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安住空性的人,把人生當歷練

淨界法師  2020/09/2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安住空性的人,把人生當歷練

偏:若於心外見有眾生及以佛道,願度願成;功勳不忘,知見不泯,如是發心,名之為「偏」。

圓:若知自性是眾生,故願度脫;自性是佛道,故願成就;不見一法,離心別有。以虛空之心,發虛空之願,行虛空之行,證虛空之果,亦無虛空之相可得,如是發心,名之為「圓」。

那麼「偏」跟「圓」這兩個都是不簡單,都是大乘的發心,只是說這兩個人智慧的理觀有點不同。

我們看什麼是「偏」,是說這個人「若於心外見有眾生,及以佛道,願度願成」。他沒有在真如本性如實地安住,他是心向外攀緣的。雖然他內心有調伏力,有引導力,但是缺乏安住力,缺乏空性的安住力,所以最後的結果怎麼樣呢?「功勳不忘,知見不泯。」

功勳是約著他所修的善法來說;知見是指他能修的心那個自我意識。欸,這件事誰做的?我做的!心裡把它記下來。也就是說他沒有安住空性,心中經常有自我意識在活動,有「我」就有「我所」,那麼這種發心名之為「偏」。

古人對這種人定義為有悲無智,有悲願來救度眾生,但是理觀太薄弱,般若波羅蜜的智慧太薄弱。這種人會有兩個結果:第一個容易退轉,因為你的心向外。

如果你生長在正法時代、像法時代可能沒有事,但是不幸的是你生長在末法時代。末法時代的人我是非很多,你沒有站在一個本來無一物的角度來修學聖道,你去取這個相,可怕的是末法時代的相大部分是雜染的。

所以智者大師說,正法時代修學聖道,就像是在一個乾淨的地方追求珍寶;末法時代修習福報,就像是在垃圾堆裡面追求珍寶,你要忍受那個垃圾。

第二個,心中向外攀緣的結果呢?你很容易受傷。受傷是怎麼回事?是你自己要取的,因為你現在生長在一個雜染的環境。就是大家煩惱比較重,帶著煩惱來修行,沒有安住空性,沒有站在一個本來無一物的角度去做你該做的事,你去取外相的我相人相,你自找的嘛。

你就是生長在一個佛陀說的魔強法弱的時代,充滿垃圾。智者大師說,我們大家在末法時代修行,是在垃圾堆裡面追求珍寶。

你如果不向內安住,第一個容易退轉,第二個進步很慢。你站在自我意識來修學,就是說,你認為有自我意識,就糟糕了!就是煩惱是真的,業力也是真的,生死也是真的了。你站在煩惱的角度來對治煩惱,站在罪業的角度來懺悔業障,站在本來有生死的角度來了生死,你花的時間就要很多很多,而且效果非常差。

套一句《法華經》的說法,你坐了一個不好的車乘,你沒有坐上大白牛車。就是你修了幾十年還是這副德性,因為你沒有掌握一個正確的方法。

那怎麼辦呢?我們看最後一個:「若知自性是眾生,故願度脫;自性是佛道,故願成就,不見一法離心別有,以虛空之心,發虛空之願,行虛空之行,證虛空之果,如此亦無虛空之相可得,如是發心,名之為‘圓’。」

這個圓滿發心不錯,能夠法法銷歸心性。先找到生命的本來面目,「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叫稱性起修。站在真如本性的角度發動菩提心,發動六波羅蜜,所謂的眾生只是心中的影像,所謂的佛道也是心中的影像,是借假修真,假借這個影像來修真。所以,安住空性的人,把人生當歷練,不是在受用人生。

如果你沒有安住空性,逆境對你是傷害;你安住空性,《楞嚴經》說,叫「順逆皆方便」,酸甜苦辣對你都是幫助。你把人生當真實有來受用,進步就很慢;你把人生當做一種借假修真的歷練,那又完全不一樣。

借你的順境來啟發我的信仰,借你的逆境我自己感到慚愧,因為我今天會遇到這個逆境,有這個罪業,我要自我反省。所以順境逆境對我們來說,通通是增上的力量。人生的酸甜苦辣,全部是增上的力量。但是你的心理素質要夠,就是要安住。

所以安住真如的結果呢?就是不見一法,離心別有,完全銷歸心性。人生只是自我要求,外境只是給我一個歷練的對像。所以,以虛空之心,發虛空之願,行虛空之行,最後證虛空之果,「如是發心,名之為‘圓’。」

如果我們很認真地學《楞嚴經》、《法華經》,會得到一個很重要的真理,就是我們內心世界有一個軌則:你放下的越多,結果得到越多。這種思考模式,跟我們一般思考模式剛好相反。我們認為要去取,要去追求,一般人認為你追得越多,你的心貪得越多,得到越多。這種思考模式跟經典剛好相反。

佛陀說:你把所有都放下,結果你成佛;你本來就沒有,結果你萬德莊嚴。你追求世間的快樂,結果你障礙重重;你放下世間的快樂,你照樣有快樂,但是你那個快樂叫作功德莊嚴,一種自在的快樂,你一點都不會損失的。

所以,我們最好早一點告訴自己真實的道理,就是你要訓練一個佛的知見,這很重要!要訓練一個好的思考模式,你才有辦法達到臨終正念,這不是強求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你要檢查一下,哪些帶得走哪些帶不走

死歿無常就是告訴你,要知道什麼是有意義的,什麼是沒...

蹲下去是為了跳得更高

退一步風平浪靜,讓一步海闊天空。 當身處逆緣時,我們...

世間的人情冷暖瞬息萬變,如何去因應它

逆境來時順境因,人情疏處道情親;夢中何必爭人我,放...

坎坷不可怕,一帆風順才是最可怕的

人在不順時才想到求神拜佛、念經。但是,坎坎坷坷時不...

【推薦】世間無常,國土危脆──災難與人生意義的省思

近日接二連三的天災人禍不斷發生,如短期內多宗空難事...

如果,今天就是生命的最後一天

《普賢菩薩警眾偈》曰: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

聖嚴法師:人生的意義是與人分享

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呢? 人的生活,是為了提升自己的...

違緣很多是不是學佛沒加持力

平時總聽人抱怨:我學了這麼多年的佛,可違緣很多,是...

【大藏經】禪秘要法經

爾時王舍城中有一比丘,名摩訶迦絺罹難陀,聰慧多智,...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

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

【大藏經】肇論

肇論序 小招提寺沙門 慧達 作 慧達率愚,通序長安釋...

【大藏經】唯識二十論

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煮著吃更營養的5種水果

1、梨: 煮一煮,潤燥效果更讚 梨能潤肺止咳,所以在...

略談學佛大要

學佛法宜慎始要終。古人云:打頭不遇作家,到老反成古...

學佛證道之人必須具備這三點

【原文】 學道一要真為生死,二要具足剛骨,三要開見識...

【推薦】一碗面給予的啟發

十五年前的除夕夜,一家面館老闆正準備關門之時,一個...

老比丘尋死為佛所救

佛陀時代,有一國家名為多摩羅,在都城外七里處有間精...

末世眾生仗自力斷惑證真,甚難甚難

原文: 接手書,知居士有向上志。然未知法門所以,及與...

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本經的修行重點在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它是一種...

半信半疑的人能否往生

問: 如病人生前半信半疑,阿彌陀佛能帶他往生西方嗎...

居士如何如律如法護持三寶

問: 請教法師,居士如何如律如法護持三寶? 宏海法師...

心為萬法之根源

我再給大家講一個故事,關於心地法門。一個老嫗住在深...

【推薦】減少壓力的辦法

恐懼感的來源 人往往因為沒有清楚認識自己而不能相信自...

做佛事唯念佛功德最大

無論做消災延壽還是薦亡的佛事,印祖別具慧眼,提倡:...

聖嚴法師《原諒背後說壞話的朋友》

人前不說別人好,人後不說別人壞的人不多,當你發現你...

五蓋四障與八尋思

菩薩四十六輕戒之三十七於他有苦不為拔 《集頌》:疾病...

誰也不能做你的鏡子

愛因斯坦小時候是個十分貪玩的孩子。他的母親常常為此...

修行錯誤比沒有修行更糟糕

佛陀出世之前,印度有九十六種外道,他們也都發心很圓...

【佛教詞典】福觀

(術語)又曰福慧。即福智之二莊嚴也。福者修佈施等之...

【佛教詞典】三乘共學十地

(術語)謂幹慧地等十地。是般若經之說,以其示聲緣菩...

【視頻】觀世音菩薩心咒

觀世音菩薩心咒

【視頻】一代高僧真禪長老

一代高僧真禪長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