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莊嚴

大安法師  2020/10/29  大字體  護眼色

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莊嚴

西方極樂世界的依報是一個全方位的展開,這全方位展開是指西方極樂世界的情景是阿彌陀佛的願心,也就是實相法性的稱性而起。因稱性而起,它的內外是沒有隔礙的,它是通體透亮的。

所以首先就講西方淨土的地下莊嚴,比如地面,或琉璃地、黃金地、七寶地,乃至無量眾寶為地。這下面的地,不像我們這個世界的地是泥土沙礫,是暗冥的,我們不知道地下是什麼。極樂世界的地,它是琉璃地或者黃金地,並且都是透明的。

然後底下又有各種珍寶合成的八角幢來支擎這個地。這個幢又是無量珍寶合成的,一一珍寶都有光明,一一光明又能顯出相應的色,所以光和色互相輝映。地下是透亮的,地面也是透亮的,所以地下的光色和地面的光色也遙相輝映,就好像百千億的太陽光那樣熾盛。這是指它的地下莊嚴。

第二談的是地上莊嚴,就是地面上的莊嚴。地面上就有種種寶地,寶地上有地和道,道就是跟地形成種種不同的排列組合。還有七寶池,無量的寶樓、宮殿、樓閣、寶樹等等。這是它的地面的莊嚴。

第三是虛空莊嚴。我們這個世界的虛空看不到什麼東西,有時候一看到虛空還有點害怕,說不準一塊隕石砸下來了,或者是下了一場酸雨等等。那你看極樂世界,它就是空中莊嚴的。第一是空中也有各種宮殿,尤其它有寶網。這寶網在樹枝上就形成了一個覆蓋。當然我們這裡也有樹,樹也在莊嚴一點這個虛空。

這個極樂世界遍布的都是寶網,而在寶網上就有種種摩尼寶珠,還有鈴鐸。珠和珠之間互相地映飾,重重無盡。還有種種七寶的吉祥雲,還有從光明當中變化出來的百鳥,迦陵頻伽、共命之鳥、鸚鵡、孔雀這些,形成一道一道絢燦的風光。以及這個虛空當中種種清風吹動寶樹、葉子、鈴鐸和寶珠發出的美妙音聲。這些都是虛空莊嚴。

那麼這三種莊嚴雖然各有差別,但它們圓融成一個非常有機的整體。這些莊嚴都是由阿彌陀佛無漏的、清淨的、真實的願心自然流出來的,所以叫作稱性而起。因此,極樂世界的樹,不像我們非得一寸一寸長高,它一下子就是幾十萬、幾百萬里高的起來了。

它的寶閣、寶樓也不需要我們去設計,去施工,去建造,也是稱性而起的。所以極樂世界的這些依報莊嚴,一華一水一葉一音都是阿彌陀佛的心的顯現。於是透過這些景物我們就能理解佛心,佛心就是法性,就是法界,就是實相,就是涅槃。所以托事顯法生解,托這個極樂世界的一一事相,它是顯現法性的,就能讓我們開悟。

正報就是指眾生而言,就是徜徉在極樂世界的有情眾生。正報裡面有教主莊嚴,就是阿彌陀佛,他是極樂世界的法王、教主。極樂世界沒有國王,沒有國家的形態,沒有市場經濟,沒有貨幣的交換,沒有私有制。這是一個特殊的剎土,由阿彌陀佛的願力成就的。

第二是聖眾莊嚴,就是指現在已經往生到極樂世界的這些往生者以及十方法界同生者。這裡講聖眾莊嚴,就很有意思了。一方面是西方極樂世界本土現在的聖眾莊嚴,另一方面也包括未來將往生的眾生,也屬於聖眾莊嚴的範圍。那麼還沒有往生的眾生怎麼就能稱為聖眾莊嚴呢?

這裡要了解一個事實,你接觸淨土法門一定要有大乘圓教的知見。大乘圓教體現在終極層面就是事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是超越時間的,過去、現在、未來就在當下一念之間,過去可以入到未來,未來可以入到現在。所以雖然他是若當生的範圍,但從極樂世界的立場來看,他已經屬於同生者。同生者就是圓發三心,共同念阿彌陀佛名號往生的人。

這樣的圓發三心、信願稱名的人,也同樣普遍地為阿彌陀佛所攝受。他的身體雖然沒有去,但是他的心已經到了極樂世界了。因為心已經到了極樂世界,西方淨土的蓮華里面就有了他的影像。

所以淨土祖師常常表述,你只要真信切願持名,當下就已經不是娑婆世界的久客了,已然是極樂世界的嘉賓了。為什麼是極樂世界的嘉賓?因為你當下這一念就已經到了極樂世界,表現的形態就是有一朵蓮華標上你的法名了,這就是同生者。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省庵大師的淨土情懷

每年的農曆四月十四日是淨土宗第十一代祖師省庵大師的...

為什麼近代念佛人都推廣印光大師的著作

問: 請大安法師慈悲開示,為什麼近代的念佛人都推廣...

【推薦】如何堅定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信念

問: 如何堅定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信念? 大安法師答...

鳥類眾生好像沒有信願念佛,為何也能往生

問: 得生與否,全在信願有無。弟子在《念佛感應錄》裡...

念佛人如何才能坦然面對死亡

問: 人要想往生,首先得要不怕死,請開示如何才能坦然...

愚夫愚婦沒做利他之事,為何也能往生

問: 《淨土聖賢錄》中的許多事例,愚夫愚婦等念佛,並...

轉凡成聖並不遙遠,只在一念之間

一聲大磬響,妄想頓時亡,思惟真心與妄想,又是怎麼樣...

飭終津梁(臨終助念須知)

飭終津梁提要 臨命終時,四大分張,眾苦畢集。若非三昧...

為何把婚前性行為定義為邪淫

問: 佛教中對婚姻的要求是一心一意,而現在社會價值...

念佛為何越念雜念越紛飛

問: 請教法師!本來念佛應該是越念越清靜的,為什麼...

心不知心,如何萬慮休

在不念阿彌陀佛名號之前,我們每天都在打妄想,都在念...

【推薦】極樂世界與華藏世界的關係

在華藏世界海世界種裡面有二十重世界,第十三層就包含...

大安法師:念佛人正確的目標定位

阿彌陀佛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我們每天繫念佛號這很好,...

客來客往,自心不動

《楞嚴經》中,憍陳如尊者因悟客塵二字得證聖果。起心...

生命尺

有一個女孩自殺,被一個老人撞見了,未遂。女孩哭訴了...

活驢現殺,受現世報

從我記事起我們家就和動物打交道,記得我上小學時我們...

虛雲老和尚的「大乘三大部」

修行首重見地。確立圓滿的見地,是修行的第一步。這第...

出家以後應該學些什麼

佛在《沙彌律儀》中告訴我們,初出家五年學戒,然後學...

幸與不幸是取決於自己的看法

幸福與不幸、痛苦和快樂就像是硬幣的兩面,不幸與痛苦...

人貴有自知之明

春秋時期,在齊國有一位被公認的美男子,別人都叫他徐...

修楞嚴三昧,開顯智慧光明

二、佛,了了常知,不可昏昧。 佛者覺也,修持首楞嚴王...

佛法的興衰取決於我們知見的正邪

我們反思、反省,我們捫心自問,這麼多年來我們都在做...

【佛教詞典】生經

(經名)五卷,西晉竺法護譯。說佛及弟子之種種本事本...

【佛教詞典】鐵餕餡

(譬喻)鐵之饅頭。以譬沒滋味。...

【視頻】大安法師《迴向的利益》

大安法師《迴向的利益》

【視頻】《金剛三昧經》聆志居士念誦

《金剛三昧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