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四點建議避免學佛走偏

隆相法師  2018/05/06  大字體  護眼色

四點建議避免學佛走偏

對於學佛人來說,這幾個重要的概念一定要搞清楚,不能依己意去錯解佛意,不然走錯了方向還怪罪佛陀……

一、關於懺悔

有人說,人生是一場充滿錯誤的旅程。而怎麼去對待錯誤?是文過飾非還是坦然面對?是去追悔還是去懺悔?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錯了之後卻試圖去掩蓋錯誤。殊不知,錯誤雖然在表面上被掩蓋了,但卻在內心伏藏,煩惱在內心得以滋長。而懺悔,才是真正的解決之道。意識到錯誤之後,要立即懺悔,不能讓錯誤在潛意識裡紮根。要知道,一旦紮下根來,就會產生負能量,讓人們長時間生活在糾結與不安之中,背負相應的心理壓力。

我們所擁有最大的機會,便是可以去懺悔。懺悔的目的是不要再去犯了,這樣的懺悔能夠真正得到安樂。我們要去反省,每天都做了哪些好事,哪些壞事,這種反省的能力,懺悔的力量,便是修行功夫的體現。而那些對待錯誤「文過飾非」、「欲蓋彌彰」的行為,則是人生最無明,最壞的時候。

百業經中有「殺子成擔」的故事。從前有人養了七個兒子。有一天,一個兒子生病死了。這個父親很悲痛,就想把死去的兒子埋在家裡,自己帶其餘的兒子棄家而去。

一個鄰居知道了,就對他說:「你為什麼不把死去的兒子抬出去埋掉,卻讓活著的人離開家呢?」這時愚人聽說了這話,心想:「如果死了的不留家中,就應該拿出去埋掉,那只有再殺死一個兒子,放在擔子的兩頭,才可以成擔地挑出去。」結果,他真的又殺死一個兒子,和那個病死的兒子湊成一擔,挑到山上埋葬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時候,如果做錯事不懺悔,而是去掩蓋錯誤,那麼只會帶來更大的危害。

二、關於慈悲

慈是給人快樂,悲是拔苦與樂,這是慈悲真正的含義。很多人錯解其意,經常會就某件事情對法師說,您慈悲慈悲吧。慈悲就成了一種人情事故了。這就好比世間對人情與法度的把握一樣,如果把情放第一位,法度則起不到作用。若固守法則,則失去人情之通融。而佛教所言的慈悲,則是透過現象把握本質的,決不是一種感情交易。

慈悲可以從自己做起,比如人在鑽牛角尖時,往往不懂得給自己一條出路。這個時候,能給自己留個出路,那也是一種慈悲。現在的人往往過的很累,對自己不夠慈悲。西方人有釋放的方式,比如彼此之間產生矛盾,互相擊打幾下怨恨就釋懷了。而東方人往往會記仇,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所以出路就沒有了。比方說,人們遇到煩惱,還能夠相互訴說一下,可是現在很多情況下,你愈是叮囑對方不要跟別人說啊,那這事情的傳播速度就愈快,訴說這條路也給堵死了。

可見,慈悲實在是需要以智慧為先導的。比如對自己慈悲,那就需要對凡事不要看得過重,心結不能結的太牢固。煩惱在你不在意它的時候,傷害力往往不那麼大。你要是愈在乎,它就像寵物一樣粘上你了。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做到與否,就看修行的功夫了。煩惱來了,在你內心盤旋的時間愈短,那說明你的修行就愈受用。

對他人的慈悲,也同樣要以智慧為先導。比如對乞討者,需要給還是不需要給呢?佈施當然是一種慈悲。但社會上往往有一種人,你佈施給他之後,他粘住你不放,造成了麻煩與煩惱,這就需要用你用智慧來處理。同時,幫助別人,而不傷害別人,也需要一種智慧。給人自尊的關懷才稱得上慈悲,才能讓大眾生歡喜。

三、關於平等

社會上所說的平等,與佛教的平等也是兩個概念。佛教上所言平等,一是說大家佛性平等,都有佛性,都可成佛。二是指因果平等,種如是因,則得如是果,無論是誰,也跳脫不了這個因果規律的作用。但在社會現象上,我們卻無法要求其平等。比方說,有的人高,有的人矮,有的人富,有的人窮,這要一律平等,那就出問題了。

其次,要求我們都要有平等心。世間萬物千差萬別,我們都要以平等心去對待。有不同程度的妄想分別心,那就會形成不同程度的障礙。佛陀在世時,人們對僧團的供養也分為三六九等。佛陀便告訴他們以平等心供養,功德反而是最大的。而心行平等,在社會上能做到是多麼不容易。比如現在兒媳婦大多對自己父母孝順,對公婆能做到跟對待自己父母一樣麼?很多家庭問題,都是因為厚此薄彼產生的。這就是心行不平等,給家庭帶來的煩惱,給自己造成的障礙。

法華經上,有一位常不輕菩薩,他對每一個人都很尊重,對每一眾生都作佛想。哪怕是別人看不起他,詆毀他,他也一樣看待。結果,他因為心行平等,所以成就的最快。世間的萬象都是變化的,包括週遭你所遇到的人或者事物,所以不能從相上去著取。

有一則真實的故事,說的是鋼鐵大王的父母去旅遊,到酒店去躲雨。酒店一個服務生告訴他們說客滿了,但見他們年齡大便心生憐憫,把自己休息的房間讓給這對老夫婦居住。這對老人很感恩,記下了這位服務生的名字。幾年後,服務生意外的收到來自鋼鐵大王的函件,內容是讓這位服務生去負責一個新建酒店。可見,一念心行平等,會結下很好的善緣。在未成佛之前,大家都要多結善緣,錯過一個善緣的機會,再去找可就不那麼容易了。

四、正行標準

以上是對幾個重要佛學概念的詮釋,總體說來,學佛要簡單,不要複雜化。學佛就要依佛陀的教言而行,別固執的以為自己走的是直道。真正的學佛人,必須每天善於觀照自己,看自己有沒有偏離軌道。

有幾個簡單的衡量標準,大家可以對照一下自己,看自己學佛是否走了偏路。

1、學佛是解脫之法,如果學佛感受不到解脫,那麼就是修行的方向,或是方式方法出了問題。

2、你學的是否開心?真正的學佛是很開心的,不會愁眉苦臉。否則不是佛法出了問題,而是你本人的問題。

3、學佛是否讓家庭愈來愈和美?是否讓周邊的人生歡喜心?真正的佛法是落實在生活中,落實在對行為的處處觀照之下,否則學佛只是掛在嘴上,沒有付諸實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裡面哪部經最殊勝

問: 常聽說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又常聽人說某某...

菩薩因何名「觀世音」

菩薩因何名觀世音 阿縛盧枳多濕伐羅。漢譯觀自在,指菩...

佛教為何分宗派

佛教,整體的佛教是一味的,在佛陀時代,並無所謂八宗...

剛入佛門,應先學什麼經

問: 我剛剛入佛門,不知道先學什麼經? 純智法師答:...

我們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呢

阿彌陀佛,雖然僅四個字,可是包括所有佛法。釋迦牟尼...

佛弟子們都會問的27個問題

1、問:家人不支持,反對我學佛怎麼辦? 師答:那是你...

學佛從受戒開始,要勇爭上游

慈舟老法師說,學佛從受戒開始。修行了生死,除了持戒...

遣除對因果的疑惑

一、現代人漠視善惡因果規律 這個宇宙大到天體的運行,...

【大藏經】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大藏經】【註音版】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藏經】【註音版】文殊師利菩薩除淫慾神咒

文殊師利菩薩除淫慾神咒...

【大藏經】佛說施燈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舍...

耀一法師的出家因緣

在沒有出家之前,我是從事戲曲藝術工作的。一個偶然的...

承事善知識應發的二十一種心

復次善男子,汝承事一切善知識, 應發如大地心,荷負重...

不發急三字,能辦成佛之大事

參禪人,學成佛之大法,必立高上志,發寬大願。幸我今...

普陀山的和尚講普陀山的事兒--慈眼視眾生

今天我們來到了普陀山的西山景區。這邊住的都是尼眾的...

行住坐臥二六時中,一切無心不被物轉

佛所說法,千經萬論,總是要眾生明自己的心。若人識得...

想消除業障,最好拜佛菩薩

在《地藏經》中,世尊對普廣曾說,若未來世有諸下賤等...

上報四重恩

佛說:做人必須知恩報恩。凡是對我們有恩惠的,都要念...

只有事修沒有理觀,你不是妄想的對手

你臨終肯定有很多很多的妄想,過去打的妄相、今生打的...

找到那個真的我

每個人都想認識自我,但要認識哪個我呢?昨天的我和今...

只要一念覺悟,佛就來了

大家平時都知道如來佛祖這個稱呼,佛祖就是如來。那麼...

【推薦】如何修持地藏法門

地藏法門的經典有三部:《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簡稱...

修行要勇於對治自己的習氣

一個人身患疾病,首先要及時確診並實施有效治療,學佛...

心要與法相應

曾經有位修行者,去參學一個很有名的道場。那裡住著很...

以戒為師

說起戒來,十分容易,拿著戒的放大鏡去挑出他人的毛病...

以栴檀塗塔成辟支佛

佛陀在魔羯提國帶領著眾比丘一路行化,來到了恆河邊,...

大安法師:淨土法門的專修

修行淨土法門,宜專精。善導大師提出專修的五種正行:...

【佛教詞典】無記心死

【無記心死】 p1060 瑜伽一卷十四頁云:云何無記心死?...

【佛教詞典】五寶

(名數)為一切寶代表之五種寶物也。寶為表最尊無上之...

【視頻】大悲咒(演甫居士)

大悲咒(演甫居士)

【視頻】慧律法師《為什麼不能自殺》

慧律法師《為什麼不能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