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其他法師文章(第7頁)  【隨機推薦】

用智慧去觀照,才能照見五蘊皆空

五蘊:色、受、想、行、識。 (一)色蘊: 凡一切物質,...

【推薦】淨土祖師們提倡的念佛方法

十念法: 唐善導大師說十念法是念夠十句的佛號。北魏曇鸞...

佛像供久了有灰塵該怎麼辦

第一、準備乾淨盆,專為浴佛用。 第二、淨手將佛像移至寬...

休念功名唯念佛,但憂道業勿憂貧

少年頃刻老還衰,須信無常日夜催。 九十六家邪智慧,百千...

守三關與破三關

在有限的人生旅程,如何才能生存的更鮮活、更富內涵、更具...

一個能讓家人吃素的好辦法

佛法是最講孝道的,佛弟子最究竟的孝道,是度化父母能信佛...

學佛人該有的心態和觀念

淡泊明志 智悲光尊者說過:一個凡夫眾生,如果吃穿等樣樣...

如此審慎觀察,一夜就可成為賢者

慈悲偉大的佛陀,在《中阿含經》說了一則一夜賢者經,可作...

父母都應該教育孩子記住這四句話

怎麼樣才能給父母親帶來光榮呢?印光祖師說,我們應該敦倫...

如何勸導病人臨終正念不失,得生善趣

第三課 瞻視病人甲三、說法斂念 說法斂念 是關於如何...

學佛什麼事能求什麼事不能求

問: 學佛什麼事能求什麼事不能求?請師父開示。 能弘大...

法會上寫牌位是不是真的能消災免難

問: 關於掛牌位子,在開法會的時候掛往生牌位是不是真的...

佛舍利是結石嗎

問: 最近有幾位高僧大德相繼圓寂,網上有很多關於佛舍利...

臨終是超凡入聖,還是繼續輪迴

民國十二年陰曆五月廿八日,大師收到會稽道尹黃涵之居士來...

對修行人來說,疾病是恩賜而不是懲罰

有一天,阿難尊者頂禮佛後,覺察到佛身體有恙。阿難尊者說...

我們真的了解因果,懂因果嗎?

問大家一個問題,我們了解因果嗎?懂因果嗎?很多居士肯定...

淨宗八要--淨土之要關

同治癸酉春月。佛涅槃日。餘在虞東明因寺。捧讀曉柔法師淨...

地獄——罪苦眾生的集中營

我們知道,在六道輪迴中,地獄道眾生在最底層。此道眾生因...

女眾進入寺院應遵守的禮儀

我們每次過堂都做一點學習,今天學習關於女眾入寺的內容。...

念佛平時須相續

今天的講話題目是念佛平時須相續。再分三段來講: 第一、...

妙湛老和尚法語開示集

1、勿忘世上苦人多。 2、於平常處見禪境。 3、為人要...

四種念佛的方法

淨土往生的因行,各祖師所強調者雖有不同,但多以信願念佛...

弘一大師自述「不堪迴首」的人生

他是20世紀中國最富傳奇色彩的人物:前半生,他學貫東西...

古代禪師教化弟子的方法

古代的禪師在教化弟子時,當弟子產生妄想,失去正念的時候...

眾僧良福田,也是蒺藜園;罪福由此心,非前境過咎

《南山律在家備覽》中,有一條深刻地分析了當前一些居士、...

聽聞正法的功德利益

龍樹菩薩在其《聽聞集》中寫道:多聞能知法,多聞能遠...

在寺院上廁所要注意哪些問題

進廁所後,須三彈指,提醒坑中啖穢鬼,及時迴避,這樣就不...

常用佛語的背後義理

你的業障重啊! 常聽佛教徒講業障,聽久了實在讓人害怕,...

除苦助伴濟他身,施藥瞻視有病者

除苦助伴濟他身,施藥瞻視有病者 ,病人看病,碰到有病的...

念經是快點好,還是慢點好?

問: 念經是快點好,還是慢一點好啊? 惟賢老和尚答...

不重視恭敬三寶,會構成滅法的因緣

接著看第二段的申誡: 既知多過,彌須大慎。 至堂殿塔廟...

觀世音菩薩祝聖儀軌

觀音菩薩是大乘佛教中大眾最熟知的菩薩之一,我國幾乎所有...

赤裸裸地來到這世間,亦兩手空空的離開

《四十二章經》中,佛說: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

早晚課的內容合在一起念可以嗎

問: 請問師父,弟子下班很晚,沒有時間做晚課,把早...

達摩祖師《一心戒文》

一、於自性靈妙常住法中,不生斷滅之見,名不殺生。 二、...

想求得「好死」,不容易

五福的最後一福是考終命。考終命就是善終,或一般人所說的...

釋迦牟尼佛管送,阿彌陀佛管接

在《悲華經》裡,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都在一尊佛面前,同...

《藥師經》三個經名的含義

【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法門?我等云何奉持?...

夢到底從哪裡來呢

在說夢之前,我們先要說一下眾生都具有的八種識:眼識,耳...

跟無量宇宙相比,一點小事又算得了什麼

《法華經》會三歸一,開權顯實,開跡現本,皆成佛道。佛為...

法名太多用哪個合適

問: 弟子在寺院大皈依時起了個法名,依止師父又起了...

想度一切苦厄,就要五蘊皆空

想要來生得聰明智慧,就要多看經、多拜佛、多打坐,沒有事...

明影法師的的學修經歷

我學佛20多年了,從1993年的下半年開始,基本上是全...

持咒的四種功德利益

一、歡喜益: 你如果對咒語的認知,說這個咒語都是佛菩薩...

佛門不推崇算命,為何卻有《達摩一掌經》傳於世呢

為什麼佛門不推崇算命,卻有《達摩一掌經》暗傳於世呢? ...

初學佛應克服的哪些誤區

現在人一般誤以為佛教是消極的出世的,甚至有一些初學佛者...

佛教四大名山與十小名山

一、五台山 清涼聖地 風光獨秀 五台山,又稱清涼山,為...

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

念觀音聖號要知道怎樣名為觀音?應顧名思義,因義知名。又...

福德是承載世間富貴之根基

國慶長假,待客之餘,讀書、寫字、坐禪、念佛。 品讀《周...

道源法師:在家菩薩戒本釋義

在家菩薩戒本釋義緣起 南投縣埔裡鎮之佛光寺,為滿該寺...

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

明朝奇書《菜根譚》誕生於明朝萬曆年間,此書將儒家的自強...

參禪如何起疑情看話頭

參禪用功這一法,首先要明白道理,這個道理呢,就是路頭。...

如何稱呼出家法師的父母

問: 出家法師的父母、親人,弟子應該怎麼稱呼比較好...

沒有受菩薩戒就不可以看《梵網經》嗎

問: 有同修說戒律不是隨便學的,犯盜法戒、犯盜法罪...

一輩子修持淨土,究竟能不能去呢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那麼佛性是什麼呢?佛就是覺...

佛弟子應該學習彌勒菩薩哪些精神

眾所周知,彌勒菩薩為中國佛教最有代表性的佛菩薩之一,彌...

才華一不小心就會害死修行人

有時候前途的有無,牽涉到個人才華的高低。因此才華一不小...

都說出家好,怎麼個好法

佛說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鵠(鴻鵠)能遠飛。 白衣雖有...

叢林參學中的「警策格言」

自古以來,叢林即是十方人士聚集之所,過去中國大陸的四大...

「中道」的財富觀

小乘佛教認為金錢是不潔淨的,如毒藥,似毒蛇,應該遠離它...

【推薦】我又沒有罪,為什麼要修懺悔呢

有一次和居士提及懺悔法門的時候,有居士問:師父,我又沒...

誠哉在我,不關業障事

參禪人,第一要守清規,方能參禪。 清規者,公正清嚴為模...

淨土諸祖師對「信」的闡述

淨土法門以仰仗彌陀願力往生安養為本質內涵,所以深信佛力...

上殿的時候居士能敲法器嗎

問: 上殿的時候居士能敲法器嗎?(因為師父少忙不過...

修行人要放得下丟的開

不管他人說長說短,說是說非,用功得有主宰,有主宰有受益...

白居易《八漸偈》

唐貞元十九年秋八月,有大師曰凝公,遷化於東部聖善寺缽塔...

作為佛弟子是否可以「卜事」

問: 作為佛弟子是否可以卜事呢? 隆宣法師答: 阿...

分毫不差因果賬

佛教提出四根本戒,若是犯了四根本戒,無論出家在家都是違...

學佛弟子應依四依法為標準

當今學佛群眾大量增加,但因宿根不同學習深淺不同,以是個...

業障和魔障有何區別

魔障與業障,如何分辨呢? 第一、如果某些異常狀況忽然而...

受五戒後飲酒需要重新受戒嗎

問: 弟子已受過五戒,但在年終的年會上不得已喝了酒...

別讓福氣迷了眼

佛經上說諸經滅盡後,有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住世,如果有人發...

容通法師:妙法蓮華經玄義

各位同修,請跟我一起合掌,跟著我念: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

文殊菩薩的141願,教我們在生活中善用其心

文殊菩薩一百四十一願,出自《大方廣佛華嚴經淨行品》, ...

弘一大師開示律學要略

我出家以來,在江浙一帶並不敢隨便講經或講律,更不敢赴什...

未必錢多樂便多,財多累己自招魔

隆蓮法師雖身居廟宇,但對如今社會上物慾橫流的種種現象還...

憨山大師開示學道十要

第一要看破世間一切境界,不隨妄緣所轉。 第二要為生死大...

《佛說孝子經》讓你成為真正的孝子

導讀:《佛說孝子經》,這一部經只有一卷,收錄於《大正藏...

念藥師佛聖號,滅無量劫生死重罪

藥師琉璃光如來,過去因地發了很多願,主要是十二大願,要...

觀音聖號功德無量,命終也能往生淨土

觀世音菩薩聖號功德 《楞嚴經》: 觀世音菩薩云:由我所...

仿葷素食不是肉,為什麼也要少吃

作為肉類的替代品,仿葷實物似乎是素食餐廳的必備。仿葷味...

皮草行業的真面目:穿皮草的人通常不會去想

穿皮草的人通常不會去想,動物是因為他們所穿的大衣、衣領...

佛說孝順父母的福德,大到不可思議

《本事經》裡說:世間聰慧人,恭敬於父母,恆時修供養,常...

煩惱不斷,無非就是沒有智慧

問: 阿彌陀佛!請問師父,為什麼有的人總是有病,總...

出入息的修法和注意事項

佛門中關於修止的方法有很多,而觀呼吸就是其中的一種。但...

德山棒、臨濟喝、雲門餅、趙州茶

靈山會上,佛陀拈花,迦葉微笑。禪法一脈傳至達摩祖師,西...

略談菩薩戒中的「說四眾過」問題

菩薩戒也稱大乘戒、佛性戒、一心戒、心地戒、方等戒、千佛...

他去養老院之前,留下了這一封信

我要去養老院了!非不得已,我是不會去養老院的。但是當生...

說說出家人衣服上補丁的事兒

昨天公眾號後台收到居士的留言,問能不能說說衣服的事。 ...

眾苦煎迫的「娑婆世界」

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名叫娑婆世界。娑婆意為堪忍,意思...

人壽百歲,不起善願,不如一日,發行四弘

人壽百歲,不起善願,不如一日,發行四弘。《大法句經》 ...

從佛教的角度來處理婆媳關係

社會是由一個個的家庭組成的,而夫妻關係可以說是家庭生活...

身心皈依阿彌陀,從此不做輪迴客

廬山東林寺2018年8月上旬閉關圓滿 古德云:上士閉心...

廬山東林寺晝夜經行︱三界如火宅 念佛歸安養

2018年8月12日,東林寺每月一次的晝夜經行如期舉行...

念佛必須認真念,才能念出工夫

念佛必須認真念,才能念出工夫來,才有證得一心不亂的希望...

造了什麼業才會墮落成附體的大仙

問: 仙是做什麼樣的業才得到這種果報呢? 成剛法師...

延一念為無量劫,促無量劫為一念

說這一部《法華經》,日月燈明佛說了多少時間呢?六十小劫...

我為消業,抓了三副禪藥

謙卑比山高比海深,無所不容。傲慢比麥芒尖比針孔細,無所...

【推薦】《無量壽經》會集本的重要錯誤

某人曾經說過:「夏老居士不是普通人,他的會集本出來之後...

大悲咒修持儀軌

《大悲咒修持儀軌》是根據《大悲心陀羅尼經》製定的,包括...

白居易《念佛偈》

白居易晚年虔心念佛,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捨三萬兩俸銀...

每日的課誦對居士修學尤為重要

修學佛法的過程就是不斷破除無始以來的貪瞋癡等一切諸漏,...

淨念相繼如母憶子

講幾句用功的話。佛在楞嚴會上《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這...

無意義的懸想是一種自我損耗

立志用功,如種樹然。方其根芽,猶未有幹;及其有幹,尚未...

九大古語人生智慧,受益匪淺

01 宵行者能無為奸,而不能令狗無吠也。《戰國策韓策》...

怎樣才算是真信佛

【原文】 所謂真信者,第一要信得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是...

念佛竅訣僅一個字

宋朝的草庵禪師是一位禪宗的大德,同時也是弘揚淨土的。在...

唯有這句佛號,是應當盡心竭力的

世間的眾生,正當處在急難痛苦的時候,號叫父母,呼天喚地...

不受戒,犯了錯是否就不嚴重

有些人聽說受戒後所犯的罪要比不受戒所犯的罪還要大,便不...

在世間唯有這一句佛號最珍貴

一百多位參加廬山東林寺十天百萬佛號閉關的蓮友,在閉關中...

能讓在家人獲得現世後世安樂之八法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位叫郁闍迦的年輕婆羅門,...

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

杭州靈隱寺內,掛著這樣一幅對聯: 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

會性法師:讚佛偈略說

讚佛偈 阿彌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無等倫 白毫宛轉五須彌...

思維地獄苦,珍惜修學緣

通過學習三惡道苦中的地獄苦,我有兩點收穫。 一、透過現...

在家居士每半月五戒誦戒儀軌

一、上香(三拜) 上香三拜 二、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

好好參一參腿疼的是誰

常懷敬畏心 三千威儀,八萬細行,總不出行住坐臥。禪堂的...

持誦《地藏經》的功德利益

《地藏經》又稱《地藏本願經》《地藏本行經》,是大乘佛教...

照見五蘊自性本空

能觀的菩薩在觀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的時候,得到什麼效果呢...

欲識佛住處,只這語聲是

打禪七的目的是求悟道,功成熟了,這個道就悟,為什麼要求...

曲折所帶來的財富

宋代詩人楊萬里曾在《過鬆源晨炊漆公店》詩中寫道:莫言下...

及時回望自心,做精神富足之人

若不修內行,唯只外求,希望獲福,無有是處。 這句話或許...

參禪的方法究竟是怎樣的

禪宗一門是佛法的骨髓,但以心印心,原不是言語文字可以表...

親見虛老真功夫,方知機辯不是禪

光緒二十七年秋,法忍老人有赴終南之舉。先命月霞法師去營...

大乘佛法「大」在哪兒

智悲光尊者說過:一個凡夫眾生,如果施主、吃穿等樣樣俱全...

邪淫念頭難以降伏,該怎麼樣解決呢

問: 師父,在家居士粗的邪淫容易戒除,意念上的邪念...

佛經中說:夢見這四種相最為吉祥

《佛說發菩提心破諸魔經》中說:若人夢中見四種相者,皆是...

念佛簡單枯燥,功德恐怕不如讀經吧?

〖疑慮〗 念佛簡單枯燥,功德恐怕不如讀經吧 〖破疑〗 ...

為什麼勸您念《金剛經》

鏡蠟喻 一九八一年,我在紐約華美協進社講學佛緣由。當時...

初學者應讀的幾部經

《地藏經》專門講因果,然後再講到百善孝為先,提倡這孝字...

久修之人當警惕此「五花箭」

五花箭者、皆煩惱所攝,謂諸魔王,有神通力,由見修行人內...

行善後為何家裡常有不好的事情

問: 為何行善,家裡卻常有不好的事情,請問殺生真的...

淨土法門發願的重要性

發願有什麼重要性呢? 淨土宗講信願時再再強調發願的重要...

身口意不離佛法,這才是真信

我們為什麼要學佛?為什麼選擇信佛?很多人是一種盲從。 ...

遠離五種邪命

緣有兩個,第一是遠離惡緣,遠離惡緣就是要遠離五種邪命和...

最根本的世間善法

太虛法師講過一句話:人成即佛成。說的是:我們在人世間修...

以能護持正法因緣,故得成就金剛身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成就如是功德,其身云何?當有...

福慧具足的人,做任何事都容易成就

福報代表這一生當中的經濟環境,有福報的人做任何事都很順...

佛講般若的十個原因

初教興者,依《大智度論》云:如須彌山王,非無因緣、非少...

一人與萬人敵,在今人則不行

用功的人,謂一人與萬人敵。這一句話,在古人最好,在今人...

銷售行業不免要打妄語,怎麼受五戒

問: 我是銷售醫療器械的,利潤大,有時不免要打妄語...

【推薦】煩惱深重的凡夫往生後為何能得不退轉

問: 被煩惱束縛的凡夫,惡業深重,煩惱也未斷一絲一毫,...

學佛的三不退

禪宗這一法,是讓我們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要靠自己。...

一轉念天堂地獄就在眼前

古時候的得道高僧說:竹影掃階塵不動,月穿潭底水無痕。階...

心清淨了,智慧就來了

大家知道《西遊記》裡面的孫悟空,他法力高強,一個觔斗能...

有哪些可行的改過方法

然人之過, 有從事上改者, 有從理上改者, 有從心上改...

如何才能活得坦蕩

假如說,一個人過於放縱自己的慾望,以至於沒有約束自己的...

佛法點滴之生活篇

我們每天要吃飯,就不能像世間人那樣,我們在這個上面也要...

了凡四訓:改造命運的竅訣

前 言 《了凡四訓》是明代袁了凡居士寫給孩子的四篇家訓...

以此三心而念,感應必至也

你現在要專心在一個上面,專心之後,力量就非常大。多了之...

以物藥治身病,以法藥治心病

疾病,是誰也不能倖免的,在佛法中說人生有老病死,把病列...

三解脫門證入無上菩提

三法印跟實相印,理論上的統一前面講過了,在實踐上也就是...

藥王菩薩發願除滅眾生痛苦

像法時期,古印度有這麼一對兄弟,哥哥叫星宿光,弟弟叫電...

八萬四千法門,哪個法門最適合我

雖然同樣是學佛,但是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種種宗派,那我...

靜坐與禪定

靜坐一法,佛法叫坐禪,也可叫禪定。禪定的種類很多,有四...

菩薩有七事利樂一切眾生

謂菩薩為利樂一切眾生,示現於世間,而做善友,勸發誘掖,...

學佛者應從恭敬三寶開始

學佛者當從恭敬之中求,尤其是對出家師父。為說明此事,我...

學會善待自己和他人

在學會善待自己和他人上,我認為做到以下幾點很重要。 第...

因果關係中的三種錯見

在因果關係裡邊,我們推翻了三種不正確的見解。 第一個不...

隱藏功德者,邪魔不能害

噶當派的祖師們一向以隱藏功德為本,他們有一句格言:隱藏...

一住寒山萬事休,更無雜念掛心頭

一住寒山萬事休,更無雜念掛心頭。 閑書石壁題詩句,任運...

像死人一樣做功夫

歇下狂心,歇即菩提 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佛...

每個人的生和死,別人都替代不了

五祖寺老首座照勤老和尚走了。生死,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

生老病死與成住壞空,促長了眾生的出離心

長養六心,守道始終。 學佛求道者,六心當具。這六心指:...

真正的佛法不是消極避世

雖居住山林中,亦非貪享山林之清福,乃是勤修戒、定、慧三...

一切諸法悉皆如夢,修之何益

原文: 有禪者問曰。一切諸法。悉皆如夢。娑婆固夢也。極...

錢不要來得太快,也不要來得太多

世人苦,就苦在要追求一個好上。就想著,生意一直都很好。...

怎麼樣才能讓我們的心靜下來

信息越來越碎片化 我最近頻繁地被很多人問到一個問題。他...

怎樣擁有一個「無」的生活呢

世間上的人總是在有上求,有車、有子、有錢、有名等,其實...

修行要找到正確的方法

佛教中講修行,就是不斷修正身。口,意三業的行為,把錯誤...

省庵大師:勸修淨土詩(一百零八首)

(一) 我教原開無量門,就中念佛最為尊。 都融妄念歸真...

宏海法師:心經·可以靜心也

第一講 心經之心 阿彌陀佛,各位吉祥。在現今我們這個時...

為什麼修行人要精勤修習孝養父母之道

母親具備了十種德行 一名為大地於母胎中,為子女所依托孕...

古人的10句家風名言

治家以和平兩字為主。 這是清代學者錢泳在《履園叢話治家...

念佛之現實利益

念佛的現實利益是無量無邊,下面只說重要的:一是念佛是最...

為病人助念,會承擔病人的業力嗎

問: 有人說,為病人助念,病人的業力就會轉移到助念...

福德與功德有何區別

問: 福德與功德有何區別,淨業行人應如何修功德? ...

四點建議避免學佛走偏

對於學佛人來說,這幾個重要的概念一定要搞清楚,不能依己...

以無心之法對治妄心

參禪貴實踐,要真參實悟,才能得到受用。所謂真參,就是要...

參禪的入門方便

很多學佛的人,想通過參禪的方法衝破凡聖關,了脫生死累,...

高麗國普照禪師修心訣

三界熱惱,猶如火宅。其忍淹留,甘受長苦。欲免輪迴,莫若...

調和五事助參禪

參禪,是以見性契悟涅槃妙心為主,除此皆是助道之法。禪之...

一直打妄想還說什麼五蘊皆空

不要打妄想,看好自己的話頭,不知道又跑到哪裡去了。用功...

憨山大師:八識規矩通說

唐三藏法師 玄奘 集 明憨山沙門 德清 述 八識規矩者...

往生極樂世界九品蓮位圖文詳解

上品上生: 往生之因 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

粥有十利饒益有情

摩訶僧祇律云:粥有十利、饒益有情。佛住舍衛城時。難陀母...

三界萬法種種境緣,實無心識外之別物

三界惟心,萬法惟識二語,人能言之,觸境逢緣,仍被境緣所...

《文昌帝君陰騭文》原文及白話

《文昌帝君陰騭文》告誡人們為人處世的道理,從而達到理想...

宏海法師:百千萬劫難遭遇

好,我們尊敬的信忍法師慈悲,我們陳會長還有我們學會,這...

人生彈指有何歡

前段時間,和幾個好友相約旅行。在途中,大家喝茶聊天,因...

把戒持好,自然有護法神護你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了,大家要好好發心用功,不是開玩笑的。...

解決了生死,父母的恩才可以報

有些人不進禪堂來,反正一天到晚有飯吃,無所謂。年青人不...

【推薦】懺悔業障,必須生起這十種心

現在要懺悔業障,必須生起十種善心,從後翻破之,以為對治...

業能縛住心,心也能轉變業

心能造業,心也能轉變業;業是由心造的,業也能隨心轉變。...

與時間做賽跑,與生死做鬥爭

跑香也是用功,催得你飛起跑,可以調伏你的身心,但要看情...

念佛為何也易招魔事

有人問省庵大師:參禪一門,全仗著自己的力量,所以常常有...

念佛的八種相應法和三種不相應法

念佛八法 第一、攝心念:把心收攝起來,即所謂:都攝六根...

一誠長老《無雜相》:大德行持 總在尋常

01、菩薩呀 虛公喜與和尚說話,見有人來時便不說了。某...

一誠長老:菩提無盡海 智慧功德藏

【編者按】在一誠法師擔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期間,他弘教育...

峨眉山鎮山之寶通永老和尚精進念佛開示

踏實修行 精進念佛 簡單介紹: 上通下永老和尚,是當今...

仁清法師:文殊菩薩消業開智修持簡軌

接下來是智慧文殊菩薩的修持,我們拿到資料了沒有?所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