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禪宗對六識空性的體證

2020/09/1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禪宗對六識空性的體證

六識是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對境所產生的六種認知作用,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禪宗運用般若空觀,強調對六識空性的體證。僧問趙州:「初生孩子還具六識也無?」趙州說:「急水上打球子。」僧復問投子趙州意旨如何,投子說:「念念不停留。」

在急水中行船,坐在船上的人會誤認為水是靜止的。由意識所衍生的諸法也是如此。急水上打球,轉眼就流過。投子說「念念不停流」,謂嬰孩六識念念不停地遷流,如同急水之駛。雪竇頌云:六識無功伸一問,作家曾共辨來端。茫茫急水打球子,落處不停誰解看?

初生嬰孩,雖具六識,眼能見耳能聞,卻未曾分別六塵、好惡長短、是非得失。學道之人要像嬰孩一樣,對榮辱功名、逆情順境都毫不動心,眼見色如盲,耳聞聲似聾,才有真實受用之處。修行者到了無功用行的境界,雖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對六塵卻不加分別。

禪者如魯如愚,像是一潭死水,實際上卻是一湍急流,這便是「悟了同未悟」的風範神儀,是受過洗煉的向上境界。對此投子以念念流轉不停來表示,念念正念相續,在無心的狀態下,一瞬一瞬都是正念。要想達到這樣深不可測的境界,就必須體證六識的空性。

與六識相關的表述是「見聞覺知」。見聞覺知是心識接觸外境的總稱,即眼識之用為見,耳識之用為聞,鼻、舌、身三識之用為覺,意識之用為知。禪宗洞知「一切眾生,只為心塵未脫,情量不除,見色聞聲,隨波逐浪」,主張剔除見聞的粘著性:「眼不可見,耳不可聞。非見非聞,宛爾見聞。見色聞聲,脫出根塵。」

見色聞聲,而不為聲色所惑,就是超出見聞的見聞,迥異於根塵相接而生起的對外境的執取活動。禪宗認為,佛陀與眾生都有圓明的覺體,都同樣具有見聞的本性,而眾生之所以是眾生,就在於見聞之時不能空卻六塵。

「佛及眾生性,圓明體本同。見聞皆共有,取捨總非空。」而不昧真如本性之時的見聞,則呈顯出應物無心、光華燦爛、澄明靜遠、通脫無礙的特徵,所謂「真如性淨,慧鑒無窮。如水分千月,能見聞覺知。見聞覺知,而常空寂」,「但於事上通無事,見色聞聲不用聾」。運用「無念」法門進行觀照,雖有六識活動卻不礙本性的澄明。

《神會錄》:「若言無念者,雖有見聞覺知而常空寂。」

《大慧錄》:「覺既正,則於日用二六時中,見色聞聲,嗅香了味,覺觸知法,行住坐臥,語默動靜,無不湛然。」

「眼耳絕見聞,半夜日輪午」只有超出見聞的見聞,才能通向禪悟之境。

與對五蘊、六根、六塵空性的體證相同,禪宗同樣不主張離棄見聞而證涅槃,因為「見聞覺知,俱為生死之因;見聞覺知,正是解脫之本!」只要保持心性的澄明,即可「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壇經·機緣品》,正是:「見聞覺知本非因,當處虛玄絕妄真。見性不生癡愛業,洞然明白自家珍。」

見聞覺知並不是招致痛苦的根由,只要於見聞覺知之時,保持虛明的心境,就不會生起癡愛的罪業,而清楚地見到自家的無上珍寶,即晶瑩澄淨、纖翳不著的純明自性。

禪宗體證到六根、六塵、六識的空性,遂能透過聲色紛紜的感官世界,徹見本來面目:「十八界既空,一切皆空,唯有本心蕩然清淨。」一如龐蘊所詠:正中正,心王如如六根瑩。六塵空,六識淨。六六三十六,同歸大圓鏡。

「正中正」,即自主性中的自主性。此時晶瑩悟心,澄觀萬象。六根潔瑩,六塵空明,六識虛淨,六根、六塵、六識等所有的六六,都是六六三十六般如其本然,一同呈顯在如實地映現一切法的大圓鏡智裡。此時即可以清明通脫的心靈,對自然物象作即物即真的感悟。

「花開似錦,普現法身。鳥語如篁,深談實相。見聞不昧,聲色全真。」縱是隨聲逐色,也不礙其開悟心境:通方衲子果英靈,眼耳無妨信視聽。皓月豈離秋水碧,浮雲那礙曉峰青?聲色裡,醉還醒,六國安然本自寧。

對於通達灑脫的禪僧來說,見色聞聲都不礙其自性的清明。秋水涵碧,映照皓月清輝;曉峰滴翠,靜對浮雲往來。在聲色紛紜之中,仍然保持六根的清淨,主人公惺惺不昧,這是深得般若空觀三昧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星雲大師《從六祖壇經說到禪宗教學的特質》

各位法師、各位護法居士︰ 今天,承蒙佛陀的光明,佛...

禪機的參悟需要一顆玲瓏的禪心

修禪修心,倘若自己心中對禪理一知半解,只憑嘴上空說...

隨順世緣遠離得失

我們禪修要有信心,不要被表面的平凡所迷惑,因為禪就...

人之一生,實同蜂之釀蜜,蠶之作繭

今日諸位發心來歸依三寶,老衲甚為欣慰,諸位遠道過江...

入禪之門第三講:四祖禪法

今天的題目是道信大師之禪法。大家知道,道信是中國禪宗...

念念不被驕誑染

各位善知識,禪宗一法是心地法門,不可離開心地以外用...

到市場買菜去

有兩個禪寺,同在一個城中,相距不遠。每天清晨,兩個...

專心一致,才能統攝你的心

各位同學在學佛過程中,切莫蹉跎歲月,一定要懂得如何...

【大藏經】【註音版】八大人覺經

八大人覺經...

【大藏經】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

【大藏經】【註音版】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

【大藏經】永嘉證道歌

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

要聰明多食素,素食者智商高

食素已在世界各地流行,有些人是從健康的角度選擇食素...

既然罪性本空,為什麼還要懺悔

問:師父在課堂上,一再提到說罪性本空,同時也要我們...

臨終在定之心,即是淨土受生之心

【原文】 客曰:弟子復憶昔念佛時,遇一禪人教雲,念佛...

如何佛化家庭

問: 如何佛化家庭? 了幻法師答: 所謂佛化家庭,即...

一別成永訣

一直不願意承認這樣的事實,身邊的人是會走的,就在所...

羅睺羅出家記

有一次波斯匿王去見佛,因為那時佛要度羅睺羅出家。國...

在呼吸上用功夫

在禪修的功夫中,呼吸是一個關鍵,無論修哪一個法門,...

齋僧獲福

佛陀時代,有一位長者子,年紀很小時便失去了雙親,一...

持齋誦經其功尤大

勸誦經人 凡誦經人。或持齋戒人。固為善業。後世必受福...

因煩惱而造罪時,不要這三時都有心

接著看正明事懺的下一段。 則業有輕重,定不定別。或有...

佛你為什麼不幫我

南山上有一座神廟,裡頭供奉著一尊佛祖。傳說這尊佛祖...

如何面對煩惱心很重的家人

問: 如何面對煩惱心很重的家人? 慧律法師答: 家庭和...

聖嚴法師《我與環境不一不二》

我們所到的任何環境,都應看作就是我們自己。坐飛機時...

念佛要怎樣念才最理想

問: 請問念佛要怎樣念最理想?是否要觀想念佛?要如...

改變自己的九條建議

一、不沉湎於過去,只活當下 電影《功夫熊貓1》中一句...

了幻法師:一切眾生皆以愛慾而正性命

一切眾生皆以愛慾而正性命,愛慾是三界眾生輪迴的根本...

【佛教詞典】對治悉檀

四悉檀之一。又作斷惡悉檀。指佛隨應眾生之心病,而以...

【佛教詞典】佛物

(術語)三寶之供物,各異所屬,屬於佛之供物,謂之佛...

【視頻】大安法師《正解臨終正念》

大安法師《正解臨終正念》

【視頻】淨界法師《五戒之不飲酒戒》

淨界法師《五戒之不飲酒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