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人壽百歲,不起善願,不如一日,發行四弘

2018/08/2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人壽百歲,不起善願,不如一日,發行四弘

人壽百歲,不起善願,不如一日,發行四弘。——《大法句經》

世間上,很多人希望自己得長壽;好不容易活到高壽八十、九十歲,仍希望能到百歲以上,甚至奢望長生不死。其實,只求得延長這個色身的生命,意義並不大;在有形的身體之外,智慧的生命、慈悲的生命、利益眾生的生命,才是我們要發長遠心延續下去。

曾有人問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老先生,您今年高壽?」老先生回答:「四歲。」「不要開玩笑了,您看起來少說也有七、八十歲,怎麼可能只有四歲?」

老先生謙虛地回答他:「說來慚愧,我過去的日子都在渾渾噩噩中度過,真正的人生,是從我四年前學佛才開始。這四年來,我懂得行善助人,從服務大眾中,體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所以我感覺到我的人生才四歲而已。」

但看歷史上的聖賢、偉人,雖然他們色身已逝,精神卻與日月同光。因為他們在有限的生命中,為國家、為社會、為人類犧牲奉獻,沒有私心貪念,縱然色身已經不存在這個世間,他們的智慧、慈悲和發心卻得以綿延不絕,為後世留下典範。

所以「人壽百歲,不起善願,不如一日,發行四弘」。四弘,即四弘誓願:

一、眾生無邊誓願度。對於世間一切有情生命,要能發下誓願,以佛法來利益群生,讓他們遠離煩惱無明,得到永恆安樂的境地。

二、煩惱無盡誓願斷。人有種種的煩惱,諸如貪慾、瞋恨、愚癡、嫉妒、我慢、邪見、疑惑等,都要發願提起勇氣、決心來斷除,不讓它成為障礙自己的因緣。

三、法門無量誓願學。佛教有萬千法門,不論布施、持戒、禪定、念佛,或慈善公益、經典研究,都要發心去學習、實踐。尤其修學菩薩道者,為度一切眾生,更當勤學一切法門。

四、佛道無上誓願成。學佛的最終目標是圓滿人格、成就佛道。所以要發起成佛的願心,策勵自己向上向善,精進不懈直到完成。

這首偈語主要提示我們發心立願的重要。〈勸發菩提心文〉有云:「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尤以四弘誓願能增廣我們善的力量,確定修持方向,雖然只是簡短的四句誓言,功德利益卻是甚深無比!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怎麼才能達到與世無爭的境界呢

問: 很羨慕那些與世無爭的人,怎麼才能達到這種境界...

宣化上人: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為了什麼呢

「未來世中」:將來世界的眾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在《六祖壇經》中參悟人生三重境界

說到《六祖壇經》大家都很熟悉,有敦煌本、惠昕本、曹...

一則禪宗公案的啟示

兒子大學畢業,在一家台資公司找到了工作。當他第一次...

人身到底「難得」到什麼程度呢

佛教裡有一句大家都聽慣了的話:人身難得。到底難得到...

讀花識人生

1.有一位花販告訴我,幾乎是所有的白花都很香,愈是...

壽命長遠,這個很重要

壽命長遠。這個很重要!時間,是一個修道的基礎。你問...

生死甚難厭,佛法復難欣

生死甚難厭,佛法復難欣。這兩句話對我們現在人來說,...

【大藏經】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大藏經】【註音版】朝時課誦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大藏經】吉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祗陀園給孤獨精舍。時已深夜...

【大藏經】淨土五經日誦集要(淨宗早晚課)

序 諸佛如來出興於世,唯欲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淨...

修行的十大要點

一、孝養父母 佛教以孝為本,孝養父母是佛門的最大根...

為什麼要修般若波羅蜜

在修波羅蜜之前,我們要知道為什麼要修般若波羅蜜。 《...

如何理解「一切法皆是佛法」

問: 《金剛經》說:一切法皆是佛法,是什麼意思? 成...

拯救動物,救贖人類

月前,鄉友微恙,前往探望。路經鄉野,偶過屠門。有鄉...

秋季最佳的5種潤肺止咳食物

1、柿子 中醫認為,柿子性寒味甘微澀,歸肺、脾、胃、...

從此我步入了佛門

我到清修院的時候,正是一個早晨。到了門口一叩門,裡...

病、死現前時,有何五欲可貪

前段時間,學習蕅益大師的一段開示感觸頗深。蕅祖云:...

河邊的蘋果

一位老和尚,他身邊聚攏著一幫虔誠的弟子。這一天,他...

從普陀洛迦談觀音菩薩的感應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 今天呢太陽的能量非常足,但是我...

八大地獄

八個大地獄。地獄大約分為三大類,即根本地獄、近邊地...

去除煩惱習氣要下狠心

但是我們這些煩惱習氣也不是一生養成的,過去無量劫來...

妙蓮老和尚《因緣果報》

諸位法師、諸位居士: 佛法講因果,其實說來,應該是...

佛教對地理風水的看法

佛教對於世間萬象,都有深入的觀察,了知天有天理,地...

生命不止,布施不斷

因果法則是宇宙人生的客觀規律。無論是否學佛,每個人...

不得不從事殺生行業,該如何化解罪業

問: 請師父開示,如果為了生活和生存,不得不從事殺生...

小人樂聞君子之過

小人樂聞君子之過,君子恥聞小人之惡。 此存心厚薄之分...

【佛教詞典】國土

梵語 ksetra。即指土地、領域或眾生之住所。音譯為剎多...

【佛教詞典】六八弘誓

又作六八超世本願。指阿彌陀佛於「因位」為法藏菩薩時...

【視頻】慧律法師《加持摩頂到底有用嗎》

慧律法師《加持摩頂到底有用嗎》

【視頻】佛寺巡禮-揚州高旻寺、大明寺

佛寺巡禮-揚州高旻寺、大明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