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乘佛法「大」在哪兒

弘恩法師  2018/07/0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大乘佛法「大」在哪兒

智悲光尊者說過:一個凡夫眾生,如果施主、吃穿等樣樣俱全,在佛法沒有成就之前,魔法已經成就了。

所謂的魔法,魔就是障礙、磨難的意思。

我們眾生其實都是在追求磨難,不是在追求解脫。因為我們追求的東西,都是把自己束縛起來的——追求財、追求名、追求家庭的幸福和安樂。當然,追求這些不為過,問題是我們貪心太大,好了還想好,多了還想多,無休止地去追求,不知道停下來,一生只是為了名聞利養而忙,這樣名聞利養就成了我們的束縛、我們的磨難。

所以,修行人的眼光、觀念與智慧,跟世間人是完全不同的。修行人真的能有一種超越的眼光,看透世俗的虛假、看透世俗的不足,從而能夠很輕易地放捨對世俗的罣礙。

世間人就做不到,因為他就活在世俗裡面,他就是為了名聞利養而活,這是很可憐的。

仲敦巴尊者也經常喃喃自語地提醒自己:我是希求解脫者,莫為名聞利養縛。我想這句話,大家應該經常念念,我們也都是希求解脫者,也都不要為名聞利養所束縛。

碰到什麼事情,我們應該迅速地、從容地、華麗地轉身,這些東西對我們來說,都是解脫的障礙,都是生死的束縛,沒有了更好。

沒有了更好——我們要有這種面對人生的勇氣。什麼東西有了,那就好好地用,利用它自利利他,而不貪著。沒有了呢?沒有了更好。我們應該有這種勇氣,無畏的勇氣。什麼東西,沒有了更好。錢,沒有了更好,沒有了,你老老實實出家修行去,自會有人供養。

現在人的觀念就是,缺一點就不好,他怎麼能修行呢,怎麼能放下呢?真正的修行就意味著,面對我們世俗的名聞利養,就用這種很簡單的心態去面對——沒有更好。

對自己所愛的人,沒你更好,有你也很好。有你,善待就好了,有你就是緣啊,有緣就要善待。有你很好,沒你更好,這樣,兩不罣礙。

學佛,說白了就是一種意氣、一種心境,一種超然的意氣、一種淡然的心境,對什麼事情都不放在心上。該盡的責任自己盡到,該遇到的困難自己努力剋服掉,在堅韌中用一種灑落的心胸做人做事。

你有這種胸懷和勇氣才好學佛,沒有這種胸懷和意氣,就會整天哀哀怨怨、苦苦惱惱、顛顛倒倒,一點小事就繞不出來、轉不過去,這怎麼學佛,與道不相應。

其實我們學習大乘佛法,大在哪裡?心大。

什麼事情都看得開、看得破、想得通,遇到什麼時候都能夠從容地轉身,不為世俗的名聞利養所罣礙、所束縛,就是用這種心境去學佛。

這才是一個學佛人最該有的心態和觀念,沒有這種觀念和心態,你學什麼法門都得不到利益。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乘佛教修學的三個次第

楞嚴經在大乘佛教當中,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法門,因為...

牛過窗櫺,為何尾巴過不得

禪宗公案中有一則牛過窗櫺的著名典故。五祖法演禪師說...

忍辱要從這兩個重點入手

又見佛子 住忍辱力 增上慢人 惡罵捶打 皆悉能忍 以求佛...

學會選擇,懂得放棄

有許多聰明好學的人,有作為、有成就者,古今中外可謂...

大安法師:如何放下多年來的怨恨和悔恨心

問: 如何放下多年來的怨恨心和悔恨心? 大安法師答:...

真正自由的人

有浮雲富貴之風,而不必岩棲穴處;無膏盲泉石之癖,而...

「大乘善根界」與「二乘種不生」

這個二乘種不生是出在天親菩薩《往生論》。《往生論》...

發心不廣大,就無法供養十方諸佛如來

雨天樂華衣,妙香等供養,讚諸佛功德,無有分別心。 佛...

【大藏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

【大藏經】【註音版】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

【大藏經】【註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經】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斷際心要 河東裴休集並序 有大禪師。法諱希運。住洪州...

圓滿人身的修養

一、做正信的學佛人 既然我們大家學佛,我們要明白,...

果報的不同,源於認知的差別

佛法並不是盲目的信仰,而是符合因果法則的真理,既然...

信心是淨土法門最大的難處

淨土宗很難的就是信心,信心一定要具足。真信一定要用...

你所選擇的環境,對你善根有很大的影響

如果你研究唯識,就知道眾生的悲哀在哪裡──種現相熏...

【推薦】佛法告訴我們,要這樣去對待逆境與業力

人處在這個世間,你是不是非得要追求那麼順利?遭受一...

處事的四種智慧

事無難易,關鍵是人能干與否。一個能幹的人,再難的事...

來往輪迴從此息,死生煩惱莫能纏

來往輪迴從此息,死生煩惱莫能纏, 我們在這個世界,有...

四法圓成檀波羅蜜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度眾。一天,彌勒...

志公禪師勸世念佛文

回頭好,回頭好,持齋念佛隨身寶。 有有無無都麻煩,...

什麼樣的菩提心不容易退

在《大乘起信論》講到這個菩提心(整個大乘佛法的根本...

印祖念佛治眼疾

印祖說他剛出家的時候,在做照客的時候,不是六月初六...

唯有放得下,才能提得起

諸位要參禪嗎?那你必須提起話頭,放下萬緣。唯有提得...

聖嚴法師《永不疲倦》

不寐夜長,疲倦道長,愚生死長,莫知正法。(大智度論...

孝心不能等

男孩是單親家庭的孩子,從小與母親相依為命。從小學到...

十六個方法緩解你的壓力

面對目前的工作與生活,你是否感覺到快要被逼瘋了,來...

玉米的3大神奇功效

一、高血壓及高血糖患者 玉米最早是產於南美洲的,當地...

【佛教詞典】圓佛

圓教的法身佛,即毗盧舍那佛。...

【佛教詞典】三衣

亦名:袈裟、離塵服、消瘦服、蓮華服、間色服、壞色衣...

【視頻】大悲咒(蓮歌子)

大悲咒(蓮歌子)

【視頻】心經(中國梵唄藝術團)

心經(中國梵唄藝術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