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菩薩有七事利樂一切眾生

2018/06/0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菩薩有七事利樂一切眾生

謂菩薩為利樂一切眾生,示現於世間,而做善友,勸發誘掖,開示教他也。

(一)、遭苦不捨,謂菩薩運大悲心,憐憫六道眾生,受諸苦惱,故隨類現形,種種以開示,令得出離。雖代受其苦,心亦無棄捨,是為遭苦不捨。(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羅道,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也。)

(二)、貧賤不輕,謂菩薩運平等心,見一切法乏功德法財以自莊嚴,而其本有法身,無德不備。是以心常,不生輕慢,是為貧賤不輕。

(三)、密事相告,謂菩薩見諸眾生,本性圓明,眾德元具。無始以來,為一切客塵煩惱所隱覆,不能顯現,故委婉相告,令其斷除,開發本性,是為密事相告。(客塵者,謂無明之惑,暫自外至,名之為客。以能污染真性,名之為塵也。)

(四)、遞相覆藏,謂菩薩見眾生,善根未熟,未能深信實道,故覆實理而以權法示之。及其善根即熟,堪任實化,故覆權法而以實理示之,是為傳遞顯覆藏。

(五)、難作能作,謂菩薩但為誘掖眾生,人所難為者,悉能為之,故雖著弊垢衣不以為貧,執除糞器,不以為賤,是為難作能作。

(六)、難與能與,謂菩薩以自己所悟真實之理,方便教化,亦令一切眾生,皆得本有真實之性。猶解髻中明珠而以與人,心無吝惜,是為難與能與。

(七)、難忍能忍,謂菩薩見諸眾生,違佛教化,作不善業,生諸惡道,即起哀愍之心,方便度脫,雖經多劫,心無退轉,是為難忍能忍。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隨緣是要考慮現實,盡分是盡最大的努力

問: 師父慈悲!師父剛剛有說,就是修菩提心的時候,菩...

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恆沙七寶塔

現在我們在參學方面來講,總要以規矩法則為尊。常住上...

如法受持楞嚴咒,有什麼功德呢

假設我們能如法地受持楞嚴咒,有什麼功德呢?看經文:...

傷害菩提心的六增上戒

蕅益大師提出這個瞋恚,我慢跟懈怠,它的出處是從《菩...

佛靈和心靈是兩碼事嗎

我們正式講淨土要義。淨土三要就是信願行,也是往生極...

以心燈來照亮一切迷茫的人

佛教的典籍中有一個故事。持世菩薩有一天在靜坐時,有...

陪他做一隻蘑菇

有一個精神病人,有一天突然覺得自己是一隻蘑菇,於是...

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

人生彷彿兩條船,一為名來,一為利往。然而,計利當計...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祇...

【大藏經】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唐終南山釋道宣述) 妙法蓮華經者...

【大藏經】【註音版】大輪金剛陀羅尼

大輪金剛陀羅尼...

煩惱如屋籠罩眾生

煩惱如屋籠罩眾生 假如我去問一百個人,你有沒有煩惱?...

一切善緣皆迴向願生西方

齋僧供佛、燒香獻花、懸幡建塔、念佛禮懺,種種三寶上...

事能知足心常愜,人至無求品自高

我們講到生死疲勞,從貪慾起,那麼少欲無為才能身心自...

演蓮法師《在家菩薩戒淺說》不酤酒戒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酤酒。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

真正跟外境接觸,也就這麼一念而已

這個果報的受用,我們來看看它的差別。這個差別有兩種...

得到智慧的原因

謂應親近智者,隨自力能而求多聞。若不爾者,聞所成慧...

千僧齋時發生的一件不可思議之事

印光大師在作《淨土決疑論》時,引用了永明延壽大師所...

【推薦】佛教的精神與特色

第一章 佛教的特色 第一 佛是人而不是神 遍看全世界各...

身體五臟患病的相貌

二者五臟生患之相:從心生患者,身體寒熱,及頭痛口燥...

讓勤儉節約成為自己的道德標準

《中華美德故事儉朴篇》裡有一個春秋時魯國宰相季文子...

食肉是人類既殘忍又自殘的貪慾

美國素食者協會調查顯示:粗飯素食在美國漸成風尚,全...

念佛往生一法,對初發心菩薩來說非常重要

塵劫聲聞者,有於大通佛世發心,皆因退大,塵點劫來,...

遇到的處境常讓我對念佛感到灰心

問: 我皈依佛法已經十多年了,事事不如意,倒霉透了,...

【佛學漫畫】禪宗五祖弘忍大師

弘忍大師雖然距今已有千年的歲月,但他的行止生平與智...

獨修需要具備哪些因緣條件呢

世尊成道後未久,彌醯尊者作為侍者,悉心照料著佛陀的...

如何富過三代?德過三代?

財富和財富能力如何傳遞下去,是個世界級難題,英文對...

【佛教詞典】三藏法師

稱呼精通經律論三藏的比丘。...

【佛教詞典】八萬法門

(術語)八萬四千之法門也。...

【視頻】覺醒法師《玉佛問道-人的命運是否可以改變》

覺醒法師《玉佛問道-人的命運是否可以改變》

【視頻】淨界法師《修行要先設定目標》

淨界法師《修行要先設定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