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學佛弟子應依四依法為標準

能闡老和尚  2018/09/22  大字體  護眼色

學佛弟子應依四依法為標準

當今學佛群眾大量增加,但因宿根不同學習深淺不同,以是個人的認識知見也各存不同。此種情況自古皆有之。據經典所依均有息諍辦法,所謂「四依法」實是最真實的根據。

一:依法不依人。法是清淨法性真如不變之理,人是妄想分別情見,是生滅有漏之因,是妄非真不可依。

二: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大乘經不執空有獨顯中道不生不滅真如法性常住了義究竟。三藏中有人天小乘權巧方便之法,非是大乘了義。當依大乘為準。

三:依義不依語。中道非世間言詞所及,若依世間言語總不免情見諍論,學人當思實義而去鑒蹄之跡,領會中是第一義為準。

四:依智不依識。識為六塵所起,妄心執見,恣識則增長妄惑,智乃本性清淨本德,法性真體,契合本覺之性,學人應依舍識情見,而依本智策發真理,實為當今學佛者最重要之標誌。

當今學佛者大多好讀書不求深解,以至不能總合四依法而入偏邪之道,徒為學佛之名,信而不專,非佛亦信,知見偏邪。不真不正雖名信佛實與不信無異,迷惑邪見。為害佛教莊嚴清淨正覺大道,造成佛教內部鬥爭,破壞四眾弟子團結,污染佛教聲譽,其罪惡實甚嚴重。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修行的三種方法

第一,觀想 依《觀無量壽經》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遍...

慧律法師《減少煩惱的兩個原則》

第一:你一定要寬恕眾生 。人的一生耗費在干擾別人、...

不抱怨也是一種修行

我們學習佛法,了解了什麼是真正的智慧,就要從不抱怨...

別把佛法當成一門學問

若我們自稱佛子,聽了佛法,卻不守戒,你學佛,但卻把...

解脫者的風骨

一個真實修行的人,畢竟跟不修行的人有所不同,起碼他...

怎樣看待出世修行和入世修行

問: 怎樣看待出世修行和入世修行? 濟群法師答: 當...

若論成道本來易,欲除妄想真個難

古人說:若論成道本來易,欲除妄想真個難。道者理也,...

這就是學佛和不學佛的不同

我們如果這一生,單單隻有這一生,如果沒有未來的話,...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彌勒下生經

佛說彌勒下生經...

【大藏經】在家菩薩戒本

在家菩薩戒本(六重二十八輕讀誦儀軌) 香讚 爐香乍熱...

【大藏經】大寶積經

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

【大藏經】浴佛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

【推薦】解脫的四要

前言 我們學習佛法,目的在解脫煩惱的束縛,覺悟宇宙人...

病是眾生之良藥

【原文】 世人以病為苦,而先德云:病者眾生之良藥。夫...

看看有幾位鬼神在保護你

長阿含經(卷第二十)原文: 佛告比丘。一切人民所居...

煩惱的根源來自於顛倒

佛法的因緣觀,主要就是苦、集、滅、道,有雜染的因果...

邪淫的人就算有好命也沒用

看周圍的環境,邪淫的事件多,而顯著的報應卻似乎看不...

夢參老和尚:當你在怒氣上就想一想佛

如果你在日常生活當中,能夠用三寶對治煩惱,或者人家...

佈施多而福報少的原因

《菩薩本行經》裡面談到,若有眾生不能以至誠心去佈施...

人生該不該有信仰

人生渺渺,世事茫茫,何去何從,很難確定,原因是個人...

談做早晚功課

佛的程序是信、解、行、證。信了以後,即使理解不深,...

如何解脫妄想的侵犯

問: 為何念經時妄想會侵犯念經的意識?如何解脫妄想...

慈航普渡救水災,慈航普渡救風災

怒海餘生(救水災) 古今記錄觀世音菩薩顯靈事蹟多不勝...

為何要去除驕傲我慢

問: 為什麼不要驕傲我慢,我慢是很難遠離的。請開示...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上品上生

【經文】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眾生,願...

佛教徒為何要在中秋之夜禮拜月光遍照菩薩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一般來說,我國民間以天上月...

佛法的真實受用

佛法是覺悟的宗教,可以使人內心達到寧靜,祥和、智慧...

賊不偷窮人家

唐代的只林禪師,得法於荊州永泰寺的靈湍禪師。他得法...

【佛教詞典】離言中道

【離言中道】 為『言詮中道』的對稱。唯識宗立二重中道...

【佛教詞典】偶像

此語出自拉丁語 idola,原意為形像、姿態。後有表示妨...

【視頻】明安法師《幾年來的講經感悟》

明安法師《幾年來的講經感悟》

【視頻】普賢菩薩行願品偈頌(女聲)

普賢菩薩行願品偈頌(女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