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教故事
慧律法師
大安法師
淨界法師
印光大師
夢參法師
佛經咒語
阿彌陀佛
觀音菩薩
地藏菩薩
佛法入門
佛學問答
念佛
智慧
福報
放生
因果
修行
戒淫
懺悔
全部文章(第26頁)
【隨機推薦】
至簡至穩,莫若信願專持名號
於一切念佛法門之中。求其至簡易至穩當者。則莫若信願專持...
助念團以亡者身體柔軟誆誘家屬學佛,這樣做對嗎
問: 有些助念團在助念結束後,見亡者的身體沒有軟柔,就...
學佛之前誹謗過淨土法門該怎麼辦
問: 若在學佛之前因不相信有這麼一個容易法門,而說了誹...
打坐時面對業病的干擾,該怎麼辦呢
參禪確實是一個非常殊勝的法門,歷代有不少祖師大德,都是...
謀人財產,結怨相報
這個財產都是人的外命,一般的人視財產如命,每個人來到這...
阿那律尊者得天眼第一的因緣
摩尼婁陀(阿那律),在佛陀為大眾開示的時候,打了瞌睡,...
除種種重障,必先行懺悔
(上) 《莫到老來方修道》,今天我們講《西方合論》的修...
欲修淨土佛國者,當發大願
《莫到老來方修道》,我們講《西方合論》第九修持門中的淨...
大勢至菩薩所修念佛三昧之內涵
我們看壬七,勢至觀根大。這個根大跟前面的根大是不大一樣...
供養鬼神,能給你免災難嗎
如果你捨了佛、法、僧三寶,你能夠再找一個幫助你的、能夠...
情感重的人為何會墮落
【純想即飛。必生天上。若飛心中。兼福兼慧。及與淨願。自...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法門
不論地藏法門、觀音法門、念佛法門等等法門,都是提供進入...
淨土法門的特點
由這個他力的救度特點,也就構成了淨土法門與通途自力法門...
如果每天念一念,這個牛肉就吃不下去了
我住支提山的時候,就碰到牛會拜人的事情,它為什麼拜人?...
「專修」和「雜修」的劃分
善導大師講的這個專修和雜修的情況,確實善導大師講專修的...
這十種念佛,就是利用種種習性來入道
(上) 《莫到老來方修道》,我們繼續講第九修持門的淨念...
「命濁」的由來
看第五段的命濁。 這個命濁主要是由識陰引生的,就是內心...
淨土行人早課功課之法
修行之方,亦有節次(程序、次序),如僧家功課之法,不必...
求地藏菩薩卻「事與願違」的背後
我們都是佛弟子,皈依三寶了,我們對佛法有沒有疑心?有沒...
地藏菩薩為何不能讓眾生永取解脫
地藏王菩薩有這種神力,反過來說,應當使一切眾生永取解脫...
念佛往生一法,對初發心菩薩來說非常重要
塵劫聲聞者,有於大通佛世發心,皆因退大,塵點劫來,墮聲...
為何念佛人要到臨終時,才能見佛來迎呢
問: 佛是無處不在的,那為什麼念佛人要到臨終往生之時,...
如何讓心不被外境所轉,同時定住
問: 如何關注心不被外境所轉呢?一絲一毫的心都不能動,...
彌陀的名號能治病靠的是什麼
阿彌陀佛名號確實是阿伽陀藥。阿伽陀藥就是萬病總治:以一...
娑婆跟極樂都是如夢如幻,為什麼還要取捨
有人就問蕅益大師,既然安住一念心性,娑婆跟極樂世界都是...
不管修哪一個法門都要持戒
佛教在我們國家千百年來,隨著時代改變,唐宋年間的這些清...
出家人不求名利,但名利自然也會跟著來
出家人不要喜歡衣、食、住充足,若貪享受則容易懈怠。出家...
念這個咒可以給菜地除蟲
今時有一些人,夏夜多蚊,便打DDT。種菜、種花生了蟲,...
奶奶走了,家人念佛助她往生
奶奶走了,在這世間走完了她八十六年的人生旅程。 四月二...
舍利弗尊者得聰明利智的因緣
昔日,佛陀的弟子舍利弗出家不久,就漏盡煩惱,證得阿羅漢...
念佛如果心力不夠,還需要加些淨觀
《莫到老來方修道》,今天我們講第九行持門的淨觀門。也就...
對淨土法門要具足這十種信心
《莫道老來方修道》,我們講《西方合論》的第九,修持門。...
這些能夠悟透,對淨土才有決定的信心
今天我們的版塊呢,要講到修持門,《莫道老來方修道》,終...
盡量寬闊,悠悠生死
現在社會上的道德觀念很差,當官的有幾個安穩不出問題的?...
念誦這部經所得的功德,是盡虛空遍法界的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
做惡夢的時候,你還能念聖號嗎
假使說,我們臨命終時能夠念佛號,能夠念大乘經典一句,罪...
剛信佛時很靈,信久後為何就不靈了
有好多信佛的人,感覺信三寶很久了,卻沒有得到感應。你有...
泰國「四面佛」其實不是「佛」
四面佛並非佛教的佛 泰國是個佛教國家,從古至今泰國人所...
吃這些東西不得病才怪
現在的肉更可怕的是加了很多的激素、化學的東西,它的毒素...
破齋酬業的故事
破齋酬業,這是《現果隨錄》裡面記載的,也是安士居士他的...
常有恐懼心理,應如何改變
問: 我常常有這麼一種恐懼心理,就是怕自己被冤親債主幹...
不要期待別人讓你滿意
這個對外的弘化,我覺得有兩個重點。這個忍辱是有一些基礎...
無邊的生死罪業和痛苦是怎麼來的
眾生在迷,貪著、攀緣、妄想執著世間、出世間的一切事物,...
世間有四種事不可能獲得
佛告訴諸比丘說:世間有四種事不可能獲得。哪四種呢? 第...
不修空性智慧,就很難斷除對三界的攀緣
【不具通達實際慧,雖修出離善菩提。不能斷除有根故,應勤...
淨土行人什麼程度才算得上真信切願
問: 請問師父,淨土宗的宗旨是信、願、行,我相信阿彌陀...
臨終提不起正念,阿彌陀佛能把我救走嗎
問: 我們都說要對阿彌陀佛有信心,然後一定要相信阿彌陀...
四種念佛的方法
一念佛起,萬慮頓消。其他的什麼事情都不重要。心中唯有一...
可以供養半身佛像或佛頭嗎
《優婆塞戒經》云:不應造作半身佛像。若有形像,身不具足...
一念熏修雖然短暫,但卻是真實的力量
一念熏修無漏善故,或得出纏,或蒙授記,如何自欺,尚留觀...
如野馬一樣的妄想心怎樣調伏
祖師們確確實實了不起,想了很多辦法,寫了很多文章,講了...
念《地藏經》靈與不靈的原因
能於十齋日每轉一遍。現世令此居家無諸橫病。衣食豐溢。 ...
未來不由你計劃,業果來安排
此世不執著,他世也不要執著,過去也好,未來也好,都不要...
虛雲老和尚入定的功夫
文殊菩薩教授我們,說當你健康的時候,可要想到病苦的時候...
把淨業三福作為日常行為的指導
問: 法師開示的淨業三福很好,但是做起來就好難,對現今...
偏執無生之理,輕視往生之事
執著有往生的事相,雖然不了解無生的道理,但老實念佛,叫...
往世惡業,今生病因
我們如果生病了,我們要思惟,它不是無緣無故的。生病:冰...
《楞嚴經》的三個重點
《楞嚴經》前三卷半的經文當中,有三個主題是它的重點: ...
娑婆是虛幻的,為何還要行孝關愛禮敬呢
問: 既然娑婆世界是虛幻的,那為什麼還要認認真真對待周...
人生最大的「愛別離」
在恆河邊,釋迦牟尼佛與幾個弟子一起散步的時候,他突然停...
心如弦直,可以入道
佛說二十難中云:得人身難,生中國難,得遇佛法難,親近善...
無力救度菜場的許多物命,該怎麼辦
問: 在菜場面對許多物命,自己無力救度,當如何處置? ...
對經典不尊重和褻瀆,都會有後果的
把這個經典作為枕頭,你去這樣作的話,就會損你的福報了。...
題耆羅與那賴的故事
過去有兩位菩薩,志行清淨,心境寂然,無所欲求,光明磊落...
蕅益大師《淨土偈》六十首
博山禪師拈淨土偈,每雲淨心即是西方土,蓋以因攝果也。讀...
為什麼凡夫的世界都是種種障礙
我們看經文。這個是答相隨性遍,以釋相違性難。這個地方有...
身相既離,心亦如幻,示疾者誰
示眾:豁開正眼,千聖罔測其由;一句全提,萬別千差路絕。...
念佛時間被佔用了,利生事業是否要往生後再來做
問: 每天念佛的時間被發心做事佔用了,而且有空念佛時,...
極樂在現前一念心中全體具足,為何卻感覺不到
問: 西方極樂世界在現前一念心中全體具足,可弟子卻感覺...
出家人給眾生治病收費是否合適
問: 法師給眾生治病收費是否合適? 大安法師答: 一個...
遇到什麼災難,就這樣去發願
菩薩做些個什麼事呢?利益眾生。總的說一句,就是利益眾生...
經書讀得越多越好,還是越深越好
問: 師父,是經書讀得越多越好呢?還是讀得越深越好呢?...
能認識到妄想,這就是修道的收穫
一天我們這個昏煩惱亂的事非常多,這都是由貪慾而起的。經...
修行之路為什麼很困難
修行為什麼很困難?因為它不只處理今生的問題,連過去的問...
以這種心態來拜懺,是不能滅罪的
稱情愛戀,違意憎嫌,此不淨心,未足除罪。 這是說明在修...
剛死亡時的感知是什麼樣的
我們現在有念。有念是迷了,無明迷了,謂心為念,念即是心...
看著是幸福,其實是災禍
為什麼要受苦?我們招感來的。為什麼招感苦?因為沒有智慧...
現生可以了生死者,唯有淨土一門
原文: 須知佛法法門無量,修之及極,皆可以了生脫死。而...
何謂「四種三昧」
欲登妙位,非行不階。行法眾多,略言其四。梵語三昧,華言...
無論何等根性,均可了生脫死,以仗佛力故
原文: 若真知佛力,自力之優劣,則斷不至猶執著於唯究自...
真切工夫才有悟處
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這幾句話,是說用...
發菩提心後,如何面對順逆的因緣
我們再看對治退還。 為欲對治雖已發趣,復退還因,故立忍...
【薦】
阿彌陀佛第十八願:十念皆生我國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
在寺院擔任執事,怎樣作才能服眾
問: 在寺院擔任執事,怎樣作才能服眾? 大安法師答: ...
是否以見相見光,來論定修行
有的眾生他從木雕的、泥巴塑的、金銀銅鐵所鑄的這些佛像,...
你有這麼一念心,就能使你度過一切苦難
有一個道友問我,說我曾經講過假使熱鐵輪,於汝頂上旋,終...
【薦】
《地藏經》告訴我們修行的方法
《地藏經》每一品都告訴你修行的方法,生怎麼樣做?死怎麼...
為何佛的恩德還超過父母的恩德
諸佛的恩德很難報答,他超過父母的恩德。那父母之恩對我們...
以惡言罵詈,比丘墮為水牛
佛陀在驕薩羅國境內,帶領著比丘們,將前往勒那樹下。途中...
【薦】
經書跟佛像千萬不要燒
【復次。地藏。若未來世。有諸國王。至婆羅門等。遇先佛塔...
極樂世界的阿羅漢
我們學習淨土教法,你必須要了解佛為娑婆世界眾生所設的學...
少一個念頭,則少一個業,多一個解脫
對任何事都能放得下,放下即功夫。平常就對任何事不罣礙,...
【薦】
千億天神皆願供養這種修行人
東山佛學書院是由東山高中的副校長,與教務主任、訓導主任...
口德決定運勢,聰明人不說的10種話
古人說: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口德好才能運勢好,運勢...
二十六刀的故事
在《觀音靈感錄》中有一個公案,也挺有意思。 清代有一位...
每一聲佛號都應含有願往生的信息
淨土法門怎麼修持?大家一定要知道它的核心:重在信願。佛...
念經雖不能了其義,但也能得無量的福報
諸佛示現在人間八相成道,都要講經說法,留下諸多的經典。...
【薦】
今生如果沒有往生,那來生就更難了
我們再看看第二段, 丙二:教主結嘆甚難。 前面是六方諸...
一切諸法皆如幻夢境界
禪人真遇,生長盧陵,棄妻子出家,樂遠離行,志向名山,參...
【薦】
一切都順利,其實禍根就種下了
我們歸依佛、歸依法了,就要觀想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既然...
地藏菩薩名號的來源
在我們佛教界裡頭,四大名山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要講九華...
佛現前先不要太高興,你繼續念佛
這個祖師有講過,魔王可以模仿阿彌陀佛,有可能。但是當你...
為什麼要求生淨土
為什麼要求生淨土?第一,人身難得,要求究竟的解脫。第二...
普賢菩薩這次怎麼沒提極樂世界呢
問: 法師您好!《華嚴經》的最後一品中,普賢菩薩以十大...
哪怕是獨處,也不要去交那些損友
作為一個朋友,一定要講信譽。那這個信不欺的意思,也不僅...
相狀是虛妄的,障礙是自己捏造的
佛為什麼說觀相元妄,觀性元真?這個地方我們講一下。 有...
經常生起淫慾的煩惱,會有什麼過失
烏芻瑟摩於如來前,合掌頂禮佛之雙足,而白佛言:我常先憶...
邪的一定要遠離,現在假冒的越來越多
問: 請問,有的寺院的法師要求居士只到他的寺院,只親近...
有一種積蓄,是自己能帶的去,別人奪不走
世間人都要講積蓄,那積蓄的東西大概有三種類別:有一種積...
捨身濟眾的獼猴王
從前有一彌猴王,常與五百隻獼猴一起遊戲。當時正逢旱災,...
深入佛法捨假修真
末學生於一九五四年四月八日,法名演兵,一九七四年高中畢...
副經中的副經
《莫到老來方修道》,我們在講淨土法門的部類門,也就是它...
副經中的正經
《莫到老來方修道》,我們講到淨土的部類門。此前講過,經...
破除法執的相狀
我們看看,講到出世的聖人,佛陀也給他一些建議: 非明無...
五蘊身心與如來清淨法身有何異同
則知汝身與諸如來清淨法身,比類發明。如來之身,名正遍知...
數十年只念大悲咒,臨終得觀音菩薩接引
我們大家對於我們的修行,念佛,或你專持一行,或是誦經,...
【東林原創漫畫】夫婦間的解怨妙法
【東林原創漫畫】夫婦間的解怨妙法...
一天當中所收進來的隨喜功德不可思議
眾生讚歎隨喜的業不大成熟,人家一說誰好,他總要挑點毛病...
破了本參,還有沒有妄想
未開悟的人,舉心、動念就是妄想;開悟以後,舉心、動念皆...
服務大眾,神人共欽
有一個成都的知府,叫張乖崖的,他有一次在夢中經歷一樁事...
「碎碑刻碑」的典故
碎碑刻碑的典故,是在《感應篇注》裡面談到的。 孫思邈是...
「水觀」應該怎麼修呢
觀於身中水性無奪,初從涕唾,如是窮盡津液精血,大小便利...
具縛凡夫想在五濁惡世成就道業,是不可能的
在《大智度論》裡說,一個具足惑業的凡夫,我們大家都在內...
摩尼寶珠其實就在你內心當中
這個直下承當在禪宗裡面是很強調的。因為我們習慣跟妄想在...
欲報父母恩,應當一心念佛,代父母懺悔業障
汝兄立田,天姿甚好,惜其未學。然已大半輩子過了,無可成...
跟外境接觸時,我們心中捏造了很多影像
法無而可得,無染而有淨, 應知如幻等,亦復如虛空。 這...
地藏聖號念上三年,能得到什麼利益
【更能每日念菩薩名千遍。至於千日。是人當得菩薩遣所在土...
心裡有正念,就能夠抵禦外境的誘惑
【佛言:慎勿視女色,亦莫共言語,若與語者,正心思念:我...
善巧導淨土,妙驗西方路
沈中旭。字啟白,江蘇吳縣人,年少時個性豪放不拘小節,熱...
處處想到眾生,結果自己最受用
愛自即成眾苦因,愛他則是萬善根。 我們現在修習一個善法...
是什麼樣的力量讓輪迴相續
我們看總結。是什麼樣的力量讓整個輪迴會相續呢? 汝負我...
【薦】
明明有很多快樂,為什麼佛說眾生皆苦
往昔有五位國王,國界相近,常互相往來,不會相互攻打討伐...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有時候,我們考慮問題只是考慮自己。曾經有這樣的故事:一...
一心念佛的「一心」是什麼含義
在無量劫的輪迴當中,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淨土難信。如果...
「蓮華化生」的具體情形
在阿彌陀佛的光明當中,娑婆世界和極樂世界沒有空間的間隔...
波爾尼仙人的故事
佛陀涅槃後的五百年,有位阿羅漢從迦濕彌羅國,來到犍陀羅...
念佛閉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
原文: 念佛閉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但眼...
迴光返照是觀照什麼
我們在修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候,就是我們講的稱性起修,全修...
過去世不知道造了什麼業,應該如何懺悔
我們今生造的業我們知道,我們可以向佛菩薩發露,對不對?...
佛門裡面為何有「三多」
明清以來,世間人對於佛教或佛法產生了種種的誤解,現代社...
一代高僧印光大師的傳奇一生
印光法師(1861~1940),法名聖量,字印光,自稱...
三位百歲高僧的念佛開示
自古以來,世上的百歲高僧很多。其中有三位老和尚,兩位年...
身處逆境巧作福田
處在逆境的時候也能夠種植福田。這怎麼種植呢?那我們生命...
好的命運從哪裡來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一個好的命運,能夠受人尊重、能夠...
妄想起時,只一個不理
文鈔原文: 妄想起時,只一個不理,便不會妄上生妄。譬如...
布施多而福報少的原因
《菩薩本行經》裡面談到,若有眾生不能以至誠心去布施,不...
怕犯戒,所以遲遲不敢受戒該怎麼辦
問: 弟子想受五戒,又害怕犯了戒律尤其是妄語,所以遲遲...
在家居士如何充實精神生活
居家,主要是針對在家居士,怎樣建設佛化家庭。 居家者應...
盲聾瘖啞可以往生嗎
文鈔原文: 凡有心者,皆堪作佛。何得謂盲聾瘖啞不得往生...
一位瘋婆婆念佛痊癒的故事
佛號光明不可思議,功德亦不可思議。通過念佛真的能治療一...
妄想是心裡的影子
有的人怕生死,有的人怕進禪堂,修行辦道也怕辛苦又怎麼得...
以妙音香花歡喜供佛,成就辟支佛果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度眾。有一天,許多豪貴長者身...
【漫畫】誦地藏經造地藏像,為母除去惡疾
在所有菩薩當中,地藏菩薩是一位滿願第一的如意菩薩,是一...
元照律師由輕謗淨土,轉為專志西方的心路歷程
大智律師簡介 大智律師,即宋代靈芝元照大律師,他是南山...
把別人的不好拿來煩惱,那是自己的愚癡
修行就是在修我們這忍耐性,修這種種逆境,凡事要能忍才是...
修行第一關,就是看我們放不放得下
在佛陀時代,佛陀與一位外道之間有過這樣一段公案。有一位...
以真誠不妄之心來待人處事
說謊話欺騙他人稱為妄言。現在社會上一般人為了做生意,容...
天魔嬈佛的故事
【天神獻玉女於佛,欲壞佛意。佛言:革囊眾穢,爾來何為?...
如何教導妻子修行
原文: 娑婆世界,是一大冶洪爐。能受得烹煉,則非世界中...
從不好的果報中推出前因
我們看一個人,他今生的果,就要推出他往世的因,這是一種...
殺盜淫三惡果在人道裡的體現
首先殺業,你有殺業的話,直接就是多病、短命,這是殺業所...
有三種福田要去耕耘
聖人告訴我們,有三種福田我們要去耕耘,會有好的報應: ...
淨土宗的雜修與圓修有什麼區別呢
問: 請問法師,專修淨土的人在做早晚課的時候可以加念其...
依這個標準來看,你還是屬於顛倒眾生
我們在修學佛法的過程當中,其實你修學什麼樣的法門對我們...
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
我們再看第二個傳承:這個禪淨雙修的思想。最早提出把淨土...
威望與卑賤的因果
你在一個大眾團體當中,有沒有威信,有沒有威望,你的話,...
相貌丑陋莊嚴的前因後果
一個人長相很丑陋,來自於什麼原因?來自於他瞋恨,有瞋恨...
人生的四個「第一」
人都希望自己樣樣第一,然而你也第一,他也第一,誰來做第...
臨命終時有三件事情非常重要
其有父母兄弟及諸眷屬,若得重病勢難痊癒者,宜發孝順慈悲...
把功德迴向給法界眾生,這也是一種法施
令慈年邁,光若不說此弊,汝後會以盡孝之心,阻親往生。 ...
求人天福報,只得來生癡福而已
況福峻臨終正念昭彰,作問訊、頂禮等相。 就是福峻這個女...
對自己這麼殘忍,恐怕會失去大好機會
以為五逆十惡,臨終迴心,念十聲佛,就可往生,因此可以放...
不論你修行哪個法門,這四個心都至關重要
人的心很多。過去的人把人心定不下來,叫做五心不定,就是...
能為一切眾生迴向,即與佛菩提誓願相合
汝母去得甚好,就是你母親走的很好啊,此殆汝母往昔善根,...
居心可以質鬼神,作事決不昧天理
平時侃侃鑿鑿,與人說因果報應,生死輪迴,並念佛了生死之...
彌勒菩薩思想和慈氏的由來
漢譯大乘佛經,關於彌勒的記載,是不勝枚舉,現僅從他的姓...
念佛先除障礙
我們念佛,要先把念佛的障礙除掉。什麼障礙呢? 比如窮苦...
順情而化,導入彌陀的大悲
我們都知道,阿彌陀經講,極樂世界有很多的鳥,都是阿彌陀...
「諸法因緣生」與「諸法本自無生」
真本無陰 【佛告阿難:精真妙明,本覺圓淨,非留死生及諸...
國王攜妻捨身為奴
過去有一位國王名薩和檀,即施一切義,只要他人有所求,從...
「知真本有」要怎麼去承當呢
譬如有人於自衣中,係如意珠,不自覺知。窮露他方,乞食馳...
像微塵那麼小的功德,我們也應隨喜讚歎
像世間一般人,都以為烏鴉是不吉利的,以為聽到烏鴉叫,就...
為何要強調專修
建立信心之後,再看第二種是就行立信,就是在修行上建立信...
臨終時心裡除佛號外,不使有別的念頭
所有存款,為防養老者,亦須交與孫子。即田地契志等,亦須...
病不見愈,乃轉重報後報為現報輕報
接下來一段呢是《示重報輕受及如法治喪》,就是開示的這個...
不能往生西方,則所作有益之事,完全成了世間福報
既不能生西方,則汝一生守節念佛,及所作種種有益之事,完...
你布施出去的東西,最終還是你的
你布施出去了,你就創造了一個人天福德之身,那人天福德之...
【薦】
因地發心的不同,便感召了不同的果報
所以一般受戒學律,聽教看經,參宗坐禪。這個是講到我們修...
家裡出事,你要給他迴向
大乘經教好多都是,最初你所學的經論,都要你好好地保護你...
佛像如何開光才靈
你要禮佛前,一定先要發願。第一個願發菩提心,要成佛。這...
地藏菩薩有這麼多的功德,為何自己做起來卻沒效果
【隨所在處。若諸有情。身心憂苦。眾病所惱。有能至心稱名...
如何驗證死後往生到哪一道
我們要知道,死了之後到哪兒去。 佛法提供了一個我們驗證...
人之一生——六入緣觸
緣觸這是談到他入到外面去,他就有一個接觸,但是六塵在三...
修淨土的正經和副經
此前,我們把《西方合論》作了一個剎土門,就是各種淨土的...
念佛三昧,無上真法
念佛一法,雖然我們有種種的認知,滿懷的歡喜,無盡的讚歎...
宏海法師:淨土三篇
《與大興善寺體安和尚書》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大家下午...
現前見聞知覺,全是妄想用事,總非真心
出家人,先須要知,出家割愛辭親,本為求出生死。若為生死...
死亡不可怕,問題是來生去哪裡
這個臨命終的處理,一般的社會的醫學者跟佛弟子的看法是有...
房門反鎖,念佛穿牆
⒈董子明居士,民國時期山東蓬萊人,學識淵博,曾經擔任吳...
制心一處是成功之道
蕅益大師《靈峰宗論》是有提到的。蕅益大師引用艷喜,散亂...
上一頁
第26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第29頁
第30頁
第31頁
第32頁
第33頁
第34頁
第35頁
第36頁
第37頁
第38頁
第39頁
第40頁
第41頁
第42頁
第43頁
第44頁
第45頁
第46頁
第47頁
第48頁
第49頁
第50頁
第51頁
第52頁
第53頁
第54頁
第55頁
第56頁
第57頁
第58頁
第59頁
第60頁
第61頁
第62頁
第63頁
第64頁
第65頁
第66頁
第67頁
第68頁
第69頁
第70頁
第71頁
第72頁
第73頁
第74頁
第75頁
第76頁
第77頁
第78頁
第79頁
第80頁
第81頁
第82頁
第83頁
第84頁
第85頁
第86頁
第87頁
第88頁
第89頁
第90頁
第91頁
第92頁
第93頁
第94頁
第95頁
第96頁
第97頁
第98頁
第99頁
第100頁
第101頁
第102頁
第103頁
第104頁
第105頁
第106頁
第107頁
第108頁
第109頁
第110頁
下一頁
臨終關懷
施食
維摩詰
華嚴經
太虛大師
阿彌陀佛
吉祥
本源法師
佛七
聖嚴法師
蕅益大師
超度
禪修法門
業力
夢參老和尚
拜佛
佛弟子文庫 fodizi.tw
文庫首頁
返回頂部
全部欄目
網站郵箱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