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各宗要略:天台宗

界詮法師  2020/11/0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各宗要略:天台宗

一、學統

北齊慧文禪師,讀《大智度論》悟一心三觀。南嶽慧思承此一心三觀,並依《法華經》的義旨構成諸法實相論,遂為此宗主要思想。陳時智者依此理居天台山,組成他的學說系統,為天台宗。此後相繼有灌頂、智威、玄朗、湛然、道邃。道邃將法傳日本,為日本天台宗之始祖。

二、判教

此宗判一代時教為五時八教。五時即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華嚴為顯示;阿含為誘引;方等為彈呵;般若為淘汰;法華涅槃為歸實,此是五時漸次。

八教分化儀、化法二種。化儀是指佛化導眾生之儀式和方法,即頓、漸、秘密、不定為化儀四教。化法是五時說法的教理內容淺深不同,即藏、通、別、圓為化法四教。

三、教義

此宗中心思想為諸法實相論。萬法千差萬別的事相,皆是顯示法性真如的本相。以一念三千和圓融三諦說明之。

1、一念三千

十法界(六凡四聖)中每一法界都具足其餘九界,為互界,每界具足十如是)性、相、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為百界千如,而千如中各有三世間(眾生世間、國土世間、五蘊世間),為三千世間。此三千諸法,但在一念心中之所具,故名一念三千。

2、三諦圓融

三諦圓融又稱一心三觀。在修三觀之前,先修三止,

(一)體真止:體真空,止妄相;

(二)方便隨緣止:隨緣歷境,安心俗諦;

(三)息二邊分別止:雙寂空有。

三諦即空、假、中諦。本宗對萬象以三諦來說明,觀一切現象皆假為世俗諦,現象本體即空為真諦,雖假而空,但有妙用,作如是觀為中道諦。

依此三諦修三觀能斷三惑(見思、塵沙、無明)成三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證三德(法身、般若、解脫)

在行果上,從凡至佛有六種位次:

(一)理即佛:眾生皆具佛性;

(二)名字即佛:聞三諦之妙理於名字中了達一切法皆佛法;

(三)觀行即佛:依名字起觀行,言行一致;

(四)相似即佛:觀慧轉明,相似見道;

(五)分證即佛:觀慧增盛,破無明見佛性理;

(六)究竟即佛:斷無明顯法身。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知識文章列表
界詮法師文章列表

天台宗對觀音信仰的歷史貢獻

中國佛教天台宗對觀音信仰在中國漢傳佛教領域的普及與...

一心三觀是天台宗最好的武功秘籍

這個一心三觀是天台宗最好的武功秘籍。諸位!你想想看...

天台八教丨別教

別教是化法四教中的第三教,主要的教化對像是三界外的...

略說天台宗的十乘觀法

十乘觀法是天台宗智者大師總結的十種觀行法門,總結非...

天台智者大師略傳

第一章:大師家系 止觀明靜,前所未聞。故智者大師把它...

天台八教丨頓教

天台教法,主要有化法、化儀兩大類的教化方式。藏、通...

天台八教丨圓教

化法四教中最圓滿的教法是圓教,圓教是不思議境界,整...

顯光老和尚:略述天台宗六即佛義

餘四十年前,在蘇州胥門外小日暉礄放生池(靈岩山下院...

【大藏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

【大藏經】瑜伽師地論(100卷)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

【大藏經】【註音版】朝時課誦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四十二章經

(龍藏本)...

五戒與十善

松贊干布時期,大臣吞彌桑布紮最初翻譯的幾部佛經中有...

五百羅漢介紹

001、阿若憍陳如尊者 阿若,意為了解,或譯初知、已知...

地藏菩薩及地藏經介紹

地藏菩薩梵名乞叉底鵮沙(Ksitigarbha)。據《地藏十輪經...

各宗派的代表性經典

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經典浩如煙海,博大精深,卷數達二萬...

夢參老和尚《覺林菩薩偈》講述

覺林菩薩在《華嚴經》是十林菩薩的第九位。凡是印《地...

智者大師的生平與臨終往生事蹟

智顗【yǐ】 ,字德安,俗姓陳,河南潁川人。母親懷孕時...

魚翅暗藏的五個「恐怖」真相

魚翅過去是皇室的貴族食物,但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讓...

淨界法師:精進的釋迦牟尼佛

我們看釋迦牟尼佛因地的時候,釋迦牟尼佛的特色,在六...

維摩詰之美:十八條在家居士的榜樣

維摩詰居士是大乘佛法中一位著名的在家菩薩,維摩詰,...

人生沒有一個真實的外境可得

唯識學的建立,它告訴我們:其實整個人生的過程,沒有...

生命只是一團泥

一座大山上有個小廟,廟裡住著一個老和尚和一個小徒弟...

罵獨覺得丑相,因願力而轉變

從前在印度有一位大施主,他有很多的財產,並與妻子一...

禪宗的觀心方法

真正的禪宗很簡單,五代以前的祖師,就是用直指人心,...

慧律法師《保持24小時念佛的秘訣》

經常有信徒告訴我,他們在念佛的時候,會產生兩種現象...

李炳南居士:修持名念佛之要點

人生在世,總有種種痛苦、不自由,而這些苦厄,世人又...

一定有要恭敬心,才能在佛法當得到利益

你看玄奘大師那麼艱辛去印度取經求法,我們今天佛法送...

【佛教詞典】法相

(一)諸法所具本質之相狀(體相),或指其意義內容(義...

【佛教詞典】食米齋宗

(流派)謂勝論師所立十句義之宗旨。...

【視頻】淨旻法師《天台宗概要》

淨旻法師《天台宗概要》

【視頻】理悟大和尚《因果報應的定律》

理悟大和尚《因果報應的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