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回觀此土修行者,齷齪生涯太苦人

大安法師  2020/10/20  大字體  護眼色

回觀此土修行者,齷齪生涯太苦人

相好凡夫皆具足,六通無礙異常倫。

直將果用為吾用,不改凡身作佛身。

周顧十方同指掌,遍游諸國似比鄰。

回觀此土修行者,齷齪生涯太苦人。

在我們這個世間,我們修行想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太難!我們的煩惱業力很重,自己都降伏不了自己妄想的心念。這裡就用個概念叫「齷齪」,這是俗話說的「齷齪」,就等於是五濁惡世惡濁的意思:非常惡,非常濁亂。

我們在這個五濁惡世裡面的生命,都很苦,都很無奈,都很難張揚自己的精神價值。為了點生存都得要打拼,為了一點權勢、金錢就出賣良心——賣給魔鬼。一修行,不是昏沉,就是掉舉,甚至走火入魔。所以這個世間修行太難。

在這個世間修行太難又太苦,雖然《無量壽經》說,在此土修行一日一夜勝過極樂世界修行百年。有的人看到這個經文,他就作出結論:哎,看來還是在這個娑婆世界修行好,你看,修行一天勝過它百年。

但是他不知道,在這個娑婆世界你就修行一日一夜都很難。你說你每天打的是什麼妄想?你作的是什麼行為?你每天身、口、意三業到底是什麼?你身、口、意三業是修行嗎?你修的是佛道的修行,還是修的三惡道的業呢?這裡是不能自欺欺人哪!

那你試一試,你就是一晝夜的念佛,你看看自己多麼困難——那種妄想紛飛,有意志力的還能堅持,一到晚上十二點就有很多要去想方設法偷懶的人。這我們看得太多了。晚上十二點,這個很長的隊伍就縮水縮水;縮水到四五點鐘,哎,又龐大:這已經成了規律了。那為什麼?他就受不了,我們的業報身就是受不了。

所以這個世間修行很難:我們的肉身——業報身——由於很苦,心又堅持不了。你說在這個世間修行一日一夜,勝過西方極樂世界修行百年,那你試試看。你一日一夜實際上都很難修行。

所以我們才感覺到:趕緊要往生。面對這樣的五濁惡世——「齷齪生涯太苦人」,我們想到西方極樂世界修行之容易:一華、一塵、一聲,都是表達著彌陀的三身、四德,觸境就能會心,觸境就能開悟。所以我們一定要信願稱名,仰蒙佛力,帶業往生,作彼岸的快樂人。這才是智慧的選擇。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真為生死而念佛

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是為人現生了生死的。若真為生死...

【推薦】念佛是大事中之大事

我等現今幸得人身,幸聞佛法,復幸得聞如是微妙淨土念...

我們的痛苦,佛菩薩知道

一切有情眾生,只要在輪迴裡面,由自身善惡業所感召,...

正確認識一句佛號念到底的意義

如果你的煩惱輕薄,如果你的善根深厚,如果你的願力堅...

心中有春天,所見所聞無不是春意盎然

筆者有一位從事社工的學生,最近生活得非常充實。原來...

這個生死的怨賊你認識到嗎

要想成佛,一切求心都得歇下來,自然相應,求是苦追求...

蘇東坡的前世後身

生命是輪迴的,很多人或多或少能夠知道自己的前世,這...

一句彌陀賅盡三藏教義

關於佛法的修證,由於眾生同俱和佛一樣的無陋智性,本...

臨終助念的時機該怎麼把握

問: 有一種說法,認為人斷氣之後,智慧高出斷氣前的...

迴向和不迴向有什麼差別

問: 迴向和不迴向有什麼差別? 大安法師答: 迴向和...

念佛病人在很危急的情況下,家屬該怎麼辦

問: 如果病人在很危急的情況下,家屬控制不住情緒想...

第二十願--繫念必得往生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眾德本,...

這兩個念頭,讓你最快速增長福慧

佛法有兩個目的,第一是修福,第二是修慧,即福慧雙修...

宏海法師: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第一講) 好,各位大覺世間正法學堂的同修們,請大家...

大安法師:為什麼要講儒道之類的書

問: 望法師給我們講點大乘經典,不要講《文昌帝君陰...

不為外界所干擾的沉靜

很少有人像居里夫人那樣的沉靜,外面的世界豐富多彩,...

聖嚴法師《開放的心境》

一般人思考事情時,總是喜歡從自己的角度來看,所以遇...

無諍三昧的須菩提尊者

須菩提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他豁達自在,被眾比丘敬...

佛陀如何教導我們布施

大家看看佛陀教導我們怎麼樣布施?首先他讓我們這樣來...

假饒造罪過山嶽,不須妙法兩三行

古德法華偈頌云:六萬餘言七軸裝,無邊妙意廣含藏,白...

天堂淨土

挑水雲水僧,是一位有名的禪師,曾在好幾個叢林禪院住...

貧窮困苦種種逼迫,你該怎麼辦

【復次。若未來世諸眾生等。雖不為求禪定。智慧出要之...

【佛教詞典】法海

(譬喻)佛法廣大難測,譬之以海。維摩經佛國品曰:當...

【佛教詞典】四求

(一)指四種欲求:(一)欲愛,即貪愛慾界之五境。(二)色...

【視頻】大安法師《東林佛號的唱念方法》

大安法師《東林佛號的唱念方法》

【視頻】慧律法師《臨命終時一生善惡俱時頓現》

慧律法師《臨命終時一生善惡俱時頓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