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未必錢多樂便多,財多累己自招魔

2018/09/1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未必錢多樂便多,財多累己自招魔

隆蓮法師雖身居廟宇,但對如今社會上物慾橫流的種種現象還是非常明瞭的。作為一個一生都在止惡揚善、弘揚人間淨土的佛學家,她的內心十分焦慮,因此做了五首詩《未必五首,訶五欲也》。

《未必五首,訶五欲也》

未必錢多樂便多,財多累己自招魔。

阮囊何事堪羞澀,富有恆沙是佛陀。

未必芳菲始是春,枯搓老幹見精神。

近來學得平心法,羅剎當前化美人。

未必名高位便增,泥中曳尾羨莊生。

青山斷髮成長住,不識人間有轉輪。

未必肥甘便永年,飯蔬飲水樂吾天。

道人自有長生訣,物與民胞即是仙。

未必清閑便是仙,金仙原是火中蓮。

驕陽當午池塘靜,映日荷花別樣鮮。

所謂五欲,就是財、色、名、食、睡這種凡人的慾望。

佛教認為五欲之樂雖有快樂,但不圓滿,不究竟,苦樂交雜,暫有還無。因此要想得到真正的快樂,就要「棄世欲而起法欲,輕世樂而重法樂」。

訶,意即「訶責」。詩末落款是「清時散人」。我猜想這個名字大概有兩層意思,一是表明她是個生在清朝末年的人;二是表明她如今處在一個清明的時代。

她讓學生們把這五首詩複印後廣為散發,目的就是勸眾生,不要被太多的慾望淹沒了,那樣並不快樂。

這五首「未必」後來深得中國佛教協會趙朴初會長的賞識,他老人家親自將詩書寫下來,發表在《佛教文化》雜誌上。

本文摘自裘山山著《隆蓮法師傳》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1元錢面前的人生態度

一天,在書上看到一道選擇題,覺得很有意思,便把它帶...

大安法師:為何富貴學道難

問: 《四十二章經》中佛說二十難中有富貴學道難。佛...

今欲脫離苦果,惟有一心念佛

佛說三界唯心,一切唯識。 以真心隨緣,而成妄識,妄識...

不是你去找錢,而是錢來找你

記得南師(南懷瑾)說過一句話,當你有福報時,不是你...

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

凡夫之所以遭受痛苦,歸根結底是因為貪圖慾望,正如一...

身相既離,心亦如幻,示疾者誰

示眾:豁開正眼,千聖罔測其由;一句全提,萬別千差路...

宣化上人:學佛法是出世的法財

學《楞嚴經》,以及聽經、念經,我們都要有一種忍耐心...

跳出輪迴的苦

在這個三界輪迴,最好的是天,再麼人,再麼阿修羅,阿...

【大藏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御製無量壽佛讚  西方極樂世界尊,  無量壽佛世希...

【大藏經】【註音版】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談「苦」

許多人不了解佛教,認為佛教太重言苦,把人生說得苦不...

憨山大師示參禪切要

禪宗一門,為傳佛心印,本非細事。始自達磨西來,立單...

東林聖賢往生畫傳

一、東林蓮社,高賢雲集 在廬山東林白蓮社念佛求生西方...

悟開法師念佛問答

問:《彌陀經》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定時定量定課堅持不斷

從現象上來講,從緣起上來講,就是因為我們以前沒有修...

淨界法師:念佛法要

我們今天要跟大家共同學習的重點是念佛法要。我們希望...

胎兒羊水少胎位不正,誠念觀音平安順產

愛人懷孕六個多月時,做B超發現胎兒羊水少,且胎位較低...

伽藍菩薩的前世今生

佛教的伽藍菩薩是寺廟叢林的護法菩薩,來源於印度。依...

天竺高僧天親菩薩

佛陀滅度九百年以後,在西元五世紀的時候,北印度有一...

什麼是菩薩

菩薩,這也是梵文的音譯,並且是簡譯,全譯是菩提薩埵...

動靜一如才是真定

所以我們要成道,就須去除這世智辨聰,時時心空如洗,...

切勿為了睡眠,將一生空過

佛陀教誡,「晝則勤心,修習善法,無令失時」,「晝」...

阿伽陀藥,萬病總持

原文: 予昔在煉磨場中。時方丈謂眾云:中元日當作盂蘭...

古今聰明人一大可憐可憫之事

原文: 若不注重躬行,只期多知多見,必至矜己傲物,排...

給自己的心蒙上了一層陰影

有一個小夥子,初次到工廠做車工,師傅要求他每天車完...

漢語中的這些詞彙都來源於佛教

剎那 梵語Ksana的音譯。佛典中剎那指時之極微者,即非...

【佛教詞典】四種從業所生諸有情類

【四種從業所生諸有情類】 p0466 此卽四生也。瑜伽十四...

【佛教詞典】正等覺

如世尊言。諸所有法。一切正性。如來一切知見解了正等...

【視頻】慧律法師《永嘉禪宗集註》

慧律法師《永嘉禪宗集註》

【視頻】《聖十一面觀自在菩薩根本咒》(女聲柔美版)

《聖十一面觀自在菩薩根本咒》(女聲柔美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