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一人與萬人敵,在今人則不行

來果老和尚  2018/06/26  大字體  護眼色

一人與萬人敵,在今人則不行

用功的人,謂「一人與萬人敵」。這一句話,在古人最好,在今人則不行,何以呢?古人道心充足,百折不回,一勇可以超過去;今人道心不堅,一折就回,一勇再勇,也超不出去;不但超不出去,不勇不敵還好,一勇一敵,反過來要降他了,不降不得過。這是什麼道理?

因為,我們一個人力量是有限的,他們一萬人個個都是力量很大的。萬人是什麼?是貪、嗔、癡、慢、疑,種種的煩惱無明。這一萬個念頭,是一向純熟的,不要你去近它,它會自然的隨順你。這一種自然隨順的一個念頭,有無量的力量;萬個念頭,力量更大到不得了。今天用功的一個念頭,是向來沒有見過,又沒有做過,它那裡會隨順你?不但不隨順你,還要你去尋它、順它,可見得一個尋它的念頭,極小極生疏,力量很小。

譬如:一個家庭,兒、女、孫、侄,以及眷屬,都是自然團結一致的;忽然外面來了一個生人,說:「你們出去!這個家是我的。」你們看這一家人還肯讓他嗎?不是要敵他嗎?你一人向他們要,他們一家人向你敵,你還敵得過他們嗎?

我們這一念敵一萬個念頭,也是如此,一萬個妄想是熟的,是家裡現成的;這一念用功是生的,是才有的,與它們不同夥。你們想想:如同一個人要他的家,他一家人跟你拚命,你一人還敵得過他一家人嗎?同是一理。

那麼,敵不過,又是怎麼辦法呢?不能隨順它去就罷了!辦法是有,先要你們明瞭不能敵它的原因在什麼地方;明白了這個地方,當然才有辦法。因為,你一人要與萬人敵,你早已有了敵的念頭——就是敵的心;心既有敵,念頭的形色自然是一個敵的形狀,你有了敵的形狀表示,當然是因敵人而有的;敵人見你要敵他,他當然要敵你。

譬如:一個人預備與人打仗,一定手上要拿刀,頭上戴盔,身上穿甲,站在一個寬大的地方,你有了這個預備;不是對方一萬個人也就要來與你相打?他們各人不是也要拿刀、拿槍?這一萬個人的刀、槍洶湧地來了,你一見還敢打嗎?不是一見就要降他嗎?次則,你能預備拿刀、拿槍打人,不但一萬人要來與你打,就是一個人、兩個人看見,也要與你打。何以呢?你與他是對頭,他當然視你也是對頭,豈有不打之理?對嗎?這都是譬喻,我們要合喻法。

你們以為妄想來了,趕快把「念佛是誰」打開,把眉聳起來,「念佛是誰」、「念佛是誰」……就這麼與它敵,三敵、兩敵,不知、不覺,隨妄想去了。半天知道了,以為:「奇怪!我參 ‘念佛是誰’降伏妄想,怎麼打了半天妄想,還不知道呢?」再來參「念佛是誰」一刻業障翻起來了,你還照前一樣敵它,三敵、五敵,不知、不覺又隨業障去了,還是翻了半天才知道。你們照這樣一天到晚與它敵,不知、不覺隨順它,這就是你們用功「一人與萬人敵」;實在今世人不能用。

要怎麼樣使這一萬人化惡為善,一律投誠呢?我們單單的「念佛是誰」,不明白,究竟是誰?還不知道到底是那一個,妄想來了,我不問它,業障來了,我也不問。總之,不離「念佛是誰」。佛是那一個念的?任它情來、愛來,種種的不得了,來的再多,我也不問。我還是「念佛是那一個」?清清爽爽的,歷歷明明的,不慌、不忙、不急、不緩地參。

正是你打你的妄想,我參我的「念佛是誰」,各人做各人的事。你打妄想也好,你不打也好,我的念佛是什麼人,不知道,總是參。它們的妄想打夠了,打到不打了,看看我還是這樣參,撓也撓不動。久久的,它不是要向我投降嗎?令它至心投誠,不是返妄歸真嗎?

譬如:我穿一件破衲袍,搭一頂衣,頭上戴一頂合掌尖的帽子,我是站著或盤腿子坐在路旁;任是千軍、萬馬,拿刀、拿槍,走經我這裡,有什麼關係?不是他走他的?因為我不是他的敵人,他那裡會打我?久久的,久久的,他跑來、跑去,跑熟了,他還來請教,請教我談談心,很友好的,還不是歸順我嗎?你們大家想想,對不對?我與他為敵,他就與我拚命;我不與他為敵,他就親近我,照常隨順我。

你們想想,我單單一個「念佛是誰」不明白,任什麼妄想一概不問;不以它為惡友,亦不以它為良朋,不去近它,亦不遠它;這樣子參禪用功,何等好!足見得這一句「念佛是誰」認真參究,不與一切妄想、業障為侶,不與天人、修羅為侶,亦不與諸佛、菩薩、歷代祖師為侶。

你們恐怕又有一點疑問:「說‘念佛是誰’不與妄想、業障為侶還可以,不與諸佛、菩薩為侶,我倒有點不相信!」

對罷!不相信不怪你,我要問你:「念佛是誰」你參、沒有參?假使沒有參,你信我的話,參參「念佛是誰」到底是誰?究竟是誰?你這麼一天到晚不斷一下子,一點空檔子也沒有,正在疑情得力的時候,你打開眼睛來望一望:還有佛在,還有祖在嗎?這,就要你們自己行到那裡才可見到。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來果老和尚文章列表

摩尼寶珠其實就在你內心當中

這個直下承當在禪宗裡面是很強調的。因為我們習慣跟妄...

壇經與淨土宗有無衝突?

來書云:《壇經》說東方人造罪求生西方等語,與蓮宗有...

怎樣才能既快樂又成功

有些人學佛法以後就有一個疑問,就說:哎呀,我也覺得...

戒定慧在一念間

居士到寺院是為了學習佛法而來,為了修行而來。修行就...

【推薦】欲明心見性,先改個性

★欲明心見性,先改個性。個性那麼暴躁,那就不要講見...

如何才能看到一念未生之前,即念頭起處

問: 請問師父,怎麼樣才能看到一念未生之前,就是念...

如何清淨如法受持八關齋戒

我們的同修,已經受了很多次八關齋戒了。如果你信願持...

少一個念頭,則少一個業,多一個解脫

對任何事都能放得下,放下即功夫。平常就對任何事不掛...

【大藏經】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大藏經】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大藏經】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唐終南山釋道宣述) 妙法蓮華經者...

佛經精華摘要

華嚴經 ☆ 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 ☆ 離菩提心。一切...

燒香是價格越高越好嗎

有同學問,燒香是價格越高越好嗎?當然不是。我們學習...

本既無迷,悟亦不立

問:如何是修道? 師云:道不屬修。若言修得,修成還壞...

生命感悟法語系列

生命感悟之一 佛陀教我們,好好運用今生為死亡早做准...

淨土宗簡易而圓頓,如暗夜璀璨瑩徹的明珠

21世紀是科技與市場迅猛發展的世紀,也是人們對精神故...

為何開始信淨土,知識學多了,反而起疑

問: 弟子修學淨土法門有一段時間了,剛開始很相信,可...

范仲淹的另類救災方式

宋神宗時期,江浙一帶髮生大饑荒,很多普通百姓流離失...

追求心靈的富足

生命最大的滿足就是心靈的富足,人的任何追求都應該以...

淨土法門是了生死之大法

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乃如來普為一切上聖下...

印光大師:學醫發隱

佛為大醫王,普治眾生身心生死等病,然生死大病由心而...

損己利人,雖損而不損

【原文】 智者入滅,曰:吾不領眾,必淨六根;由損己利...

人生的願望和最快樂的事

釋迦牟尼佛住世時,有五位國王,雖國界相近,但不相互...

業因為何會增長廣大

問: 業因為何會增長廣大? 大安法師答: 業因就是你...

唐代高僧懷玉禪師

我們有很多人雖然念佛不一定心裡能夠篤定,就是這種自...

聖嚴法師:別人不做的工作都由我來做吧

如果你對工作有非你不可的責任和使命感,做起事來一定...

蓮池大師和蜈蚣

大約400年前,有一位叫蓮池的高僧。有一回,他看見有個...

【佛教詞典】塵垢

(術語)煩惱之通稱。維摩經佛國品曰:遠塵離垢,得法...

【佛教詞典】木魚

以木製成的魚,在讀誦經文時叩擊之。據說魚類晝夜常醒...

【視頻】學佛與做人的180條道理

學佛與做人的180條道理

【視頻】《地藏經》佛光山唱誦版

《地藏經》佛光山唱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