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赤裸裸地來到這世間,亦兩手空空的離開

2018/11/1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赤裸裸地來到這世間,亦兩手空空的離開

《四十二章經》中,佛說:「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作無修無證之者。」何謂「無念無作無修無證之者」?即是無所染著的清淨心,因此,無所求的虔誠供養,方為最無上的供養功德。

舍衛國有一位商人,因遠行至外地做生意時發生意外,最後客死異鄉,留下了年邁的母親,獨力撫養他的兒子。

兒子長大以後,也想像父親一樣到外地遊歷、做生意,看看外面的世界。祖母知道了以後,告訴他:「你的父親就是因為到外地做生意時,發生意外,才留下我們祖孫倆相依為命,我不忍心相同的事情再次發生,造成遺憾,所以你可否在城裡的市集做生意就好了?」於是,孫兒聽從祖母的話,到城裡尋覓合適的地點,建造新店舖,買賣營生。

年輕的商人來到城裡後,發現這裡的居民,個個都會虔誠供養佛陀,心中大為欣羨,思惟著:「我新造的房舍已經完工,也應當學習城裡的人,以恭敬心供養佛陀。」於是,商人來到佛陀的住處,至誠頂禮世尊,恭敬啟請:「尊貴的佛陀,我以新建的房舍供養您,從今以後,請佛陀入城時,可至我新建的房舍內洗手、洗缽或者休息。」商人以至誠心供養佛陀,佛陀亦慈悲地接受供養。

後來,商人往生後,超生善道,成為天人。天人為了聆聽佛法,亦來到世尊面前,恭敬乞請佛陀為其開示,當下便證得須陀洹果。

比丘們知道後,請佛陀開示:「這位天人過去生是什麼因緣,感得超生天界?」佛陀說:「這位天人過去生是一名商人,他把新建的店舖房舍,至誠供養佛陀,所以今生得以超生天界。身為天人後,又因求法心切,得以聆聽佛法大意,所以以此善根,當下證得須陀洹的果報。」

所謂「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每個人都是赤裸裸地來到這世間,亦將兩手空空的離開。但因凡夫之心慳吝貪著,無法看清生命的真相,所以總是執迷於名利財色的追求,成為物質的奴隸。因此,當我們在欣羨他人的富貴長壽、怨懟自己的不順遂時,更要提念:「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唯有把握當下每個布施的因緣,廣修福德,才能為自己開創光明的未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天無絕人之路

老和尚問小沙彌:如果你進一步則死,退一步則亡,你應...

把這四顆心融入生活工作中

一、 一顆感恩心 施恩勿念,受恩莫忘,做人需要懂得感...

兩個人同時布施,為何差別那麼大

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 這個是...

欲上天堂,先下地獄

有一對孿生兄弟,同時進入高考考場。結果,哥哥收到了...

一切是無常的,不好的事情終究會過去

即使你的人生,現在遇到很多的狀況,有很多的挫折障礙...

布施

一個人聽了因果布施的道理,對禪師說:等我有錢以後,...

世間榮華富貴,哪比得上菩提大道

原文: 昔人有言。雖有駟馬以先拱璧。不如坐進此道。予...

【推薦】如何對治貪財與貪色

無貪的境界,簡單來講就是一種清淨心,內心沒有貪煩惱...

【大藏經】【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大藏經】【註音版】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卷第一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 妙法蓮華經卷第三...

【大藏經】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佛在王捨國靈鷲山中,與...

【大藏經】【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佛頂首楞嚴咒...

檢討「習慣」和「願」是否相應

檢討自己的習慣和願是否相應 我們平常不知不覺中,都在...

為何在佛的世界裡沒有女眾

問: 為何在佛的世界裡沒有女眾?就是說沒有男女相....

人生七苦

第一苦:生 作為七苦之首的生,就是活著。生乃是所有...

希望臨終沒有障礙,就要少吃肉

我們剛開始在修學戒律的時候,很多人提出一個問題,說...

如何調伏我們的業力妄想

我們現在到底如何來了解真實的業力吶?我們想調伏我們...

指責別人時,要先承擔三倍責任

一位後生到寺廟裡向方丈求教,談起世態炎涼,頗有感慨...

誰的人生沒有痛苦呢

有一次,幾隻野兔偶然相遇,它們七嘴八舌地抱怨起自己...

菩薩因何名「觀世音」

菩薩因何名觀世音 阿縛盧枳多濕伐羅。漢譯觀自在,指菩...

「十纏十使」是我們修行中的大障礙

《怡山發願文》全文字數不多,卻字字珠璣,把我們的三...

如何辨別假和尚

問: 當前有個現象,許多出家人不用心誦經弘法,而去專...

靜坐的好處

靜坐(冥想、禪思、內觀)提供人類一貼清涼劑,無論閑...

7美元買走了一整天的快樂

一位女士開車來到小城加油站,本應到自助加油泵那邊加...

為善不欲人知,布施不求回報

有僧人問石霜慶諸:「如何是和尚本份事?」石霜答:「...

一念佛名,能淨身口意三業

念佛一法,切切不可看輕,乃是最簡單、最圓妙之無上法...

包容二字重千斤

似乎,這是個計較的時代,分秒必計較、絲縷必計較、顆...

是誰出賣你的秘密

最近,有一位多年的好友向我抱怨:她把一個隱私秘密告...

【佛教詞典】露處不定戒犯緣

亦名:後不定戒犯緣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犯緣亦四:...

【佛教詞典】離作法

梵語 vyatireka。因明用語。「合作法」之對稱。又作離...

【視頻】慧律法師《修行要有正確觀念》

慧律法師《修行要有正確觀念》

【視頻】夢參老和尚《2008傳授三皈依暨開示》

夢參老和尚《2008傳授三皈依暨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