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中道」的財富觀

悟恆法師  2018/09/3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中道」的財富觀

小乘佛教認為金錢是不潔淨的,如毒藥,似毒蛇,應該遠離它,出家的信徒不能接受金錢供養,不能儲存,進行一切的買賣、貿易、營利等商業活動(「金錢非法」的戒律僅適用於出家眾,對於在家世俗的信眾,卻另當別論);大乘佛教則對財富有更客觀和全面的闡釋,觀點更圓融,充分肯定財富對世間生活的重要性,並不逃避它的現實性。

在佛教的教義中,財富只有通過正當的途逕取得,才能成為身命基礎和解脫資糧,才有資格成為行佈施、種福田的物質基礎。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追求財富?佛教認為我們既不能極端排斥金錢,也不能過分地去追求財富,應該有「中道」財富觀,概括說來就是「深信因果、廣種福田、勤懇為要,正命求財」。

作為公民,我們不能違背法律的規範;作為佛弟子,我們還不能違背戒律的準則。所以正信皈依的佛弟子決不能做以下十種非法謀財的事情:竊取他財、違法貪污、抵賴債務、吞沒寄存、欺罔共財、因便侵佔、籍勢苟得、經營非法、詐騙投機、賭博淫業。

佛教也有非常先進和全面的理財觀,在財富的支配與打理方面也推崇「中道」觀,既不能慳貪,也不能過分奢侈,否則很容易消耗自身的福報。

佛陀也在經典中為我們作了具體的指導。財富應分作四份:第一分用以保障家庭的日用開支;第二分用以投資增值,否則財富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第三分用以儲蓄,以備不時之需;第四分用以慈善事業,一方面回饋社會大眾,一方面為自己耕耘福田。

我們平常人都認為自己經濟能力不足,難以佈施。其實佈施很廣泛,不僅僅只有財佈施,還有言佈施,以語言給人正能量;顏佈施,用一個微笑溫暖對方;無畏施,在別人身心不安、恐懼、害怕的時候,幫助他消除恐懼……我們力所能及的佈施有許多種。

這些都是為自己積累功德、種善因的一種方式,這些功德都是自己個人的,別人搶不走,當因緣成熟,必將得到善果。

賬戶上的數目只是一個表相,你現在所擁有的財富只是暫時寄存在你這,世間財物都是由五家共有:一是王者所有,即皇糧國稅,不可或缺;二是盜賊所有,貧富過於懸殊,必然要引發非理性分配,盜賊禁而不止,固有其因;三是去病所有,生命延續、生老病痛,終有一用;四是災害所有,水災火災,天塌地陷,付之東流;五是惡子所有,敗績敗家,不能一以貫之,終致散失。一個人是無法主宰自己的財物的。

而作為佛教徒來說,我們可以正當地追求世俗財富,但更重要的是追求功德法財。什麼是功德法財呢?那就是佛法。因為佛法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人生的困惑,樹立人生的正確觀念;可以幫助我們解脫人生的煩惱,可以幫助我們開發生命中無盡寶藏。成就智慧,成就無量功德,這絕不是物質財富能夠代取代的。

第一,在家居士追求財富,沒有過錯,如果你發大菩提心,行善積福,不管是六度還是四攝都以佈施為先,更應鼓勵去追求財富;第二,財富追求的手段和使用的方式,以及看待財富的心態一定要正,心念正,一切都沒有問題,心念不正,就是罪業和障礙;第三,佛教的財富觀裡有功德法財,最究竟能讓我們解脫的是出世間的功德法財。所以大家要多做功德,深信因果,種善因,感善果,不要去擔憂善果何時才能出現,你只問自己做了多少善事,種了多少善因,「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一定會有好的結果。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夕日首富的破產帶給我們的啟示

2005年,施正榮以186億元的身價成為中國首富。然而世事...

【推薦】賺錢與修行--對生意者的忠告

很多居士會認為:我沒有時間修行。因為我要去掙錢,等...

阻礙你們晉陞的人

在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市,有一家大型公司。一天,員工們外...

為富不仁的果報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弘法。一日,波斯匿王...

出門六要

每個人每天幾乎都要出門。出門就要融入到大眾裡,所以...

【推薦】「天知道」的成功

清朝末期,上海閘北有一家梨膏店,生意做得很大,店門...

發財最快的8字咒

雨寶陀羅尼經比較長,我們只念咒心就可以。雨寶陀羅尼...

「利和同均」化解利益衝突

六和敬中的「利和同均」,講的是均等、公平的原則,可...

【大藏經】【註音版】慈悲道場懺法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一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二 慈悲道場懺法...

【大藏經】【註音版】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大藏經】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

心如弦直,可以入道

佛說二十難中云:得人身難,生中國難,得遇佛法難,親...

業障並不是障礙我們的關鍵

其實我們不能怪業力給我們痛苦,業力它只做了一件事情...

五款豆腐的時尚新吃法

如果在素食中找一樣最能做出變化多端的滋味的食材,一...

吃東西吃飽就好,別為嘴巴做奴才

在吃的方面,出家人是人家佈施什麼就吃什麼,不執著、...

這個色身是念念遷謝,新新不住的

我們看第一段的說明。身有遷變是說,這個色身是遷流變...

當修無常想,斷盡一切貪愛執著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有一次對諸比丘開...

李炳南居士對邪淫的問答

問: 五戒之中邪淫一戒,有佛弟子告訴我,戒邪淫常做...

【推薦】佛法不在遠求,即依現前世間事

佛法不在遠求,即依現前世間事,能作得條條是理,事事...

淨界法師:大乘百法明門論

第一講 第二講 第三講 第四講 第五講 第六講 第七講 第...

翠岩禪師《警僧銘》對僧人的告誡

翠岩可真禪師是宋代著名高僧,福州人。曾經參訪過慈明...

有種夢想如此實現

在一座破舊的廟宇裡,一個小和尚沮喪地對老和尚說:我...

不知生,焉知死

人死後到底有沒有生命的延續呢?如果有,是怎樣延續的...

兒子得了中度抑鬱症,如何才能使他走出困境

問: 弟子的兒子得了中度抑鬱症,我懺悔、做善事,天天...

染塵容易出塵難,不斷塵勞總是閑

憨山大師(1546-1623),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全俶人...

聖嚴法師《使得十二時》

有一僧問趙州從諗禪師:十二時中如何用心?趙州說:汝...

感化的教育

有一位安養比丘尼,住在一座寺院,平常待人慈悲,對人...

【佛教詞典】佛宮寺

位於山西應縣城內西北隅。建於遼道宗清寧二年(1056)...

【佛教詞典】梵

梵名 Brahman。音譯梵摩、婆羅賀摩、勃[口*藍]摩、跋濫...

【視頻】靈隱寺的陀羅尼石經幢

靈隱寺的陀羅尼石經幢

【視頻】本源法師《可否穿拖鞋短褲背心去寺院禮佛》

本源法師《可否穿拖鞋短褲背心去寺院禮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