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有我罪即生,亡功福無比

淨界法師  2020/10/25  大字體  護眼色

有我罪即生,亡功福無比

我們想要超越三界的塵勞,一定要知道方法,不是盲修瞎練。將施妙藥,先候病源,吃藥之前,要先知道這個病是從哪裡生起的。若細意推尋,冥心體察,好好的去細意推尋,冥心就是靜下心來,好好的根據佛陀的聖教量,去觀察第七意識的思量,那麼何塵而不出,何病而不消,所以說斷惑之門,斯為要矣!

意思是說:佛法的修學,有些是共於世間的善法,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前面五度是共世間的善法,一般世間的宗教團體,也能夠做前面的五度,但是般若波羅蜜是不共外道的,唯獨只有佛法才有,要對治第七意識我執、法執這種生死根本,唯有佛法有這樣的傳承法門,其他外道都沒有這樣的傳承,而這個是最重要的!

單是修習苦行、持戒、禪定啊,再大的苦行、禪定,也只能把第六意識粗的分別,暫時停下來,而恆審思量我相隨,有情日夜鎮昏迷,第七意識的那個思惟,你是停不下來的!不是你用苦行、禪定就能夠把第七意識的我執、法執停下來,不可能!唯一方法就是修我空觀、法空觀,才能夠對治它,所以這地方才說:斷惑之門,斯為要矣!

你說你要斷除煩惱,斷除煩惱不是說一個一個把煩惱都斷了──貪煩惱也斷了、瞋煩惱也斷了、六根本煩惱、二十四個隨煩惱都斷了,不是這樣。佛陀是要我們把煩惱的根給切斷,那個根就是我。

有我罪即生,亡功福無比。六祖大師說:有一個我啊,就會引生很多的煩惱,所以這地方講斷惑之門,斯為要矣!說出了第七意識的重要性,雖然它不造善業、也不造惡業,但是它很麻煩─恆審思量我相隨,一再去思惟、度量第八識的見分,然後虛妄的執為實我,使令我們在三界裡面,永遠不能解脫,就是第七意識的問題。

《大乘百法明門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愚癡無知,實在苦惱

以前在印度有一間古寺,寺裡住了一百多位修行者。鄰近...

身與滅身,無二無分別

心無礙菩薩曰:身、身滅為二。身即是身滅,所以者何?...

【推薦】家是修行的最佳道場

以感恩心還舊債 我們常聽人家講:夫妻是緣,兒女是債,...

念無常,斷煩惱

在另一次的集會中,佛陀勉勵比丘們說: 「比丘們!多...

隨緣自適,煩惱即逝

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風順,事事如意,...

用本來無一物來對治煩惱

禪宗一個很關鍵的傳承,是五祖傳到六祖,因為禪宗之前...

毘舍闍鬼喻

從前,有兩個毘舍闍鬼共同擁有一個竹簍、一根木杖和一...

如何理解佛教的「無我」

問: 如何理解佛教所說的無我? 濟群法師答: 我們每天...

養好精氣神要做到「三寡」

精虧、氣虛、神怯是疾病與衰老的先兆。唐代醫家孫思邈...

現前一念,能緣一切正報

五戒即五常,不殺即仁,不盜即義,不邪淫即禮,不妄言...

真布施才有真功德

好殊勝哦!人家竟然捐了那麼多來蓋廟,我一定要捐得比...

百丈大智禪師的叢林要則二十條

叢林以無事為興盛。修行以念佛為穩當。 精進以持戒為...

自殺真的能「一了百了」嗎

自殺是人世間最大的不幸!走到了這個地步,是相當可悲...

一本佛經改變了我的整個想法

有人說過年是年關,年紀愈長,愈覺得過年是一個關卡;...

以無我之精神,努力切實作種種事業

佛法以大菩提心為主。菩提心者,即是利益眾生之心。故...

《阿彌陀經》與諸大乘經意義相通

復明通諸經者,與諸大乘經意義相通。如《淨名》《法華...

【推薦】「媽媽」到底值多少錢

世界上2/3的財富是由人創造的,因此可以說,盡心盡責養...

灌甘蔗喻

過去有兩個人,同時種植甘蔗並約定說:種植好的有獎賞...

人生所有的相遇都不過是久別的重逢

人生本是一場旅行,當你被業力無情的拋到這個世界的那...

悟苦修淨業,緣熟徑生西--張老居士往生紀實

張水金老居士,江西景德鎮人,是一位虔誠的菩薩戒弟子...

佛經與道教的經典可以同時誦嗎

問: 道教與佛教我都很歡喜,知道其中的大智慧,但我一...

淨土宗與現代社會

淨宗寓示著真善美慧的法界文明,寄託著一切眾生終極的...

【佛教詞典】畫瓶

(譬喻)譬人身為盛糞穢畫瓶也。菩薩處胎經一曰:如畫...

【佛教詞典】體達

謂通達宇宙萬物之真理而無壅塞。亦即窮盡諸法實相之當...

【視頻】大安法師《小孩出生時千萬不要殺生》

大安法師《小孩出生時千萬不要殺生》

【視頻】虱如佛子的無畏三藏

虱如佛子的無畏三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