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教如何看待命理之學

廣行法師  2018/12/30  大字體  護眼色

佛教如何看待命理之學

佛教並不主張算命,更不主張以算命謀生(佔相吉凶,仰觀星宿,推步盈虛,歷數算計,皆所不應—《佛遺教經》),將算命謀生稱為「邪命自活」,但也不絕對地反對。

隋代天竺國三藏法師菩提燈所譯《占察善惡業報經》講的就是關於人的命數的推算。分上、下卷,上卷主講占察木輪相法及占察懺法;下卷講依一實境界,修二種觀,證無生忍的無上妙法。

地藏王菩薩為順應眾生特別愛算命及求神問卜的喜好,善巧方便地將眾生引入佛理,消除煩惱和疑障,堅固信心。講此《占察善惡業報經》,此經可使佛弟子明白關於命運的佛法原理,才不會落入江湖數術或外道迷信等。

佛陀還特別為了利益眾生,介紹了地藏王菩薩的悲願功德、大神通力,以及救度眾生之方便法門。

世間的算卦占卜有準有不准,找十個人算能算出十種結果,你自己也被搞糊塗了,而且有一些東西是無法算準的。而占察法門是依靠地藏王菩薩的神通力來占察,地藏王菩薩了解我們的三世因果,善惡業報,這是無論哪一個卦師也比不了的。

而且由於占察法門的獨特設置,使得我們是否得到感應可以一目瞭然,我們自己也會深刻了解到這的確是得到感應的結果。不會出現半信半疑、狐疑不定的情況,進一步我們也會對佛法中講的道理升起極大的信心。

人的一生,八苦交煎,自己本身受業力的困縛,沒有智慧來認清現前所受果報,而這裡借佛菩薩力,明示趨吉避凶之道,使知所趨避,是自、他二力,感應道交,絕不是社會上普通的求籤問卜、迷信神權、不自努力、妄求福壽者可比。企圖預測什麼時間發生什麼事情是機械的宿命論,很多人誤入這些外道占卜而浪費了寶貴的人生。

《占察善惡業報經》中的木輪相法正是為了破除占卜的迷信,佛菩薩才給我們這個法寶。經云:「若佛弟子,但當學習如此相法,而返隨逐世間卜筮、種種佔相吉凶等事,貪著樂習。若樂習者,深障聖道。」總體上看,佛教強調的是「菩薩畏因,眾生畏果」,主張要多集善因,不必在意所感的果。我們所感的果、今生今世所受的果報,是往昔所造的善業惡業所產生的結果,所以最重要的是今生要集善業、造善因。

因此,針對命理之學,古德先賢有八個字值得我們銘記:「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只要去做善事、好事,不要去管前程如何。

只要做了善事、好事,自然會有好的結果,「只管耕耘,莫問收穫」,講的也是這個道理。佛教講「菩薩畏因,眾生畏果」,意思是菩薩怕造惡的因,而眾生則不然,眾生並不在意造惡的因,害怕的只是惡果,這便是眾生與菩薩的差別。

與命理之學相聯繫的是因果報應說,這是佛教的一個重要思想。《周易》中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道家有「承負說」,《太平經》中講:前輩人行善或作惡會導致今人享福或受禍,同樣今人的善惡行為又會影響子孫後代。所以,儒家、道家是站在家庭倫理的角度看待因果報應的。一個人不但要對過去祖先的行為承擔責任,而且要注意自己的行為會對子孫後代有影響。

佛教的善惡業報說則主張三世因果,自作自受,強調一切善惡行為的後果應當由自己承擔。清末民初思想家章太炎先生曾說:「佛教的理論,使上智人不能不信。佛教的戒律,使下愚人不能不信。通徹上下,這是最可用的。」佛教戒律方面,因果報應說深入民心。從中國歷史上看,因果報應說在道德教化和安定社會人心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念頭方向的不同就會影響到未來的命運

【復有多頌,成立如是無分別智:鬼傍生人天,各隨其所...

做命運的屈服者還是創造者

第一種、命運的屈服者。 他的心跟外境接觸時心隨境轉,...

生命操之在我,心境決定處境

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

發生不該發生的事是否命中注定

問: 為什麼會發生不該發生的事?是否命中注定? 濟群...

我們的生命大都是歷史不斷的重演

佛陀說我們的生命就像是一個無止盡的水流,它不是一個...

聖嚴法師《勤修三學,可免劫數》

佛教不相信定命論,但是相信因果論。 因果是可以改變...

選擇不同,命運就跟著不同

眼見逃荒的人越來越多,王老六背起自己的全部財產一袋...

命運把握在我們自身手裡

世間上的人都明白冥冥之中有命運的存在,而更多的人認...

【大藏經】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

【大藏經】大方廣佛華嚴經(80卷)

大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 天冊金輪聖神皇帝製 蓋聞:...

【大藏經】大般涅槃經

大般涅槃經序 後秦釋道朗撰 大般涅槃經者,蓋是法身之...

【大藏經】梵網經

梵網經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窮於玄原之境...

真正的出家,提到名利這些事都會怕

前兩天,中國佛學院有人來接法,我就和他們講:你們接...

學佛從受戒開始

修行了生死,除了持戒,莫說了生死的話;除了求生淨土...

修行與世俗的較量

修行與世俗的較量 佛法是心法,起心動念都源於我們對外...

若諸菩薩善用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

《大方廣佛華嚴經 淨行品》的大致內容是,在華嚴法會上...

起心動念一舉一動,全部都是佛法

我們往往搞錯了,以為所謂修行就是說我每天抽一個小時...

觀音菩薩的形像

明代闕名彩畫《白衣觀音圖》 觀音,原譯觀世音,梵文...

格言聯璧

學問類 古今來許多世家。無非積德。天地間第一人品。...

念佛鬼敬

【原文】 海昌村民某,有老媼死,附家人言平生事,及陰...

雷陽公問地府官吏

族叔祖雷陽公說,從前有個人遇見陰曹地府的官吏,便乘...

才發一念,池內便生蓮花一朵

問:今發願但可雲當生,何名今生? 答:此亦二義:一約...

每個人都應要有惜福的心

一個人活在世上,不管家境的貧富,也不管地位的高低,...

九華山無暇和尚的故事

在九華山一千六百多米海拔的山頂上,有一座六百多年曆...

如何去認知多善根多福德

什麼樣的人才能往生呢?在淨土法門如何去認知多善根多...

卻到蓮池更迴首,世間螻蟻盡紛紛

貴人雖貴未為欣,死後還他一個墳。 三謝園亭空燕子,五...

不同答案回答相同的問題

某個清晨,當佛陀正與弟子齊聚一堂時,一名男子前來請...

若疾病纏綿者,當力修淨業誓求往生

相晤已來,忽滿六年。不但星霜屢更,即國曆已非其舊。...

【佛教詞典】磨

謂研磨磚瓦欲使成鏡,乃比喻修道有所欲求則終不能成就...

【佛教詞典】理曼荼羅

指密教胎藏界曼荼羅。「智曼荼羅」之對稱。金剛、胎藏...

【視頻】我們和兒女的四種緣分

我們和兒女的四種緣分

【視頻】祭拜鬼神不如修持十善

祭拜鬼神不如修持十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