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如何勸導病人臨終正念不失,得生善趣

良因法師  2018/12/1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如何勸導病人臨終正念不失,得生善趣

第三課 瞻視病人——甲三、說法斂念

說法斂念」是關於如何為病人說法,使他能夠收攝正念的方式。其中包括「餘人勸導」,即一般人探病時的勸導方式;和「瞻病勸導」,就是專門照顧病人的侍者,如何常常提醒病人正念的勸導方式。

乙一、餘人勸導:勸導臨終病人,應讚歎他此生善根功德,使歡喜無憂,正念不亂餘人勸導的重點,在於讚歎病人的功德。為什麼要讚歎他的功德呢?因為在臨終時,內心的愛取跟哪一個法界相應,會決定他來世投生何處,所以是很重要的。

在古印度有位迦膩色迦王,他一生護持佛法,修了很多的功德。但在他臨終的時候,僕人拿著扇子幫他驅趕蒼蠅,不小心把扇子拍到他臉上。國王的個性都是很憍慢的,他於是生起大的瞋恨心,結果墮成了千頭魚。當然,他護持三寶的功德並沒有失去,只是惡業先起現行,因為過去的殺業,使他墮入了千頭魚這種痛苦的果報。

另一個相反的例子,在《涅槃經》中記載,有一位母親抱著小孩過河時,不小心被水溺死了。但因為她在被溺死之前,心中一直憶念著她的小孩,想保護她的小孩。雖然她在世時,惡業惡習都很重,但是因為臨終時這一念慈悲心,結果她死後,就升到天上去了,所以臨終的這一念非常重要。

我們在勸導臨終的病人時,可以首先為他憶念,這一生所修的善業、功德。讓他心中沒有憂惱,甚至歡喜。因為有時候臨終的人,會有些障礙。想到今生這個事情做得不對,或者對不起那個人等等的,內心會憂惱。同時人在身體很差的時候,正念往往也很衰弱,越想越對自己沒自信,甚至會想:我這麼差,還能往生極樂世界嗎?會起這種顛倒的想法。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讚歎他一生所修的功德,當他內心生歡喜心,對自己有了信心,再為他說極樂世界功德,就容易提起往生的正念了,這是「餘人勸導」的重點。

《事鈔》云:四說法勸善者,十誦:應隨時到病者所。為說深法,是道非道,發其智慧。

為病人說法,勸他生起善念的方法。根據《十誦律》所說,「應隨時到病者所」,「隨時」就是常常。其實臨終關懷很重要,不能等他斷氣了,或快斷氣了,才到旁邊去為他開示,那就晚了。他那時已經進入亂心位,如果沒有先前的基礎,往往旁人說什麼,都很難入他的心了。一定要在他平常神識還清楚的時候,就為他說法。在臨終時只是稍微再提醒他一下:「某某人,之前跟你說過什麼法,你這時候要提起來哦,要注意哦」。所以臨終關懷,應該是在他神志還清楚的時候,就要常常去探望他,為他做種種的開示,一方面常常鼓勵他,另一方面勸他放下妄想執著,提起正念。

「為說深法,是道非道」,「深法」就是佛法,佛法甚深,所以稱為深法。為他說佛法,指示什麼是道,什麼是非道。「道」就是出世解脫之法,這是真實的。「非道」就是世間的五欲六塵、妻子眷屬、財富等等,這些是非道。發起他的智慧,發起他的正念。告訴他,信願行三資糧,才是解脫道,一定要提起;而世間的功名利祿、妻子眷屬、財富,這些都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都不是我們生命的歸宿處,這些都是非道,不是解脫之道,一定要放下。這樣為他說法,來發起他的智慧,讓他生起正念。

先所習學,或阿練若、誦經、持律、法師、阿毗曇、佐助眾事。隨其解行而讚歎之。」

他過去所學習過的法門:「或阿練若」,即十二頭陀,修頭陀行的;「誦經」,比如他曾經長時間讀誦某些經典,功夫下得很深;「持律」,專門持戒的修行人;「法師」,專門為人講經說法;「阿毗曇」,阿毗達摩是論,這裡指的是專門造論的論師;或者「佐助眾事」,就是僧團裡的執事,當家、知客、住持等等,或是佛教團體的執事。「隨其解行」,隨著他平常的解行,在哪方面功夫下得最深,來讚歎他。這是對於修行人來說。

如果對於一般的世間善人,或一般的俗人,他縱然一生造作的善業不是很多,總會有值得提醒的善業或者善根,可為他宣說。在臨終前常常提醒他,讓他發起歡喜心。比如說他曾經做的慈善事業,幫助人家;或者說人家都讚歎他性格特別好,是世間的好人等等。讚歎他的優點,讓他生起歡喜心。最起碼,世間人對他的子女,都是非常慈悲呵護,這也可以算是一種善業。當然,如果他是佛法的修行人,佛法功德更大,讚歎他佛法的修行,他更能夠有歡喜心。這種勸導的善巧,都是我們要學習的。關於勸導的善巧,各位可以參考《附錄一、明餘人勸導法》的詳細說明。

傳云:中國臨終者,不問道俗親緣,在邊看守,及其根識未壞,便為唱讀一生已來所修善行。意令病者內心歡喜,不憂前途。便得正念不亂,故生好處。

在印度的本傳中說:「中國臨終者」,這個「中國」指的是印度。在印度,面對臨終的人,不論是在家人,或出家人的法俗眷屬,在旁邊守候的時候,只要是亡者「根識未壞」,他的六根六識還沒有分離、解散之前,還聽得到別人講話,當然最好是在他第六識還清醒時,就常常為他鼓勵;到他臨終時,甚至已經斷了氣,只要六識還沒有散壞之前,內心還是清醒時,都可以這麼做:為他唱讀他一生以來所修的善行,讓他內心歡喜,而「不憂前途」,不再害怕死亡,或不再擔心會到三惡道。便得正念不亂,故生好處。這就是餘人勸導的方法。

乙二、瞻病勸導:明說法——初啟善根後,應根據病人病情、心力、業緣與好樂,慈悲善巧進一步引導臨終正念

餘人勸導的重點,在於讚歎病者的善根,讓他生起歡喜心。歡喜心提起來後,要再引發他的正念,就有基礎了。所以接著在瞻病人的勸導中,就要進一步引發他的正念,引導他來生的去處,這兩段有這樣漸次的差別。

一、量機

《事鈔》云:其瞻病者,隨其前人病有強弱,心有利鈍,業有粗細, 情有去取,當依志願隨後述之。

說法要「量機」,要根據眾生根機不同來說法。看護病人的人,首先要判斷「病有強弱」,病人此時的身體狀況好不好、病痛是否劇烈。如果他身體狀況不好,就只能簡單說法、鼓勵。如果病痛劇烈,就要告訴他一些緩解痛苦的方法。

例如台灣有一位圓因老法師得了癌症,據說他得病後,曾經有段時間承受很大的病苦。但是他每次刺痛一下,就念一句阿彌陀佛,以這樣的方式,來緩解身體的痛苦。所以到臨終前幾日,身體的病苦皆消失,故得以臨終安詳往生。

其次「心有利鈍」,臨終的人,有的神識還很清楚,有的神識已經不太清楚了。對不太清楚的人,盡量提醒他,要集中精神念佛;對於神識清楚的,還可以為他多說法。

第三「業有粗細」,臨終的人過去所造的業,有粗有細。例如培福,就屬於粗的業;禪修、誦經等等,就屬於細的業。同樣都是修功德,也有粗細的差別。

第四「情有去取」,「情」指他內心的好樂,尤其指他對法門的取捨。如果他沒有特別好樂的法門,我們就勸他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但有的人,就是不想求生西方,他願意再來娑婆世界;或者有的人,他就喜歡觀音菩薩,他也不一定要求生西方。這時候,我們就要根據他內心好樂的法門,尤其他有特別的好樂,要按照他所歡喜的方式來引導他。不能把他不相應的法門,強加在他身上,這很重要。因為這時候,他的心比較脆弱,如果我們再強加他不歡喜的法門,反而讓他起煩惱。

所以此時不是我們弘揚佛法的時候,這時候重點在發起慈悲、善巧之心,引導、啟發他的善根。所以在律典《毗尼母論》中說:「病人不用看病人語, 看病人違病者意,並吉羅。」假設病人是一個比丘,當別人為他勸導開示的時候,他不聽,執意要活在自己的妄想執著當中,那要結突吉羅的小罪;相對的,看望、照顧病人的人,若堅持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病人,也要結突吉羅。

其實對於臨終的病人,不用給他太多的建議。尤其有時在家人會很好心,告訴他:你一定要吃某某藥、某某食物等等。其實這個時候,他需要的不是這些,往往需要的就只是身心的安寧。如果我們以世間愛執之心勸誡他:「你一定要吃什麼藥,不吃不行啊!」一直說一直說,會讓他很煩,反而對他身心的穩定有障礙。所以我們要本著慈悲與善巧的智慧,來判斷怎樣對病人好,就怎麼做;而不只是單方面,自己想要怎麼做。

所謂慈悲,就是無論我們讚歎他的善根,或是為他說法,都是出於一種希望他能夠離苦得樂的慈悲心。而不是以講法者的姿態,在這裡滔滔不絕的說法,不是這種心態。而是真正對他的苦感同身受,希望幫助他離苦得樂的慈悲心。

所謂智慧,就是要善巧方便地引導。勸導亡者有兩大重點:第一要放下,第二要提起。用種種開示,勸他放下對娑婆世界的執著。如果他內心有特別放不下的事情,就要多開導他,或幫他處理好,讓他沒有後顧之憂。比如他還有些財務,沒有處理好,就要趕快幫他處理好。或者他有什麼心願未了,趕快幫他解決。如果實在無法解決的,就要為他開示,引導他放下。

再者,就是要提起——提起他的正念。一方面列舉他今生所修的善業,讓他心生歡喜,對自己有信心。這個信心很重要,當他對自己有信心時,再念佛求生西方,就容易相應。另一方面,就是為他說法,引導他的去處。當然,主要是往生極樂世界。如果他有特別歡喜修的法門,這時候就要引導到他相應的法門。

比如說他是修藏密的,那我們若在旁邊念阿彌陀佛助念,他如果不契機,這就不相應了。或者他本身喜歡念觀音菩薩,我們若硬要他念阿彌陀佛,他也會因為不相應,反而起煩惱。若讓病人因此起煩惱,有時候反而會依著惡念,墮落三惡道,那就不好了。而且他這個煩惱心,還是緣著三寶的境界而起,那更不好。

所以這時候,不管對他開示也好,用藥也好,或者給他吃什麼東西也好,都要以善巧智慧來判斷。不是說我們認為好的,就一定給他,要看他接受的程度。關於勸導放下和提起的運用必須靈活,沒有固定的方式,只有透過一次次的實際操作,以培養經驗。如果找到相應的切入點,讓他生起歡喜心,這時再幫助他放下對娑婆世界的執著,就容易多了。

或者有的人,對未來非常迷茫,我們就先告訴他極樂世界依正二報的莊嚴,讓他提起好樂心,再勸他放下身心世界,他就容易放下。還有的人,特別執著某些事情,我們就要先破他的執著,讓他先放下之後,再幫他回憶這一生所修的善業,或者再為他講未來的去處,他才聽得下去。這些都要試試看,我們在跟他講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反應。所以臨終關懷最好在往生前幾個月就開始,就是這個道理。當然還要觀察他的神識清不清楚,如果神識都不清楚了,那講再多也沒有用。所以重點就是為他講相應的開示,以提起他的正念。到病人臨終時,他已經斷氣或快斷氣了,我們此時就是稍微提醒一下之前跟他所說的法就好。

我過去認識一位男居士,他在臨終前半個月遇見我,那時他還沒有決定臨終時,到底是念阿彌陀佛,還是要念地藏王菩薩。我就對他引經據典,說了種種理由,告訴他臨終時應當念阿彌陀佛,而他最終也接受了。後來他臨終斷氣後,我趕到他身旁,首先提醒他之前講的觀念,提醒他要信願具足,求生西方,念阿彌陀佛等等。稍作提醒後,就直接念佛了。這時不用說一大堆理論,稍微為他喚醒一下過去所栽培的正念即可,重點就在念阿彌陀佛了。

除非助念很久,好幾個小時之後,病人的臉還是一臉的陰暗、憂鬱、不開展,那時有經驗的人,就會再為他重點開示一下,勸他放下、提起等等。否則就一路念阿彌陀佛,讓他的心跟信願行相應,自然感應阿彌陀佛來接引,不要多事

現在的人送往生,發明的方法越來越多,這往往容易干擾亡者,對他很不好的。並且臨終關懷重點在前期教育,前方便的引導,而不只是臨終開示。開示的重點就在於:放下提起,這兩個重點。

從另一方面說,我們自己也不要對臨終關懷太過於依賴。求人不如求己, 我們自己平常就要練習放下、提起。如果平常自己就放不下、提不起,想要臨終時突然能夠放下、能夠提起,那是天方夜譚,恐怕很困難的,所以平常就要訓練自己的心。

二、說法

1 令緣佛

或緣西方無量壽佛、或兜率彌勒佛、或靈鷲釋迦本師。

「說法」,就是為了提起他的正念而說法。引導他憶佛念佛,不僅是持佛名號,還要憶念佛陀。大部分的人,我們都可以勸他求生極樂世界,所以請一尊阿彌陀佛的接引像,讓他常常看到,因此能放下身心世界,恆常憶念阿彌陀佛,憶念極樂世界的功德。在他臨終的時候,就能看著這尊佛像往生,而幫助憶念的功夫,這是緣著阿彌陀佛。

如果他就要往生彌勒菩薩的兜率內院,也要隨他的意,不要說:「你一定要往生淨土啊!」也不必。他真的很想去內院,我們就幫他念彌勒菩薩的聖號,幫他往生內院;有的人希望下輩子繼續來娑婆世界,在這五濁惡世修行菩薩道。我們勸他求生淨土,但他就是不能接受,那就讓他憶念本師釋迦牟尼佛,求釋迦佛的加持,下輩子能夠得到增上生。

如《地藏菩薩本願經》所說:

「臨命終時,父母眷屬宜為設福,以資前路。或懸旛蓋,及然油燈,或轉讀尊經,或供養佛像及諸聖像。乃至念佛菩薩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號,歷臨終人耳根,或聞在本識。是諸眾生所造惡業,計其感果,必墮惡趣,緣是眷屬為臨終人修此聖因,如是眾罪,悉皆銷滅。若能更為身死之後,七七日內,廣造眾善,能使是諸眾生,永離惡趣,得生人天,受勝妙樂, 現在眷屬,利益無量。」

因此在臨終時,能夠聽聞一佛名、一菩薩名,就算沒能往生淨土,也決定不墮三惡道(最起碼,他就不會墮落三惡道)。臨終時能靠的就只有佛菩薩,所以緣佛很重要,無論緣哪一尊佛都好,但要專緣一佛。而且緣著佛號也比較容易相續,道理講太多,他聽久了也會累。只有念佛,可以一直念下去不會累。所以,最主要就是要讓他緣佛號

2 示心觀

或身本無人,妄自立我。或外相似有,實自空無,如至焰處則無水相。 或為說唯識無境,唯情妄見。

這是以道宣律祖所安立的三種空觀(即南山三觀),即性空觀相空觀唯識觀,來破臨終之人內心的執著。我們後面會詳細解釋這三種觀法,這裡先大致作個介紹。

首先觀「身本無人,妄立自我。」這是「性空觀」從無常的角度切入。這個「人」,指一個有主宰性的、真實的「我」相。我們的身心,實際上就只是由色、受、想、行、識五蘊和合而成的身,由地水火風四大組成;心中受想行識,剎那剎那的生滅,這當中都沒有一個恆常住、不變異,而且不需要假借任何外在因緣的依托,就能獨立存在的「我」或「人」存在。所以「身本無人」,身心都是無常的,只是我們虛妄地安立了一個「我」的概念,這是性空觀。

第二個「相空觀」「外相似有,實自空無。」這比無常更進一步——即使無常也是幻化。無常觀是看到有真實的法在生生滅滅,就像空中的閃電,它的生滅是真實的。而相空觀則「當相即空」,表面上有個法在生滅,事實上這個生與滅都只是幻相。「實自空無」,它本身就只是個幻境而已。「如至焰處則無水相」,這是以陽焰來作譬喻,陽焰就是海市蜃樓,在炎炎夏日的公路上,常常會看到前方好像有一灘水,到面前卻根本沒有水相,這就是陽焰。它的生滅相,只是太陽、虛空、塵埃這三個法和合之下所顯現的幻影而已。如幻的生,如幻的滅,這就是相空觀。

第三個「唯識觀」「或為說唯識無境,唯情妄見。」一切境界都不離開我們的心識,這個心識,可以說是阿賴耶,也可以說是真如,都可以。「唯識無境」,一切境都不離我們自心所顯。「唯情妄見」,只是因為我們凡夫虛妄的情見,所以認為有個真實的「我」存在。就像眼前的桌子,觸摸起來是堅硬的、冰涼的,感覺就是這麼實在,我們會覺得見聞覺知的一切境界都很真實。而實際上「唯情妄見」,就只是我們無始劫來的堅固妄想,把這地水火風四大的影像,認為是真實的。而這些影像,實際上都只是我們這念心識所變現的。這是更深入的,建立心性中道的思想。

前面的相空觀只是如幻空;而唯識觀法,就更進一步,看到這個如幻空的體,有真如或者阿賴耶的存在。當然,也不說真如、阿賴耶是實法,這在後面會詳細說明。也就是透過無常、如幻,或者唯心所現,這三種不同淺深的方式,隨著對方能接受的深度,來為他說法。

大部分的人,比較能接受無常的觀念。身是無常,心也是無常,所以不要執著這個身心的感受。比如身體很痛苦,就要想:這個身是假的,我們會覺得它痛,覺得難受,除了業力所顯現的痛覺之外,另外其實還加上我們對色身的執著,認為這是「我的」身體,「我的」身體變壞,「我的」身體在痛,所引發的憂愁、煩惱,使我們覺得更加痛楚。但是若我們觀察這個身,事實上只是一個無常敗壞之法,是我們暫時假借的一個東西。借來的東西,又不是我的,有什麼放不下的呢?不斷這樣去觀察,對色身的執著就能看淡,甚至放下。

3 示隨緣

各隨機辯而誘導之。

別地、著眾生的宜,和我們自己的才,而誘導他。前面說了很多方法,就像有很多藥,但具體該給某個人吃什麼藥、藥量多少,這要我們自己去配。其實,要真正能夠為眾生配藥,除了自己要常常去做臨終關懷,積累經驗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自己要有實修的經驗。因為我們要看清楚眾生的心之前,首先要能看清楚自己的心。所以我們學了佛法,不要急著為人演說,而要趕快拿來實修。當我們能看清楚自己的心,甚至能掌控、能超越它的時候,我們才有能力去掌控、超越他人的心。所以重點還是在自己,要在實修上努力。

乙二、瞻病勸導:示經像——旁人應手執經卷示其名號,又將佛像對眼觀矚,勸令念佛歸佛,萬不可說世間事令其執著,應以經卷手執,示其名號,又將佛像對眼觀矚;恆與善語,勿傳世事。

應當用手執持著經卷,「示其名號」,拿給病人看,告訴他這是《法華經》、《華嚴經》等等的。「名號」,這裡是指經典的名號。尤其,若是病人一生專修這個法門,就把這部經典拿到他眼前,稱念經題,提醒他依著這部經典的開示,提起正念。就像智者大師在臨終前,就是「口誦經題」,誦《法華經》等等大乘經典的經題,來提起正念。或者「將佛像對眼觀矚」,將佛像拿到病人眼前讓他看。常常這樣做,提醒他去憶念正法、憶念諸佛。「恆與善語,勿傳世事。」一直以佛法的正念來開導他,不要跟他講世間法,要引導他放下世間,提起正念。

《華嚴》偈云:「又放光明名見佛,彼光覺悟命終者,念佛三昧必見佛,命終之後生佛前。

在《華嚴經》中的偈頌說:「又放光明名見佛」,能夠見到光明,就是見到佛。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光、無量壽,他為了接引眾生,放出無量無邊的光明,遍滿整個法界。而這光明的本質,就是阿彌陀佛的清淨法身。所以當我們念佛時,以佛號為媒介,我們就能接觸到佛的法身當念佛念到相應時,事實上,佛的光明就在不斷地照耀著我們的身心

念佛的時候,不管我們有沒有眼見到光明,佛都不斷地放光照耀著我們,這時就可以稱為見到佛。因此所謂見佛,並不一定是眼睛看到佛放光,我們在念佛的當下,就是佛光來照。這光明能夠使命終的人覺悟,所以修念佛三昧,必定能夠見佛,且命終之後能生在佛前。如果今生修念佛三昧成就了,那今生就能夠見到佛,臨終就必定可以往生。

見彼臨終勸念佛,又示尊像令瞻敬,又復勸令歸依佛,因是得成明淨光。

所以我們看到臨終的人,就要勸他念佛。同時,要把佛像放到他眼前,讓他以恭敬心來瞻仰。「又復勸令歸依佛」,不只是讓他看,還要勸他生起對佛陀歸依的心、想隨佛而去的心。因此臨終的人最後就能夠成就明淨光,像佛一樣的清淨光明。就像古德說的:「我今猶為龍鐘叟,明日則為光明身。」

以上跟各位介紹瞻視病人的方法,大致介紹完畢。各位以後如果有機會為病人看護,或者做臨終關懷,就可以參看此內容,作為實踐的準則。

良因法師《南山律在家備覽導讀·別行篇》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良因法師文章列表

再恩愛的夫妻對死亡也無能為力

即使有再恩愛的夫妻,再美滿的家眷,再要好的朋友,對...

有病方知身是苦

有人說可怕的是痛,痛得非常難過,如果病了不痛,病也...

一生念佛,為何臨終未必往生

問。見有一生念佛。臨終未必往生。何也。答。良由一生...

拜佛很重要,但身體有病不能拜,該怎麼辦

問: 師父您好!阿彌陀佛!從昨天到今天,師父一直說拜...

印祖念佛治眼疾

印祖說他剛出家的時候,在做照客的時候,不是六月初六...

大安法師:臨終昏迷是否能往生

問: 臨終不論什麼情況,乃至昏迷,亦得往生嗎? 大安...

臨終由於病痛不願念佛求往生,該怎麼辦呢

問: 師父!親人平時也念佛,但臨終時由於病痛完全不願...

淨業行人臨終時是否也要受四大分離之苦

問: 淨業行人信願持名求生極樂,但病苦纏身,臨命終...

【大藏經】【註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經】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大藏經】【註音版】往生論

往生論...

【大藏經】最上乘論

凡趣聖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論若其不護淨者。一切行無由...

【推薦】賺錢與修行--對生意者的忠告

很多居士會認為:我沒有時間修行。因為我要去掙錢,等...

用功人有兩種難易

用功人有兩種難易:(一)初用功的難易,(二)老用功...

阿賴耶識有漏種子的分類

影響種性的這些種子,種類是什麼?什麼東西會影響我們...

【推薦】古人的修身箴言

教子的金科玉律 父母同負教育子女責任,今我寄旅京華,...

見影謂己有

《大莊嚴論經》中馬鳴菩薩提到過去曾聽聞過的一段故事...

不同雜糧的滋補作用

我們都知道健康飲食不能長期只吃精糧,要適當搭配雜糧...

聖嚴法師《翻出如來佛的掌心》

有一個《西遊記》裡的故事:說一隻猴子,神通很大,一...

遇到搶救不過來的患者該怎麼辦

問: 南無阿彌陀佛。頂禮法師。末學在醫院上班,遇到搶...

【推薦】都是自己業力變現出來的

前六識這是屬於心法,根、塵是屬於色法。那麼前六識主...

清代高僧徹悟大師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今天我們要介紹給大家的是,淨土...

競爭對手破壞我們的產品商譽怎麼辦

問: 競爭對手破壞我們的產品商譽怎麼辦? 正如法師答...

你從什麼地方來

無始生死根本,有人分別心就想:我今生是生死人,這生...

【推薦】糟糠之妻不下堂

糟糠之妻不下堂是我國古代流傳很廣的一句俗語,意思是...

知道一切影像,都是內心變現出來的

第一件事情就是斷除你向外攀緣的心,斷除你有所得心。...

孝順父母有三個等級

郁多羅是一位品行端正,年輕有為的優秀青年,尤其他孝...

佛學常見辭彙(七畫)

【弟子】 徒眾對老師的自稱。 【伽藍】 1.僧伽藍...

【佛教詞典】有行之所拘執

【有行之所拘執】 p0553   瑜伽十三卷四頁云:云何猶...

【佛教詞典】九齋日

合三長齋日及六齋日而成。即正月、五月、九月之每日及...

【視頻】本源法師《臘八節裡培福慧》

本源法師《臘八節裡培福慧》

【視頻】文殊菩薩心咒(傳喜法師)

文殊菩薩心咒(傳喜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