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於一切相中,無所作意,無所分別,斷分別故

淨界法師  2020/11/0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於一切相中,無所作意,無所分別,斷分別故

「由於現前現住安立一切相中,無所作意,無所分別,斷分別故。」

「斷分別」就是斷除心中的不平等,就是修無分別智。這個我們先說明。「由於現前現住」,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歷緣對境,遇到很多現前安住的人事因緣,叫「現前現住」;或者說「安立一切相住」,這個「相」是你自己名言安立的,就是在你靜坐當中,你想出很多很多的影像,不管是日常生活的人事、或者你在止觀當中的影像,心中都要保持「無所作意,無所分別,斷分別故」,

盡量不要落入好壞得失不平等的思考,盡量保持離二邊的思考,不是這個,也不是那個,遠離一種有所得的不平等的思考,這種有所得的不平等思考會障礙菩提心。

諸位我們要注意,你要經常觀察一天當中,你心中都在講些什麼話?這個很重要。不是說你講出來,不是!當然講出來也算,就是你心中會不斷的講話。如果你心中的話都是不平等,就是講一些很偏激的話,那你這個人的感情肯定很重。一個人感情重的人,他講的話就是很不平等:這個人非常好、那個人非常壞,那你的情感還是非常的重。感情重的人,他心中一定有所畏懼,你要行菩薩道就有困難。

一個人要去做他自己該做的事情,一個菩薩能夠勇猛的去弘護正法、續佛慧命,他必須要無所畏懼;一個人要無所畏懼,他內心要經常保持平等、無罣礙,才能夠無有恐怖。他為什麼無有恐怖呢?他內心就是保持無分別,把得失好壞的分別通通放下,做你該做的事,你心中就不會有恐懼。恐懼就是一人心不平等,才會有恐懼。

所以這個地方很重要,你要是經常用一種很偏激的語言來詮釋事物,你的菩提心會容易受到傷害,所以要斷分別。一個人要盡量把情感淡薄一點,多一分的理智,少一分的情感。

《攝大乘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

「自心取自心」,第一個自心是六根的明瞭性叫自心。去...

同樣一首歌,一個是生情執,一個是出道用

大家知道生在兜率天內院見到彌勒菩薩,那麼這個勝境能...

如何對境不起分別心

問: 如何對境? 夢參老和尚答: 這位道友問我:如何...

你不分別,就沒有那件事

修唯識觀分兩個部分,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像...

用這個願望來做生命的核心價值

我們剛開始在修無分別智時候,當然第一個要遠離的就是...

印光大師:佛視眾生皆是佛

佛視眾生皆是佛,眾生視佛皆是眾生。佛視眾生皆是佛,...

【佛學漫畫】佛為什麼要救惡人

曇鸞大師言:同一念佛,無別道故;遠通夫法界之內,皆...

平心則能薦亡

【原文】 杭郡多士坊①,有東平廟。郡之窘人死,致夢其...

【大藏經】【註音版】雨寶陀羅尼

雨寶陀羅尼...

【大藏經】梵網經菩薩戒本

【依東林寺版本】 (舉香讚) 爐香乍熱。法界蒙熏。諸...

【大藏經】佛說四十二章經

昔漢孝明皇帝夜夢見神人,身體有金色,項有日光,飛在...

【大藏經】佛說玉耶女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長者給...

初學佛時三種不正確的心態

許多人在學佛的初期或多或少都會犯一些毛病,有些人所...

佛教裡的10種善惡因果

今復舉惡業、善業別述如下: 惡業有十種。 殺生、偷盜...

出家後請記住以下十條黃金定律

既出家,不管你在哪裡常住,請記住以下黃金定律: 第一...

佛教不能保證任何人不病不死

我這兩天接到一個電話,就是說:我家有人住在寺廟裡,...

【推薦】「自我」只是虛張聲勢的皮包公司

佛教博大精深,而又簡明透徹,在指點人生、透析塵寰方...

生命如何才能活出意義與價值

時間就是生命,生命又由一天天組成,那麼我們的生命究...

無你無我

有僧人問京兆興善寺的惟寬禪師:道在什麼地方? 惟寬...

忍辱求安

寒山是唐代著名的和尚詩人。他的詩大多富有禪理,令人...

念佛必須持戒

不管修什麼法門,都必須持戒,當然念佛也不例外。 戒律...

如夢如幻的修學

修學首楞嚴王三昧,它是一個如夢如幻的修學。怎麼說呢...

寺院和廟宇是一回事嗎

人們常把寺院和廟宇混為一談,其實它們是兩回事。寺院...

菩薩一發菩提心頓斷五欲

【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善巧方便大甲冑輪。從...

妙蓮老和尚《福慧雙修》

今大上午有位中興大學研究所的研究生來問我許多問題,...

念佛須善發心者,心為修持之主

原文: 念佛須善發心者,心為修持之主。心若與四宏誓願...

把一切事物看成假的,你就得到真實了

我們若學菩薩,想離苦得樂,在你供養三寶的時候,下施...

為什麼不講念自性佛,而要念阿彌陀佛

問: 佛既然心作心是,為什麼不直截了當講念自佛,即...

【佛教詞典】阿底峽(982—1051,一說980—1052)

阿底峽,是中國西藏地區在朗達瑪王滅法之後,復興佛教...

【佛教詞典】過去言依事

【過去言依事】 p1222 品類足論六卷十七頁云:過去言依...

【視頻】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海倫索南曲珍)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海倫索南曲珍)

【視頻】夢參老和尚《愛樂安住,安心辦道》

夢參老和尚《愛樂安住,安心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