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隱藏功德者,邪魔不能害

弘恩法師  2018/06/0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隱藏功德者,邪魔不能害

噶當派的祖師們一向以隱藏功德為本,他們有一句格言:隱藏功德者,邪魔不能害。

一個人不到處宣傳自己的功德,一切的邪魔外道都害不了你,因為你不顯露出來。

世間有句話叫:樹大招風。凡夫的發心有時候很勇猛,但是,你一旦宣傳的話,那些邪魔外道一看:凡夫眾生還有這麼大的發心。他們真的會戰慄,因為他們有他心通的就會想方設法給你設置障礙,磨倒你的發心。

所以,佛在很多經典裡面說:修行人一旦能夠入禪定之後,天上的魔宮,瞬間會被禪定的功德所震裂。所以魔王就開始驚恐:世間又多了一個真正的修行人,要成道了,我們的魔子魔孫沒地方生存了,趕快去擾亂他。

因此,噶當派的大德修行的時候都特別謙虛,特別地隱藏自己的功德相。薩迦班智達也有這樣的格言說:愚者學問掛嘴上,智者學問藏心底,麥秸漂於水面上,寶石沉沒於水底。有一些人,特別能說的,不一定有真學問。愚癡的人,學問是在嘴上的,有智慧的人,學問在心裡。

堪布在這裡還說,不僅不能宣說自己的功德,還不能輕易宣說一些神異的事情。大多數人,宣說神異,大都是胡說八道,根本沒有這種境界,卻偏偏喜歡講這些。

作為修行人,所修的法,修行的境界,千萬不能泄露,不然會招致違緣。若能善於隱藏,必能修成順緣,最後圓滿成就。

我們修行、學佛,不能因為一點一滴小的受用,就到處跟人炫耀。到處炫耀,會招來什麼呢?從世俗的角度講:羨慕嫉妒恨。你修行這麼好,我修行這麼不好,他就會嫉妒你。

另一方面,會給我們的修行,帶來很多障緣。這個一定要小心,不能隨便地向人炫耀,自己的一些受用、修行的方法、要訣。

當然跟自己的善知識、同參道友,真正道上的人,這個是可以講的。但是,其他人,不要隨意炫耀。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念誦《普賢行願品》能得到五種果報

即常遠離惡知識,永離一切諸惡道,速見如來無量光,具...

為什麼要讀誦楞嚴咒

一、楞嚴咒是正法的代表,它關係到法運,世界上多一人...

相信了彌陀的功德,才能把名號執持住

相信了阿彌陀佛的名號的功德,他才會去執持啊!執就是...

觀音菩薩能令眾生獲得十四種無畏功德

《楞嚴經》卷六載,觀世音菩薩聞熏聞修,以金剛三昧無...

極樂世界的果地功德,就在念佛的時候念念成就

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這是最後一段結示...

極樂世界的水有不可思議的功德

水功德: 寶華千萬種,彌覆池流泉。 微風動華葉,交錯...

受持弘揚楞嚴經的真實功德和意義

我們好好的去受持《楞嚴經》、弘揚本經,到底有什麼樣...

一切時處勤誦地藏菩薩名號

復次,若未來世諸眾生等,可以說也是指我們;雖不為求...

【大藏經】佛說佛名經

佛說佛名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婆提城祇樹給...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大藏經】阿彌陀經要解

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然...

【大藏經】佛說罪福報應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

要照顧自己的心,不要在意外面的境界

我們這個色身會生老病死,終有一天要丟棄,是沒有用的...

如何解決往生的最大障礙

從淨土宗的觀點來看,對我們往生最大的障礙是什麼?貪...

魚翅暗藏的五個「恐怖」真相

魚翅過去是皇室的貴族食物,但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讓...

若不觀心,略有十過

若不觀心內證,法、律、禪師等,各有十種過患。如《像...

宏海法師:八大人覺經

(第一講) 好,各位有緣,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

【推薦】從朝至暮,一句佛號不令間斷

無論在家在庵,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

放下身心才能養身

近幾年來,時常有人登門或來信,來電要我談談養身之道...

蕅益大師《淨土玄門》

○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十六卷云:寧受地獄苦,得聞諸佛...

長劫輪迴——《付法藏經》裡的故事

在《付法藏經》裡面有一則故事:有位阿羅漢叫闍夜多尊...

如何看待某人是菩薩再來

問: 請問法師,接觸佛法以來經常聽到這個人是法身大...

夏天貪涼的危害

現在人都是在冷氣間裡得病的,這裡冷氣可以很冷很冷,...

【推薦】念佛人如何給自己定一個合理的目標

問: 印光大師常常用取法乎上,僅得其中。來鼓勵學人...

義淨大師臨終遺言,寫盡了一生的追求與信念

太極元年(712),義淨大師七十八歲高齡,身體出現了病...

【推薦】佛教智慧與幸福人生

為什麼生活中很多人總是有怨氣,有委屈,滿腹牢騷? 快...

九品往生之中品下生

中品下生者,這是世善上福凡夫人也。世善,就是他不是...

一碗白飯的恩情

曾看過一則感人的故事――數十年前,台北市的舊市區有...

【佛教詞典】受戒時非妻後娶此女不犯邪淫

亦名:邪淫開遮 子題:三境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問...

【佛教詞典】二頓

(名數)華嚴宗之清涼國師澄觀,原為天台宗荊溪尊者湛...

【視頻】界詮法師《出家之路》只限出家眾觀看

界詮法師《出家之路》只限出家眾觀看

【視頻】妙境法師《佛為何要向眾生宣說佛法》

妙境法師《佛為何要向眾生宣說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