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世間有四種事不可能獲得

2020/01/1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世間有四種事不可能獲得

佛告訴諸比丘說:世間有四種事不可能獲得。哪四種呢?

第一是年幼時面容姣好,光鮮美貌,頭髮烏黑、牙齒潔白,皮膚光澤,氣力充沛、堅毅剛強,舉手投足間自信灑脫,乘車、騎馬時眾人無不讚嘆愛敬,將來有一天忽而年老,頭髮變白、牙齒脫落,面容起皺、皮膚鬆弛,身體需要枴杖來支撐,氣息短促呻吟不斷,想要青春永駐而不變老,畢竟是不可得的事。

第二是身體強壯而健康,骨骼實盛、骨髓密實,走路步伐穩健輕鬆,無人能比,飲食順暢、自如,頭部及整個五官全部健康、得當,無有不適,這種健康也是無人能及。

拉開弓箭、架上箭矢或者手裡拿著其他兵器,在自己或他人遇到危險時,即使在並不清楚是非曲直的情況下,也會依仗自己強壯的身體而對別人破口大罵,並認為這是豪傑之舉,認為自己的身體永遠不會衰敗損耗。

疾病突然到來之時,躺在床上動彈不得,身體的苦痛就像挨板子一樣,耳朵無法聽美妙聲音,鼻子無法聞香味,嘴巴無法品美味飲食,眼睛無法看美好事物,皮膚無法感受細滑,坐起來需要別人幫扶,大小便、口水失禁,身體臥在惡露之上,種種病苦難以形容。

想要免於疾病、身體安樂無有疾病,畢竟是不可得的事。

第三是希望能夠長壽、永遠活在世間。有時有人暴病身亡,壽命很短,一個人活在世間憂愁的事情總是很多,比起很多的憂愁,壽命實在是很短、很少,因為不能覺察到無常,所以才會沉迷於色、聲、香、味、觸等五樂之中,放逸之心肆意行殺害、偷盜、邪淫、離間他人、說粗鄙語言、打妄語、花言巧語、貪心嫉妒、無有正見。

不孝順父母,不恭敬師友、輕而易舉的改變自己尊長。處處與道相逆,卻希望自己永遠富強、尊貴,諷刺、誹謗聖人和正道,持無人能及的邪見,仰天長噓、推算自己的命運,羨慕世間的榮華富貴,不通達天地之道、表裡之由,不能明瞭一切世間皆為四大合和而成,如幻化一般並非真實。

不知道古往今來世事興盛的原因,不願接受世間所倡導的正道,不知生從何來死往何去,認為天地之事都存於我心也由我掌控。

無常來時,就像風吹散雲一樣,希望長生不死卻難敵無常,忽然命終,對色身的擁有無法自在遂願,想要長壽無極,畢竟是不可得的事。

第四是父母頤養天年、兄弟孝悌有序,家眷守禮知節,親族互助共進,朋友深情厚誼,知音志同道合,夫妻琴瑟和鳴,家產富足,享高官厚祿,外出騎馬乘車遊樂觀賞時,妻妾子孫隨心所欲快活玩樂,使幼奴和僕人快步隨行,自己則騎馬環視人群顧影自憐,對人輕蔑無理,抱有獨一無二的優越感。

隨意怒罵家奴是禽獸是畜生,出入自在隨心所欲、不顧禮節、沒有法度,也不去觀察前後的環境是否合禮,認為他的眷屬和僕從等都能夠輕易得到。

無常來時,就像熱水消融冰雪一般,內心則焦慮懼怕,請求別人幫助度過患難,怎麼可能如願呢?呼吸停止生命終結,靈魂獨去,父母、兄弟、妻妾、子女、親戚、朋友、知音、恩愛全部獨留世間,高官厚爵、家產僕從也全部如星星般,分散流落各奔前程,欲求不死,畢竟是不可得的事。

《佛說四不可得經》

 

本經開篇講述了證得五種神通的四兄弟為避免壽終,各施神通欲逃避死亡,結果都未遂願的故事。佛陀由此開示世間有四種事不可得:1、青春永駐,不會衰老;2、身體安樂,無有疾病;3、長壽無極,永活世間;4、親屬朋友,永遠跟隨。佛陀為令眾生免於四種苦難,永出輪迴,故示現世間教化群萌。

人人都知生老病死在所難免,卻未必有勇氣直面死亡,如理思維。大多數人總覺死亡離我甚遠,無需罣礙,吃喝玩樂才是人生大事,以此逃避現實、蒙蔽自心,豈不知人命無常,死時不分男女老幼。

小編曾隨師父探望一位白血病患者,由於坐錯電梯,我們只好穿過其他病區,爬樓梯,當來到癌症患者的病房時,頓覺燈光昏暗,陰氣沉沉,與外面的陽光明媚、生機盎然,形成極大反差。

患者是一位不滿20歲的花季少女,由於還未籌集到所需的醫療費,滿面的愁容。探病後,師父說,這個真的是福報問題,一個與她患同樣病、年齡相仿的人,沒多少天就籌夠了治療費。後來聽說,這個女孩最終還是沒能籌齊手術費,離開了人世。

近來科學家們紛份預言十年之後,人類就可以通過基因改造獲得永生。就算這個預言真能實現,但人類是生存在地球上、宇宙中的,地球、宇宙毀滅時人類還能獨存嗎?

唐代修仙的呂洞賓在黃龍禪師面前自許「囊中有不死藥」,被黃龍禪師當頭棒喝:「饒君八萬劫,終是落空亡!」世間最長壽的非想非非想處天人,八萬大劫後都逃不過死亡下墮的下場,何況其他的呢?

人們總是在自己製造的幻想中生活,對於本來無常、苦、無我、不淨的現實視而不見,恆執為常、樂、我、淨,人們在四顛倒的自我欺騙中上演生死輪迴的無盡悲劇。

印光大師說:「聰明不能敵業,富貴豈免輪迴?生死到來一無所靠,唯阿彌陀佛能為依怙!」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我們還要在本經揭示的「四不可得」中,永無休止去水中撈月嗎?死無常是人人躲不過去的,但「死」之一字,又是世人無不忌諱最不敢面對的。

一幅大大的「死」字卻掛在印光大師的關房中,下面的題字是「學道人念念不忘此字則道業自成」,直面死的真相,就是道與俗的分野。唯有痛念死無常,才能死盡偷心,放下娑婆活計,欣求極樂光壽。「死」字乃入道之初門,對念佛人來說,「死」字最親切!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死期不定,死時除佛法外餘皆無益

我對死亡一直沒有什麼感覺,總覺得死亡都是別人家的事...

境遇不好,應當退一步來想

世相無常,誠可嘆悼 相見以來,忽然已經有六年了。不但...

現在擁有的只是幻覺而已

我經常遇到一些朋友,他們告訴我,自己擁有什麼什麼樣...

供齋與供物,不及剎那念修無常殊勝

一、比喻: 譬如,稍知正法的絕症患者,若知來日無幾,...

生命就在呼吸之間

要思惟死亡的痛苦,才能生起修道之心。如何以念死法修...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我們每天在晚間所念的 警眾偈,是普賢菩薩所說的。在中...

末法眾生,多難少福眾苦逼惱

又是一年清明節,姐弟們聚在一起去公墓祭奠父母。和往...

現代人的十大死因

人生有兩個最大的問題,一是生,二是死;生之不易,死...

【大藏經】【註音版】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大藏經】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

【大藏經】【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拜佛的意義及其功德

禮拜的種類,據《大方廣佛華嚴經疏》中記載,禮拜有十...

念哪一尊菩薩好呢?

有人問:我念這尊菩薩好呢,還是念那尊菩薩好呢?告訴...

佈施供養是存錢的最佳方法

一說到供養,首先想到的是初一、十五,許多寺廟都有給...

省庵大師:勸修淨土詩(一百零八首)

(一) 我教原開無量門,就中念佛最為尊。 都融妄念歸...

怕死之心與阿彌陀佛大願相悖

千萬不可懷疑,懷疑即是自誤,其禍非小。況離此苦世界...

欲上天堂,先下地獄

有一對孿生兄弟,同時進入高考考場。結果,哥哥收到了...

不管發生什麼事,莫向外求

整個一心三觀有三個重點:第一個,內觀,就是安住清淨...

是否應該用「執著」的精神來實現目標

問: 《金剛經》的中心道理是要人破除執著。可是,生...

這個人重不重要

我有一個朋友,因為與同事交惡,幾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

淨土宗十三代祖師

宋代的志磐法師在《佛祖統記》中,除專敘天台宗以外,...

《維摩詰經》的淨土觀及修行方式

二十世紀的現在,殺人利器發達的今日,來提倡修行淨土...

看人家都沒有德,其實是你自己沒德

如果皈依三寶的弟子連堅定的信心都沒有,對佛、對法沒...

生死關頭苦無伴,唯修三福能安度

無伴過患,就是在生死關頭無依無靠的痛苦。 如云:若能...

心中的石頭

雪齋禪師去拜訪藏門禪師。要告辭時,藏門送他到門外。...

要做老實人,勿學口頭三昧

東林寺每逢法會繁忙時,會有許多開車的師傅在寺門外候...

如何判斷修行有沒有進步

蕅益大師在《靈峰宗論》上說: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

【佛教詞典】性相二宗十異

(名數)華嚴綱要辯性相二宗之十異。一、一乘三乘異,...

【佛教詞典】差別

同類相殊,叫做差;異類相殊,叫做別。...

【視頻】法華關房-肉身菩薩慈航法師

法華關房-肉身菩薩慈航法師

【視頻】《地藏菩薩本願經》木魚讀誦

《地藏菩薩本願經》木魚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