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心清淨了,智慧就來了

一誠長老  2018/06/2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心清淨了,智慧就來了

大家知道《西遊記》裡面的孫悟空,他法力高強,一個觔斗能翻十萬八千里。我跟你們說,雖然是一本小說,但是《西遊記》裡頭其實有很深的佛法的道理,孫悟空的這個觔斗就是妄念的象徵,在佛的眼裡,人心就像一隻猴子一樣,到處攀援,隨便生一個妄念,就有十萬八千里那麼遠。

妄念一多,智慧就少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如果一個人的心時時刻刻被各種各樣的事情佔據著,想東想西,或者手裡在忙這件事,心裡又牽掛著另一件事,永遠沒有空下來、停下來的時候,那他怎麼會有時間去開發自己內心的智慧?宋人的詩裡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是很有哲理的。心被外在的現實迷得太深,當然看不清現實的真面目,看不透現實世界,那就不用說有智慧了。

常有人問:「佛和眾生有什麼差別?」哪裡有什麼差別,佛就是眾生,眾生就是佛。眾生穿衣吃飯,佛也穿衣吃飯;大家每天都去工作,佛也工作嘛。釋迦牟尼佛天天講經說法,一天講八個小時,一年到頭不休息,難道不是工作麼。不同的地方在於:大家穿衣吃飯會挑剔,會在好壞、貴賤、粗細上有分別之心,佛卻有什麼吃什麼,有什麼穿什麼,他安住於當下,沒有講究,一切都歡喜;眾生工作時,心裡會有對工作報酬的不滿,對功名利祿的貪求,而佛講經時就專心講經,內心沒有雜念,因為他完全是出於一顆慈悲心去做事。

《六祖壇經》中說:「自性迷則是眾生,自性覺則是佛。」可見眾生和佛的差別只在於心:佛的心是清淨的,廣大虛空,包容一切;終生的心呢,像一面布滿灰塵的鏡子,什麼都照不出來。他們看不透這個世界,也看不清自我,所以活得渾渾噩噩,沒有智慧。

在江西佛學院時,和尚常常跟學生講:「要時時提起當下一念清淨心。」什麼叫清淨心?息念除妄,一念不生,就是清淨心。簡單來講,就是去掉多餘的胡思亂想,專心致志,一心一意活在當下。我們不管做什麼事,哪怕只是吃飯、睡覺這樣的事,都可以專注地去做,努力地去把它做好。有些人吃飯時雖然沒有在做別的事,但是他腦子裡思緒紛亂,滿心焦慮,食不知味,這個就不叫專注,因為他的心不清淨。

吃飯時好好吃飯,睡覺時好好睡覺,心裡清淨,誰能給你煩惱,什麼東西能迷惑你?這個道理很早以前就有人講過。唐代有一位大珠慧海禪師,修為很高深,別人問他怎麼用功,他張口就答:「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別人就不明白了,說你這就叫用功?誰不是餓了吃飯,困了睡覺?修行要是這樣容易,那豈不是人人可以得道成佛了。大珠慧海禪師說:「我跟他們不一樣!一般人吃飯時不好好吃飯,有種種思量;睡覺時不好好睡覺,有千般妄想。」

吃飯時不乖乖吃飯,睡覺時不老實睡覺,這就是心裡不清淨,瞎折騰。不管在做什麼,專注於每一個當下,少一點思慮和攀援,少一點算計和追求,你的心就可以像水一樣沉澱雜質,回到澄靜透明的境界,心靜,腦子就好用了,智慧自然現前。

大家可能都有這樣的體驗:在煩惱、焦躁的時候怎麼也處理不好的事情,一旦冷靜下來,思緒澄明,可能很容易就處理好了;糾結很久,怎麼也想不通的問題,某一天出去散步,看到一朵花開放,或一片黃葉飄落,心中空無一物的瞬間,很可能立刻就想通了,一下子就從痛苦中解脫出來。這就是清淨帶來的智慧。

有智慧不是說你能賺來多少錢,換來多大的名聲,地位比別人高多少等,而是說你有安頓身心、把控人生的力量。這個世界上有一些人,很有才華,很有能力,他們知道怎樣獲得財富、名利、地位,知道怎樣讓自己過上優裕的生活,可是他們沒有真正的智慧,不懂得怎樣獲得高質量的人生。他們往往被困在忙碌、攀比、貪婪之中,隔絕了健康、快樂、幸福,吃不好,睡不好,連一杯茶都品不出味道。

當下的人尤其容易陷進無事忙的境地裡,所以更需要清淨的智慧。大家在被腳不沾地的忙碌、揮之不去的煩惱追著跑時,不妨試著靜坐一下。在安靜的狀態下,把思緒理順,分門別類,然後把沒有必要的想法,強求不來的妄念,不適合自己的欲求通通放下,為你的心騰出空間,這樣幸福、自在、安寧才進得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推薦】「心有千千結」是啟動不了佛號的

你的心只要住在外境,這個就是生滅心! 第一個,你今生...

文殊菩薩度眾的智慧

清晨,佛陀率領著五百僧侶,由舍衛城緩緩的往摩竭國邁...

心靈的堅守

▲作家洪晃曾在一篇文章中講述了她在巴黎卡地亞高級珠...

【推薦】禪學中的智慧故事

1、泥濘路上 某日,坦山和尚與一道友一起走在一條泥...

心要與法相應

曾經有位修行者,去參學一個很有名的道場。那裡住著很...

諸葛亮給子書(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慧)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

去掉我執,使自己的心軟化

我們修行的前提,是一定要去掉我執,使自己的心軟化,...

找心

佛陀在往伽耶山的途中,路過一座苦行林,在樹下靜坐片...

【大藏經】楞嚴咒註音版

楞嚴咒註音版...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大藏經】梵網經

梵網經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窮於玄原之境...

【大藏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香讚: 爐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唯識學的精華

一、廣闊的人生和宇宙觀 佛學在分析世出世間的森羅萬象...

說話要說到用處,廢話無益

禪宗提倡不立文字。為了說明宗旨,不得不用了文字這一...

用佛像來代替qq頭像

近來看到很多佛友的QQ頭像,各種各樣的都有。有男人的...

如何敬佛敬法敬僧

三寶者,佛、法、僧也。其義甚廣,今唯舉其少分之義耳...

自我激勵,思惟暇滿難得

第一個,人道的暇滿。 就是說,我們無量劫來在三界當中...

【佛學漫畫】妄念如灰塵

莫厭妄念多,應嘆信心淺。故以深信心,常稱彌陀名。...

禪宗怎樣參無門關

講到參無這個法門,當年有人問趙州和尚:狗子還有佛性...

同學聚會聚的是什麼

莫言不打算參加這次的同學聚會了。 剛畢業那會,莫言...

八念法門

今天給大家講的題目是八念法門。 我過去也給大家講過六...

聖嚴法師《悟的定義》

悟的意思,就是本來不知道的,突然間知道了;但是佛教...

哪怕是餓著,也別去做屠宰的行業

要把你所學的佛法運用到你日常生活當中,不要讓佛法跟...

無常的含義

「景物依舊,人事已非」,這是一般人對無常的感嘆。其...

祭祀天神求脫病苦

善羅尼賓是一個虔誠的異教徒,每次遇到困難,便去祭拜...

「阿彌陀佛」這四個字的真實義

接著再看第二點,是約著眾生。這是阿彌陀佛所成就的,...

既然佛法能治病,為何法師還要求醫問藥

最近腳部做了個小手術,做完隨手發了個朋友圈,一是告...

居士恭敬護持三寶,定獲無上福田

古德云: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所能為。將軍武功高...

【佛教詞典】話在

(雜語)有可話說事在也。碧岩五十四則曰:雲門問僧:...

【佛教詞典】不取正覺願

(術語)無量壽經說阿彌陀佛為法藏比丘時立四十八願,...

【視頻】護生卡通:報恩的流浪貓

護生卡通:報恩的流浪貓

【視頻】《佛說八大人覺經》解析(音頻)

《佛說八大人覺經》解析(音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