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女眾進入寺院應遵守的禮儀

明賢法師  2018/12/04  大字體  護眼色

女眾進入寺院應遵守的禮儀

我們每次過堂都做一點學習,今天學習關於女眾入寺的內容。

《南山律在家備覽》中要求,佛弟子入寺,如果是女眾,應該卸下裝飾,攝心整容,端正身心,隨人教令,供養懺悔。女眾入寺,在寺中不可以嬉戲笑鬧,動自他道心。

「唯不得在男子上坐,形象語笑,脂粉塗面,畫眉假飾,非法調戲。共相排擋,持手撐人。」

在提出這個要求的時候,道宣律師說「形相語笑」。「形」是指表現,在互相講話的時候表現為非常戲謔的談笑狀態,這是不合適的。在無智男子伴隨的情況下,單獨去找寺眾、常住眾中的某一人長時間談笑,這尤其要禁止。到佛寺就應該肅穆端嚴,不要說說笑笑,否則不但壞了自己的道念,也讓修行的法師、淨人都動起心念。要麼動歡喜的念頭,要麼動反感的念頭,總之,動念是不好的。讓人動念頭,障了他人的道,對自己也不是好事,因為因果法爾如是,未來就會有人障礙自己的道業。

《南山律在家備覽》中講,女眾入寺,不得「脂粉塗面,畫眉假飾」。寺院外有社會上的一套,出門要化妝,這裡畫一畫,那裡裝飾一下,這裡加個首飾,那裡加個妝點,那是社會上的規則。社交時坐著要翹二郎腿,與人溝通時要眼對眼地目視對方,目視對方的表情等等,這都是社會上的人際交流法則。但是進入寺院,就應該把這些「脂粉塗面,畫眉假飾」放下,卸下一切妝容和裝飾品。

這是因為到佛寺的目的就是求道,所以要把世俗的貪染心放下。女眾因為有貪染習氣,所以需要化妝、描眉等各種各樣的妝飾。到寺院來以後,已經不是世俗上的訴求,不是到社會上去投入大眾的心理準備,所以就應該放下這些妝束。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放下之後就不會動道人的道念。

有的人不到寺院的時候可能還比較正常,一到寺院反倒特別花枝招展,甚至衣著非常暴露。剛剛過世的「大俠」金庸,有一次帶著一群學生進入杭州的一座寺院,學生中有位女士穿超短裙,進門的時候就被一位年輕的香燈師父阻攔住了,說:「你這樣進佛殿不嚴肅吧!」但是她竟然和法師爭吵,很不和諧,最後還是沒有進去。這都是不合適的。

其次,不要「非法調戲」。比如「共相排蕩」,是指你推我一把,我推你一把,你揪我一下,我蹭你一下,洗菜、做飯、幹活的時候,和男眾越靠越攏,越靠越近,這樣嬉戲或者「持手撐人」,「撐」就是「接觸」,互相排擠打鬧。一方面,這樣會動他人的念頭;另一方面,佛寺是法王殿,身為一個佛弟子來到師長的面前,怎麼能你推我一下,我聳你一下,做這種「非法調戲」「排蕩」的事情呢?

所以,必須「攝心整容,隨人教令,依次持香,一心供養,懺悔自責」。尤其是女眾,要「懺悔自責,生女人中,常成礙絕」。生到女眾中,自己的法緣已經受到眾多障礙,有很多本來可以求法的因緣,因為身份原因而形成障礙。這已經屬於一種業緣了,應該深生懺悔——在宿世的修行中沒有珍惜好緣分,所以才有這樣的情況。以前沒有珍惜好,今生已經值遇佛法,「於此妙法,修奉無因。不得自專,由他而辦,一何苦哉!應深生鄙悼」

這是正確的做法。首先,必須要攝心專注,端整自己的儀容,不要穿得花枝招展,穿著朴素、整潔、乾淨就好。

其次,要隨順寺中修行眾的教令。比如到了寺院,聽隨執事的安排,依次上香,一心供養三寶。來到寺院就是為了供養三寶,借三寶加持力來修行,沒有其他目的。

其三,要懺悔自責,生起慚愧、懺悔心來思維正念,以正念返照。因為生長在女眾中,「常成礙絕」,常常有很多不方便。因為女眾往往系屬於他人,為他男子所守護,所以會受到種種障礙。當然,現代社會要好一點,如果是在古代那是絕對的,如果家人不允許,丈夫、兄長只要一句話拋在那裡,「你不要去了」,你就不能去了。

《超日月三昧經》中說,女眾小時候系屬於父母,嫁出去以後系屬於丈夫,老了以後系屬於兒子。佛陀說,末法時代,女眾精進,男眾容易懈怠。有的女眾很容易有善根,因為懺悔自責,猛醒之後容易生起善根,能夠有特別的功用。她們也願意到寺院去親近三寶,參加法會,但往往就是家人限制她們,不讓她們去,「常成障礙」,會成為很多的妨難。

對於這樣的人來說,「於此妙法,修奉無因」,不容易去親近善知識和高僧大德,所以在修行這件事上「不得自專」,因為系屬於他人,也無法自己決定。如果是「由他而辦」,自己的一切行為必須由他人主宰的話,那麼去修行的難度就大,想要做通各種思想工作都很難。尤其是在古代,女眾不出去工作,完全靠丈夫的收入來支撐生活,所以一切都是「由他而辦,一何苦哉」!沒有緣分到寺院的人多麼痛苦,她們內心裡面是多麼煩惱,煩惱自己的女身受到種種限制,不能進入佛寺。

既然如此,如果偶爾有因緣來到佛寺,就要「深生鄙悼」。「鄙」是厭惡,「悼」是後悔,就是為自己生到這樣一個群體當中感到後悔:為什麼當時沒有好好修行,由一念貪心而轉生女眾!

所以,不要覺得進入佛寺,自己作為女眾有很多方便;不要覺得自己作為女眾,求什麼師父都會答應,男眾求就不會答應;自己作為女眾有很多在寺院中的行動自由,別人也會給予關照……不要這樣考慮。應該深生慚愧心。如果是在世俗,女眾身有多麼好,有人愛,有人喜歡,有人照應,有人呵護……其實不然。有如是相,有如是體,在修行上身心就有種種障礙,這是修行需要積極進步的空間。

所以,能夠進入寺院的女眾就應該珍惜參學佛法、供養三寶、護持三寶的因緣,把自己的裝束、平時喜好的莊嚴物件先放下,不要塗脂描眉,減少各種各樣矯飾的語言動作,而且不要去排蕩他人,甚至與男眾的修行者(淨人、沙彌或法師)私相授受地說話聊天、言語笑鬧,這樣都是不合適的。

女眾既有能夠進入寺院供養修福修行的機緣,應該心生歡喜,要珍惜這個難得的因緣,謹言慎行,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癡,珍惜好這個因緣,以得到最大的法益,這才是應該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星雲大師《四個問號》

各位貴賓、各位老師、各位學員: 在天氣這樣炎熱的時...

佛教的社會責任與社會價值的探討

佛教從它誕生起就給人一種超然於世的感覺好像它只以解...

略說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 四念處:身、受、心、法念處。 四正勤:...

皈依時可以請人代替嗎

皈依有翻邪三皈、五戒三皈、八戒三皈、十戒三皈和具足...

在家學佛的七個條件

對於剛開始學佛的青年來說,怎麼在家學佛,有個什麼樣...

這個是非怎麼能聽呢

這個習氣不容易了解,但是我們用一種比喻就很容易了解...

學佛後什麼都是順境了嗎

文殊菩薩什麼意思啊?就是妙智慧妙吉祥的意思。就告訴...

【推薦】戒律中對僧人從事占卜算命的觀點

佛教的基本義理是反對占卜算命的。那麼,這個線索從哪...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

【大藏經】【註音版】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大乘起信論

大乘起信論序 揚州僧智愷作 夫起信論者,乃是至極大乘...

【大藏經】佛說八關齋經

聞如是: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

哪些是修淨土之人不去做的範圍

(上) 《莫到老來方修道》,我們今天講修持門中的第七...

佈施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和價值

佈施,就是指將財物、身體、智慧、佛法等等施與他人,...

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我們看這個家字,上面一個寶蓋,好像一個房子一樣,底...

惟賢長老《如何處理信仰與家庭事業的關係》

三學之含義 各位同學、各位居士: 我來到三學讀書會,...

憫人之孤,放開心量行善積德

憫人之孤,就是憐憫他人之孤,這些行善積德都是雪裡送...

是什麼力量讓輪迴相續的

業力是第六意識造作,果報是第八識釋放。本來是獨立的...

禪者悟道時的境界和感受,說得出來嗎

有一位學僧,恭敬地問慈受禪師道:禪者悟道時,對悟道...

念佛法門如何取驗方為合法

問: 《淨土或問》中云:既學專修,當求靈驗,雖在目...

莫以為做和尚容易,除非你不修行

他們看到和尚沒兒沒女,自由自在,以為當和尚好玩。其...

【推薦】破除淫慾之魔

破除淫慾之魔,要觀照男根、女根的不清淨。那麼男根不...

工作要趕不要急

我常說:「工作要趕而不急」,就是工作要有效率,雖然...

聖嚴法師《不住於相而行佈施》

不住於相,相的意思在《金剛經》中講得很清楚,即不住...

7美元買走了一整天的快樂

一位女士開車來到小城加油站,本應到自助加油泵那邊加...

聖嚴法師:人生的意義是與人分享

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呢? 人的生活,是為了提升自己的...

自己不加持自己,我們就跟諸佛菩薩溝通不了

學法時,學哪一法,心念就住在哪一法,要全心投入。至...

修藥師法門是否比彌陀法門好

問: 有人說彌陀法門是送死的法門,如果修藥師法門,...

【佛教詞典】五種違逆學法及五種隨順學法

【五種違逆學法及五種隨順學法】 p0292 瑜伽九十九卷十...

【佛教詞典】依他起性

【依他起性】 p0768   成唯識論八卷二十頁云:謂心心...

【視頻】大安法師《念佛相應的秘訣》

大安法師《念佛相應的秘訣》

【視頻】東林祖庭的年味

東林祖庭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