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

2018/10/1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

明朝奇書《菜根譚》誕生於明朝萬曆年間,此書將儒家的自強不息、佛家的寬忍宏大和道家的超脫玄妙融為一體,對中國幾千年來處世哲學與人生智慧的精確進行了總結。今天我們和大家一起品讀其中的三句話:

一、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故君子當存含垢納污之量,不可持好潔獨行之操。

這句話的意思是,肮髒污穢的土地才會生長出好植物;魚蝦不會生長在清澈見底的河水裡,所以一個欲成就霸業的人一定要有接納庸俗的氣度和容忍他人的雅量,如果自命清高,就會孤立自己,得不到他人的幫助,很難建立功業。俗話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所以我們立身處世的基本態度,必須有清濁並容的雅量。能容天下的人才能為天下人所容。一個人要想創造一番事業,就必須有恢宏的氣度,有容忍人的度量,有「厚德載物,雅量客人」的胸襟。

二、都來眼前事,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總出世上因,善用者生機,不善用者殺機。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當一個人面對眼前的事物感到非常滿足時,那麼,他就能夠感覺到生活中快樂的像在仙境中一樣。然而,不知足的人會感到生活的很累,就無法擺脫凡俗的境遇,總結世上的一切原因,善於運作的人就可以把握機會,不善於運作的人就會處處陷入危機。

人生在世,難得自在和悠閑,難得安心和舒坦,如果可以把日子看得平淡一些,懂得滿足。這樣才會擁有真正的幸福。人的一生非常短暫,應該用這有限的時間去做有益的事情,體會人生真正的樂趣,而不要貪婪地拚殺在功名富貴中。如果你不懂得知足,即使擁有整個世界,也會認為自己很貧窮,什麼都沒有;而懂得知足的人,即使生活貧困,也會笑對人生,活得清靜、坦然。

三、登山耐險路,踏雪耐危橋。一耐字極有意味,如傾險之人情、坎坷之世道,若不得一耐字撐持過去,幾何不墜入榛莽坑塹哉!

俗話說:登山必須要耐得住山的險徑,在雪地上行走必須要耐得起過橋樑的危險。由此可以看出,「耐」字具有多麼深刻的含義,這就如同人情險惡,道路崎嶇的社會環境一樣,如果不用一個「耐」字撐下去,怎能不墮落到險惡、草莽叢生的深溝裡呢!古語有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自古成就大業者,大多都會經過「堅忍」考驗的,他們善於迎難而上,所以最終才能成就令後人敬仰的事業。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走錯的路也是路

三兄弟從鄉下到城市謀生活,一個叫怨天,一個叫怨地,...

宣化上人:人生如夢枉受苦

人們來到這個世界,把真的遺忘,卻拿起假的,所以生生...

不求萬事如意,只求萬事如法

奉勸各位,在社會裡邊,不要熱衷名利。名利好比過眼雲...

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做人要厚道!厚德才能載物,而且,看到厚我們就想到大...

我們的生命大都是歷史不斷的重演

佛陀說我們的生命就像是一個無止盡的水流,它不是一個...

「膽識」是人生必備的重要條件

人在世間應世,需要有很多的本領,「膽識」就是必備的...

人生是苦,化苦為樂

初步接觸佛法的人都知道這句話人生是苦,但通常人們對...

生命危脆不能長久

昔日佛在毗耶離城甘梨園時,比丘們觀察到此地平正莊嚴...

【大藏經】文殊菩薩心咒

文殊菩薩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諦d...

【大藏經】永嘉證道歌

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

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

學佛必須以戒律為基礎

戒律是佛教徒的行為規範。戒是防非,也就是禁止作惡的...

遮止無意義的話語

有人想:我是生存在現代社會的現代人,難道連說話的權...

聊天談八卦是造口業嗎

問: 請問上班如果和同事們聊天談八卦,說人家閑話、...

獲得快樂的三個要點

福新年有很多好聽的話,其中大家說的最多的就是新年快...

本煥老和尚:文殊智慧的啟迪

本人於1937年由揚州高旻寺出發,到保定起香,三步一拜...

一邊想發財,一邊卻揮霍浪費

問: 如何發財? 夢參老和尚答: 很簡單,做布施。我...

《楞嚴經》的三個重點

《楞嚴經》前三卷半的經文當中,有三個主題是它的重點...

一切殃福終不朽敗

我曾這樣聽聞的:當時,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

佛說邪淫有十種罪

○三曰邪淫,彼或有父所護,或母所護,或父母所護,或...

心性上的體悟對學佛人有什麼重要性

問: 請師父談談關於心性上的體悟對一個學佛人的重要...

聖嚴法師《學佛的基礎》

(一)宗教常識 在世界上,屬於全球性而且歷史悠久的宗...

玉琳國師洞房之夜度化嬌妻

編者按:大覺普濟能仁通琇國師(16141675),明末清初著...

在佛法中積集善業,來生會有五種可能

我們每一個人在佛法當中,都會選擇自己的法門來修學。...

素食提升智商,高考中榜撫慰天下父母心

愛因斯坦說:吃素可以讓智慧不被蒙蔽。 富蘭克林說:...

藐視淨土臨終多苦

其有平日自命通宗通教,視淨土若穢物,恐其污己者,臨...

養肝護眼的六個方法

肝臟是人體不能缺少的重要器官,因為肝臟不但掌管著造...

【佛教詞典】毗首羯磨化身鴿

(傳說)天帝釋欲試尸毗王之檀波羅蜜,使毗首羯磨變身...

【佛教詞典】鉤菩薩

(菩薩)金剛界四攝菩薩之一。具名金剛鉤菩薩。黑色,...

【視頻】慧律法師《常、樂、我、淨》

慧律法師《常、樂、我、淨》

【視頻】大安法師《大孝當中的大孝》

大安法師《大孝當中的大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