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念《地藏經》靈與不靈的原因

夢參老和尚  2020/01/0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念《地藏經》靈與不靈的原因

「能於十齋日每轉一遍。現世令此居家無諸橫病。衣食豐溢。」

也有人問過我,他每十齋日都念,甚至於天天都念,不但方圓周圍,就連他自己的家庭內好像都不靈似的。他問我,這是什麼道理、什麼原因呢?

這有兩種情形。一者是共業,過去的宿業共業,湊到一塊了,業特別重。因為業特別重,靠你讀經時的力量是感不動的,因為感不動,業報還是照樣現。失火、遭了竊賊、諸種不吉祥事還是會發生,好像念經的效果不大了,這是一種。

二者,念的人心不同故,誦持的人心不一樣。就是念完經了,迴向時所想的是什麼? 現在心不至誠,誦經的力量薄弱,沒有力量,因此就看見周圍的環境好像轉不動。

我們有時候做一件事情,你得先問問自己對這件事情投了多少的毅力,下了多少的功夫、多少的資本?完了才問效果。想要輕而易舉的,什麼事都不費心,那樣你得有特殊的福德、因緣巧合。

在美國,就我所知,在紐約市買樂透獎的有好多,除了得獎的人得到那麼多,我看沒得獎的人,得到好多呢?我上回講過一次了,得到比沒有得到還著急,這就是業,沒有那個福報,沒有那個福德,想輕而易舉享有是不可能的。

何況我們多生累劫所造的業,想一下子消失,你得付出力量。什麼力量呢?就是至誠心,你連至誠心都沒有,恐怕效果不大。

還有最基本的信不信,你自己的心在那甩著,一邊念著《地藏經》,一邊心裡想:「可能嗎?那怎麼可能,不可能啦!」一懷疑,什麼都不可能。你自己都不穩當,那怎麼可能呢?所以效果不大有很多是這個原因。

也有很多是靈的,為什麼靈呢? 他的心猛烈、至誠。一般而言,我們沒有什麼痛苦逼迫,所以做起這件事來,成功也好,不成功也可以,我念一念你加持也好,反正不會開悟。有沒有得到福報?一定有,但是不一定是在今生。

因為你的心不猛利,心不猛利感應也不猛利,隨你的願望可以轉到來生。為什麼有的很靈呢,一念就靈?他的心很猛利,並且夾雜著過去的善根成熟了,他一念,求什麼就感應。兩個人同時修的就不一樣,效果不一樣。

我們修行要特別注意什麼呢?現前的一念心。隨時檢點你自己的心,看看入道不入道,淫、怒、癡,一點事情就發火,這個效果就不大了。因為在愚癡當中所做的事情效果不太大,必須得有智慧。智慧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經常明明白白地照料這個心,不要讓它放逸了,但是我們一般做不到。

如果你能制止你的心念,後果是沒有的,剛一起念,你就制止了。什麼叫菩薩?菩薩跟我們有什麼區別呢?覺知前念起惡,能止其後念不起者,這就是菩薩。

前面起了不好的思想,這個不好的思想包括很多,懷疑心、嗔恨心、嫉妒、障礙心,聽到人家說別人好,你心裡總是不舒服,總是要大家都說你好才高興。你很好的朋友、你的弟兄,或者你父母讚歎你哥哥好,愛給你哥哥買東西,你的嫉妒心、嗔恨心全都來了,人人皆有之。

還有,這些思想念頭複雜得很,你要是能夠在剛一起心動念的時候就能制止,你的功夫就差不多了,就有修行了。你能夠覺察得到,這個念頭不合乎佛所要求的,名也好、利也好,除了名利還有很多,所以自己要檢點身心。

這個時候你要以這種思想,以這種用心在十齋日念經,才能使你的家庭安定,周圍的環境百由旬內無諸災難,否則做不到。這就是修行的法門。

能夠在十齋日誦經,又能夠有至心,那就更好了。誦經的時候心裡能夠觀想,心能夠跟經上所說的合了,那麼你就是地藏王菩薩了,這部經等於是你說的,這個效果就大了。這個時候你求什麼得什麼。不過,你求什麼得什麼,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利益眾生,為了要讓一切眾生成佛,這就是佛心。

如果利益眾生、行菩薩道、行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禪定、智慧,你就是菩薩。反正一天當中我們這個心在十法界不曉得轉了好多圈,一下想成佛,一下想利益眾生,一下想造業,一下心裡很黑暗,想吃的、想穿的、想舒服、想怎麼樣快樂,這個心念都是罪業。

想完了要去打主意,想辦法怎麼得到它,所以你一念之間就能造很多的罪,是這樣的原因。

夢參老和尚《地藏菩薩本願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夢參老和尚文章列表

怎樣理解感應道交

問: 怎樣理解感應道交? 大安法師答: 感應道交是淨...

道源法師《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 今天要與諸位講的是地藏菩薩...

准提咒的不可思議功德

准提神咒在佛教史上流通的比較廣,有很多人專門修這個...

淺談戒色的好處

為何要戒色?也許初來乍到的人,對此還有些疑惑,也許...

地藏占察前,為什麼要念一千聲地藏聖號

地藏菩薩說,除了供養十方諸佛,還得供養我地藏菩薩。...

為亡者助念的功德利益

一、一個人之壽命長短及其價值,並非以活了多少歲月來...

聞信彌陀名號的人,當下就得十方諸佛護念

得到佛的護念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通途佛法得佛的護念的...

閱藏的用功方法

好,各位有緣,大家吉祥。 佛門裡常有一句話叫:無事不...

【大藏經】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大慈大悲憫(mǐn)眾生,大喜大捨...

【大藏經】佛說百佛名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大藏經】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

你供養地藏菩薩像,出入都有護法神護你

【世尊。我觀未來及現在眾生。於所住處。於南方清潔之...

真心究竟在何處?就在念佛當中

聖人、佛、菩薩跟我們凡夫的差別,就在一念之間。為什...

每部經因緣不同,沒緣的就聽不到

說到個緣字,這個緣因,就是因緣的緣,緣得有緣。佛對...

華嚴的大悲心

我們這個發心的,學華嚴的每一位道友,如果沒有利益眾...

懺悔常識問答

問: 何為懺悔。 答: 於三寶前發露已罪,痛責悔改,...

放逸者,於染淨品不能防修

隨煩惱二十:言放逸者,於染淨品,不能防修,縱蕩為性...

不小心傷害了小動物是否破戒

問: 在清理花園的時候,不小心傷害了小動物,是否破戒...

內心的善法比外境的物質更重要

我們一個人做事,往往在一念之間,首先你要在你內心當...

福報是從眾生身上得來的

有的人會說。我很窮,根本沒東西布施,你就布施微笑吧...

三十七菩提分

三十七菩提分也叫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覺支等。指佛陀教...

佛陀開示不能吃肉的原因

這時,大慧大士又問佛說:為什麼學大乘菩薩道的人不吃...

要消滅一種錯誤的認知——認為「我」是最重要的

在生命當中我們自己得到一個暫時的果報,別人也得到一...

為富不仁非為貴,見色不亂方為貴

宋朝韓琦任宰相時,買了一個妾姓張,容貌美麗。訂立契...

窮子喻

過去,有一位非常富有的長者,家中倉庫盈滿金銀、琉璃...

如何才是真念佛

【原文】 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

妄想本來是空的,清淨本來是有的

我們經常忘掉我們心是清淨的,所以一下子就被妄想牽著...

【佛教詞典】故思及非故思所造業

【故思及非故思所造業】 故思又稱故作業,即故意所作之...

【佛教詞典】不染污

【不染污】 p0320 集論二卷七頁云:云何不染污?幾是不...

【視頻】慧律法師《大珠和尚頓悟入道要門論》

慧律法師《大珠和尚頓悟入道要門論》

【視頻】高僧傳奇:印光大師(台語)

高僧傳奇:印光大師(台語)