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你要檢查一下,哪些帶得走哪些帶不走

淨界法師  2020/10/18  大字體  護眼色

你要檢查一下,哪些帶得走哪些帶不走

從思惟死歿無常跟生死的過患,我們得到了三個結論:

第一個,生命是無常敗壞的,不得安穩。如果你願意在三界裡面繼續流轉下去,你要做好心理準備。佛陀說,這個業力是飄來飄去的,今生在這裡,來生到非洲,再後面飄到三惡道,就變成一隻狗。就是說你永遠沒有安全感。

諸位!不是你說了算的,三界沒有安全感的。你說我來生要去哪裡,除非你是乘願再來的大菩薩,否則來生你沒辦法規劃的,因為你無量劫造的業。你有那麼多的抽屜,你知道會打開哪一個抽屜嗎?你不知道。

所以,業力凡夫是做不了主的,這個業力要把你飄到哪裡去,你做不了主。這個種子要飄到哪裡去,你不知道。所以只要一天沒有離開三界,你的生命永遠充滿了不安穩。弟子心不安,無常敗壞不得安穩。

第二個,生死輪迴無有止境。它沒有停止的一天,除非你做出改變,它不會自動停止的。所以佛陀喜歡用大海作比喻。你看大海,沒有邊際,看不到陸地,關鍵在這裡。你死了以後又得一個果報,死了又得一個果報。

不是說你不想面對它就沒事。不想面對它,你的結果只有一個,就是繼續輪迴下去。直到哪一天,你真的害怕了,踢到鐵板了,你還是要處理這個問題,遲早要處理的,因為你不處理它,它就繼續地下去,不跟你客氣的,這生死輪迴是沒有止境的。

第三個,輪迴是毫無意義的。諸位!修行也很痛苦。我們要減少休閑時間來聽課,要減少休閑時間來拜佛,參加佛七、佛一。但是這個痛苦是有意義的,可以換取來生的解脫。否則你繼續輪迴到三惡道去,受刀山油鍋之苦,那是白受,你不會因為這個苦而增上的。只要你還沒有覺悟,所受的痛苦全部沒有意義,因為不會增上,你也不會記取教訓。輪迴毫無意義,就像宗大師說的,我們每一生都隨順妄想,都想追求很多東西,結果就是你現在這副德性,什麼都沒有。

佛陀選擇放棄他的妄想,結果他萬德莊嚴。這是很清楚的事實。就是說我們不斷地去攀緣、去追求,結果我們每一生死亡時,都是萬般帶不去,只有業隨身。然後就開始失望,到現在我們什麼都沒有,弄得滿身是業障。為什麼呢?因為我們不願意放棄妄想,不願意從妄想裡走出來。佛陀選擇了出離心中的妄想,結果他清淨莊嚴,「佛為法王,於法自在」。所以輪迴毫無意義。

你看我們生生世世在輪迴當中,得到什麼教訓?沒有。我們只有看經典才得到啟示。

諸位!日常生活不會給你任何啟示。很多人不看經典,你不看經典,那你在日常生活中怎麼得到智慧呢?這智慧從哪裡來呢?所以我們透過死亡的無常,每一生的死亡到來,都把我們的生命破壞了,使令我們的生命無法相續。第二個在生死當中,承受很多的痛苦,而這個痛苦毫無意義。

死歿無常就是告訴你,要知道什麼是有意義的,什麼是沒意義的。

就是說得到人身不容易啊,講一句簡單的,要做一些你帶得走的。人生有些事情你真的可以帶走,來生繼續受用。但是,你不要老是做一些帶不走的,浪費時間啊!

說實在的,死亡到來時你非常失望,所有都帶不走,你情何以堪哪!我們每一個人活了一輩子,有些人臨終時是滿載而歸,歡歡喜喜地帶著他的資糧去面對他的來生,今生沒有空過;有些人是把今生完全花在世間的生滅因緣,臨終時全部破壞,充滿了悔恨離開了今生。

所以,與其讓我們臨終悔恨,佛陀事先就告訴我們:你一定會面臨死亡,而死亡到來時有些東西會被破壞,有些東西是不會被破壞的,你最好趁早知道,因為在死亡到來之前你還有機會。你經常思惟死亡,就是一個過濾,知道什麼東西你帶得走,什麼東西帶不走。「萬般帶不去,只有業隨身」,你不要等到臨終再後悔。

這個死歿無常,就是讓我們不要被心中一廂情願的妄想誤導。你要看清楚:時間一天一天過去,一年一年過去,我們得到的這個人身可以利用的時間不多了。你要檢討一下,過去這幾十年的人生,哪些事情是你可以帶走,並通過死亡的考驗,然後貫穿到你來生繼續受用?有,不是沒有。但是有些東西到死亡時,對不起!停住了,過不去了。

你要檢討一下,真正能夠帶到來生的有多少,你要提前想一想——死歿無常。就是透過死亡的觀照,你要檢查一下,哪些帶得走,哪些帶不走,因為死亡遲早要到的,只是哪一個人快,哪一個人慢而已。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永保初心」的意義

問: 在聽您開示的時候有句話叫做永保初心,很受感動...

人之一生,實同蜂之釀蜜,蠶之作繭

今日諸位發心來歸依三寶,老衲甚為欣慰,諸位遠道過江...

念佛人需要了解中陰四大的分解過程嗎

問: 專修淨土信願持名的念佛人,需要了解中陰、四大...

【推薦】夢裡不知身是客

把手放在胸口,感受心臟的跳動,那其實就是你的生命之...

佛法滅盡時,我們該怎麼辦呢

釋迦佛是在第九減劫中人壽百歲時降世的,到現在差不多...

孝順心,是學佛的第一步

無始時來慈我者,諸母若苦我何樂?你想一想,我們無始...

微不足道的小砝碼

那還是好幾年前,淼鎮新開了一家玩具店,主要經營一些...

為什麼無常的觀念最殊勝

釋迦牟尼佛曾經說過:所有的腳印當中,大象的腳印最殊...

內心的安住跟平常的生活怎樣協調

問: 請問師父,那種安住跟平常生活怎麼協調?我們安...

日常如何修行淨土

這是從《印光大師文鈔》裡摘下來的開示淨業學人日常如...

學佛就是要出離苦惱

現在常有很多人來找師父開示,我問開示什麼?他說他要...

現前一念,能緣一切正報

五戒即五常,不殺即仁,不盜即義,不邪淫即禮,不妄言...

佛講般若的十個原因

初教興者,依《大智度論》云:如須彌山王,非無因緣、...

素食7日功

古人說:肉食者鄙,素食者智。於是現代人更有了吃素食...

金鵝的啟示

我們要守住一念心,這念心最麻煩的莫過於貪慾。做人本...

最適合嗔恨心強的對治佛號

我們學佛,其實主要是修煉自己的心,如果能將嗔恨心降...

最逍遙的人生

人若學會與人無爭、與事無爭,才能過著逍遙又自在的人...

臨終一念在淨土,則必定往生淨土

【原文】 淨土傳云: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二菩薩,乘大願...

大安法師:胸懷越大,福報越大,智慧越大

一個人他的福報的大小、智慧的淺深,就看他的胸懷。胸...

這些是我們前世欠他的嗎

問: 法師您好!我母親因有外遇,導致家庭破裂。之後...

我們如何轉苦為樂

生活在世上的每一個人天性都是渴望快樂的,誰都不希望...

星雲大師《不要將歉疚帶到棺材裡去》

所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經常勉勵徒眾應該...

【佛教詞典】五眾相禮法

子題:五眾及塔相禮、如來及塔通禮、禮師冢 行事鈔·僧...

【佛教詞典】同分

(術語)俱舍七十五法中心不相應行法十四之第三。使諸...

【視頻】八十八佛大懺悔文(30分鐘)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30分鐘)

【視頻】惟賢法師《在家居士修行之次第》

惟賢法師《在家居士修行之次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