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生活的迷失與覺醒

淨慧法師  2023/10/1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生活的迷失與覺醒

現在有不少人學佛是從功利的目的來求神拜佛。如果從功利的目的學佛,他的心量是很小的。為了暫時的目的學佛,如求財、 求子、求好運、求陞官、求免其病等等。這些求對不對呢?我覺得這些求都是對的,也是有效的。有不少人說學佛後身體好了,家庭平安了,事業順利了,這很對。假使信佛不能帶來好處也就沒人來學佛了。

信佛是能健康、平安的。這是為什麼呢?我覺得是信息的反映。大乘佛教說,佛菩薩的法身遍一切處,就像收音機一樣,只要把頻率撥對了,就能產生作用。佛的感應也是這樣,只要我們信佛菩薩的願力,我們乞求、呼喊就會有感應。有人說到某寺院去身體就好了,這是因為寺廟裡都有一個良好的信息場。

我們稱寺廟為道場,是修道之場。有這麼多帶有好的信息的人到這個道場來,也就給這裡留下了很多好的信息。但是,是否有感應,也跟每個人當時的心態有關。如果你自己的心態與這個道場沒有產生共振、共鳴的話,那也是不會有效應的。

假使我們僅僅是為了一己的平安、幸福來信佛、拜佛是不夠的,因為這樣不能提高層次。我們應該把佛菩薩的悲智雙運的精神貫徹到我們信佛學佛的實踐當中去。悲智雙運是一種什麼精神呢?應該是希望能代眾生受苦。

有人說,我信佛真有感應,有一次我上五台山,前面的車子翻了,我一路念文殊菩薩,所以能倖免於難。這種心量是不夠大的。慈悲,慈能與樂,給眾生安樂;悲能拔苦,解救眾生的苦難。如果不能拔苦與樂,慈悲何在呢?但是也不能一味地慈,沒有智慧的慈悲也可能是感情用事,有智慧的慈悲才能從感情裡昇華出來。

我們一定要具有大慈悲心,具足大智慧,有這兩樣,就像車子有兩輪、鳥有兩翼,才能飛高至遠。飛高是上求佛道,至遠是下化眾生,所以作為佛教徒是永遠沒有休息的,永遠都應為眾生勤懇地奉獻。

我們說的生活禪,如果就生活本身來說,應該是從迷失的生活到覺醒的生活,這個過程是生活禪,這是第一步;第二步,從生活的覺醒到生活的超越,這也是生活禪。

學佛的最終目的,也可以說學佛的起步就是要跟生活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如果不能與生活緊密地結合起來,生活歸生活,信仰歸信仰,把生活與信仰打成兩節,那我們學佛永遠都不會有收穫,不會有真正的體驗。只有把佛法的精神,也就是戒定慧的精神、利他的精神、慈悲的精神、智慧的精神具體地運用到生活的每一個方面,運用到做人的分分秒秒當中,這樣才能得到信佛的效果。

要時時處處照管好自己,要用佛法的精神佔據我們生活的分分秒秒,所有的時間,所有的空間。這樣我們就能成為一個法的化身,成為一個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薩行者。學佛不能如此,那就會是一個說食數寶的人,我們真正把佛法的精神食糧吃到肚子裡去,我們才是一個擁有佛法的人、體現佛法的人,才真正是一個學習生活禪的人。

現在的社會是一個非常忙碌的社會,也是一個挑戰、引誘特別強烈的時空環境。我們舉目時刻都可以見到利慾在引誘我們,在向我們挑戰。我們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中做一個潔身自好的人、做一個品格高尚的人、做一個淨化的人、做一個身心健康的人、做一個自利利他的人?那就要用佛法的精神經常地、時時刻刻地來熏陶自己,使我們迷失的生活向覺醒的生活、淨化的生活轉向。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慧法師文章列表

人生的老病死非常無奈

到了老了,你看人的一生,你想想,是毫無意義的。幾歲...

宣化上人:人生第一件大事是皈依三寶

我們人生第一件大事,就是能皈依三寶。你皈依三寶這件...

自己為自己負責

在南傳佛教中,出家人,早晚要用這麼一段話:我們不能...

一個人沒學佛時,他就是要依靠某種東西來過日子

[塵非常住,若變滅時,此心則同龜毛兔角]:[變滅],就...

赤裸裸地來到這世間,亦兩手空空的離開

《四十二章經》中,佛說: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

船子和尚與夾山禪師

這幅圖描繪的是禪宗極為有名的公案,說的是唐代夾山善...

有些事需要破格處理,結果才會更好

世間萬事都有一定的格局,有時候格局也不是一成不變,...

活出生命真正的價值與意義

正月初五拜財神,是中國傳統的漢族民俗。大家既然來拜...

【大藏經】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

【大藏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療痔病經

佛說療痔病經...

【大藏經】佛說當來變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

居士修福的重要性

出家眾和在家眾,從禪宗的角度來看,在修行開悟這一點...

入禪之門第一講:什麼是禪

今天講第一個題目:禪是什麼,或者說什麼是禪。這是個...

四祖道信禪師的念佛禪

道信禪師根據《觀無量壽經》的教誨闡述了心與佛的關係...

感恩包容分享結緣——禪與現代人的生活

一、大乘佛法核心智慧與慈悲 我們今天所在的這個地方,...

淨界法師:寧可在山中睡覺,也不要在都市辦道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小國家,這個小國家有一個獵人,他...

學佛人的五種種性

在唯識學,它把我們每一個人--學佛人,分成五種種性:...

淨界法師:十念必生願

我們看第十八願的:十念必生。前面的消除災障、增長福...

尊重,從記住名字開始

面對一大堆人名,人們最關係、最感興趣的,仍然是他自...

「捨身心求往生」與「求加持痊癒」矛盾嗎

問: 印祖說過,當人重病時,舍下身心求往生,若壽未盡...

佛教基本理論

1. 四聖諦 諦(satya)的含義是實在、真理。四聖諦即苦...

水牛王的故事

南無阿彌陀佛。各位吉祥。在道場白華庵,跟大家分享佛...

佛的無奈

一般人總以為佛陀神通廣大,法力無邊,想要做什麼就能...

【推薦】你怎麼知道你師父是菩薩示現

諸位我們要知道一個觀念:只要你的師父還在,你不要說...

慈法法師:淨土法門的殊勝利益

淨土法門的殊勝利益,就在於它是個極特別的法門,不是...

我們哪天離開過這具骷髏

古大德常講,修行人三常不足,要少睡、少吃、少穿。因...

道宣律祖傳記

代有覺人,為如來使。龍鬼歸降,天神奉事。聲飛五天,...

【佛教詞典】有心無心二地

【有心無心二地】 p0553   瑜伽十三卷十三頁云:已說...

【佛教詞典】觀世自在

觀世音菩薩的別名,因此菩薩時常觀察世界而自在拔苦與...

【視頻】慧律法師《大佛頂首楞嚴王真言》

慧律法師《大佛頂首楞嚴王真言》

【視頻】妙境法師《背經能幫助心清淨》

妙境法師《背經能幫助心清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