天親菩薩給它一個異熟呢?因為它最主要的功能,最能代表它的,最多分的就是異熟為主。異熟簡單來講就是因果,就是果報的意思。它是一個果報識,你所有生命的果報,都是由它變現出來的,沒有阿賴耶識就沒有你的生命體,它是我們生命的大倉庫,這多異熟性故。

第二個思量。當我們的生命出現的時候,你出現一個果報,你可能是一個男人,也可能是一個女人,那麼你一出生的時候,你的內心世界,就會有一種自我的概念,那個自我概念是誰呢?就是思量,我愛執。你很自然會有一種自我概念,我可以去造業,那麼最後也是有一個我來得果報,這種自我概念就是思量,恆審思量,它能夠對它這個生命體,產生很深入很相續的觀察,而產生一種自我概念。

第三個是了境。這個了境呢,依止這個自我,去了解一切的外境,去受用一切的外境。那麼去了解外境是誰呢?是前六識,當然主要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夾帶前五識,去廣泛的攀緣,就是你所接觸的一切人事物。所以它就分成三個:一個是負責變現果報,一個是在果報裡面產生自我概念,第三個是去了解外境,有三種:異熟、思量、了境。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每一種果報都經過三個階段的變現

我們強調業力,我們也講到果報,那麼當果報變現的時候...

你能觀照的心,也是唯心所現的一個因緣

若已了知彼義無者,蛇覺雖滅,繩覺猶在。 我們前面以無...

執著越重,輪迴就越難出去

唐朝有一個百丈禪師,他有一天在百丈山講《金剛經》。...

第八識阿賴耶識的三種功能

一、十八界與阿賴耶識 昨天給大家簡單地提到過一下,唯...

唯識學中的「八識心王」

佛法唯識學中的八識心王是指眼、耳、鼻、舌、身、意、...

唯識中的「異熟能變」

那麼在第八意識的左邊,有一個【一變、二變、三變】。...

太虛大師:八識規矩頌講錄

【開 題】 八識規矩頌,將八識分成四類說明:第一類是...

真正跟外境接觸,也就這麼一念而已

這個果報的受用,我們來看看它的差別。這個差別有兩種...

【大藏經】浴佛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

【大藏經】【註音版】八大人覺經

八大人覺經...

【大藏經】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

【大藏經】【註音版】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

【推薦】皆是識心分別計度,心態決定你的狀態

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

「阿彌陀佛」這四個字的真實義

接著再看第二點,是約著眾生。這是阿彌陀佛所成就的,...

消除人生不幸福的因素

幸福美好的人生,是眾人夢寐以求的願望。古往今來,我...

看遠、看透、看淡

看遠,就是說凡是要看遠。 懷有寬闊心胸,有長遠的目...

法從緣起,果從因生

學習佛法要懂得佛法有兩條根本規律:一條叫法從緣起,...

以利他之心來經營事業

在這個宇宙間,常吹著一股他力之風,它推動森羅萬象、...

口雖說空,行在有中

【疏】罪從緣生,生便有業。招集增漏,偏非道務。今冒...

財富的積累,永遠是建立在誠信上

2007年底,上海市政管理局,收到一封,寄自英國華恩厄...

對業力生死凡夫,不能談玄說妙

若據平等法門,非垢非淨,則欣厭無地,折攝何施。但今...

佛教的社會責任

由發心中去承擔責任 經常對信徒們說要發心,但是很少要...

知因達果

梁武帝很相信志公禪師,而其他一般人也很相信他,不論...

不要為了吃素而與家人生煩惱

選擇吃素,原因多種。有些人是為自己的健康,有些人是...

持戒念佛的唐代大詩人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

臨終助念遭親屬反對,應該如何應對

問: 作為佛弟子,父母去世應以佛教方式助念送往生,...

大安法師:煩惱不斷能往生嗎

問: 弟子煩惱不斷,意惡重重,甚至還造作身口意罪業...

趙州禪師的「十二時歌」

趙州從諗禪師所著《十二時歌》情真意切,頗顯禪僧家本...

【佛教詞典】秘密

(術語)秘為秘奧之義,言其法門之深奧也,密為隱密。...

【佛教詞典】三摩地三摩缽底三摩呬多寬狹差別

【三摩地三摩缽底三摩呬多寬狹差別】 p0226 瑜伽釋十六...

【視頻】惟賢長老《藥師法門與人生佛教》

惟賢長老《藥師法門與人生佛教》

【視頻】夢參老和尚《本煥老和尚血書普賢行願品》

夢參老和尚《本煥老和尚血書普賢行願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