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教故事
慧律法師
大安法師
淨界法師
印光大師
夢參法師
佛經咒語
阿彌陀佛
觀音菩薩
地藏菩薩
佛法入門
佛學問答
念佛
智慧
福報
放生
因果
修行
戒淫
懺悔
全部文章(第21頁)
【隨機推薦】
修學佛法不要永遠停留在「知道」
這個地方為什麼講勤修加行呢?古德註解上說,一個菩薩深深...
燒一萬個元寶,就可以免除災難嗎
問: 有個自稱天人的人,說我孩子過去世是個獵人,將來會...
淨業行人應當遠離這十種地方
學淨土法門的人,他的本懷是要出離三界的輪迴,遠離五欲六...
「十念法」到底怎麼念
問: 印光法師十念法,是十口氣念佛還是念十聲?臨終十念...
曾以為非,今則為是
我們現在常常提到一個詞:三觀。三觀就是一個界定的標準。...
淨土法門為什麼要修五念法門
問: 修淨土法門為什麼要修五念法門?五念法門的內容是什...
【薦】
臨命終時永遠記住一句話:往事不堪迴首
諸位!我們一定要知道,你平常不管怎麼用功,臨命終永遠記...
他頭頂智慧光,行走撼寰宇,攝念佛人行歸淨土
他曾是無諍念轉輪聖王的第二王子,與父共同發願建立淨土,...
嗔是在你心中活動,傷害的正是你自己
當然這是一個有相的觀察,或者我們也可以根據無相的觀察,...
由於不聽聞此法,有一億菩薩退轉菩提
【原文】 阿逸多①!如是等類大威德者,能生廣大佛法異門...
願生淨土者,必須要發菩提心
剛才所講的引導力,這個是從聖道的角度來講的。我們再從淨...
你得有一分相應,才能夠生到淨土去
以前我們聽到其他的經論教導我們:心淨國土淨,心淨眾生淨...
為什麼供養佛菩薩,不能有慳吝之心
問: 供佛時為什麼要選擇最好的供具和供品呢?為什麼供養...
不可妄自尊大而輕視古德,又不可甘心暴棄而不為豪傑
【原文】 本朝尊宿①,自洪武②至今,殆不多見。無論唐宋...
只有「無住」,才跳得出三界
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發...
地藏菩薩的化身無處不在
【文殊師利。時長者子因發願言。我今盡未來際。不可計劫。...
多欲為苦,生死疲勞
《八大人覺經》上有句話說:多欲為苦,生死疲勞。為什麼叫...
德的光輝跟世間的相貌完全不一樣
當你念阿彌陀佛心咒的時候,你要想:我的心跟佛的心是一心...
懺悔的前提和方法
問: 懇請法師慈悲詳解慚愧心和懺悔心以及如何懺悔? 宏...
念佛三昧是否就是安住一念心性
問: 請師父開示,念佛三昧是否就是安住一念心性? 淨界...
怎麼才是清淨的佈施
云何菩薩其施清淨?若諸菩薩殟波陀慳。 前面是講廣大,這...
佛與提婆達多所結的冤結
昔時,佛與大比丘們一起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游化。當時,...
面對魔軍的這十支隊伍,能不能打勝仗
這個菩薩道裡面特別強調忍的力量,超過持戒、精進、禪定一...
斷疑生信修善法
問: 近來遇到朋友圈發來的各種為重症患者募捐的信息,弟...
【薦】
愛女的離世,讓我扔掉「鐵飯碗」,捧起「金飯碗」
回想自己走過的人生道路,從小到大幾乎都生活在順境之中:...
淨宗大德彭際清居士
彭際清(1740~1796),名紹升,字允初,號尺木,...
他們說那裡「風水」不好
一日,佛源老和尚對僧人說:某某下面那房子可以住人啊。 ...
八宗共祖的龍樹菩薩
一、被佛陀點名出生 龍樹(梵文:Nāgārjuna),...
龍樹菩薩:廣大發願頌
所有一切眾生類,過未現在世無盡, 而諸佛剎廣無邊,彼無...
【薦】
地獄的境界從哪裡來的
有這麼一個例子,也是《安士全書》裡面的,在《萬善先資》...
真實無偽的慈悲心如何生起
問: 真實無偽的慈悲心如何生起?因為什麼而生起? 大安...
此三身佛,從自性生,不從外得
善知識,既皈依自三寶竟,各各志心,吾與說一體三身自性佛...
思慧很重要,沒有人可以取代
從我們學習的角度,聽聞佛法很重要,思慧也是很重要!諸位...
禪宗對六識空性的體證
六識是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對境所產生的六種認知作用,即眼...
「死期敗烈」是淨土行者的甚深法寶
我們在學習印祖文鈔的時候,遇到一個詞死期敗烈。 在《與...
如是行去,必得往生極樂邦——截流大師的故事
《淨土聖賢錄》記載,康熙二十一年七月初九,常熟地區發生...
念地藏觀音聖號和念彌陀名號有什麼區別
問: 念地藏菩薩、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名號有什麼區別?...
鱉謀猴肝失摯友
昔時,釋迦牟尼佛與一千二百五十位常隨大比丘眾,游化至捨...
這個咒能夠拔除一切業障的根本
我們能聽到得生到淨土的咒也是不容易的,這個咒大家都叫往...
放經書的書房挨著衛生間,這樣是不是不恭敬
問: 家裡有佛像也有經書,但家裡的書房直接挨著衛生間,...
一心不亂和念佛三昧的區別是什麼
問: 念佛到一心不亂和念佛三昧的區別是什麼? 大安法師...
出家人的袈裟為何如此殊勝
時值酷暑,不少居士來到寺院禮佛,稍一走動就會滿頭大汗,...
這是難中之難,沒有比這更難的了
這是難信法,於難信法要生決定信。《無量壽經》特別講到,...
誦經時如何隨文入觀
問: 法師,誦經的時候是隨文入觀,還是就一字一字地往下...
【薦】
大安法師:我能夠學佛的因緣也是由於生病
疾病由來是藥方,深知生死是無常。 重刑受過悲牢獄,劇苦...
自我激勵,思惟暇滿難得
第一個,人道的暇滿。 就是說,我們無量劫來在三界當中流...
「把全體果覺授與薄地凡夫」是什麼含義
問: 法師,阿彌陀佛把全體的果覺授與薄地凡夫,這句話是...
定業能不能轉?有這樣一個比喻
過去咱們說,定業不可轉。說你那個人命已經定了,你轉不動...
業障很重,但不妨礙往生
比如你的命運要生絕症,生命要終結,那你忽然在這個時候,...
句句消歸自心
祖師們常常教誨我們,要做到句句消歸自心,如說修行。也就...
不要隨便發願,你的願力就是引導力
佛法的修學我們慢慢進入到主題,四個道次第,這個次第不能...
「疑」是修行的最大障礙
我在五台山時候,有很多人到山上問我,說:師父,我念佛好...
短時間的修行就能把無量劫的輪迴解決
淨土法門下手的方法又極為容易,你只要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
念一佛就等於念十方佛
念一尊佛就等於念十方三世一切佛,何以故呢?一切諸佛所證...
何為有淨土,何為戲論
什麼叫淨土?這個話好說,但是淨土可不是簡單的。這是法界...
佛陀入滅給我們什麼警覺
佛陀轉法輪以後,既然示現是一個凡夫,就必須要示現老病死...
宗賾禪師勸參禪人兼修淨土
【原文】 夫以念為念,以生為生者,常見之所失也。以無念...
把人生的順逆因緣,當做成就自己的一種方便
若知自性是眾生,故願度脫,自性是佛道,故願成就。 這種...
要想了生脫死,應先知道自己的工夫
古人說: 靜中工夫十分,動中才有一分; 動中工夫十分,...
怎樣對待現代人的離婚問題
問: 現代人的婚姻很脆弱,離婚率很高,對小孩的負面影響...
善業一停止,惡業就要當頭了
我記得那時候我們家那裡有個木匠,他講你們這站的筆直像斧...
負債為牛之宿緣
昔時,佛與千二百五十位常隨大比丘弟子及眾多菩薩,來到捨...
持名念佛為往生淨土之要
竊惟淨土之為教也,肇始於釋迦世尊,闡揚於歷代聖賢。於是...
不管外境順或逆,人生的酸甜苦辣都要去嘗
我們大家都發了菩提心,我怎麼知道我的菩提心是屬於偏的,...
把觀音菩薩看作彌陀的化身,是否有佛經根據
問: 法師講過,把觀世音菩薩看作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不知...
極樂也是夢幻泡影,是否就不值得求往生
《金剛經》裡面講一切法如夢幻泡影。理上的確是這麼個理,...
如何發大心、立大願、修大功課、回大向
問: 請法師詳細開示:如何發大心、立大願、修大功課、回...
你不想對立,那就用「自他交換」
前面的七重因果,是偏重在事相。從因緣上觀察,我們跟眾生...
「淫」是男女間彼此歡喜,怎麼會有冤呢
冤業有三:如雲人死為羊,羊死為人,死死生生,遞相吞啖,...
日落西山憶故鄉,急需檢點辦資糧
佛法教導我們:人要自己掌握命運、掌握生死,就是避免我們...
【薦】
做好這四大步驟,為往生做準備
一、提起佛號 蕅益大師強調:提起佛號,淨土宗念佛不一定...
菩薩戒為何要禁止蓄養動物
畜生道,人類為了要得到它的肉,為了吃它的肉,往往就是把...
極樂世界蓮花開敷的時間
西方三聖現前,就在那一刻,我這個我,就是代表著一切念佛...
「專修」與「雜修」如何區分
嚴格地說,中國人是雜修的佛教。例如:為了求現生的健康、...
智者大師一生的故事
自幼喜佛,夙願出家 智者大師法名智顗,俗姓陳,生於梁武...
一口氣不來,便向驢胎馬腹胡鑽亂撞
諸仁者,生死事大,無常迅速,生不知所從來,死不知所從去...
如何才算初具信願
問: 我是初學者,與淨土有緣,聽了您的開示後知道了如何...
往生淨土後為什麼能得到不退轉
無論是什麼樣的功夫淺深,只要信願持名感通彌陀願力成就,...
如何理解淨土法門的事持與理持
淨土法門有兩種的修學,一種叫做事持,一種是理持。 事持...
極樂世界以意為食,為何還要上大供
問: 《無量壽經》說極樂世界意以為食,那為何還要上大供...
改命不是靠捷徑,而是修善因
他是善心,修的善業,才感得這個善的境界。如果生到非洲,...
如何轉業力?如何懺悔消業
識得業力,不隨業轉 (因某寺院失火之因由,師父和大家談...
為什麼要求生西方而不求生東方
問: 請問法師,東方淨土和西方淨土有何差別?為什麼一定...
色受想行識的生命
佛陀把我們的生命分成五個部分,第一個是色蘊,就是我們的...
強盜樓陀的故事
佛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其時舍衛城中,有一個強盜叫樓...
在名號中化解我們凡夫的心
因果輪迴是正知正見,如果撥無因果就是大邪見。所以我們要...
能折伏情慾稱為善,能滅除情慾稱為聖
【原文】 喜怒好惡嗜欲,皆情也。養情為惡,縱情為賊。折...
修空觀的人要空掉什麼
問: 師父講到我們要修空觀,不要住在外來的空上,在具體...
生死苦海,非念佛莫出離
【原文】: 娑婆世界,以音聲作佛事,生死苦海,非念佛莫...
作福不如惜福,悔過不如寡過
【原文】: 學道之人。骨宜剛。氣宜柔。志宜大。膽宜小。...
思想不改變,生命的歷史就不斷重演
為什麼我們說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你懺悔,你...
你念什麼就往那個法界走
問: 法師您講到說十法界形成的原理和念佛的原理是一樣的...
具此三福,則淨業大成,往生上品
戒定慧三學,為學佛及修淨業者之根本,而戒尤為要,故《觀...
不念彌陀更念誰
念佛一法具有這麼大的利益,阿彌陀佛以他的同體大慈悲心這...
拜懺時怎麼做才能感應到三寶的加持
問: 拜懺時怎麼做才能感應到三寶的加持,才可以滅罪呢?...
蓮池大師一生的示現:若要生死自在,唯有老實念佛
萬曆四十三年七月二日,傍晚,杭州雲棲寺丈室內。八十一歲...
唯為生死為菩提,如是發心名之為正
一個修行人有八種思考模式,我們首先先了解的,我們要對一...
如何幫助不務正業的人早日回頭
問: 如何幫助一個有賭博,不務正業的人早日回頭? 大安...
凡是佛所說的法,你都不要譭謗
造五無間,誹謗正法,毀呰賢聖,離諸善法,具諸惡法。我們...
【薦】
為奶奶「回家」保駕護航
時光流逝,轉眼奶奶已經去世幾年了,在我回去照顧她老人家...
正門西方極樂,門餘八萬四千
大家要知道,門餘八萬四千,漸頓則各稱所宜,隨緣者則皆蒙...
富那奇墮餓鬼道的因緣
昔時,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精舍。一日,舍利弗與大目犍連...
【薦】
千般裝點,只為半寸之眼;百種音樂,只為一豆之耳
【原文】 千般裝點,只為半寸之眼。百種音樂,只為一豆之...
沒有煩惱才是真正有福報的人
我們的功課是什麼?我們的功課是放下。做了就放下。不要執...
除了自己的業障,共業也是要懺悔
懺悔業障非常地複雜,複雜到什麼程度?我們開闊一些講。 ...
地藏菩薩手裡的如意寶珠有什麼作用
【爾時。一切諸來大眾。咸見如是種種雲雨。亦聞如是諸法音...
有位老者皈依後一直睡不著是怎麼回事
問: 請問法師今天我遇到一位老者,他說:今年4月份皈依...
《法華經》開示面對事情的三個態度
《法華經》說: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
我的這顆心到底是哪個「心」
問: 我深信大千世界是依心而成的,可是哲學中提到兩種世...
欲修孝順者,須念念與戒相應
世出世法,皆以孝順為宗。《梵網經》云:孝順父母師僧三寶...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原文】 般若心經云: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
聽聞佛法能調伏煩惱
我們看佛陀說法的功德,這個法,它透過佛陀的音聲傳到我們...
舍利不是試金石
當年夢參老和尚往生荼毗以後,真容寺官方還沒有發佈任何消...
事業的成功與否跟因果有關聯性嗎
問: 我是一名本科應屆畢業生,最近一年來,看到身邊很多...
極樂世界是人們在困苦中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嗎
問: 西方極樂的金碧輝煌和不輪迴,是不是2000多年前...
念佛生淨土,方是大乘不可思議的圓頓法門
【原文】: 證心大德。問心要於予。予曰。心要莫若念佛。...
用零散的時間來修系緣念佛法
我們常說,念佛一定要建立在信願上,要用心把念佛人自我的...
一切懺法,念佛最勝
我們造作的無量無邊的惡業要懺除,靠其他的懺法,效果都不...
法門沒有高下,成敗只看你的發心
在佛門當中,蕅益大師提出了三個修學法門,你是持戒,受戒...
在家修行之要
在家居士,五欲濃厚,煩惱根深。日逐現行,交錯於前。如沸...
應該念阿彌陀佛還是觀世音菩薩
問: 我學佛是因為觀世音菩薩示現了一下。我現在應該念阿...
誦普賢行願就能不墮地獄,那因果怎麼體現呢
往昔由無智慧力,所造極惡五無間, 誦此普賢大願王,一念...
佛法貴精不貴多
【原文】 佛法貴精不貴多。精貫多。多不能專精。故提綱挈...
僧尼破戒者
【僧尼破戒者,所謂畜養奴婢僮僕牛驢車乘田宅、種植園林華...
心能夠無住,得這四種好處
這個地方講到真如三昧的第四種功德。我們前面講過引發種種...
生病生得越厲害,這時候更要念佛
這是對女弟子意安的開示: 念佛卻病。 可見這個意安在生...
以這種態度來茹素,自然能身心清淨
為了健康長壽,療病養生,近年來,人們不斷從醫藥與飲食上...
想求的求不到,想捨的又捨不脫
學佛的想求解脫,我們知道,不想執著,不想煩惱,這麼容易...
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在我們大乘佛法的修學當中,佛陀的慈悲開了很多很多的法門...
寶誌禪師《大乘讚》十首
一、 大道常在目前,雖在目前難睹。 若欲悟道真體,莫除...
大智慧人,深悟唯心,必勤念佛
【原文】: 天地萬物。皆有始終。有形象。有方隅。有分劑...
父母未生之前誰是我,生我之後我是誰
菩薩雖然利益眾生,看眾生受苦,終日度眾生,但不見眾生相...
往生咒源自何處,有何功用
問: 往生咒源自何處,有何功用? 大安法師答: 往生咒...
念《藥師經》專門對治九種橫死
我們剛才講到一個橫死,不該死死了、意外發生的,這裡有九...
降伏頑固的不良情緒
根本煩惱,是最頑固的不良情緒。這類情緒有六種:貪、嗔、...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原文】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制之若無,斯為聖人。...
「香光莊嚴」是有何含義
問: 請法師開示下面一段話的含義:如染香人,身有香氣,...
住宅內如有蟲蟻,應當如何處置
有人寫信問我:住宅內如有蟲蟻,應當如何處置,打掃時,必...
長相的莊嚴與否,跟善惡業力有直接相關
請看第三各得真金色身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悉真金...
外在的世界是你內心創造出來的
我們從世俗諦來看,從世俗諦來看,你從什麼地方來。你可以...
阿彌陀佛也是古佛再來
當釋迦牟尼佛在講了《法華經》之後,稀有難遭,極為殊勝,...
繞佛一匝得授記
昔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當時城中有一位婆羅門...
要遠離這五種相,才是「無分別智」
丁二、廣釋 分六:戊一、釋名無分別智;戊二、釋成立相;...
打知名度的多,真實了生死的少
佛法進入末法的時候現在我們已經快三千年了,進入末法已經...
念楞嚴咒半年都會背了,為何不產生效果
【阿難當知。是咒常有八萬四千那由他。恆河沙俱胝。金剛藏...
懺悔有這三種方法
懺悔有幾種方法,有取相懺,有作法懺,有實相懺。這裡談到...
依著這個神咒就能離苦得樂
【十方如來。含此咒心。於微塵國。轉大法輪。】 這個《楞...
臨終十聲念佛與一生五逆十惡孰輕孰重
臨終念佛十聲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一生都在造五逆十惡...
寧生邊地疑城,不去六欲天宮
唐代的道昂法師、慧光法師、壽洪法師,他們確實在修道人裡...
遵式大師:校量念佛功德說
大般涅槃經云:假使一月,常以衣食,供養一切眾生。不如有...
佛陀為什麼要示現「入胎相」
入胎相:父淨飯王,母摩耶夫人。經云:處兜率天,弘宣正法...
你能夠持他的聖號就已經得救了
《地藏經》又給我們一個啟示:地藏王菩薩每日清晨隨順人間...
參禪無秘訣,只要生死切
今之參禪不靈驗者,第一無古人真實志氣,第二不把生死無常...
五台山唐代誠慧大師化毒龍傳
唐朝末年的高僧誠慧,是山西靈丘李氏之子。本來他的雙親沒...
「精進」有十種利益
精進十種利益,謂修菩薩行者,於諸梵行,念念進修,精勤無...
修學佛道卻變成外道,自己還不知道
若能了達法身乃解脫自在,離一切二法之過,而以正智觀察我...
佛陀為什麼要施設種種方便法門
佛陀的說法有三個主題:第一個,先說明說法的內容;再說明...
五陰身不可以離開法身,法身也不能離開五陰身
如果如來的清淨法身與五陰身不異,就是兩個是平等的,那就...
應當用這種心,才能遠離一切魔障
【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
【薦】
一生念了無量數的佛號,為何卻沒往生
為什麼要學佛法?佛是覺,你要生極樂世界有生極樂世界的方...
念《阿彌陀經》,等於到極樂世界走了一遍
我們上晚殿主要是念佛,念阿彌陀佛。這樣安排的目的,就是...
一句佛號,超越供養佈施
一個人煩悶糾結的時候,你為他開解,那是最好的禮物。對於...
【薦】
危機是人生的常態,不要懼怕危機
聖嚴法師曾在金融風暴期間鼓勵台灣企業家,在面對各種危機...
放生是否屬於著相
問: 放生是否著相? 大安法師答: 持戒,戒律的開遮持...
能夠信願持名,就是多善根多福德
什麼叫多善根?多善根不是你自己有多少善根,而是阿彌陀佛...
受持少法就能獲得很多福德的修持法門
昔時,佛在海龍王宮,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及眾多大菩薩隨...
法佈施裡面最大的功德
用淨土法門來勸勉眾生,這是法佈施裡面最大的,於是功德也...
念佛一定是有感應的
念佛一定是有感應的。感是我們信願持名為能感之機,應是阿...
文殊菩薩為如馨律師受衣的故事
明朝有一位如馨律師,字號古心,是溧陽楊氏之子。在明朝嘉...
佛陀為什麼沒有主動說法,而是等待眾生祈請
我們知道,佛陀在出家的過程是遠離人群的,這個過程是可以...
四正勤和四如意足
四正勤以精進為體 四念處其實是很難講的。四念處雖然只有...
修行的各種障礙都有哪些
修行地藏法門最主要的功能或目的是為了消除業障。然而何謂...
出家感悟:不念過去不畏將來
當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糾結於是該成家立業,還是出家修...
十念記數念佛方法
光近來得一攝心念佛方法,若已成片,固不須此。若未成片,...
佛陀為何要示現「納妻相」
四、納妻相:經云:游於後園,講武試藝,現處宮中,色味之...
念佛人能往生西方,但禪密行者成就後去哪裡
問: 淨土法門念佛往生西方,禪、密行者功成後去哪裡? ...
經驗的第一義諦,才是真實的金字招牌
大慧,譬如帝釋名為因陀羅、釋迦、不蘭陀羅,如是等諸物,...
參究念佛的利與弊
念佛的方法有多種,比如像觀想念佛,觀像念佛,實相念佛,...
培養善根福德因緣,就在等那一剎那頓悟
以法身是以心體絕待離緣故;心的體性,這個是真實義,所以...
佛教道場二十種法會法事
法事是寺院道場重要行事之一。在所舉辦的法事當中,有的是...
北宋高僧死心悟新禪師
好,各位有緣,阿彌陀佛。我們今天的內容稍微久遠一點,要...
今生錯失淨土,六道劫數長遠
以今生的修行,總有點戒定的功夫,也信點因果,也努力地修...
譏呵僧眾過失,說僧團是非,將自失善利
若見是非之事,不得譏訶。若發言嫌責者,自失善利,非入寺...
「隨緣」與「攀緣」本質上的不同
問: 隨緣與攀緣如何解釋? 大安法師答: 這兩個概念有...
不為慈悲以修西方,卻欲嗔恨而墮為神
【原文】 世有疾惡者,謂世間為惡人,予力不能治。死必為...
極樂世界的人死後又去哪裡呢
問: 西方世界的人有些也是有生命界限的,那麼他們在西方...
【薦】
法師念佛時很享受,為何弟子卻覺得很難受
問: 怎樣才算真信切願?是不是不必身勞形苦的念佛,也可...
人之所以煩惱,只因常好為人師
大慧,已得自覺聖趣之菩薩,由於已了達於一切法性本無所有...
佛說六年苦行的宿緣
一日,佛與五百比丘一起聚集在阿耨大泉池畔,這五百位比丘...
造佛塔勝報緣起
有一次,佛告訴阿難:我現在在大眾當中,簡要說明造塔所得...
把「空」認為沒有,就會成為斷滅見
心經主要是講照見五蘊皆空,空是把五欲、八風看空。 如果...
這是大孝中的大孝
【原文】 人子於父母,服勞奉養以安之,孝也。立身行道以...
不要用高僧大德的話,去否定另一位高僧大德的話
問: 現在有一種現象,就是拿著一位高僧大德的話去否認另...
釀酒賣酒者應當這樣懺悔
【原文】 賣酒者當自念云:五穀本以養人,今糜爛為酒,使...
往生是現在的事,不是臨命終的事
佛的真實的智慧是可以解脫生死的,而現在外道呢?著於言語...
讓我們輪轉不休受痛苦的就是五欲
無量劫以來我們在五欲六塵打滾,你說對五欲六塵能夠通體放...
中陰身一現前,累劫的善惡業力也都會現前
陰境若現前,這個陰境,就是中陰身境界一現,就是知道中陰...
母親離世的警醒
我出生在一個佛化家庭,家裡三代人都有佛教徒,因此我的佛...
狗要吃屎理他做甚,魔力強勢不要爭鋒
至於某某外道,所偽造之書,吾人只好任彼所為,各行各道。...
迴向給眾生,眾生能得到利益嗎
迴施眾生得益疑 迴向佈施給眾生,眾生真實能得到利益嗎?...
上一頁
第21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第32頁
第33頁
第34頁
第35頁
第36頁
第37頁
第38頁
第39頁
第40頁
第41頁
第42頁
第43頁
第44頁
第45頁
第46頁
第47頁
第48頁
第49頁
第50頁
第51頁
第52頁
第53頁
第54頁
第55頁
第56頁
第57頁
第58頁
第59頁
第60頁
第61頁
第62頁
第63頁
第64頁
第65頁
第66頁
第67頁
第68頁
第69頁
第70頁
第71頁
第72頁
第73頁
第74頁
第75頁
第76頁
第77頁
第78頁
第79頁
第80頁
第81頁
第82頁
第83頁
第84頁
第85頁
第86頁
第87頁
第88頁
第89頁
第90頁
第91頁
第92頁
第93頁
第94頁
第95頁
第96頁
第97頁
第98頁
第99頁
第100頁
第101頁
第102頁
第103頁
第104頁
第105頁
第106頁
第107頁
第108頁
第109頁
第110頁
下一頁
宏海法師
福報
超度
菩薩戒
斷除口業
明海法師
因果報應
虛雲老和尚
永明延壽大師
心經
學佛修行
法語系列
妄想
本源法師
順境逆境
離苦得樂
佛弟子文庫 fodizi.tw
文庫首頁
返回頂部
全部欄目
網站郵箱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