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念佛竅訣僅一個字

仁禪法師  2018/08/0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念佛竅訣僅一個字

宋朝的草庵禪師是一位禪宗的大德,同時也是弘揚淨土的。在草庵禪師《念佛訣》一文中,把念佛跟念死的關係解釋得非常透徹。

「念佛訣」,就是念佛的竅訣,這個竅訣是就是「念死」,以「死」字來念佛。如果你不懂這個竅訣,則念佛很難相應。草庵禪師在《念佛訣》中這樣說:

「阿彌陀佛,誰不能念,而偏難念」。這是個普遍現象,老太婆、三歲小孩都能念,但為什麼很難堅持下去?「西方極樂,誰不願生,而罕得生者,蓋念佛之人未得訣耳。」西方極樂世界誰不願生?但是很少有人能往生的。為什麼?因為念佛的人沒有找到竅訣。「教念佛而使之真切者,其唯死之一字乎。」如何才能做到真信切願地念佛呢?唯一的就是這個「死」字,這就念佛竅訣。

下面解釋為什麼「死」字是念佛的竅訣?「死之一字在念頭上,境緣自然冷淡,情愛亦自輕微」。如果你把這個死字一直掛在心中,想到我現在馬上要死。如果能夠經常這樣憶念死的話,自然就不會太熱衷於外境,對於世間的貪戀、情愛自然也就最大程度地減低了。

「名利勢豪,向此處俱用不得,見聞知解,到此時卻使不行」。無論什麼人都是要死的,在死字面前,是不留任何情面的,人人平等的,沒有一個人特殊的。我們執著不放的世間名利、富貴之類,到這個地方都用不上了。即使你有佛法的知見,精通經論,死亡來臨的時候,這些對你來說也都沒有用。「四大各離,將何所靠,孤魂無主,安得自由」。臨終四大分離的時候,要靠什麼呢?這個時候就由不得你了,只有隨業力而墮落了。

「此時不見彌陀,恐逢羅剎,不生淨土,恐入驢胎」。所以這個時候,只有求阿彌陀佛,只有求生淨土,否則的話你只有見閻羅王,或者墮畜生道、地獄當中去,這是非常可怕的。所以「不見彌陀,恐逢羅剎」,你只能是跟羅剎鬼相逢了。

「莫視此事為緩,明日之事,今日不知」。明天的事今天不知道的。「莫將此事為輕,錯過此生,沉淪永劫」。想到死的話,就靠現在了。現在如果錯過了的話,萬劫不復了,所以趕快修行。一想到死的話,就絕對不能錯過今生了,或者錯過今天了,現在馬上就要修行了。

「視一切事,無如生死大事,則事事皆不切之事」。想到要死了,我現在死了怎麼辦?趕快修行!一想到生死大事,那世間的任何事情都不重要了,所以說事事皆不切之事。

「於一切時,總做臨命終時,即時時皆念佛之時」。如果我們一切時當中都想: 「我現在是臨命終,我馬上要死了」。或者想:「我現在已經死了,怎麼辦?」你如果時時能這樣想的話,就像我們現在修的念死無常法門,你如果隨時能提起來的話,即時時皆念佛之時。你只要一提這個死字,你肯定馬上就想念佛了,噢!趕快求生吧!

「如是念佛,斯為切心,如是切心,方生淨土」。這樣念佛才真正的切心!才會真正的相應。這樣念佛,才能生淨土。這樣念佛可以說是決定生淨土的。能不能生淨土,完全取決於我們自己想不想去。因為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已經滿足了,這是沒有任何差錯懷疑的。生不了淨土,是因為我們自己不想去。佛陀早就講過,只要你去,決定來接引你,就是因為你自己不想去,貪戀這個世間。

「須下死功夫,方成淨業」。一般世俗人講的死功夫,指這個人用盡了全力,這個叫死功夫。這裡的「死功夫」,並不是這一層意思。這裡的死功夫,就是修念死法門的這個功夫。另外從反面講,你如果不下死功夫,就不可能成淨業。也就是說,你如果不修念死法門,不在這個地方下死功夫的話,你想要往生也是不可能的。

「常念死時節,方肯切心」。經常去想我要死了,這樣念佛才會切心,念佛才會真正地相應,真正一句一句地從自己內心發出來,真正的是真信切願地在念佛。正如蕅益大師常說的「要真信切願地念佛」。但是怎樣才能做到真信切願?古德已經給我們指出來了,必須下死功夫,常念死時節,這樣才會真信切願,這樣念佛才能真正地相應。

「此乃成佛之階梯,是誠念佛之妙訣也!」念死法門是成佛不可缺的台階。少了這個階梯,你能成佛嗎?你能往生嗎?所以「是誠念佛之妙訣也!」

本人以前看到草庵禪師這一篇《念佛訣》的時候,覺得太殊勝、太透徹了。極為精闢、透徹地解釋了念佛跟念死法門的關係。了知這些道理以後,就能知道念死無常的重要性。

剛才是把念死法門跟念佛法門結合起來。不管你參禪也好、持咒也好,或者修其他的一切法門,其實都離不開念死。對我們一般人來說,如果捨棄了念死法門,可以說任何修法都不得成就,這個是決定的規律,毋庸置疑。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推薦】娑婆世界的厭離行

淨宗願門的核心內涵是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然娑婆世界...

《觀無量壽佛經》第六觀:總觀想

【經文】 眾寶國土,一一界上,有五百億寶樓。其樓閣中...

宗舜法師:災難來時你的佛號還能提得起嗎

我們大家不要面臨災難的時候卻又懷念一些所謂美好的時...

唯識的思想有三個重點

整個唯識的思想有三個重點: 第一個,如果你有志於臨終...

初心念佛,誰能無有妄念

原文: 初心念佛,未到親證三昧之時,誰能無有妄念?所...

「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的含義

問: 請開示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的...

面對死亡而改變人生的觀念

因為身語行為受心支配,由內心執著不同,將導致行為傾...

「往生全仗信願真切」與「於自善根不能生信」是否衝突

問: 阿彌陀佛,頂禮法師!印祖在《復倪慧表居士書》說...

【大藏經】佛說當來變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

【大藏經】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

【大藏經】【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讚

普賢菩薩行願讚...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無量壽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宏海法師:淨土三篇

《與大興善寺體安和尚書》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大家下...

去外面看世界,是要你觀察自己的心

有的人到外面去旅遊,好一點的酒店洗漱用具是免費的,...

受持八關齋戒的功德利益

受持八關齋戒的功德利益無量無邊,散載與很多的論中。...

在家居士的感情生活如何處理

《維摩詰所說經》的〈佛道品〉中,記載普現色身菩薩與...

【佛學漫畫】《法華經》故事之衣裡寶珠的譬喻

衣裡寶珠的譬喻...

現生髮願持名,臨終定生淨土

問,今發願但可雲當生,何名今生。答,此亦二義。一約...

菩提心

菩提心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簡稱。菩提二字,是古...

在佛法中積集善業,但來生有五種可能

受戒學律,聽教看經,參宗坐禪等種種法門,都是佛陀制...

在日常生活中情緒起起伏伏,如何來對治它

問: 師父您好!關於權法、實法的操作,弟子這邊再具體...

念佛人為什麼要修習出離心

我們先談一談念佛的人為什麼要修習出離心,如果不修習...

佛陀關於末法時代邪欲盛行的開示

《禪秘要法經》: 千五百歲後,若有比丘、比丘尼,優...

在家女眾哪方面最難突破 該如何下功夫

問: 在家修行的女眾在哪方面最難突破?該如何下功夫...

改變內心有兩個重點

改變內心從佛法的角度,它主要是兩個重點:一個是道的...

大安法師對蕭平實若干種淨土著作的辨析

問: 弟子最近在福州寺院看到上海佛學書局出版的《念...

【推薦】達摩大師破相論

問曰:若復有人志求佛道者,當修何法最為省要?答曰:...

佈施佛法的功德利益

《發覺淨心經》講:如果不是為了貪求果報,也不是為了...

【佛教詞典】權方便

(術語)佛菩薩一時濟度眾生之權謀為權,其方法,能適...

【佛教詞典】預流支

由精進修法隨法行。所以能修法隨法行。由如理觀甚深妙...

【視頻】妙境法師《大器晚成,沒有人能夠佔便宜》

妙境法師《大器晚成,沒有人能夠佔便宜》

【視頻】般舟三昧念佛方法

般舟三昧念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