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知心無念,這個概念很重要

淨界法師  2020/10/1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知心無念,這個概念很重要

這個地方重點在這四個字,知心無念。我們一念心,每個人都很複雜,有很多很多的妄想,但是你一定要知道,這個妄想都是不真實的,這個很重要,站在本來清淨的角度來對治妄想。我們無始劫來,在我們的每一個生命經驗當中,會捏造一個自我的相狀,這有什麼缺點,帶個相狀有什麼不好

帶個相狀,就把你限制住了,自我設限。過去有一個獵人,他養了一隻老鷹,他為了貪方便,他也沒有個別養,他把老鷹放在他雞籠子裡面養,從小就跟雞養在一起,這樣比較方便嘛。這老鷹跟雞整天搞在一起,它長大以後,因為它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都是雞,它認為它就是一隻雞,因為它心中已經捏造這個雞的相狀了,雖然它有強壯的手臂,它有廣大翅膀的力量,但是它心中認為它就是一隻雞。

那麼後來,它長大以後,獵人用所有的方式來訓練它,都失敗了。後來這個獵人非常失望,就帶著這隻老鷹,跑到山上,就想要把它自由落體,讓它自生自滅。所以他把這個老鷹帶到山上,把它放下去的時候,老鷹遇到死亡的威脅的時候,快要著地的時候,它的潛能發揮出來,展起它廣大的翅膀,一躍飛上去了。它有這個功能,但是它為什麼不表現出來呢?因為它被這個我相,這種自我的相狀限制住了,自我設限。

你看那個馬戲團,他們也曾經發生這樣一件事情。有一次馬戲團發生了火災,那個管理員趕快把這個籠子打開,讓這個野獸跑出來。後來發覺,只要這個野獸被關超過三年,這隻野獸就跑不出來了。新抓到的野獸、那個鳥馬上都出去了。那麼只要這個鳥跟動物,被關在這個籠子裡面超過三年,它已經認為說,我的範圍就是這樣子了,自我設限。

我們一念心本來清淨,本來沒有相狀,我們現在變成物化了,就是說,被物質同化。我們經常告訴我自己,我一定要怎麼樣,其實人生不決定。

你看菩薩戒,菩薩戒有個很重要的思想,菩薩戒他那個菩提心跟空觀是很要求的,也就是說,菩薩戒不能自我設限。你要受了菩薩戒,你就沒有資格說我做不到,不能這樣講,你可以說,我慢慢做,可以,但是你不能說我做不到,因為你做不到,那表示你自我設限,違背我們本性是清淨的這個真理。

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知心無念這個概念很重要。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學佛人為何要有柔軟心,應如何培養

問∶ 修學佛道的人為何要有柔軟心?柔軟心如何培養?...

妄起即覺,覺即妄離

話頭即是一心。你我此一念心,不在中間內外,亦在中間...

【推薦】不要低估無始劫來妄想的力量

有些人說,我們念佛就好,幹啥要調伏呢?問題是我們內...

【推薦】云何降伏其心

那麼當我們的心從一個攀緣的心,慢慢的回歸到不生不滅...

【推薦】如何解決煩惱和妄想

問: 佛法不離世間法,我們在家二眾在生活中修行時,...

【推薦】誦經如何達到最佳狀態

我們說讀誦一部經典,要恭敬受持、法加持受持、隨聞入...

不理睬妄念,是對付妄念最好的方法

稍有點修行體驗的:妄念來了,很害怕,我一定要把這個...

運用「自性清淨」破除障礙

你在大乘經典當中,只要看到「自性清淨、離垢清淨、得...

【大藏經】佛說佛名經

佛說佛名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婆提城祇樹給...

【大藏經】【註音版】慈悲藥師寶懺

慈悲藥師寶懺...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阿彌陀經

(印光大師校印版本)...

【大藏經】佛說九橫經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

理觀智慧所帶動的六個階段

這個理觀的智慧所帶動的有六個階段。 一、理即佛。一切...

當妄心雜亂之頃,念佛自然隨念寂靜

淨土之為教,仰承阿彌陀佛四十有八大慈大悲深重願力,...

有情眾生的四個層次

佛教講,人是有情眾生,甚至一切有情識、有生命的眾生...

三界無安,以苦為樂

【原文】 廁蟲之在廁也,自犬羊視之不勝其苦,而廁蟲不...

悉達多太子見老病死而出家

見老病死,悟世非常。棄國財位,入山學道。服乘白馬,...

老來無三昧

我說幾句話。我是說過,年輕人發心修行是容易一點,但...

殺生有十項罪狀

一、心裡巨毒,世代不絕。 二、眾生都會厭憎他,眼不...

四十八願中的天人、聲聞、菩薩有什麼區別

問: 《無量壽經》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中,有國中天人...

佛敕目連度度化梵志

(上)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時,諸菩薩、四眾弟...

沉迷手機帶來的負面影響

最新調查顯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離不開手機,並沉迷其...

皈依和受戒是一回事嗎

皈依的對像是什麼 皈依就是皈依三寶,也就是佛法僧。皈...

人最需要的不是物質

古人說: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當今社會,雖不說物慾橫...

比丘度化阿恕伽王建塔因緣

阿恕伽王(又稱阿育王)是一位暴虐無道、瞋怒好殺的君王...

臨終注意事項

光自七月廿五至申,今日回山,適由山轉來汝書,知汝父...

水陸法會與外壇釋義

水陸法會的全稱是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亦稱水陸...

你聞過世界上最妙的香嗎

有一天,尊者阿難請教佛祖一個問題:在這個世界上,是...

【佛教詞典】預流支

由精進修法隨法行。所以能修法隨法行。由如理觀甚深妙...

【佛教詞典】妙樂

(術語)殊妙之歡樂也。觀無量壽經曰:見彼國土極妙樂...

【視頻】學佛以後會不會失去很多樂趣

學佛以後會不會失去很多樂趣

【視頻】護生卡通:蛇眾的祈求

護生卡通:蛇眾的祈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