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為什麼供養佛菩薩,不能有慳吝之心

良因法師  2020/09/1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為什麼供養佛菩薩,不能有慳吝之心

問:供佛時為什麼要選擇最好的供具和供品呢?為什麼供養佛菩薩,不能有慳吝之心呢?

答:若以香花燈燭供養佛菩薩,可以得到福報。在《佛說施燈功德經》等經典中,特別讚歎供燈的功德,不但能開智慧,還能增長很多福德。供燈有很大的福報,供養香花也是一樣的道理,所以在供佛的時候要盡量竭盡所能地供養。

《廣論》中說,若有能力供養佛陀好的東西,但是由於慳吝,就只供養簡單的東西,差的香、或是很差的供具,然後自欺欺人的觀想,這些很差的供具都是黃金七寶所成,請佛來受用;比如把幾塊錢的下等香,觀想成旃檀香。

有能力供養,但是用這種自欺欺人的方法來欺騙佛陀;這就好像是一個瞎眼的人,想欺騙一個明眼的人一樣可笑。所以我們應當盡量用好的用具供養。當然也不必很勉強,但應在財力所及的範圍內,供養最好的。

各位想,世間的人買一件衣服花一千兩千,眉頭都不皺一下,買供佛的東西花一百兩百,就很心疼,這樣的佛教徒怎麼會有福報呢?

我們今生的福報或許就是過去生供養三寶而來的,今生想得到福報,卻不供養三寶,這是不應該的。佛陀是我們的導師,對自己的導師都捨不得供養,再說什麼佈施給一切眾生,那也是無稽之談。所以自家佛堂香花燈燭等供具,要竭盡所能用最好的,這樣可以感召到多財的果報。

縱然我們不是為了多財報,但是供佛所獲得的福德資糧,可以作為我們修道的資糧,這也是很重要的。

問:什麼叫「植佛福田」「至佛無盡」「由智勝故」呢?我們對佛的恭敬心,怎樣才能恆常不斷地相續呢?

答:植佛福田,是說佛像個大福田,我們在大福田當中栽培種植,可以得到很大的福報。那麼面對佛的福田該怎麼種植呢?就是專心堅著,也就是專心不散亂。「堅著」 是指不斷不斷地在這當中去種福田,不退卻。「專」就是不分散,目標很專。隨以一善,禮誦香花等,至佛無盡。由智勝故。

隨以一善:或是禮拜、或是誦念佛陀名號、或是香花供養等等,「 至佛無盡 ",修這些善法的功德,到我們成佛為止,都無窮無盡,因為這些功德的種子,種在我們阿賴耶識中,會生生世世隨著我們。就算是福報現前,在享受完人天福報之後,果報的勢力仍然沒有結束,這個種子還會繼續引導、牽引我們趨向涅槃。

這和世間培福所栽培的福報不一樣,世間人培福的人,佈施財物、幫助他人,栽培的福報享受完,也就沒有了;但是在佛的福田中,曾經栽培過乃至一舉手、一投足、一合掌、一讚歎等福報,不僅未來能感召殊勝的人天果報,而且這金剛種子,會一直引導我們趨向解脫,乃到到成佛為止。

所以任何在釋迦牟尼佛時代,種下善根的佛弟子,未來都會如此,這叫「至佛無盡」,到成佛的時侯,功德都無窮無盡。

「由智勝故",由於這是修行人透過智慧的觀察,知道供佛、恭敬禮拜佛陀等等,會得到廣大的福德資糧,乃至能幫助我們得到解脫,所以我們對三寶的恭敬心,不是一時的感性,而是透過智慧的抉擇,這就稱之為智勝。

若只是一時看到佛像很莊嚴,所以心生恭敬;或是念佛念得一時很感動,覺得佛陀太偉大、太慈悲了;或幫別人時,一時深感無常,「早晚會輪到我」,……接觸多了,往往也都麻木了。要生起虔誠恭敬的心,不能只靠一時的加持、一時的感覺,因為感覺是生滅法,它是不持久的,會退失的。那麼我們對佛的恭敬心怎麼會恆常不斷呢?

除了每天不斷地用功,與佛陀感應之外,再來就是要常常思維觀察佛陀的功德。也就是必須透過用功,與智慧抉擇之後,在心中生起真實的覺受,那才是不退的。

弘一法師《南山律在家備覽》 良因法師導讀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良因法師文章列表

善導大師:臨終往生正念文

知歸子問曰:世事之大,莫越生死。一息不來,便屬後世...

怎樣知道哪筆錢是自己的福報所感

一信徒問師:師父,我學佛也在做生意,請問師父,怎麼...

夢參老和尚:般舟三昧的問答

【問】:有一部經叫《般舟三昧經》,尼眾能不能行般舟...

如何正確理解和落實「萬緣放下」

問: 事與理的統一怎麼那麼難?在家居士的萬緣放下真的...

如何對待寺院裡存在的打卦占卜

問: 請問法師,對目前一些居士和寺院裡存在的打卦占卜...

怎樣理解一切法得成於忍

問: 師父,《金剛經》上講一切法得成於忍中的這個忍...

星雲大師《談迷說悟》

各位法師、各位貴賓、各位護法居士: 我今天要和各位...

我是個修得不好的在家居士

問: 師父,我皈依佛門多年,是個修得不好的在家居士。...

【大藏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療痔病經

佛說療痔病經...

【大藏經】佛說當來變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

【大藏經】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

妙蓮老和尚《因緣果報》

諸位法師、諸位居士: 佛法講因果,其實說來,應該是...

出家所為何事?我適應出家否

凡要出家先應知道,出家所為何事?我適應出家否?我為...

我們學佛是為了什麼

問: 師父晚上好,我們學佛是為了什麼,了脫生死,家...

財富的來源是佈施

彼諸眾生皆求樂,若無資具樂非有,知受用具從施出,故...

阿賴耶識淺說

一、阿賴耶定義 梵語阿賴耶,華譯為藏,有能藏、所藏...

真信切願並不容易

信願這兩個字,對於我們現在的眾生來說,也不是很容易...

獲得成功必不可少的13項美德

富蘭克林,美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偉人之一。年輕時他...

修行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造我們的業力

在祖師大德的判教當中,把我們整個大乘的成佛之道分成...

不遇明師總是閑,自作聰明空費力

從前有一個人,在某天夜晚對他的兒子說:明天一早,你...

每日的功課都應迴向法界眾生

【原文】 每日功課迴向,一一當與法界眾生。若此功課為...

不飲酒戒

酒會亂性,使人失去理智,不得清醒糊里糊塗,一旦酒精...

只要具足品德,鬼神都恭敬

唐朝時,五台山有個僧,法號必救,德行好。閻羅王都很...

控制憤怒情緒的策略

大多數憤怒管理計劃都借助認知行為療法的一些技巧來幫...

念佛攝心的方法

原文: 至於念佛,心難歸一。當攝心切念,自能歸一。攝...

「忍」的重要性

從佛教的角度來講,忍是一種度化眾生的法門,具有深刻...

我為什麼要選擇淨土法門

末學學佛已有幾年,先是學禪宗,近來才開始修淨土。 末...

【佛教詞典】自性戒

(一)即大乘戒。系以佛性為戒體,因佛性與自性無異,故...

【佛教詞典】伽羅陀

(術語)菩薩之位名。譯曰度邊地。羅什譯之仁王經下曰...

【視頻】六字聖號(巴烏純音樂版)

六字聖號(巴烏純音樂版)

【視頻】慧律法師《吾有大患,為吾有身》

慧律法師《吾有大患,為吾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